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從英語思維品質和英語思維模式的定義、培養英語思維品質和英語思維模式的重要性、制約高中生英語思維品質和思維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及培養學生英語思維品質和思維模式的途徑四個方面探究了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和英語思維模式。
一、什麼是英語思維品質和英語思維模式
思維品質,實質是人的思維的個性特徵。思維品質反映了每個個體智力或思維水平的差異,主要包括深刻性、靈活性、獨創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統性六個方面。思維品質的高低決定我們學習一門知識,做一件事情的效率。良好的英語思維品質是我們學好英語的前提。英語思維品質並非許多人所想像的高深莫測、難以達成的目標。所謂的英語思維品質與我們看事物的角度有關,意即我們在用英語表達思想的時候要適時地轉換看問題的角度。英語和漢語在表達方式上存在明顯的差異,只要我們有意識地注意到了兩種不同語言在表達上的差異,並通過科學訓練強化這種轉換意識,英語思維品質的培養並非高不可攀,多數人可以做得到(王樂平,2010)。
英語思維模式主要體現在單詞的詞義和用法、句法以及語法現象上。這些特定的單詞、句法以及語法現象蘊含著英語思維模式。如果我們在英語學習通過注意這些與漢語表達不同的思維模式來建構英語思維模式並使這種思維模式內化成一種科學的學習機制,指導我們用英語準確表達思想,我們學習英語的有效性會大為提高。
二、培養英語思維品質和英語思維模式的重要性
英語思維品質的培養和英語思維模式的建立可以使我們的英語表達更準確、更地道。所謂的「中式英語」(Chinglish)其實是中式思維的產物,是由於沒有掌握英語那些特定的單詞的詞義和用法、句法和句義以及語法現象所導致的結果。英語思維品質和思維模式可以使英語學習者在掌握少量的詞彙、句法和語法的情況下就能表達較為豐富的內容。這一點對於高中生來說尤其具有現實意義。英語思維模式具體體現在一詞多義現象非常多,一些口語化的具體詞彙和比較正式的抽象詞彙之間也存在著可以替代的互換關係。因此,如果我們掌握了這些思維模式,也就意味著我們在這些不同的詞彙和詞義之間架起了一條可以自由來去的語言橋梁,並意味著我們學習英語進入了低耗高效,事半功倍的快車道。
三、制約高中生英語思維品質和思維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
按理說,我國的高中生經過小學六年,初中三年的英語學習,他們的英語思維品質是不錯的了,應該能夠比較自如地在口、筆頭方面表達思想。但實際情況並不盡如人意。許多高中生,特別是農村學校的學生在口、筆頭表達方面仍存在嚴重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方面的原因
儘管現在教師基本上可以用英語組織教學,但仍有為數不少的教師用漢語來組織大部分英語課型的教學。筆者是一名中學英語教研員,經常深入學校聽課。通過和英語老師接觸,筆者發現,儘管大多數英語教師都能夠用英語組織教學,他們都能夠盡力做到「Speak English whenever possible ;speakChinese whenever necessary.」。然而,除了少數口語特別優秀的教師之外,多數教師的英語口語仍停留在「Chinglish」的層面上,這一現象在農村中學顯得更為普遍。對此,有的教師還振振有辭地說「在英語課堂上說Chinglish總比滿堂課說漢語要好。」殊不知,學生長期在「Chinglish」的「薰陶」之下,他們的英語口語水平可想而知,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二)客觀方面的原因
原汁原味,短小精悍的英語文章是培養學生良好英語思維品質的最佳材料(如口碑甚好,經久不衰的New Concept English)。我們的高中英語教材儘管有不少優點,但充其量只是一套起「掃盲」作用的英語教科書。筆者發現,無論是什麼版本的教材,裡面所選編的文章大多數為改寫過,長而枯燥乏味的文章,幾乎沒有原汁原味、語言地道,文筆雋永,異國文化濃鬱,思想深刻,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的文章,這不能不說是我們中國英語教材的「硬傷」。而這一「硬傷」嚴重製約了我國高中生的英語思維品質的培養和英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我們現行的高考制度也對學生的英語水平提高起了負面作用。