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愛情中總患得患失的人,都屬於三種依戀人格

2021-01-09 談心說理

愛情中我們總能見到很多瞎折騰、不安分的人,平時沒什麼,一進入愛情狀態,所有人設就立即崩塌,什麼疑神疑鬼、忽冷忽熱、醋意盎然、一哭二鬧三上吊都紛至沓來。凡此種種,都讓我們感到奇怪兼鬱悶,為什麼不能安生一點,總是喜歡弄出點事,好好談戀愛不行嗎?其實,心理學家早已經發現,這些戀愛中的反常表現,都和他們的「非安全型依戀人格」有關。

-1- 什麼是依戀人格

回答人們在愛情中的不同表現,最著名的莫過於「依戀理論」。依戀人格則是指兩人在親密關係中的相處模式。心理學家將依戀人格四種,對應親密關心中的不同表現。

安全型人格:既不會整天疑神疑鬼,也願意在一起親密。他們很容易和另一半建立親密關係,也能夠彼此信任,很少無緣無故地疑神疑鬼,對自己和愛人都留有一定的空間,也能夠尊重對方的隱私。這種人格就是「安全型人格」,是愛情中最理想的。

痴迷型人格:整天擔心被別人甩,所以總想著和對方膩在一起,甚至沒有親暱動作的時候還會想三想四。也很容易吃醋,這時候即使愛人一再解釋,也無法完全讓自己釋懷,和這種人在一起往往會比較累,當然,有些人就是享受「累並快樂著」的感覺

疏離-迴避型人格:從來不擔心會被拋棄,對愛人的態度也很冷淡。即使完全沒有人際交往,完全沒有愛情交流,也能夠怡然自得。這種人做朋友的確是風輕雲淡,因為他們不會以利用為目的接近你,一旦接近你的確是覺得你有意思。但如果談戀愛的話,另一半就會很辛苦,總會覺得對方忽冷忽熱,或者一直很冷淡,實在看不出有戀愛的感覺。

恐懼-迴避型人格:這是一種最為糾結和典型的狀態,整天擔心分手,卻又不肯有親密關係。裡外的戲都很多,顯得特別「作」。總的來說就是既渴望,又害怕。身邊沒有人的時候,總是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出雙入對,但當有人表示了好感,TA就會立即對那個向TA表示好感的人失去了興趣。即使開始了戀愛,也總是要生要死,非要弄得象一出典型的愛情偶像劇才行。

痴迷型人格、疏離迴避型、恐懼迴避型的人格,都是非安全型人格,在親密關係中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問題。

-2- 如何尋找自己的最佳伴侶

如果想尋找最合適的伴侶,那就要首先清楚自己的依戀類型,這個可以從小時候和父母的關係、和前任的依戀關係中總結出來。

如果你是安全型人格,那麼基本上你和哪種人格在一起都能夠有效的適應對方,可謂是愛情中的「O型血」,不過,兩個安全型人格在一起,卻是最完美的。

而如果你是痴迷型人格,最好是和同樣也是痴迷型人格的人在一起才能你儂我儂,而運氣最差的莫過於愛上迴避型人格,一個在追、一個在逃,永遠也走不到一起。

如果你是疏離-迴避型人格,最好也選擇同樣類型的人在一起。因為兩個人都是雲淡風輕,不會因為彼此的態度而擔心愛的消逝,這樣的兩個人,相處起來很舒服。

如果你是恐懼-迴避型人格,這種人格基本上和誰都很難過得好,不但自己痛苦,也會讓愛你的人感到萬分挫敗。要想得到幸福,就必須要認真想想自己到底想要怎樣的愛情。

-3- 依戀人格是發展變化的

依戀人格不是一種非黑即白的狀態,即使在正常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安全的依戀人格,在某些時候會呈現出來。另外,依戀人格是可以動態發展的,即使小時候是不安全的依戀人格,長大了以後也可以有意識地調整。所以並不意味著你是恐懼-迴避型人格,就一定會注孤生。

