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年過八旬」的民國老建築,在不在你的鹹寧記憶中?

2021-01-09 鹹寧日報

12月23日:多雲 氣溫 3~12℃

新聞報料電話:0715—8128787

新鮮事、稀奇事、開心事、麻煩事,歡迎撥打熱線電話,我們願意和您分享,幫您跑腿...

鹹寧市鹹安區馬橋鎮

高賽村的王家畈村落外,

淦河的水已很淺了。

很難想像八十多年前,

這裡曾經是通達鹹寧縣城,

可至江夏金口的水路碼頭,

是本地連接外部世界的重要門戶。

但現在碼頭早已不在……

不過,在王家畈村口

依然存留著一所民國學堂建築,

雖已殘損,但牆體保存尚好,

於寂然中屹立。

這座學堂,

有著怎樣的故事?

讓我們隨著鏡頭

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

據王氏家譜記載,王職夫出生於1873年。善貨殖、交孚中外,尤精通外國語。1922年被在漢的鹹寧同人公推,任鹹寧會館會長,是一時漢上巨賈與名流。

王職夫一生熱心公益事業,無論在漢還是在家鄉,多有善舉。

捐建王家畈學堂

關於王職夫和王家畈學堂,流傳著「一個雞蛋和學堂」的故事,一直被講述至今。

在1937年,為使兒孫將來有一個讀書之地,王職夫決定捐款,在王家畈做起了一所當時算得上一流的學堂。這所學堂整個造型將古典歐式的風格和鄂東南的建築樣式融合,也是漢口租界非常鮮明的外來元素結合的產物。學堂做起後,他想出一個點子,讓全村一家出一個雞蛋給學堂。意思是說:「這個屋家家都有份,不是我一個人的,我的兒孫將來不可能來認這個祖業,這是大家公共的財產。」

王職夫在自撰的《王氏私立開元小學序》中表明心跡說,自己建這個校舍,規模宏遠,高出鄉間尋常校舍,並捐良田,是期望王氏子弟能多出人才,讓王氏興隆,對國家與風俗有所裨益。

建成後的66年間,王家畈學堂一直堅持鄉村辦學,用文化浸潤了一代代王家畈的兒女。一直到2003年,終因「撤點並校」而停辦。在2010年,因無人維護,屋頂坍塌。

為武漢大學率先捐地

武漢大學1929年啟動珞珈山校舍建設,在徵收土地時,遇到了相當大的阻力,王職夫率先主動捐贈土地,為武漢大學的建設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這塊地東臨東湖、北依側船山、西鄰是樂義堂、面南程家山,總有一百多畝。為此武漢大學特別通過了《王職夫鹹寧免費學額簡則》,每年給予鹹寧籍學生兩名免費名額,十二年為限。