儘管高考英語設有「書面表達」題,這對於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和英語思維模式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多年的英語高考沒有英語口試(英語口試僅僅局限在報考外語專業和涉外專業的考生)。由於高考是根重要的「指揮棒」,對高中英語教學有導向作用,高考不考口試,教師和學生就不可能足夠重視英語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英語思維品質的訓練。目前國內仍有某些省高考英語不考聽力,理由是為了減輕學生過重的高考備考負擔和壓力。這不得不說是一件令人十分遺憾的事情。高考英語的賦分和語文、數學的分值一樣,可見英語這門學科的重要性,但這門語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只有聽力測試,沒有口試,或者像某些自主命題的省那樣,堂而皇之地聲稱「為了減輕學生過重的備考負擔,為了維護穩定局面」乾脆把聽力考試取消,這種走回頭路的行為的確令人匪夷所思。
語言的功能是: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載體、認知(思維)的工具;外語教育的目標是:傳授知識、培養技能(聽說讀寫)、培養能力(知識+技能)和培養素質(學文化、啟心智、愛生命)。聽、說、讀、寫是培養學生英語思維品質的重要渠道。如果我們的期中、期末考試,甚至連我們的「國考」(高考)都沒有了聽力和口語測試,平時的聽力和口語訓練定會受到影響。如果我們僅僅通過「讀寫」這兩項手段來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我們的訓練手段未免顯得過於單一了。
(三)主觀方面的原因
在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和思維模式這個問題上是存在主觀方面的原因的。我們常聽不少師生抱怨缺少「語言環境」,其實說的是一個語言「體驗性」的問題。所謂的「有語言環境」是指給學習者自己要學習的語言找到一個體驗的機會。但在沒有環境的條件下,如果我們能夠通過主觀努力,人為地創造一些體驗的場景,包括語言的輸入和輸出,那麼我們依然可以取得「有環境」條件下的英語學習同樣好的效果,我們的英語思維品質和英語思維模式同樣可以得到鍛鍊。有些人年紀輕輕就有了出國機會,在English speaking country 待了幾年,但回國後我們發現他們的口筆頭表達能力並沒有多大改觀。可見,通過創造「語言環境」培養良好的英語思維品質,建構科學的英語思維模式關鍵在於師生雙方的共同努力,不搞花架子,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
四、培養學生英語思維品質和思維模式的途徑
(一)提高英語教師的自身語言素質
英語學科特點突出體現在它的工具性和實踐性。鑑於這個特點,英語教師的語言素質的高低十分關鍵,因為教師的語言素質對學生起著具體可見的示範作用。如果教師本身的英語思維品質不高,表達能力不強,甚至令人鄒眉頭,要想培養具有良好英語思維的學生是十分困難的。教師要在語言學習方面率先垂範,平時多看原汁原味的各種讀物。現在學習資源相當豐富,教師不僅可以觀看各種音響製品,還可以利用網絡資源來提高自身的語言素質。例如,「網易公開課」就是英語教師提高自己英語水平的很好渠道。「網易公開課」匯集了世界著名大學頂級教授各個專題的講座,博大精深,既能提高教師的英語思維品質,還能開拓眼界。
(未完待續)
個 人 簡 介
李陸桂,先後在兩所中學當了十多年的英語教師,教過初中和高中英語;既教過農村的孩子,也教過城市的學生;既教過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也教過基礎比較好的學生;1996年至今在廣西桂林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擔任高中英語教研員。廣西特級教師、廣西首屆教學名師、廣西首批正高級教師,廣西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新修訂高中英語教材作者之一。他每年要聽100多節英語課。此外,他現在依然保持著天天學習英語的習慣,哪怕每次學習只有短短十幾分鐘,沒有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