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婚姻六禮,結婚要經過六個複雜步驟,不像現在這麼簡單

2021-01-08 古今獵奇

中國古代婚姻中的六禮分別指什麼?在六禮中的各個階段應該做什麼?

六禮,中國婚姻儀禮。指從議婚至完婚過程中的六種禮節。即: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中國古代婚姻六禮:

1、納採

納採是古代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全國許多地區。「六禮」中的第一禮。男方欲與女方結親,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親,送禮求婚。得到應允後,再請媒妁正式向女家納「採擇之禮」。初議後,若女方有意,則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求婚,並攜帶一定禮物,故稱。古納採禮的禮物只用雁。納採是全部婚姻程序的開始。後世納採儀式基本循周制,而禮物另有規定。《儀禮·士昏禮》:「昏禮,下達納採。用雁。」鄭玄註:「將欲與彼合婚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許之,乃後使人納其採擇之。」其禮物用雁。

2、問名

問名,中國婚姻禮儀之一。古代中國婚禮「六禮」之二。男家行納採禮後,再託媒人詢問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及時辰,以便男家卜問,決定成婚與否,吉兇如何。或以為問名是男方遣使者問女方生母的姓氏,以便分辨嫡庶。後問名範圍擴展到議門第、職位、財產以至容貌、健康等多側面。問名也須攜帶禮物,一般用雁。我國廣東海南及西南少數民族,常用檳榔作為問名攜帶的禮物。把女方庚帖與男方生辰做了佔卜,確定可以成婚之後再行納吉禮。

3、納吉

納吉,中國婚姻禮儀之一。六禮之第三禮。是男方問名、合八字後,將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並送禮表示要訂婚的禮儀。古時,納吉也要行奠雁禮。

鄭玄註:「歸卜於廟,得吉兆,復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於是定。」宋代民間多以合婚的形式卜吉定婚。至明代,以媒氏通書、合婚代之。清代,納吉一儀已融於問名和合婚的過程中。民國時期,無納吉儀,只有簡單的卜吉習儀,多將女方庚貼放置灶神前,如三日內無發生異事,則認為順利,就拿男女庚貼去合婚。

4、納徵

納徵,古代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全國許多地區。「六禮」中的第四禮。亦稱「納成」。即男家納吉往女家送聘禮。《禮記·士昏禮》孔穎達疏:「納徵者,納聘財也。徵,成也。先納聘財而後婚成。」經此儀禮婚約完全成立。

納徵,即男方向女方送聘禮,至於聘禮的多少,取決於女方的貧富與身份。從法律意義講,納徵重在形式,而不在於數量,納徵的完成標誌著訂婚階段的結束,是婚姻成立的主要標誌之一。

5、請期

請期,俗稱送日頭或稱提日,中國婚姻禮儀之一,六禮之五。即由男家擇定結婚佳期,用紅箋書寫男女生庚(請期禮書),由媒妁攜往女家,和女家主人商量迎娶的日期。經女家復書同意,男家並以禮書、禮燭、禮炮等送女家,女家即以禮餅分贈親朋,告訴於歸日期

男家行聘之後,卜得吉日,使媒人赴女家告成婚日期。形式上似由男家請示女家,故稱「請期」。

6、親迎

迎親,又叫「迎娶」、「娶媳婦」,等於「六禮」中的「親迎」。古老的傳統婚姻習俗之一。起源於周代。迎親迎娶,通常是由新郎親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但在忻州、呂梁的一些地方,也有媒人或小叔子帶領迎親隊伍前往迎娶,而新郎在家坐候的。

