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機構改革最新消息 黨政、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穩步推進

2021-01-09 至誠財經網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2月3日訊

  全國黨政機構和事業單位改革工作分步推進,省級《黨政機構改革方案》10月份陸續獲批執行,市縣機構改革方案由省機構改革領導小組批准執行,並報國家備案。2019年3月底前市縣機構改革完成 ,鄉鎮同步推進。2020年底前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結束,黨政、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全面完成 。

  1、黨政機構改革:全國黨政機構改革方案是今年「兩會」之後,於4月份公布實施,先進行部委改革,9月份前涉改部委「三定方案」全部亮相。緊接著,10月份31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省級黨政機構改革方案》陸續獲批執行,並要求於12月底前完成省級改革任務。

  11月份,各省省級黨政機構紛紛掛牌運行,部分省「市縣黨政機構改革方案」也被批准執行。市縣機構改革方案要求12月底前由省級機構改革領導小組批准,並報國家機構改革部門備案,於2019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改革任務,鄉鎮、街道同步推進。

  2、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工作於2010年安排試點,2017年省市縣鄉各級《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方案》獲批執行,各級事業單位「分類」工作通過調研摸底、反覆分類、逐級審批的方式,漸次推進。高校、縣級以上公立醫院2017年《方案》確定「保留事業單位性質,取消編制」,2018年3月份在陝西、山東、浙江等省展開試點。

  2018年9月份,為了配合開展「黨政機構改革」,各省市縣事業單位中「行政類」事業單位確定與黨政機構同步推進,行政執法類事業單位也同步統籌推進。2018年7月底,遼寧省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完成了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試點工作,省直、市直事業單位機構精簡50%,縣直事業單位機構精簡90%,全面取消了事業單位的參公屬性,只保留了原參公人員的身份和待遇,以及行政執法業事業單位參公的可能性(11月份,瀋陽市文化、城管兩支執法隊伍相繼獲批成立,並確定了參公屬性)。

  其他各省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都要求和黨政機構改革統籌同步推進,整體改革時間不晚於原定的2020年底的改革時間進程安排。

  3、機構編制問題整改:為了配合黨政、事業單位機構改革進程,使改革任務全面、完滿完成,為機構編制規範運行打好基礎,中編辦要求,建立機構編制違規問題臺帳,堅持立行立改,擅自增加編制種類、突破總量增加編制、主管部門擅自調劑所屬事業單位編制、佔編吃空餉等問題,應於2019年6月底前基本整改到位;違規超編、行政機關混用事業編制等問題應於2020年10月底前基本整改到位。

  政策性超編要繼續按照有關政策積極穩妥消化超編人員。這就意味著,行政單位不能混用事業編制,行政類事業單位與機關整合後,必須於2020年10月底前解決混編問題;自收自支、自定、自籌等地方政府擅自設立的編制類型,也要於2019年6月底前全部撤銷。實行機構改革的同時,也要在黨政、事業改革全面完成前,基本整改完成改革造成的機構編制違規問題,但也要「妥善安置涉改人員」,以確保改革順利有序開展,不造成新的社會問題。

相關推薦

2020年上海樓市最新消息 1735萬起豪宅大排長龍

深圳放寬落戶條件 深圳將迎來新一輪發展窗口期?

