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還留有餘地
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在不少代表委員的提案議案中都有所體現,3月10日,改革開放後國務院第七次機構改革方案公布,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4個;撤銷鐵道部,鐵路行政管理職能併入交通運輸部;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國辦發 〔2011〕10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 《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 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涉及多方面利益的調整,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和難點。2011年是完成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三年任務的攻堅之年,也是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公立醫院改革工作,力爭在體制機制綜合改革等難點問題上取得突破,將為下一步改革打下堅實基礎。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密切配合,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確保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取得預期成效。
-
第三套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1965年)收藏價格表
第三套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1965年)收藏價格表 2020-08-11 16:09:05來源:南方財富網
-
2018機構改革最新消息 黨政、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穩步推進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2月3日訊 全國黨政機構和事業單位改革工作分步推進,省級《黨政機構改革方案》10月份陸續獲批執行,市縣機構改革方案由省機構改革領導小組批准執行,並報國家備案。2019年3月底前市縣機構改革完成 ,鄉鎮同步推進。2020年底前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結束,黨政、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全面完成 。
-
黨史大事記(1960年—1969年)
1960年7月5日至8月10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舉行工作會議,研究國際問題和國內經濟調整問題。1960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成立6個中央局,隨後並相繼決定,陶鑄為中南局第一書記,宋任窮為東北局第一書記;李井泉為西南局第一書記;劉瀾濤為西北局第一書記;李雪峰為華北局第一書記;柯慶施為華東局第一書記。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
2020年9月11日,李克強總理在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部署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為確保會議確定的重點任務落到實處,現制定如下分工方案。
-
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現將《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務院 2019年1月24日 (此件公開發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
安徽公布機構改革方案 省級黨政機構共設置60個
「這次機構改革,是對機構職能體系的一次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改革,是一次全方位、大力度、深層次的重大改革,對我省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發展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省委推進機構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省編辦主任郭本純當日在新聞通氣會上說。方案要求,省級機構改革今年年底前要基本落實到位。
-
改革開放三十年大事記·1994年
1月11日國務院作出《關於進一步深化對外貿易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我國對外貿易體制改革的目標是:統一政策、開放經營、平等競爭、自負盈虧、工貿結合、推行代理制,建立適應國際經濟通行規則的運行機制。 1月24日-29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
-
職教大事記(1960年至1969年)
教育50年大事記(1960年至1969年)教育50年大事記(1960年至1969年)一九六零年3月、5月,中共中央文教小組召開省、市委文教書記會議。會議提出教學改革方針、原則和文教部門大辦生產企業、學術批判、學生參加生產勞動等問題的具體政策。
-
改革開放三十年大事記-1988年
改革開放三十年大事記·1988年 1月15日 國務院召開第一次全國住房制度改革工作會議。國務院秘書長陳俊生在會上宣布:從1988年開始,住房制度改革要在全國分期分批展開。 1月27日-31日 全國高等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
——國務院國資委負責人回應國企改革發展熱點問題
不斷增強國有企業發展活力和核心競爭力——國務院國資委負責人回應國企改革發展熱點問題 時間: 2019-03-11 08:59:10
-
31省份機構改革方案獲批:多省份事業單位減員,不再承擔行政職能
中國經濟周刊中國經濟周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王紅茹 | 北京報導(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8年第49期)(視覺中國)隨著近期《上海市機構改革方案》獲批,至此,31個省份的省級機構改革方案已全部獲中央批覆同意。
-
改革開放四十年大事記
國家保護私營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對私營經濟實行引導、監督和管理」以及「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等規定載入憲法;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等;決定設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經濟特區;批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此後第一次對各部門進行「定職能、定機構、定編制」的「三定」工作。
-
黃石市機構改革方案公布
近日,省委省政府批准了《黃石市機構改革方案》。2月18日,市委召開全市機構改革動員大會,對全面推進改革作了安排部署。市縣兩級機構改革均要求於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 機構改革後,市本級共設置黨政機構47個。市委機構15個(其中紀檢監察機關1個,工作機關14個),市政府工作部門32個。同時,改革方案還對黨政直屬事業單位實施了限額管理,並進一步規範了黨政派出機構設置。
-
關於勞動制度改革問題的匯報(1986年)
當前位置: 關於勞動制度改革問題的匯報(1986年) ──1986年9月2日在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上 勞動人事部部長 趙東宛 遵照國務院的指示,我現在就勞動制度改革問題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一次匯報。
-
改革開放四十年大事記:改革開放到現在發生了哪些大事
3月8日 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問題的決議》。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首次對國務院機構實行大範圍裁減、合併。 3月31日 中共中央印發《關於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 8月17日 中美兩國政府就分步驟直到最終徹底解決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問題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聯合公報》(通稱八一七公報)。
-
事業單位改革何時開始?改革後縣區機構要精簡90%以上?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2月13日訊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工作從2011年就開始試點,目前已經確定的主要信息有四個: 1、2017年《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方案》已經確定並頒布實施,各地依據方案要求,進行事業單位分類,並逐步推進部分單位試點改革,比如公證律師改企、不動產登記整合、高校和公立醫院編製備案制等。
-
2018年機構改革方案:方向和原則至關重要
堅持什麼樣的改革方向、遵循什麼樣的改革原則,決定著改革的性質和最終成敗。 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明確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指導思想和目標,強調改革必須貫徹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優化協同高效、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精神,就要牢牢把握深化機構改革的四個原則,增強推進改革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
減輕大湖區農民負擔改革啟動 人均年減負89元
中新網11月29日電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為切實減輕大湖區(洞庭湖、鄱陽湖、洪湖、巢湖、洪澤湖等)農民(包括農場農工,下同)負擔,促進大湖區的穩定和發展,近期,國務院農村綜合改革工作小組全面啟動了減輕大湖區農民負擔綜 合改革,從2007年起,人均每年減負約8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