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濟南2月28日電 (記者 宿希強 楊東亮 王亞茹) 春運進入尾聲,大家各就各位,這個年算是徹底過完了。回頭看看這個「年」,不少時尚和細節發生了改變。比如,曾將在飯店吃「年夜飯」視為時髦的中國家庭發聲明顯改變。百度大數據顯示,2016年,「回家吃年夜飯」的搜索量遠超「年夜飯餐廳」的搜索量。中國青年網對大學生群體隨機訪問也發現,絕大部分受訪大學生表示今年「是在家吃的年夜飯」。有專家認為,習近平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的一句話,是導致猴年春節年夜飯回歸「家宴」的重要原因。
「年夜飯在家吃還是到飯店吃」近年來一直是春節期間的熱門話題。浪潮大數據顯示,在今年年夜飯網絡搜索熱度排名中,北京、浙江、江蘇、上海、廣東、山東分別佔據前六席。山東17個地市中,濟南的「年夜飯」搜索指數佔全省的11.9%,緊隨其後的青島,佔11.2%。
據央視報導,南方人比北方人更喜歡到飯店吃年夜飯。滴滴出行數據顯示,今年除夕夜到餐飲酒店的訂單量增長最大的前十大城市,有9個位於長江以南。當然,年夜飯還有更時尚的方式。360大數據顯示,春節前,「年夜飯外賣」和「年夜飯大廚上門」這兩個關鍵詞上升最快。
不過大數據更昭示,中國人最愛的年夜飯,還是自家的味道。百度數據顯示,「回家吃年夜飯」的搜索量遠超「年夜飯餐廳」的搜索量。而且男性對年夜飯的重視程度超過女性,尤其是20至39歲在外打拼的青年人更鍾情回家吃年夜飯。
猴年春節,大部分中國人在家吃年夜飯。央視截圖
中國青年網記者在春節期間實地走訪也發現,無論大城市還是小縣城,飯店「年夜飯」、「團圓飯」的火爆程度較之往年均有所下降。在濟南市和平路,多家飯店門口貼有「春節團圓飯火熱預定中」的廣告語,但記者探訪得知,雖然春節前一個月前就開始預訂,但一直存有許多空位。
在濟寧市金鄉縣,多家飯店負責人也表示:「與往年相比,『年夜飯』預訂情況沒能達到預期,今年人們似乎更樂意在家吃年夜飯。」在青島、濰坊等地,記者調查到的情況也大致類似。
而中國青年網在山東高校大學生群體中發起的「你今年在家吃的年夜飯還是到飯店吃的年夜飯」網絡調查也顯示,參與調查的100名大學生中,有72%的大學生表示「是在家吃的年夜飯」。
中國青年網在山東高校大學生群體中發起的「你今年在家吃的年夜飯還是到飯店吃的年夜飯」投票結果統計圖。中國青年網記者 王亞茹製圖
猴年春節,中國人的年夜飯何以回歸「家宴」?
「這是一個好現象。」山東省家庭文化研究會專家委員王天仁在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採訪時笑稱,是習大大的一句話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億萬中國家庭。這句話是習近平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說的:「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家宴是一個很好的載體。」王天仁表示,自改革開放,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與外來文化的衝擊,人們的消費、團聚觀念也有所改變。春節期間在飯店吃年夜飯、宴請親朋好友,一度成為潮流。對年輕一代來說,如果不這樣似乎就顯得不時尚。「這其實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丟失。以儒家文化為主流的中華文化向來重視家庭,家國一體,家國同脈,家庭是中國文化傳承鏈條的重要一環,也是人際關係中最親密、最溫暖的關係。家宴本身也是中國古代最高的宴請禮儀形式,是對客人的最大尊重。」王天仁認為,「另一方面,家宴也是對家庭成員倫理教育、家風教育、中國和合文化教育的有效手段。」
在王天仁看來,其實不光是年夜飯,日常朋友往來,家宴也好處多多,特別是對於年輕人來說意義更大,既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傳承,也是親情的體現,還能減少鋪張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