迎親之日,「望娘盤」擔先行。望娘盤必有一隻鵝,鵝緣出古時以雁向女方正式求婚,因雁的配偶終身專一,象徵婚姻堅貞和諧。後世以鵝代雁。

怎麼樣?在古代,年輕男女結婚至少要經過六禮的六個步驟,是不是比較繁瑣複雜,不想如今這麼簡單?對此,你怎麼看呢?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古人結婚並不容易,需要經過這六個儀式
    中國人做什麼事情都講究禮節,特別是在婚禮上,從古至今都很講究婚姻禮節,一樣也不能少,那麼在古代,結婚的時候都需要注意哪些細節?「三書六禮」是古代中國傳統婚姻習俗和禮儀。「三書」是指「六禮」過程中所用的文書,包括聘書、 禮書和迎書。其中,六禮是指從議婚到結婚結束中的六種禮儀。
  • 都說結婚事情多,看看古代結婚有哪些步驟
    哈嘍歡迎來到真真鑑歷史,前幾天這個小編的姐妹結婚,這婚前的準備事宜是真不少,什麼要拍婚紗照啦,什麼要準備嫁衣啦,還要準備一系列的婚後生活用品,每天陪著她跑來跑去我這的快累吐血了。小編想著現在的人禮儀觀念都不是很嚴謹了,都這麼累。要是換成古代人結婚那得做多少準備。
  • 古人結婚講究「三書六禮」「三媒六證」,三書三媒六證六禮是啥?
    古人結婚講究「三媒六證」,「三媒」是誰?「六證」有啥?古人結婚講究「三書六禮」,「三書」是啥?「六禮」為何?古人結婚講究「三書六禮」「三媒六證」,三書三媒六證六禮是啥?俗諺說∶「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下無媒不成親。」古代人的婚姻,都是父母包辦的,即所謂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在中國古代是怎麼結婚的?
    在中國古代是怎麼結婚的?現在世界各地都興起了一股復古的熱潮,就連結婚也是,那麼諸位可知在古時候的中國式結婚都是需要怎麼樣的禮儀?我們古時候的如何結婚是經過了夏、商、周三個朝代才確立起來的,其中周發揮了最大的作用,所有的禮儀幾乎是在這個時期建立並且確定下來的。
  • 古代婚姻六禮,你知道嗎?
    現代婚禮各式各樣,有西式的教堂婚禮,也有中式的復古婚禮,但或多或少都會與古代的婚禮有所偏差,想知道真正的古代婚姻是怎樣的嗎?今天就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儀禮》中:「婚有六禮,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1、納彩納彩,即納其採擇之禮於女家也。
  • 古人結婚到底有多複雜?分別有什麼婚禮習俗?這6大步驟必不可少
    這首詩說出了我們對於婚姻的嚮往和愛情的真摯。簡簡單單一句話,愣是說出了數不盡的柔情與恩愛。對於結婚這個事情,中國古代人特別的講究,我們從影視作品中也能看到要明媒正娶,要三姑六婆,還有各種各樣的儀式。這是古代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皇帝辦個婚禮,例如萬曆皇帝花了1000多萬白銀,古代普通老百姓辦個婚禮也要消耗大半年的積蓄。可見婚姻之重要和古人之講究。
  • 中國古代的婚禮,你怎麼看
    婚禮對於中國來說是一件意義非凡的事情,很多人都把婚禮做為人生中的一件重大的事。它預示著兩個人開啟一段新的生活,向大家宣告自己要和一個人共度餘生。但是在現在,提起婚禮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潔白的婚紗,優雅的盤發,筆挺的西裝,優雅的花束,華麗的裝潢。
  • 古代愛情最美好的結果,都是由一場盛大複雜的婚禮來證明的
    隨著中華文化越來越壯大的發展,現在中式婚禮不僅在中國本土舉行的越來越多,在外國也是有一大批舉行者。中式婚禮可謂是儀式感特別強,現在的中式婚禮大多都是改進過的,並沒有完完全全的按照古代流傳下來的那般舉行,主要還是因為古代婚禮流程太過繁雜,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看似繁雜的過程,充滿的都是對新人濃濃的祝福之意。
  • 淺談我國古代的婚姻「六禮」
    今天是2021年的第一天,《民法典》正式生效,這裡面對家庭、婚姻等各個方面以及現實社會中一些不合理的現象都以法律的形式定了下來。今天藉由《民法典》聊聊我國古代的婚姻制度。第三是納吉,男方家庭在得知女子的名字後即刻去祖廟進行佔卜,卜的婚姻的吉兆後,仍然請使者帶著雁作為禮物去女方家報喜,納吉之後婚約就算是正式確定。如果卜得的是兇兆,預示婚姻不成,就不需要再行納吉之禮。古代婚禮第四叫做納徵,相當於是正式宣告訂婚,所以要送上比較重的聘禮。一般都是玄纁(玄和纁是兩種染料,用於染制祭服)、束帛和儷皮(成對的鹿皮)。
  • 古代結婚分六步,原來第二步才是決定兩人在一起的關鍵!
    那麼據考證,其實最早的古人的婚禮儀式不是現如今大傢伙想像的,凡是古人,這個事兒吧,就是大紅大綠,吹吹打打,而是非常莊重典雅的一種結髮儀式,進而呢,演化出了所謂的結婚六禮。也就是6個步驟,分別是: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迎親。我們就分開來講吧。首先來說一下納採。根據咱們國家有關於婚禮的最早記載,叫李世婚禮約,是娶妻之禮,以昏為期,因而名煙。
  • 老照片:民國時期的婚禮,比起現在,結婚程序複雜多了
