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二、象辭破解」)
三、卦辭破解
卦辭曰:隨,元亨、利貞、無咎。
釋義
《隨卦》是由《否卦》變化而來的,天時在仲秋之月,天氣肅殺,萬物斂收。《否卦·象辭》就說:「否,君子以儉德闢難,不可榮以祿」。隨,就是要隨時,仲秋之時,已不是奮發進取的時候,而應該斂收,潛藏了;日落之後,就不要遠出行事了,而應該回家安歇了。《否卦》先變為《鹹卦》,然後《鹹卦》再變為《隨卦》。在系列卦變過程中,《否卦》上九至上而下,一路下潛,最終成為《隨卦》初九。《隨卦》初九為震體主爻,「震為雷」、「震為龍」。《說文》:「(龍)善變化,興雲雨、利萬物,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於天,秋分而潛於淵」。《隨卦》天時在仲秋之月,仲秋之月是龍潛之月,所以《隨卦》初九至上而下,從外入內,為收聲閉藏之雷,為潛淵蟄伏之龍。《繫辭傳》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周公亦曾說:「冬日之閒凍也不固,則春夏之長草木也不茂」。秋而斂,以冬藏,隨其時也。潛藏,安歇是為了恢復、保存、蓄養元氣,以便將來持續發展,現代語言叫「充電」,故曰「元亨,利貞」。「元亨」是目的,「利貞」是手段。意思就是說,若要未來元享,現在就要隨時而貞。現在還不是元亨的時候,現在是利貞的時候。隨時而為,則不妄,故曰「無咎」。
四、彖傳破解
彖傳曰: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說。隨,大亨貞、無咎,而天下隨時。隨時之義大矣哉!
釋字(詞)
說
《說卦傳》曰:「說言乎兌」。又曰:「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曰說言乎兌」。又曰:「兌為澤,為少女、為巫、為口舌、為毀折、為附決,其於地也,為剛滷、為妾、為羊」。所謂「附決」,即「脫落」。仲秋之月,果實成熟,自然脫落,所謂「瓜熟蒂落」,這是萬物隨時的一種表現,故「說」在這裡通「脫」,是脫落的意思,應讀tuo。
釋義
《彖傳》共分三句,來解釋卦辭。
第一句「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說」。這一句解釋卦辭中的卦名——隨。《隨卦》是由《否卦》變化而來的,《否卦》先變為《鹹卦》,然後《鹹卦》再變為《隨卦》。卦變時,《否卦》上九剛爻一路下行,來而之初,潛於柔爻之下,成為《隨卦》初九。故曰「剛來而下柔」。《隨卦》上兌下震,「震為動」、「兌為說」,故曰「動而說」。「說」通「脫」,是脫落、下墮的意思。「剛來而下柔,動而說」就是指仲秋之月,果蓏成熟而脫落、下墮的情形。「瓜熟蒂落」是自然現象,是萬物隨時的表現故曰「隨」。
第二句「隨,大亨貞、無咎,而天下隨時」。這一句解釋卦辭「元亨、利貞、無咎」。果實成熟,形成種子,保留了元陽之氣,為將來的繼續發展奠定了基礎,故曰「元亨」。果實成熟脫落,是陽氣潛藏,貞固的表現,故曰「利貞」。果實成熟,瓜熟蒂落,這都是自然現象,符合自然規律,故曰「無咎」。「元亨、利貞、無咎」都是緣自順其自然而隨其時也,故《彖傳》釋之曰「天下隨時」。
第三句「隨時之義大矣哉」,這一句強調了「隨」的重大意義。隨就是要隨時,順其自然規律。也就是《乾卦·文言》所謂「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隨時之義非獨草木,天下萬物包括人事都要隨時,所謂「天下隨時」也。故而言「隨時之義大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