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時期,很少有人會對黃金無動於衷,因為黃金從始至終,都是稀有的貴重金屬,能夠換取大量的物資,可以讓人過上較好的生活。但是總有一些人能夠堅守立場,寧可餓著自己,也不肯私自花費屬於國家的東西。1949年,湖南有一個衣衫襤褸的女乞丐,她上交了1斤4兩黃金,工作人員詢問後發現,她居然是英雄之妻。
這個品行高潔的女子名叫朱引梅,她的丈夫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革命先烈塗正坤。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塗正坤出生於1897年,湖南省平江縣人,他很早以前就參與革命事業。在1927年9月的時候,還參加了秋收起義。在這之後,他帶著部分隊員跑到平江東部一帶打遊擊。
1928年,塗正坤響應領導的平江起義,參與創建紅五軍,同時跟隨大家開闢革命根據地,1930年5月,他帶領縣裡的遊擊隊和老百姓,配合紅三軍團攻打長沙,為組織作出了較大的貢獻。抗日戰爭爆發後,塗正坤堅持聽從上級領導的指揮,跟隨其他戰士,進行抗日救亡運動。
期間,塗正坤等人一邊積極發動群眾,一邊宣傳組織的先進思想,為組織的發展和壯大做出了突出貢獻。1939年1月,國民政府開始對付我軍,並且還製造了令人心驚膽寒的平江慘案。在這次悲劇中,塗正坤被敵人殘忍殺害,他壯烈犧牲時年僅42歲。
塗正坤壯烈犧牲時,其妻子朱引梅得到了鄉親們的全力掩護,她幸運地逃脫虎口,沒有遭到敵人的殺害。後來朱引梅整理丈夫遺物,意外發現了一斤黃金,這應該是塗正坤之前保存的活動經費。朱引梅知道這是國家的財產,一直不捨得動用,她想方設法聯繫組織,可是因為當時的通訊技術比較落後,沒有辦法迅速取得聯繫,連尋找的方向都沒有。
即便如此,朱引梅依舊沒有放棄,她帶著年幼的兒子塗明濤四處流浪,一路上母子二人以乞討為生,歷經10年的風風雨雨,終於在1949年7月的時候,找到了組織。朱引梅把保存多年的一斤黃金,連同自己的四兩黃金首飾,一起交給了國家。工作人員得知事情的來龍去脈後,不禁潸然淚下。
朱引梅的感人事跡,後來得到了廣泛宣傳,令人感動至今。朱引梅的兒子塗明濤晚年接受採訪時透露說,其母親很早以前經常教育他,錢財如糞土,信仰勝黃金,要永遠跟著國家走,不要向國家伸手。朱引梅這樣優秀的愛國女性,值得大家尊重,也值得更多人去了解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