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裡兩次挽救同一名患者,這是他對生命作出的承諾!

2021-01-08 澎湃新聞
14年裡兩次挽救同一名患者,這是他對生命作出的承諾!

2021-01-07 18: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06年

他第一次捐獻造血幹細胞

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

成為九江市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2020年

他再次慷慨「出手」

捐獻自己的淋巴細胞

挽救同一名患者

只為兌現14年前的那句承諾

▲九江市紅十字志願者迎接汪堃歸來(九江市紅十字會供圖)

「人間有大愛,九橋有真情!歡迎回來!」2020年12月26日,中國中鐵工業旗下中鐵九橋員工在九江火車站拉起橫幅,歡迎前往長沙成功捐獻淋巴細胞的同事汪堃歸來。

今年52歲的汪堃是中鐵九橋的一線安全員,先後參加過孟加拉帕德瑪大橋、香港后海灣大橋、九江長江大橋、渝懷線重慶長江大橋等數十項國家重點工程的建設。不管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他總是任勞任怨、樂於助人,是同事眼中公認的「好大哥」。

首次捐獻

2006年11月15日,38歲的汪堃在一次無償獻血時,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可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他當即趕赴北京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了一位湖南籍白血病患者,成為九江市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2006年首次捐獻造血幹細胞

2020年11月,正在撫州工作的汪堃接到了九江市紅十字會的電話,當得知14年前救助的湖南籍白血病患者病情加重,並且需要他再次救助時,汪堃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一份承諾

12月23日下午,汪堃踏上了去湖南長沙捐獻淋巴細胞的愛心徵程。第二日,他便在湖南長沙湘雅二醫院順利捐獻100毫升淋巴細胞。望著窗外,汪堃默默為那位素未謀面的被捐獻者祈禱,「小夥子,一定要堅強,好好活著就是希望!」

「自己當初做了承諾,不管任何時候,需要我的時候,無論如何我都會去。」汪堃告訴前來採訪的媒體記者,這次去長沙捐獻過程十分順利,通過自己的捐獻能為他人帶來希望,感到非常高興,希望對方能早日康復,恢復健康。

熱心公益

據了解,汪堃一直熱心參與公益活動。年輕時身體好,每年他都堅持獻血1次以上,後因自身血壓高不符合獻血要求而作罷,至今累計獻血5000毫升。當得知此次需要捐獻的是淋巴細胞後,他提前一個月戒菸戒酒,鍛鍊身體,只為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從而讓被捐獻者達到最好的救治效果。

汪堃覺得,能繼續救助一條年輕的生命,對他來說就如一種使命。

▲工作中的汪堃

中鐵九橋宣傳部部長熊紅梅向媒體記者表示,汪堃這種大愛無疆、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公司所有員工學習。他的行為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展現了新時期中鐵人的風採,激勵著更多的人投入到公益事業中去。

