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膠州洋河鎮姜哥莊村村民姜先生到農田收麥子時,在靠近農田的路邊發現了七八塊帶有菱形花紋和文字的磚頭。起身回家途中,在路北側一條小路上他又發現了眾多這樣的磚頭。昨天,記者從膠州市博物館了解到,這些磚頭應該是造於2000多年前的漢代,而且兩處古磚發現地的地下,應該有兩處漢代墓葬。因帶有文字的古磚在當地是首次發現,說明兩處漢代墓葬不是普通人家所建。
古磚上刻有「大吉」
據姜先生介紹,前天上午,他和家人一起來到村子西南邊的農田收小麥。中午收割完麥子後,他坐在農田旁邊的小路上休息,看到路邊上有一堆磚頭,撥弄這些磚頭時,他發現有幾塊磚頭上刻著花紋和文字。「這些磚頭存在很長時間了,以前沒注意。」姜先生告訴記者,在回家路上,他在另一條小路上又發現一堆這樣的磚頭。出於好奇,他帶著幾塊磚頭回到了村裡,村裡很多老人告訴他,此地曾經有過兩座古墓,後來平整土地,古墓墓頂被剷除。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姜哥莊村,看到兩處發現古磚的小路相隔不遠。古磚大都已殘缺,和現在的磚頭相比,個頭上顯得很大,但比較薄,顏色呈黑褐色。磚頭上還帶有 「大吉」的字樣。「老人們說,我們這裡在漢代曾出過兩個大官,有可能這就是他們的埋葬地。」姜先生說。
帶字漢磚是首次發現
昨天,記者就此事聯繫了膠州市博物館,工作人員看到磚頭後認為,這些磚頭上特有的菱形花紋,是漢代承建墓穴所特有標誌,初步確定這些磚頭為距今2000多年的漢磚。「膠州境內曾經發掘過幾十座漢墓,但出土帶文字的磚頭實在是罕見,這些磚頭我們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膠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這幾年儘管發掘過多座漢墓,但帶文字漢磚卻還是首次發現。
據工作人員介紹,漢代墓葬包括西漢、新莽和東漢這三個時期。這幾年,在膠州已探測出的漢墓分布較廣,規格上也參差不齊。在以往漢墓發掘中,無論是西漢、新莽還是東漢時期,墓穴建制大多以菱形花紋的青磚為主。通過科普調查,他們發現規格高的漢墓除了選擇「風水」良好的地勢外,建造墓穴材質和布局也與普通漢墓差距甚大。出土帶文字的漢磚表明地下存在漢代墓葬,而且墓葬主人應該具有一定的地位。
研究人員將現場勘測
據工作人員介紹,膠州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4000多年前,即有先民在這裡刀耕漁獵、繁衍生息,創造了世界聞名的新石器時代原始氏族社會的三裡河文化。從春秋戰國開始,各朝代紛紛在這裡建郡設都。到了商業貿易相當發達的唐宋時期,膠州更是成為了全國五大商埠之一、長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從而才有了西漢祓國、明代裡岔「牧馬城」、黔陬古城等舊址的存在。
「漢代是膠州發展的重要時期,社會文明已得到了大的發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帶文字漢磚的發現,對研究漢代的社會經濟、物質文化和喪葬制度,有重要價值。他們也將針對記者反映的情況,立即前去勘測並加以保護。
記者 牟成梓 攝影報導
作者:牟成梓
(責任編輯:UN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