當代傑出書法家劉國有精品書作欣賞,筆力柔中帶剛,結字張馳有度

2021-01-09 清雅閣

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

關於書法很多網友比較關注的問題便是:什麼是寫字?什麼是書法?二者之間有什麼聯繫。對於這個問題相比很多朋友在剛剛接觸到書法或是還沒有入門書法的時候,最愛問的問題了,那麼今天的內容我們就側重地對這一問題進行簡述:書法藝術包括筆法、筆勢(此二者為技法)、筆意(神韻)三個要素。好的書法作品既是技法和神韻的完美統一,又是書法藝術美和文字內容美的互相襯映。寫字是用筆在紙上或其他物體上作字,書法是書寫漢字的藝術。寫字世界上各種文字都適應,書法則是中國獨有的一門藝術。寫字和書法都依託文字,但書法在表現漢字的形式和內容上比寫字要豐富的多。寫字是書法的基礎,書法是寫字在內涵上的拓展,在藝術上的升華。

劉國有精品書作欣賞

書者介紹:

劉國有,筆名文月,號龍時,1956年出生,蒙古族著名實力派書法家(蒙古名:額爾德木圖),籍貫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1977年考入北京裝甲兵工程學院並獲工學學士學位,先後擔任部隊正團職軍官和東北師範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等,現任東北師範大學工會副主席,教授。 1964年在小學讀書時開始習練毛筆字,四十餘年筆耕不輟,精通各種書體,尤其擅長行草和隸書。

通過多年書法習練和結合書法專業教學實踐,形成了自己書法藝術獨特風格。其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各種書畫大獎賽並獲獎,作品和傳略被《世界當代著名書畫家真跡博覽大典》、《當代中國著名書畫篆刻家潤格博覽》、《當代傑出書畫藝術家》、《中國書畫經典》、《世界名人錄》(中國卷)、《東方之子》(第三卷)、《共和國功臣藝術家優秀作品博覽》、《吉林蒙古人》等六十餘部典集收入,作品被多家博物館收藏及刻入碑林,同時作品也被數家報紙刊物登載,並被授予德藝雙馨書法家、世界書畫藝術名人、中國當代百名傑出實力派行書名家、中華名人傑出成就金獎、書法藝術一代名家、世界高級硬筆書法藝術家等多項榮譽稱號。