總之,當我們想步入一段感情時,一定要清楚自己和對方是怎樣的依戀人格,根據雙方的匹配性進行態度和行為的調整,這才是經營愛情的最好方法。

「談心說理」一個靠譜的心理號,分享超準心理測試、實用的心理學常識,助你更多的了解自己。

相關焦點

  • 戀愛中的三大人格,看看你屬於哪種人格?
    心理學中把人在親密關係中的人格分為三種,安全型人格、焦慮型人格、迴避型人格。這些人格的養成,多半是原生家庭的影響。童年時期的經歷或者父母的相處模式都會影響到孩子的依戀模式。判斷自己是哪種依戀類型:1.我感覺自己容易和別人親近,也特別容易和別人建立關係。我不會擔心被伴侶的拋棄,也不會因為伴侶和我的過於親密而感到緊張。
  • 【星座控】哪些星座盛產迴避型依戀人格?
    文/阿精 如膠似漆又舉案齊眉,可以說是愛情最好的詮釋。但也有一些人雖然對愛情有這樣的渴望,卻又莫名的恐懼愛情的到來,他們在一段關係中總是極為被動,有時明明很想念戀人,很需要戀人卻自我壓抑,並且極度自卑,拒絕伴侶的親密行為。
  • 心理學:你是恐懼型依戀人格嗎?
    迴避型:迴避型依戀人格的個體通常只相信自己,這類人認為其他人都是無法依靠的 而有恐懼型依戀人格的個體,大部分可能都在兒時受到過嚴重的心理創傷或是情感忽視,因此他們大腦情緒比平常人更加敏感。
  • 心理學:你或許有恐懼型依戀人格
    迴避型:迴避型依戀人格的個體通常只相信自己,這類人認為其他人都是無法依靠的。因此,迴避型的人更傾向保持獨立,並且試圖避開任何形式的依賴。恐懼型:具有恐懼迴避型依戀風格的個體同時具有焦慮型和迴避型個體的特徵。他們往往對自己和他人都有負面的看法,覺得自己不值得支持,並預期他人不會支持他們。因此,儘管他們渴望密切的關係,但還是覺得依賴他人很不舒服。
  •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揭示了你的「焦慮性依戀人格」
    「我給你發消息為什麼一個小時才回」 「你今天回來那麼晚是不是不愛我了」 「你不說話是不是覺得我煩」 這些對白常常出現在依戀人格的口中,而長期處於焦慮性依戀中,會讓人逐漸失去獲得安全穩定愛的能力。
  • 只要有人說喜歡我,我就想要逃:對不起我是「迴避型依戀人格」
    「本來對一個人挺有好感的,但是他一說喜歡我,我就不喜歡他了」我想這就是當代大多數年輕人面對愛情的時候,最常見的一種心理吧。想談戀愛,但又不敢談戀愛,不敢和別人進入一段親密關係;就算鼓起最大的勇氣接受了一段感情,卻始終無法享受它,於是這段感情就在退縮和懷疑中結束了。在《人格心理學》這本書中,把這種心理認定為「迴避型依戀人格」。
  • 心理學:三種人格類型讓人討厭,他們自己卻不自知
    在你身邊有特別討厭的人嗎?哪種人格類型的人是你無法接受的呢?心理學家榮格喜歡研究人格原型,但是他認為人格原型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因為所有的人格原型都是在特定環境下形成的。人格類型本質上是個體為了適應環境而形成的,但是在日常社交中卻有些人格表現得更合群,有些人格並不受歡迎。
  • 男生追求女生的時候,發現喜歡的女生是迴避型依戀人格,該怎麼辦?
    很多的男生在追求自己喜歡的女生的時候,會發現一個這樣的現象,那就是明明覺得對方是喜歡自己的,但是當自己喜歡她的時候,她就會開始抗拒你,甚至不再對你熱情,漸漸地疏遠你,在心理學的角度,會稱這類人為有著迴避型依戀人格。 在感情中,總分為三類:安全感型、焦慮型、迴避型。
  • 心理學:這三種人,在愛情中從不被珍惜,最終輸得一敗塗地
    如果說,職場「打工人」的定位,能夠給我們帶來生活的資本,打工是憑藉自身能力獲得報酬的合理方式,我們也可以通過這種身份,習得更多工作方面的知識技能,那麼,「愛情裡的打工人」,從一開始,就註定了結局只能是一場悲劇。一、討好型的愛情打工人不得不承認,在打工式的愛情中,很多人都是疲憊不堪的。這種表現在女性身上尤其明顯。
  • 幸福愛情系列:親密關係中的四種依戀風格全解析