2020年北京樓市最新消息 北京樓市成交量逐漸恢復

相關焦點

  • 事業單位改革何時開始?改革後縣區機構要精簡90%以上?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2月13日訊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工作從2011年就開始試點,目前已經確定的主要信息有四個:  1、2017年《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方案》已經確定並頒布實施,各地依據方案要求,進行事業單位分類,並逐步推進部分單位試點改革,比如公證律師改企、不動產登記整合、高校和公立醫院編製備案制等。
  • 縣區|藍山縣藉機構改革「東風」同步推進事業單位改革 增強人民...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18日訊(通訊員 鄧從軍)在本次機構改革中,藍山縣藉機構改革「東風」,將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與黨政機構改革同步推進,以人民為中心來定位,不斷提高事業單位公益服務水平,完善便民惠民服務機制,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在事業機構實現瘦身。
  • 杭州桐廬縣機構改革方案公布 設置黨政機構37個
    桐廬縣機構改革這樣改機構改革後,共設置黨政機構37個。黨委機構11個,其中,紀檢監察機關1個,工作機關10個。政府辦公室和工作部門26個。市級部門派出機構1個,市生態環境局桐廬分局不計機構限額。深化縣政協機構改革推進人民政協履職能力建設,加強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優化縣政協專門委員會設置,更好發揮其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
  • 安徽公布機構改革方案 省級黨政機構共設置60個
    【改革任務】省級黨政機構共設60個據介紹,10 月 15 日,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安徽省機構改革方案》。目前,省級機構改革正有力有序推進實施,市縣機構改革總體意見已經省委常委會(省委推進機構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正按程序上報中央備案。
  • 又一市級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方案出爐!
    哈爾濱市深化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實施方案      要解決的問題      切實解決哈爾濱市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總體規模偏大      改革目標      市直事業單位機構總數原則上至少精簡20%,      事業單位內部機構總數原則上至少精簡20%,      事業編制總數原則上至少精簡20%;      區、縣(市)事業單位機構總數原則上至少精簡
  • 31省份機構改革方案獲批:多省份事業單位減員,不再承擔行政職能
    根據中共中央2018年3月印發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省級黨政機構改革方案要在2018年9月底前報黨中央審批,在2018年年底前機構調整基本到位。省以下黨政機構改革,由省級黨委統一領導,在2018年年底前報黨中央備案。所有地方機構改革任務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
  • 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     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     (2018年2月2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要統籌設置相關機構和配置相近職能,理順和優化黨的部門、國家機關、群團組織、事業單位的職責,推進跨軍地改革,增強黨的領導力,提高政府執行力,激發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活力,增強人民軍隊戰鬥力,使各類機構有機銜接、相互協調。   (一)完善黨政機構布局。正確理解和落實黨政職責分工,理順黨政機構職責關係,形成統一高效的領導體制,保證黨實施集中統一領導,保證其他機構協同聯動、高效運行。
  • 《哈爾濱市深化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實施方案》下發
    日前,哈爾濱市委、市政府聯合下發《哈爾濱市深化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實施方案》,方案將著力解決我市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總體規模偏大,公益與市場不分、事業市場「兩頭佔」等問題。通過改革,全面壓縮現有事業單位機構編制規模,精簡事業單位機構數量,壓縮事業編制數量,推進公益類事業單位去市場化,推進開展競爭性生產經營活動或具有較強生產經營能力的公益類事業單位市場化改革,使市直事業單位機構總數、事業單位內部機構總數、事業編制總數以及區、縣(市)事業單位機構總數、事業編制總數原則上至少精簡20%。
  • 黃石市機構改革方案公布
    近日,省委省政府批准了《黃石市機構改革方案》。2月18日,市委召開全市機構改革動員大會,對全面推進改革作了安排部署。市縣兩級機構改革均要求於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  機構改革後,市本級共設置黨政機構47個。市委機構15個(其中紀檢監察機關1個,工作機關14個),市政府工作部門32個。同時,改革方案還對黨政直屬事業單位實施了限額管理,並進一步規範了黨政派出機構設置。
  • 昌江黎族自治縣機構改革方案出爐 共設置黨政機關34個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昌江2月26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劉子榕)2月26日上午,昌江黎族自治縣機構改革動員會召開。南海網記者從會上獲悉,機構改革後,共設置黨政機構34個,黨委機構9個,其中紀檢監察機關1個,工作機關8個;政府工作部門25個。
  • 【動態】開魯縣召開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協調小組第二次會議
    12月18日,開魯縣召開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協調小組第二次會議,研究部署推進全縣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工作,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機構改革協調小組組長齊託婭主持會議並講話。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項重點工作,是黨中央直接部署的一項重大改革,也是自治區黨委、通遼市委交給開魯縣的重大政治任務。各部門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化事業單位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認識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工作的重大意義,自覺把抓好改革試點工作作為「兩個維護」的實際行動和具體檢驗,按照國家頂層設計和自治區、通遼市部署要求,強化政治擔當,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決完成好這項改革任務。
  • 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還留有餘地
    結果,正部級機構減少四個,國務院組成部門減少了兩個,剩下25個。鐵道部撤銷後,拆分為行政管理職能和市場職能兩個部分,實行政企分開。這個機構改革方案,顯然有利於鐵路部門的職能轉變。這個改革應該是歷史的欠帳,很多類似的計劃經濟部門早在15年前就進行了類似的改革,完成了市場化改革的使命。
  • 中共延川縣委 關於印發《延川縣機構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一、機構改革實施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中省市關於深化地方機構改革的決策部署,在縣委的領導下,以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統領,以推進縣級黨政機構職能優化協同高效為著力點,改革縣級機構設置,優化職能配置,主要機構設置同中省市保持基本對應,確保上下貫通、執行有力。
  • 關於機構改革,監察部部長楊曉渡把職能體系問題說明白了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關鍵要把握好深化改革和推進法治的關係。《決定》強調,必須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相促進,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一是貫徹凡屬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的要求,強調依法依規完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依法履行職責,依法管理機構和編制,發揮法治規範和保障改革的作用。
  • 2018年機構改革方案:方向和原則至關重要
    堅持什麼樣的改革方向、遵循什麼樣的改革原則,決定著改革的性質和最終成敗。  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明確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指導思想和目標,強調改革必須貫徹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優化協同高效、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精神,就要牢牢把握深化機構改革的四個原則,增強推進改革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 1960~1965年國務院機構改革
    1960年到1964年,為了貫徹國民經濟調整的方針,進行了建國後的第三次較大機構改革。  一是先後在中央和地方各級機關進行了兩次比較集中的幹部精簡運動。第一次是1960年7月至1961年9月,主要集中在中央一級機關。這次幹部精簡以事業單位為重點,對行政部門和事業單位同時進行精簡。
  • 公益類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後劃轉到參公單位,和原來有什麼區別?
    機構改革關於人員的轉隸一貫遵守的原則是「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普通事業單位因為機構改革被合併到參公事業單位,一般來說有「三變三不變」。 所謂「三變」,第一是機構性質變了,原來是公益類事業單位,因為機構改革後歸併到參公事業單位,機構性質從原來的公益轉為了參公
  • 西安市發改委:09年政府機構改革撤銷事業單位70個
    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穩步推進  緊緊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不斷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精心組織,統籌安排,順利完成了市政府機構改革工作。改革後,市政府工作機構設置41個,較改革前減少4個;共劃轉、撤銷事業單位70個,清理規範了171家議事協調機構。
  • 給予市縣事業單位改革更大自主權
    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深化事業單位改革試點決策部署,對全省深化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工作進行全面動員部署。  省委書記劉家義出席會議並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幹傑主持。
  • 改革2018
    依照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在2018年還有許多單位面臨撤、轉、並、建等任務,一些機構正在成為歷史,但在新的起點上它們又在創造著另一段新的歷史。  2018年,一部反映癌症患者困境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我不是藥神》成為年度最具話題性的現象級作品。觀眾在感動之餘更期盼著中國患者也能方便地用上好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