信息來源丨中鐵工業

本期編輯丨邵軍體

原標題:《14年裡兩次挽救同一名患者,這是他對生命作出的承諾!》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我的戊戌年3】吳宏超:我所有的職業成就在於挽救病人的生命
    【我的戊戌年3】吳宏超:我所有的職業成就在於挽救病人的生命金羊網  作者:譚錚  2019-02-03 金羊網訊 記者譚錚報導:【開欄語】戊戌年已經過去,己亥年即將開啟。
  • 參考日曆 | 他的這項發明改變了歷史挽救了無數生命
    毛主席在1957年的一次黨員幹部會議上說:「《參考消息》要擴大發行,就等於我們種牛痘。牛痘是一種病毒,種那麼一點在人體裡頭,使你兩個打架,以後就不出痘子啦,因為它產生了免疫力。一輩子不害病的人是很危險的。有一天他害病就受不了,因為沒有同細菌作過鬥爭。經常害些病的人就比較牢固,因為他作過鬥爭嘛。」
  • 再創生命奇蹟!榆林二院成功為腦卒中患者取栓
    再創生命奇蹟! 2020年12月14日上午9點左右,59歲的胡某在家中突然昏迷,由120送至榆林二院急診,入院時患者神志模糊,四肢無法活動,不能言語。
  • 心血管內科急診PCI術為患者重啟「生命之門」
    心血管內科急診PCI術 為患者重啟「生命之門」> 文丨高小娥 2020年12月19日,48歲的患者梁某突發持續、劇烈的胸痛五小時,急診入延安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此時患者胸悶、胸痛進一步加重,同時面色蒼白,呼吸急促,病情已經非常危急,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 「秋天第一杯奶茶」挽救了一個女孩的生命
    這兩天,「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暖了很多女孩的心。可是你知道嗎,在四川眉山,「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還挽救了一個女孩的生命!9月28日,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前兩天一名14歲女孩因為家庭瑣事欲跳青衣江自殺,眉山市洪雅縣公安局洪川派出所民、輔警趕到現場後,用「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勸說女孩放棄了輕生的念頭。民警介紹,9月26日下午3時許,洪川派出所接縣局110指揮中心轉警稱:洪雅縣實驗中學往三橋方向有一名女孩投河輕生。
  • 平鄉首位「捐髓英雄」救助山東患者:救人生命,心中喜悅油然而生
    這是該縣首例,邢臺市第14例、河北省第372例、全國第7821例。捐獻:第一時間捐給山東患者11月26日8時30分,平鄉縣醫院醫生李耀強進入省二院採集室,開始進行幹細胞捐獻。12時25分,李耀強捐獻造血幹細胞採集順利完成。隨後由山東徐醫生帶回醫院,第一時間對患者進行救治。
  • 從0到10000,這個數字點燃生命
    她記得,「2015年初,歌手姚貝娜身患重疾救治無效去世,她在生命的盡頭捐獻了自己的眼角膜,將光明留在了人間。那一年,我18歲,決定要做姚貝娜一樣的人……」2017年,正值大學二年級的她加入中華骨髓庫,登記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入庫志願者。今年6月,中華骨髓庫四川分庫接到通知,一位重症血液病患者與林彬彬初次配型成功,四川分庫工作人員立即聯繫到林彬彬。
  • 14億中國人民繪就了團結就是力量的時代畫卷
    他是「中國兒科醫師終身成就獎」的獲得者,86歲高齡的董宗祈教授。1月23日,武漢封城第一天,他依舊全副武裝,開著電動輪椅,來到門診部坐診。很多人為老教授身體擔心,他卻說:「我這一輩子為了什麼,不就為了救人嗎?自己身體和精神狀態都可以,吃得消,沒問題。」看了一輩子的病,他早該停下來歇一歇,卻依然義無反顧衝在第一線,懸壺濟世,扶危渡厄。
  • 女孩出生10天卻挽救數人生命 她只是個想早點回到天堂的天使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個有關一個挽救數人的小天使和她僅僅10天的生命的故事。10天有多久?可以是240小時,可以是兩個星期的工作日,也可以,是一個人的一生。。。8月17日晨,安徽合肥,一名出生僅10天的嬰兒離開了人世。她還沒來得及看看這個世界,就匆匆離去並留下了生命的禮物—一對腎臟、一對角膜。這名10天齡的嬰兒,成為安徽省迄今為止年齡最小的器官捐獻者。
  • 富德生命人壽威海中支百萬理賠踐行承諾
    日前,富德生命人壽威海中心支公司支付客戶駕車意外身故保險金額103.39萬元,該案件為富德生命人壽山東分公司2017年度賠付金額最高的案件。
  • 他跳下5米路崖,挽救4人生命!請為他投票
    投票截止時間  2020年11月29日8時  一等功臣王亮先進事跡  王亮  第72集團軍某合成旅班長    簡要事跡  王亮,男,漢族,江西景德鎮人,1999年1月出生,2016年9月入伍,2018年9月入黨,第72集團軍某合成旅班長,下士軍銜。