歲月如煙。1957年,84歲的王職夫在武漢鄱陽裡舊居中老去,留下一段熱心公益的佳話。而王家畈學堂也已受到當地相關部門的重視,正在計劃啟動全面保護的工作。

王職夫於戰亂之時仍不忘桑梓,堅持鄉村公益教育的善舉,在時間長流裡,蘊藉的正是「厚德尚學 勇毅篤行」的鹹寧精神,其人其事值得回憶。

來源:鹹寧宣傳

編輯:周萱

監製:向東寧

出品:新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2021年鹹寧旅行日曆新鮮出爐!哪個月的鹹寧最讓你心動?
    2021年鹹寧旅行日曆新鮮出爐!哪個月的鹹寧最讓你心動?還剩05天不知不覺中2020年的年尾悄然而至這一年來,我們共同經歷風霜雨雪亦不忘相約大好風光今天,小餘為大家準備了一份2021
  • 建於1931年的民國建築,74幢三四層小樓,天井和陽臺是亮點
    很早就聽說富民路,是老上海心目中的富人區,那裡住的人大多非富即貴。而建於1931年的古柏小區在當時更是聲名顯赫。富民路197弄「古柏小區」原名「古拔公寓」,是1931年在上海灘上十分知名的四行儲蓄會,為本銀行職員所造的裡弄公寓。當時能住進去的大多是民國時期的中產階級。
  • 民國老別墅隱身濟南鬧市區 距今已經有80年歷史
    □文/記者 郭學軍 實習生 潘蒂 片/記者 左慶  在濟南共青團路南側的麟趾巷30號,有一座民國時期的老別墅——「金氏公館」。該別墅保存基本完好,旁邊還有當年的假山,但由於深藏大院之中,一般人很難見其真容。5月23日上午,記者走進麟趾巷30號院,探訪老別墅。
  • 這些標誌建築承載了老三水的記憶
    這些標誌建築承載了老三水的記憶 2020-09-06 0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鹹寧有哪些蛋糕店?盤點鹹寧排名前十的蛋糕店!鹹寧蛋糕店大全
    導語:蛋糕是一種比較好吃的甜點,現在基本上成了人們過生日的標配,過生日當天很多人會收到朋友送的生日蛋糕一起分享甜蜜一起度過一個美好的生日。那麼大家知道鹹寧什麼牌子的蛋糕好吃嗎?下面小編根據12年烘焙零售業的經驗給您推薦實力雄厚,口碑好的鹹寧排名前十的蛋糕店(排名不分先後,以顧客的購買量顧客的口碑 各大平臺的銷量排行 蛋糕店規模等各種綜合因素推薦,不具有權威性 如有其它見解歡迎大家互相探討!)
  • 主題:83歲解放電影院將重現民國風 老南京電影院只剩三座
    南京解放電影院坐落在貢院街84號,曾經和秦淮劇場、大光明電影院一起,是老城南人談戀愛、看電影的休閒場所。於1931年建成,當時名為「首都大戲院」,有1357個座位,影院前廳共3層,觀眾廳2層,不僅有先進的聲光電設備,規模也在當時全國數一數二。不過,就在去年,解放電影院被納入拆遷範圍,因為籌建「中國科舉博物館」,去年,包括秦淮劇場、解放電影院在內的建築,都被納入拆遷範圍。
  • 83歲解放電影院將重現民國風 老南京電影院只剩三座
    南京解放電影院坐落在貢院街84號,曾經和秦淮劇場、大光明電影院一起,是老城南人談戀愛、看電影的休閒場所。於1931年建成,當時名為「首都大戲院」,有1357個座位,影院前廳共3層,觀眾廳2層,不僅有先進的聲光電設備,規模也在當時全國數一數二。
  • 美琪大戲院、徐家匯觀象臺……這6座老建築都有哪些故事呢?
    在上海這座從不缺少溫度的城市裡漫步,我們會發現「可閱讀」的建築正在變得越來越多,這些建築不僅承載著上海的歷史故事,更是上海的生命與記憶。一起來看看巴金故居、美琪大戲院、徐家匯觀象臺……這6座老建築的傳奇故事。
  • 這個川西小鎮藏有諸多以「館」著稱的瑰寶,讓你穿越時光回到民國
    安仁古鎮雖看似平常,卻擁有著許多民國時期的深宅大院,近百座博物館,既有抗日戰爭與汶川地震這樣的宏大歷史主題,也收藏著許多細小而生動的民間生活記憶。也因此成為很多民國劇天然的拍攝地,最出名的就屬《偽裝者》了。想要了解整個安仁風情,乘坐鐺鐺車是不錯選擇,中途不會停靠,在民國時代只有錢人才坐得起。
  • 這座廣西縣城,民國出了92位將軍
    你可能都沒聽說過,也可能知道這裡有座真武閣,但你知道這座縣城在民國時期可是十分威風嗎?容縣在民國時期可是桂系軍閥的大本營,風起雲湧,人才輩出。「山川毓秀將軍縣,人傑地靈古容州」,這是民國時期容縣廣為流傳一首諺語。自北伐戰爭到抗日戰爭期間,容縣產生了92位民國將領,其中上將8人,中將17人,少將67人。
  • 走進老倉山——一個充滿記憶的地方
