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神劇有很多生編亂造的東西,把戰爭片的名聲都搞壞了。比如手撕鬼子、褲襠藏雷、以及"我爺爺8歲的時候就被日本鬼子殘害"這些粗製濫造梗。
在神劇裡,抗戰軍民總是英明神武,小鬼子都是蠢萌蠢萌的,讓人心生憐惜,直呼「小日本是怎麼熬過這八年的」?
所以,人們一提抗戰神劇都連連搖頭,形成了固定認知,嚇得像躲避瘟疫一樣,這真叫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其實戰爭題材的影片原本還是很靠譜的,因為老一代編導大多經歷過戰爭年代,有的人還親自參加過戰鬥,對戰爭的描寫都非常客觀而真實,對真實性的要求到了苛刻的地步,不管是一支槍、一粒子彈或者是一雙鞋、一句臺詞都要反覆推敲,力求還原歷史本來面目,再現戰爭的殘酷和軍人的偉大,讓觀眾身臨其境,得到一場不那麼誇張的愛國主義教育。
真實的戰爭是殘酷的,沒有那麼浪漫;也是艱苦的,沒有那麼灑脫。
因為日本侵略軍隊無論是從學歷教育還是是否受過正規軍事訓練,是否接受過軍國主義洗腦,武器先進程度,身體健康程度,都要遠比同期的抗戰隊伍要強一些。
反觀我們的抗戰隊伍,有幾個上過學,有幾個受過正規訓練,有幾個不是吃了上頓沒有下端的窮苦人出身,有幾個不是面黃肌瘦,身體單薄,又有幾個手裡有現代化的武器呢?
但他們硬是靠不屈不撓的鬥志,靠自己的勇氣和膽略,靠自己的聰明和才智,靠全世界反法西斯陣營團結協力,共同打敗了身強力壯、武裝到牙齒的日本侵略者。
在八年全面抗戰中,英勇無畏的八路軍戰士因地制宜,發明了很多土辦法來對付現代化的日本兵,把他們打得服服帖帖,打回了老家。
戰爭片裡出現的八路軍戰士用大拇指測距,就是他們在戰爭中自己發明的很厲害的一招。
在對日作戰中,敵人的裝備和精良,測距的時候有望遠鏡,羅盤和各種測距儀。
咱們都是土八路為主,少有正規軍的裝備。即使是在編的八路軍,國民政府也要排擠打擊,不給他們發軍餉、配裝備,但這樣絲毫難為不住我們的八路軍戰士。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咱們有土辦法。
他們沒有測距儀,沒有望遠鏡,但他們都有手指啊。
在戰場上,在跟敵人交火的時候,我們神勇的八路軍戰士會將大拇指放在眼前去比劃幾下,馬上就可以測量出自己跟目標之間的實際距離,然後下令向敵人發動攻擊。
對面的敵人一看一臉的懵逼,心說這是什麼高精尖武器,還是肉做的?正琢磨著呢,炮彈準確地在頭頂開花,立馬就見了閻王。
看到這種情形,很多觀眾都大惑不解,一根指頭就這麼厲害,真的可以測距,該不是又是忽悠人的吧。
其實這種測距的方式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並非是編導憑空想像出來的,這種方法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它叫手指目測距離法。蒙古軍隊用過,明朝軍隊用過,努爾哈赤的八旗子弟用過,據說拿破崙也用過,抗英名將林則徐老英雄也用過,我們偉大的志願軍戰士在朝鮮戰場上也用過。
在沒有瞄準器的半島戰場,有位神槍手,就靠著一根指頭測量距離,幹掉了186名聯合國軍士兵。當這位神槍手的事跡在報紙上刊登的時候,聯合國軍司令部的一名軍官還為此專門琢磨了好久,但始終沒能找到其中的訣竅。
為此這名軍官幾十年寢食難安,直到冷戰結束後他訪問中國,點名要見這位神槍手,最後終於學會了目測法,連連稱讚中國人民厲害。
其實這套方法也沒有那麼神秘,它不單單是靠實踐總結出來的經驗,它本身也是符合數學公式的。
AB:AD=BC:ED
AB=(BC*AD)/ED
這裡的ED是眼睛的距離 定值
AD是手臂長度 定值
BC是交換眼睛之間偏後的物體直線距離。
伸出你的右手手臂,跟著豎起的大拇指,把它準確地放在右眼正前方的位置偏上一點。
這時候你就可以慢慢地先閉上自己的左眼,全神貫注用自己的右眼沿拇指,眼中出現的第一個物體,你要牢牢盯住,從容地做出記錄。這時候再閉上你的右眼,右手大拇指切記不要亂動,這時候你可以閉上右眼,用你的左眼沿著大拇指的指向去記錄第二個點的某個物體。
下面就是根據自己剛才得出的數據去計算,估算兩個物體間的目測距離。
隨著軍事科技的發展,軍隊的裝備已經突飛猛進,雷射制導、紅外製導GPS制導等先進技術數不勝數,即使最簡單的單兵武器也有紅外瞄準儀,根本就用不上目測這個土辦法了。
在這裡只是向大家說明一個事實,那就是目測法確實有科學道理,也確實在戰爭年代為我軍戰勝敵人立下過不朽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