  • 高方方,一個「平凡人」的生命傳遞
    時間回到2019年5月14日,高方方作為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者,在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血液內科順利完成了4個多小時的血液採集。她的造血幹細胞作為「續航生命的種子」,由香港骨髓庫委託專業人員第一時間攜帶赴港,用於挽救香港同胞的生命,這使高方方成為聊城市首位為香港患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者。據山東省紅十字會統計,全省為國外及我國港澳臺地區捐獻造血幹細胞35例,其中香港僅3例。
  • ...創立「精準外科」惠千萬病患 追求「卓越醫療」挽救無數生命
    他以「追求卓越醫療」為目標,提出"既有高原又有高峰"的建院理念,在他的帶領下,五年時間,清華長庚醫院形成了肝膽胰中心、神經中心、消化中心、急重症中心等優勢突出的整合式醫療中心;他秉承著「醫者仁心」的信條,創立「精準外科」手術範式,促進了整個中國外科理念和範式的革新,挽救了無數的生命。
  • 2020年起實行一年兩次徵兵兩次退役;春節租賃男...
    早安語我們要懷有一種健康而活潑的心情,善待自己的生命!要用自己的熱情去呵護,去澆灌自己的生命!要用堅強的信念告慰自己,即使生活的道路困難重重,也要微笑面對,從容走過。早安!
  • 南京長江大橋上自殺守望者3年挽救99條生命(圖)
    第1頁:3年,99條生命第2頁:「午夜兇鈴」響起   南京長江大橋上的自殺守望者  特約記者 王傑 南京報導  三年時間,  陳思堅持在雙休日上橋巡邏,  他改變了99個試圖自殺者的命運。  不過,最後他覺得還是應該堅持下來,  因為「很多人的心靈失去了棲息的場所。」  因為,「希望可以盡力量挽救一些生命。」  這是一場處於生死邊緣的搏鬥。無論是對救人的,還是被救的。
  • 台州一司機加塞失敗為洩憤,兩次故意「別車」,交警治他!
    好好在路上開車遇到「 路怒症患者」沒有給對方加塞成功卻遭到對方兩次惡意別車這種惡劣行為還真讓人嘆為觀止到底是怎麼回事?加塞失敗的蘇某為洩憤兩次對王某車輛實施惡意別車一直到路橋蓬街鎮新北村路段這場危險的「鬧劇」才收場回到家的王某越想越氣,就拿著行車記錄儀拍下的證據,到交警部門投訴浙JY338Y小型普通客車。接到王某投訴,台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直屬三大隊蓬街中隊組織警力展開調查,通過核實查證,隨後將蘇某通知到交警部門。
  • 96歲美國外科醫生海姆立克去世 他發明的急救法挽救了10萬人的生命
    直到1963年,美國醫學會的一篇文章才將噎食致死這個死因帶入公眾視野。 當時,佛羅裡達州有9人在外就餐時突然喘不過氣來,在救護人員到來之前就死了。醫療人員一般把這種情況都當作是突發心臟病。直到一個醫生解剖了屍體,才發現每個人的氣管裡都卡住了食物。原來,窒息才是他們的真正死因。 上世紀70年代,噎住食物或異物一度是美國的第六大意外死亡原因。
  • 上海已實現784例人體器官捐獻,「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
    截至2020年9月19日,上海市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已超38000人,共實現784例人體器官捐獻。 這其中,在仁濟醫院實現捐獻的有295例,佔全市總數37.6%;仁濟醫院器官獲取組織(OPO)成立7年來捐獻例數在上海市始終名列前茅,其中有5年位居全市第一,為上海乃至全國器官捐獻事業的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 大選八字還沒一撇,拜登就向莫迪作出承諾
    而這也是拜登拉票的重點。然而,在大選八字還沒一撇的情況下,為了能夠得到更多印度裔美國人的支持,拜登就向莫迪作出了承諾。拜登隔空喊話向莫迪做出承諾在印度獨立日當天,拜登前往印度裔美國人聚居的社區發表講話,公開向印度總理莫迪喊話。拜登表示,假如他順利當選,那麼美國不僅會幫助印度對抗邊境威脅,還會繼續擴大美印雙邊貿易規模。
  • 守護血透患者「生命線」的白衣戰士(圖)
    尿毒症患者,每周必須兩次透析,才能維持生命,加之患者常年透析使得他們的抵抗力低於常人,而透析室治療區又是一個充分暴露的大空間,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醫院血透室將採取怎樣的措施來守護患者的「生命線」?做血透患者的健康守護人為了做好血透患者的安全防護工作,江西南昌市第四醫院要求,所有醫護人員必須第一時間學習相關防控知識,制定應急預案,調整完善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