    這些充滿歷史滄桑的西洋建築遺蹟,如今成為福州風雲變幻的歷史的見證,而福州老倉山的小巷裡,更是凸顯了這段歲月的記憶。由於主事者(可能不是校友,只是學校的工作人員)對校園歷史環境不熟悉,加上粗心大意,連建築開間這樣巨大的差別都沒發現,將本建築錯認為另一座樓——已經被改名為「必翰樓」的原俄國駐福州領事館辦公樓,導致原來保存完好的木製俄式門廊被拆毀,改造成英式混凝土門廊,且製作工藝粗糙。2006年,俄國駐福州領事館官邸被公布為倉山區文物保護單位。
  • 上海兩棟民國庭院式民居被拆 文保部稱不知道
    老城廂歷史文化風貌區內34條風貌保護街巷帶★為趙公館周邊街道制表賀信大境閣民國早期庭院式民居被拆8年前本報老城廂歷史風貌保護報導中曾提及這兩棟歷史建築據調查,被拆的兩棟相連的建築都是民國時期「顏料大王」趙竹林所建:分別是萬竹街41號的「趙公館」和青蓮街113弄2號趙竹林為兒子結婚所建住宅。青蓮街的建築始建於1920年左右。據文物專家分析,這兩棟建築是近代建築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中西合璧庭院式民居,是構成老城廂風貌的重要因素。這種建築目前在老城廂也所剩無幾了。居民反映,過去《夜上海》以及某部瓊瑤電影等都曾在該建築中取景。
  • 南京市民發現民國時期老井蓋 經80年仍在用(圖)
    在南京中華門外,南京城市記憶民間記錄團發起人高松,近日意外發現了幾個民國時期的老井蓋。他興奮地表示:「這可能是全國最老的窨井蓋了」。  此前,高松已在南京中山北路發現幾個刻有「交通部首都電話局」字樣的老井蓋。記者分別採訪民國史專家以及南京自來水總公司、南京電信局等單位後才發現,這些老井蓋「不容小視」——它們見證了第一批喝上自來水和第一批使用電話的南京人。
  • 醉美徐匯:品賞歲月餘味,閱讀建築故事
    醉美徐匯:品賞歲月餘味,閱讀建築故事 發布時間:2018-11-14 14:17:42      來源:貴州網   建築是一座城市的縮影,承載著這座城市一路走來的點滴記憶。
  • 民國上海市圖書館將改建為楊浦圖書館,最快2017年開放
    秘薇 圖        楊浦區黑山路181號是完工於1935年的民國上海市圖書館,當時它是1930年代「大上海計劃」中的核心建築之一,如今這棟民國中國式塔樓建築已經破敗,它四周被圍牆包圍,牆內雜草叢生,空地成為旁邊同濟中學的停車場,大門緊閉,看門說,這裡由同濟中學和楊浦區教育局主管。
  • 2020年最後三個月,這座民國戲院好戲連臺
    在亮麗現代的商業大廈之間,往往間或佇立著幾座看似沉寂的民國老建築,這其中就包括始建於1935年的大華大戲院。不過,自今年10月18日起,大華大戲院又開始重綻文藝芳華。截至2020年末,這裡已陸續上演了11部國內最具代表性的小劇場劇目,更特邀了史航、張曼君、柯軍等三位戲曲大咖,從民國人的戲夢人生講到小劇場的艱辛實驗,與戲迷暢談戲劇創作一路走來的起落沉浮。
  • 肇慶這座神秘的民國老洋樓,傳聞有地下藏寶?
    肇慶這座神秘的民國老洋樓,傳聞有地下藏寶?史料記載一片空白,肇慶的文史專家多方調查考究也無從知曉,這讓這座古老的洋房愈發顯得神秘。肇慶僅有的哥德式建築風格洋樓高兩層半的牙鷹樓,外觀保存基本完好。
  • 民國元年火車駛進徐州府
    不過當時的車站站舍的建築窄小而簡陋,一般的車站為票房和旅客站臺各一座,辦理貨運的車站有兩股站線,不辦理貨運的站臺為一股道。除站舍外,民國鐵路的設備也都打下了「舶來品」印跡。當時用的客、貨車輛絕大部分是從國外購進,客車為木質,車體短。貨車類型複雜,載重噸位小。火車頭為蒸汽機車,也是外國貨。其牽引量以車輛為單位計算,根據站線有效長度一般以牽引30輛為限,約為1200至1500噸。
  • 上海魔都必看的15棟百年老建築,爆美
    一棟棟歷史建築,是上海的文脈,鐫刻著城市的記憶。2020年魔都首屆建築遺產保護利用示範項目揭曉了,15個修舊如舊的歷史建築獲得了示範項目的稱號。此外,會館建築中大漆、彩畫、貼金部分的傳統工藝也被保留修復,這是文物建築在文化底蘊和歷史沉澱層面上的體現。對於建築本體的修繕,考慮到建築已歷經305年風雨洗禮,團隊還採用鋼結構棚架對建築整體進行充分加固保護,這在上海市古建修復史上也是鮮有的示範案例。地址:黃浦區會館街38號2.
  • 民國西安城:80年前的老照片帶你領略不一樣的陝西!
    ,頗多趣味:有五層樓炮房,有塵土滿天;有膽大的山中少婦,有荒野中的罌粟;有紅軍與夷族吃血酒的奇聞;當然,還有很多的美食美酒……無論民國與今天,西安都是值得一遊的奇趣古城。長安大學著名學者楊博先生,收輯編校的民國陝西遊記《長安道上》,就匯集了民國年間來陝的18位文化人寫作的「西安遊記」,為我們呈現出民國時期三秦大地的人文歷史與社會風情,還有那些80年前的陝西老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