    他怎麼好幾天都沒跟我聯繫?會不會和別人好上了?我要不要給他發個微信?可是憑什麼他就不能主動聯繫?要不我找他朋友問問?......」戀愛中的你遇到過類似狀況嗎?經常這樣嗎?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正是焦慮傾向者的常見心理。本文我們就了解一下親密關係中的四種依戀風格,看看自己屬於哪一種,以及每種風格的特點和調整方法是什麼。
  • 你的依戀類型決定戀愛中的表現
    在情感諮詢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在戀愛中太過於患得患失了」,「我的女朋友太作了,讓我很苦惱「,」為什麼別人談戀愛一談就是兩三年,而我只能談到兩三個月……」其實這些行為問題都可以歸咎於依戀類型。下面七月給大家講一講依戀類型,相信大家了解後,對戀愛,朋友關係和自身,以及如何與對方相處會有一定把握和幫助。那麼我們開門見山,依戀類型是指什麼呢?
  • 男生追求女生時,遇到迴避型依戀人格女生應該怎麼辦?
    迴避型依戀人格是指對某人產生好感後,當他對你有同樣情感後,你就會產生抗拒接觸,甚至不再喜歡TA,這就被稱為迴避依戀類型伴侶。 成年人的世界裡,感情被細分為三種依戀類型,分別是安全感型、焦慮型、迴避型。
  • 《分手心理學》:為何兩性相處時,一方總喜歡問「你愛我嗎?」
    以前並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最近想到這個問題是因為看了一本書叫《分手心理學》,書中的其中一個章節中,作者說很多成年人,在一段感情中,沒有安全感。可是他們沒有安全感的背後,並不是對方不好,而是源自於小時候和父母的相處模式。於是她們每天總是和伴侶問你愛不愛我,總想得到肯定的回答,可是即便伴侶說了愛,他們依然也是半信半疑,沒有安全感。
  • 《不完美的她》:以「迴避依戀型人格」角度,解讀林緒之孤僻性格
    林緒之事業有成,擁有關心她的家人和朋友,但她卻總是與所有人都保持著距離:跟自小撫養自己的養母關係不親近,與一起長大的妹妹關係異常客套,跟公司同事的關係就更是疏遠了。為什麼林緒之會害怕與人親近,總是刻意疏遠與身邊人的關係呢?這是因為她的「迴避依戀型人格」在作怪。
  • 「人格心理學」工作中的A-B型人格,你屬於哪種?
    A—B型人格理論是由福利曼和羅斯曼提出來的。近年來,人們在研究人格和工作壓力的關係的時候常使用這種人格類型。A型人格:敵意、競爭、性情急躁、富於上進心、有苦幹精神、過分的時間緊迫感、外向、語言舉止敏捷、社會適應性差。
  • 不是哦,你知道迴避型依戀人格嗎?
    她舉了很多例子:曖昧期彼此喜歡,他卻不主動表白,等著她開口;戀愛時告訴朋友他不是很喜歡自己,質問他時他又否認這一點;每次吵架時總是抱怨他有多不容易,絲毫不會安慰她;結婚後不表達對她的關心,連「我愛你」都從不說……她老公很優秀,事業有成,人也成熟穩重,但她在這段感情中完全感受不到被愛,家庭的全靠她一個人在維繫。這樣的婚姻,通常都很不幸福,如果不構建好的相處模式,非常容易形成感情的破裂。
  • 焦慮型依戀人格失戀後,學會這幾招挽回前任
    焦慮型依戀人格,基本就是那種依賴感很強的人,他們會時常讓自己陷入不安和焦慮 焦慮型依戀人格,他們之所以內心會矛盾,其實與自身過於理想化有關。他們在親密關係上,會希望伴侶能夠一直以自己的意願去做一些事,但會忽略掉伴侶的真實需求。
  • 「人格心理學」你是什麼人格?
    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大五人格,這是塔佩斯等人發現的人格中五種相對穩定的因素。第一種,開放性。包括想像、審美、感情豐富、求異、創造、智能等特質。第二種,責任心。顯示了勝任、公正、條理、盡職、成就、克制等特質。第三種,外傾性。
  • 心理學:弗裡德曼ABC型人格,你屬於什麼類型人格?
    心理學:弗裡德曼ABC型人格,你屬於什麼類型人格? 測試開始: 1、在工作中你非常的賣力,希望得到領導的認可,並且希望得到晉升。
  • 九型人格:在職場中,你屬於哪種人?
    在性格心理學中,九型人格是一套最為實用且精確的學問,通過性格類型的覺察,你可以在最短時間內看到自己的思維模式、情緒模式以及行為模式的規律,幫助你認清自己。 「九型人格」,在英文中稱為Enne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