相關焦點

  • 著名書法家陳阿新,創新行書書作欣賞,筆法蒼勁結字新穎,好書法
    當代書法創新的字體中行書和草書算是創新字體的主要攻克對象,楷書在創新方面顯得舉足不前,這不是對楷書的放棄,而是真正能把楷書寫得有個性的書法家極少,就更別說楷書創新了,能寫好就不錯了。行書和草書的創新主要還是其筆畫構造及行筆的特點,而導致書法創新的書法家更傾向於這兩種字體。行書變化重韻律,基本筆畫要重,牽絲卻可細可無,層次分明。
  • 評當代100位書法家82章祖安:真力彌滿磐石意,傲岸睥睨君子象
    ——題記 評當代100位書法家82章祖安:真力彌滿磐石意,傲岸睥睨君子象 【書家簡介】 章祖安,1937年生於浙江紹興,字秋農,陸維釗弟子。1996年任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首任博導。
  • 「宋書殿軍」張即之,楷書大字欣賞
    宋代若論榜書,當推「宋書殿軍」張即之,連金人、倭人都追捧。張即之的楷書大字,下筆簡捷凝練,運筆堅實峻健,點畫顧盼生情,結字俊秀而骨力遒勁。
  • 金牛賀歲翰墨迎春|卿松柏——當代優秀書畫名家作品展
    其書作曾在全國性、世界性書畫大賽中獲金、銀、銅獎近20次;作品及傳略入典《中國書畫家藝術大典》《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世界當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書畫作品集》《縱觀秦韻》《盛唐書畫》《鳳酒詩畫》《書畫鑑賞》等20多部大型典籍。部分作品被中國、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加拿大及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收藏家、愛好者及碑林園、藝術陳列館珍藏。
  • 「金牛聚福雙年展」——著名書法家文道
    現任中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中囯書法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陝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陝西省榜書家協會常務理事、西安市書法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楹聯協會會員、陝西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陝西慈善書畫研究會常務理事、陝西省社區文化普及促進會常務理事、當代名家書畫院常務副院長,中華文化採風團、中央電視臺華人頻道特聘籤約書法家、西北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書畫院理事、陝西英才委員會、陝西英才交流協會
  • 王宜明丁亥年書手卷欣賞
    王宜明丁亥年書手卷欣賞秦時明月漢時風滄老的歲月
  • 持靜雅生秀之筆 書不絕如縷之情——書法家樊利傑的「傾城之愛」
    據悉,這是白雲閣首次舉辦個人書法作品展覽,本次展覽的作品集《傾城之愛.樊利傑精品書法集》同步在開幕式上首發。樊利傑介紹說,此次展覽以「愛」為主題,以書法為載體,歌頌家國之情、人間大愛、親情友愛,歌頌英雄城市武漢和英雄的人民,因此取名「傾城之愛」。
  • 書法大家啟功,26幅行書真跡《七言聯》欣賞,可做春聯的好書法
    啟功和他老師溥心癖都是柳打的弟子,中宮緊湊筆畫瘦硬,柳的痕跡很濃,他成為書協主席也是八九十年代柳體大熱的重要原因。啟功「論書絕句百首」說「先摹趙董後歐陽,晚愛誠懸竟體芳。偶作擘窠釘壁看,旁人多說似成王。」我覺得啟功先生在書道的最大貢獻,是驅除了神聖化妖魔化書法的種種論調,還書法以本來的面貌。一個東西,只有存在強大愛好團體的時候,才能具有最大的生命力。
  • 中書協書法家吳雨謙,15幅書法作品欣賞,網友:深得鄭板橋筆法
    吳雨謙 吳雨謙的書法每個字都結體優美,筆筆見功力,尤其章法令人叫絕,字跡大小穿插、錯落有致,筆畫粗細搭配,運筆疾徐多變,用墨乾濕有度,都彰顯個人風格,整體給人以美的享受。
  • 筆畫沈峭,風格蕭疏,唐張從申楷書《改修吳延陵季子廟記》欣賞
    唐大曆十四年(公元779年),時任潤州(今鎮江市)刺史蕭定將「十字碑」按殷仲容拓片重刊於石,並親撰碑文《改修吳延陵季子廟記》,請唐代知名書法家張從申書於碑陰。其唐碑距今已有一千二百餘年,現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張從申,唐代書法家。吳郡(治今江蘇蘇州)人。活動於大曆(766-779)間。官至大理寺司直,人稱「張司直」。善真、行書,師法王羲之。竇蒙《述書賦·注》稱其「工正、行書。
  • 當代篆書大家劉自犢篆書作品的三個特點
    從中學時代起即師事關史中著名學者、書法家、篆刻家賀伯箴先生學習詩文、書法。劉自犢先生對上自甲骨文、金文、石鼓文,下至吳昌碩、吳大澂諸大家的篆書都一一做過潛心研究,他很欣賞吳昌碩「得虢盤遺意可喜也」的書學要言。早年他的篆書受章法疏朗、結體緊湊而活潑多變的西周重器《虢季子白盤銘文》影響很大,後來他博採眾長,特別重視從最新出土的金文資料中不斷吸取筆法、結字、章法的趣味。
  • 翰墨飄香書寫神奇,記中國當代藝術名家——張愛蓮
    2012年5月紀念乾隆皇帝第八代孫啟功先生(原西冷拍賣行董事長,當代著名書畫家)誕辰100周年,其孫愛新覺羅氏邀請本人去北京參加當代精品書畫拍賣會。 2011年3月----2012年9月,北京,上海,廣州,香港,臺灣等地多家拍賣行向本人徵集書畫作品進行拍賣。
  • 當代行楷書法部首教程字帖,部首筆畫及單字書寫演示,學行楷必藏
    下面我們就簡單的說一說行楷書法的學習方法:行楷首先注意結字問題,就是結構,而結構是漢字的基礎,在結構達到要求之後可以試著加快速度,在速度提升時注意用筆要靈活,最關鍵的是筆畫要交代清楚,頓筆要明顯,筆畫要流暢,這樣寫出來的字便可美觀。其實最最關鍵的是寫字心態放平。
  • 中書協書法家吳玉如,小楷《黃庭經》欣賞,筆精墨妙,飄逸遒勁
    著名書法家吳玉如小楷《黃庭經》欣賞:書者介紹:吳玉生,1959年生,江蘇人。酷愛書法,多年臨池不輟。曾獲全國首屆文明杯書寫大賽唯一特等獎、名列中國漢字首屆硬筆書法大賽一等獎榜首,吳玉生是軟筆、硬筆都頗有建樹的書家,說起他對書法的興趣,要追溯到他的少年時代,初時是喜歡,慢慢地在練習中悟得了學習的方法和書法之精神,以一通百,融會貫通。
  • 古篆漢隸,獨創一門——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孫吉榮先生藝術作品欣賞
    國家一級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協會員,江西省毛體書協會員,中國一品堂書院會員。北京華廈蘭亭書畫院院士。 孫吉榮先生曾被授予「全國詩書畫精英人物」「全國詩書畫先進人物」「人民傑出書畫藝術家」,「中國當代實力派藝術家」等榮譽稱號,其名字也被收入《中國文藝名家大辭典》之中,其作品收入《
  • 揚州八怪之黃慎,以畫入書字中有畫,草書三變人書俱老
    他「以書入畫」,將草書的運筆態勢用於繪畫之中,使畫面呈現出迅疾、灑脫、不羈的風格;同時,在他的草書作品中,筆畫之間盤根錯節、錯落有致,又帶有繪畫的節奏感與趣味。他不受古法的約束。標新立異的他不講究章法,所有的抑揚頓挫均順從於他的心境,呈現出鏗鏘有力的節奏感與強烈的個人風格。
  • 劉自犢先生大篆書的神妙之處在於筆活、字活
    曾任西安工業學院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陝西省書法家協會主席,陝西省文聯名譽委員等。劉自犢先生首先是德藝雙馨的學者,其次才是熔鑄古今的書法大師。他曾說:「人的素質通過教育可以培養,不斷提高,內部充實了外邊就變了。」修養、氣質的外部物化形態,在書法家,就是「寄情於點畫之間」的書法藝術形式。
  • 民國108位書家精品書法作品合集
    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後海派」代表。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被稱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 曾煕 曾熙(1861-1930),字季子,湖南衡永(今湖南衡陽市)人,中國傑出的書法家、畫家、教育家,海派書畫領軍人物,書法自稱南宗,與李瑞清的北宗頡頏。
  • 筆隨意行 情於墨中——楊恢和他的書法藝術
    筆隨意行 情於墨中——楊恢和他的書法藝術 2020-12-16 1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歷代名家書《陋室銘》,一山還有一山高
    這幅行書結體清瘦,雖為行書卻多為方筆,一筆一畫盡顯骨力,不疾不徐中洋洋灑灑,沒有一絲刻意做作。文末署名文天祥三個字筆筆堅挺,頂天立地,真的做到了字如其人,書為心畫,可以看到他的節氣風骨和寧折不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