    我國的婚禮流程從古至今都程序複雜,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我們現在的結婚流程一般是指婚禮當天的儀式,而民國時期的結婚過程則包括了從談婚、訂婚到結婚等過程的文書和禮儀形式。今天小編整理了民國時期的結婚流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民國時期,迎娶新娘的樂隊。
  • 淺析古代婚姻制度,男子真的能三妻四妾嗎?一紙休書是真是假?
    古人的婚姻,講究更多古人想要結為夫妻,也有著諸多繁瑣步驟,並不是兩人名義上結為夫妻,就表示著這段婚姻能夠成立,在中國古代社會,一段婚姻的最終確立,有著許多具體規定。以西周時期為例,確保婚姻成立主要有三個條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六禮」,這三者缺一不可。
  • 中國古代為什麼沒有母親節?原因很複雜,也很簡單
    如今,我們都知道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就是母親節。但這個規定是誰定下的呢?是美國人。也就是說其實母親節和聖誕節一樣,就是地地道道的「洋節日」。關於母親節最早起源於古希臘,古希臘可以說是「神話之國」,神話故事迭出不窮,神話人物也鋪天蓋地,這當中就有眾神之母瑞亞。
  • 中國傳統婚嫁習俗,六禮都包括什麼?八字合婚都有哪些講究
    中國傳統婚俗傳承久遠,何為六禮?什麼是合婚?八字又有何意?這些傳統至今的傳統婚俗,你們那現在還在使用嗎?歡迎大家討論那些遠去的民間婚俗。一、說媒與提親在中國古代,在民間子女到了適婚之齡,做父母的就得著手託媒牽線搭橋,為他們提親擇偶。所以提親是古代傳統婚姻的第一步。
  • 唐朝人結婚都有哪些流程?良辰吉日、三書六禮,一樣不能少
    結婚向來是人生大事,無論男女,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值得回憶的盛大婚禮。事實上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很早就形成了,在幾千年的時間裡不斷發展演變,到了唐朝時期,經濟繁榮,社會風氣開放,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婚禮儀式,並藉助唐朝的強大影響力輻射東亞文化圈,對日韓和東南亞等國的婚姻習俗都造成了深遠影響。
  • 古代婚俗中三書六禮都包含哪些內容?傳統婚禮都有哪些講究
    古代婚事的禮節與習俗繁瑣,那麼這些婚俗都有哪些寓意呢?比如說,古人認為黃昏是吉時,所以會在黃昏行娶妻之禮,因此夫妻結合的禮儀稱為「昏禮」,後來演化為婚禮。一、三書按照中國傳統的禮法,指的是禮聘過程中來往的文書,三書分別是:聘書、禮書與迎書,隨著時代發展,三書現在很多地方已逐步省略,取而代之是微信群發,或者電子版書帖。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古代婚姻制度知識點
    一,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則   (一)一夫一妻制   由於我國古代婚姻制度形成的時候深受宗法制度的影響,所以並不像成語「三妻四妾」和電視劇中演的那樣,而是嚴格的執行一夫一妻制,即一個男性只能有一個嫡妻,這是因為宗法制十分重視嫡庶之別。嫡庶無別,嫡長子繼承宗祧和爵位的原則就無法維持,勢必導致整個宗法的混亂。
  • 古代人入洞房之前都有什麼程序要做,您知道嗎?
    古代人在入洞房之前,需要完成「六禮」,也就是整個婚禮的六個步驟。六禮的六個步驟分別是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迎親。《禮記》中這樣記載:「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
  • 梁啓超稱梁思成在美婚禮簡單 令其三書六禮娶徽因
    他在信中說:「徽因思成已決定在美結婚(我及思順如此主張,彼兩小未完全同意),婚儀太簡率,所以想在文定禮上稍微鄭重莊嚴一點,我既不來京,一切由弟代理便是。」  由信中可知,舉辦廟見禮時,梁思成已決定於東北大學應聘。儘管兩人不在國內,但梁啓超認為婚姻之事不能草率,當時林父(林長民)去世不久,這場訂婚禮的鄭重也是給予林家的最大安慰。
  • 古人結婚的六大步驟,你都知道幾個?
    洞房花燭夜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古人結婚要分六禮,也就是六個步驟,分別是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迎親。一、納採古時候男女的終身大事,要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能夠自由戀愛。各朝各代都不太一樣,比方說漢代登女方家門,按照規矩,男方得送大雁一雙。因為燕每年冬天由北方飛往南方,是隨陽之鳥。男方送燕給女方,就是希望女陰隨男陽,懇請姑娘嫁給他,同時也有燕成雙,燕從一而終的意思。二、問名送完禮之後,就到了問名的階段。男方會詢問女方的姓名、生辰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