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老公,就像選股票一樣,要選那種各方面都不錯的績優股,再不濟也要選潛力股,千萬不能選那種垃圾股,可要擦亮眼睛啦。」這是曾經一位同事對公司幾個尚在苦苦尋覓郎君的美女的忠告,同事熱衷於玩股票,很有一套自己的心得。這話一出口,全公司一陣鬨笑。
「這不是廢話嗎?誰不想選績優股?可男人的臉上又沒貼標籤,鬼曉得哪個垃圾,哪個績優……」當即有同事笑著調侃。
「對,說到點子上了,這就得看各人的眼力勁兒……」
「什麼眼力勁兒,我看得像姐姐這樣閱人無數才行吧……」
又是一陣鬨笑。
近日讀戰國史,讀到齊國的君王后的事跡之時,突然想起了曾經同事的調侃。這君王后便是我同事眼中非常有眼力勁兒的一位女子。
君王后,齊國倒數第二位君王——齊襄王田法章的夫人,最後一位君王——齊廢王田建的母親,一位在歷史上不怎麼響亮,但卻功績不凡的傳奇女子。
無論是在春秋還是戰國時期,無論是姜齊還是田齊時代,齊國一直以大國強國的姿態屹立於各諸侯國之中,出現過不少有傑出功績的君王。
到了戰國齊閔王田地執政之時,開頭一些年,因為宿瘤女王后的輔佐,齊閔王很是威風了幾年。誰知宿瘤女一死,失去賢內助的齊閔王的一些劣性漸漸暴露,最終不僅落得慘死的下場,齊國上下也被他帶入幾近毀滅的深淵。
在這場災難之中,田氏皇族幾乎被誅滅乾淨,齊閔王的太子田法章為躲避追殺,改名換姓逃到了莒地太史敫的家中做起了家奴。
太史敫在歷史上並沒有詳細介紹,只說是齊國人,但根據其姓氏,他有可能是一位史官,或是祖上曾有人做過史官。
太史敫的女兒君王后(名字不詳,君王后應該不是她本來的名字),她覺得這個家奴很不一般,面相奇偉,認為絕非凡人,便時常留意,並經常偷偷拿些衣食給他。
一來二去,二人互生好感,竟發展成地下戀人關係(那時婚姻大事得大人做主,當得有媒妁之言,否則有傷風化)。田法章覺得君王后是個可以信任的女子,便將其真實身份告訴了君王后,於是二人從此更加謹慎小心,感情益深。
不久,齊國的大臣們聚在一起商討,到處尋找太子,以期復國。等確認沒有危險之後,太子田法章這才主動站了出來,公開了自己太子的身份。
於是大家都擁立田法章為國君,即齊襄王(注意是田齊,非姜齊的齊襄公)。齊襄王即位之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將君王后接了過去,並立為王后。暫且不談齊襄王這人政治能力如何,對於他當上國君之後,便將君王后接到自己身邊立後這件事來看,這個男人不算太壞,起碼算是有良心。當然,這裡面也透露一個問題,那就是君王后也絕非等閒女子。也正如我那同事說的,她的眼力勁兒好,挑了一支績優股。
君王后做了王后,作為君王后的父親應該高興對不,但是這位太史敫卻很惱火,且從此與女兒斷絕父女關係。其理由是「女不取媒因自嫁,非吾種也,汙吾世。」原來他怪君王后沒有經過媒妁之言而私通田法章,沾汙了他的名聲。
但是,君王后並不因為父親與自己斷絕關係而計較,史書上說「君王后賢,不以不睹故失人子之禮。」說她並不怪自己的父親,且仍然履行一個作為女兒的禮節和職責。
齊襄王即位後,當了十九年的國君,史書上沒有給他太多的筆墨。當時整個天下已經到了戰國後期,各國之間的戰爭到了白熱化的階段,秦國一統天下已經是大勢所趨。
至於這十九年之中,齊襄王與君王后有些怎樣的情感經歷,史書同樣也是一片空白,只是記載二人有一個兒子,即太子田建。
齊襄王死後,太子田建即位,即齊廢王,齊國最後一位君王。君王后也成了皇太后。
這個齊廢王在位時間不短,四十四年,但是他並不算有作為的君王,相反相當地平庸。在他當政的開頭一些年裡,均是由他母親君王后攝政,這其間發生了兩件有意思的事。
有一次,秦王派使者給齊國送來了一副玉連環,有意說:「聽說齊國人都很聰明,看是否有人能打得開?」這秦王壞得很,明顯是耍弄人嘛。
君王后將玉連環拿給群臣看,問是否有人解得開,群臣看後紛紛搖頭。君王后沒做聲,讓侍從拿來一把錘子,不由分說一錘子下去,玉連環頓時粉碎,自然就解開了。君王后轉身對立於一旁目瞪口呆的秦國使者說:「回去報告秦王,解開了。」是啊,秦王並沒有交代說不準擊碎,打碎當然也是一種解開方式。這思維確實不同凡響,不服都不行。這也就能理解為何君王后能獨具慧眼看出田法章是支績優股了。
君王后確實是一位非常有政治頭腦的聰慧女子,她在對待強秦的問題很謹慎,對待各國諸侯也很誠敬,國內大臣都臣服於她。加上強秦當時正採取遠交近攻之策略,對齊國有意拉攏,因此,齊國安享了四十多年的太平。
公元前249年,輔佐了兒子16年的君王后生命走到了盡頭。臨死之前,她告誡兒子,群臣中哪些人可以重用。齊王田建沒有聽清,請求她再說一遍自己用筆記下來,結果等把筆墨準備好之後,君王后卻說自己已經記不得了。
這件事聽上去有些冷幽默,但是仔細玩味卻發現不少信息。是君王后真的不記得了嗎?從王后到太后,作為一位輔佐朝政幾十年的老政客,她會真的不記得了?大約是她太清楚自己的兒子是塊怎樣的料吧,或者說她太清楚當時天下之局勢,齊國的命數還有幾何?還折騰啥呢?兒子沒有那個能力回天,說了也是於事無補,不如讓他這麼維持著吧!也罷,也罷!
之後,這位了不起的女子便去天堂找她的老公去了。
也如她所料,她的兒子不堪為王。
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失去媽的齊王田建簡直連草都不如,最後竟餓死於松柏之間。
當然這些是後話,今天在此不贅述。
很欣賞君王后,雖為一介女流,她完全掙脫出了那個時代的枷鎖,智慧也遠遠超出常人,處事果斷冷靜,不受時局和言論所限,似乎天生有種女王風範。她何止是有慧眼,她更有一顆晶瑩剔透的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