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市場,他講了很多,其中有兩句話很重要:
1、中國市場的估值比美國低,股票更便宜!
2、中國是一個新興的市場,會有很多人參與到股市,人們會更加投機。
中國股市歷次牛市規律
看歷史軌跡,中國股市經歷了真正意義上的牛市大概有八輪:
第一輪牛市:1990年12月19日到1992年5月26日
這時候A股剛開市,激發了全民的熱情,持續了一年半的時間,指數從96點開始漲到1429點,漲幅達到14.8倍,然後開始跌到386點,跌幅達到73%。
第二輪牛市:1992年11月17日到1993年2月16日
也就是說在僅僅經歷了半年的下調後馬上迎來了第二波牛市,從386點漲到1558點,漲幅303%。只維持了三四個月。
第三輪牛市:1994年7月29日到1994年9月13日
注意時間,這中間經歷了一年5個月的熊市,當時人們對股市的信心消失殆盡,相關部門出臺三大利好救市,一個半月指數漲到1052點,漲幅200%,堪稱暴漲,只維持了一個多月,開始下跌。
第四輪牛市:1996年1月19日到1997年5月12日
也就是說在經歷了一年4個月的熊市後,牛市開啟,股指重新漲到1510點,牛市持續了一年半。
第五輪牛市:1999年5月19日到2001年6月14日
中間持續了2年的熊市後,股指創出了2245點的歷史新高,牛市也維持了2年
第六輪牛市:2005年6月6日到2007年10月16日
指數從998點一直漲到了6142點,這是A股歷史最高記錄,至今沒有打破,漲幅513.5%,維持了2年4個月,這是最為波瀾壯闊的牛市。
第七輪牛市:2008年10月29日到2009年8月4日
上證指數漲到了3478點,維持了一年不到。
第八輪牛市:2014年7月22日到2015年6月12日
當指數跌穿2000點開始有抄底資金入場,之後伴隨著一帶一路,國企改革的利好,以南北車合併為開端,上證指數從2000點漲到5178點,維持了一年不到。
以上就是A股歷史上的八次牛市,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維持的時間較短,最長是2005年到2007年的牛市,但也僅僅2年4個月,全部的牛市時間加起來是9.5年,在A股28年歷史中佔了34%,其他的18.5年要不是熊市,要不是震蕩市。
好股票,每天都有,選中強勢個股,也很簡單。但是,能真正盈利的股民卻不多。因為絕大多數人在股票強勢上漲的時候不捨得在高位出貨賣掉,單純的想著股票還能漲,再拿一會,到股票在高位出現回落的時候才意識到要出貨,導致利潤白白流失。那麼問題來了,選中強勢股票,到底要在什麼時候買賣才能獲取最大利潤呢?
我們做股票的人一定知道股票市場有主力,主力會刻意誤導散戶,主力明明要啟動行情卻偏偏故意先來個大跌,導致我們看不清楚真實的方向,該買的時候賣,該賣的時候買。這樣的行為就是通過策略強加於我們的風險。
同樣如果我們看穿了主力的誤導,我們就找到了最堅實的買入信心與證據。所以我們既會因為主力的誤導而做出錯誤選擇,也會因為主力的行為而獲得機會與利潤。所以這也是贏虧同源的。
但主力的操作分析起來感覺還可以,好象真的是有風險也有機會,但為什麼到了真實的操作上,散戶們總是吃虧受傷呢?因為這是由策略型風險的高技巧性所決定了的。
主力做出的操作都是建立在人性的對立面上的,你要想你的操作能跟上主力的節奏你就必須能作出違背人的本性的操作。這樣的操作如果沒有建立在熟練駕御自己心靈的基礎上你是絕對做不出來的,這也正是市場上散戶,總喜歡買入還沒有啟動的股票,而對主力發動行情的股票視而不見的根本原因!
主力控盤就是要通過他們的操盤技巧,來達到讓股票的走勢違背人性,從而讓眾多小散看得見卻跟不上。這樣的策略型風險給予散戶的結果,就是散戶捕捉不到大的波動,來對衝他們固有的系統性風險,然後心態再變壞,再自己主動製造人為主觀性風險,從而達不成到在市場上獲得利潤的目的。
從承擔風險類型的區別來看,散戶面對主力就已經很吃虧了,因為主力只承擔兩種類型的風險:系統性風險和人為主觀性風險(主力也是人主力也會犯錯,只是主力的水準比散戶高多了,這就好象職業牌手對普通德州撲克玩家一樣,大家都有錯誤,只是職業的犯的錯比業餘的少得多)。
而策略性的風險已經通過技巧的控制與違背人性的操作手段,把風險完全轉嫁到了散戶身上,同時還轉嫁了部分系統性風險給散戶。
散戶就吃虧多了,不但要為系統性風險買單,還要承擔自己因為經驗不足或對市場認識錯誤或心靈失去控制所帶來的人為主觀性風險,同時還因為主力的操縱,被強加了策略型風險在身上,所以散戶的成功率那麼低,老賺不到錢再自然不過了。
有那麼多風險類型需要對衝,散戶獲得的那些微薄的利潤那裡夠看,只有不停的虧損自己的本金來對衝了。
其實玩股票不太容易認識到第三類風險的存在,因為股票的表現形式太過複雜了,但德州撲克卻不一樣,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象股票市場中的主力一樣,通過技巧來運用策略,並達到誤導對手的目的。相對這點而言,股票市場就很不公平了,我們只能被人家用策略攻擊,而我們卻不能主動的對主力出手,唯一能做的就是,憑藉我們的能力來識辨判斷主力的招數。
主力莊家的命門——最怕對手讀懂他的操盤意圖
從股市潛規則上來分析,主力莊家是坐莊的角色,市場上的個人投資者是跟莊的角色。跟莊就是跟隨主力莊家的意圖行事,主力莊家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是絕不容許對手分享自己的利益的,為了擺脫對手的追隨跟蹤就必須使用一切技術、策略、方法實施「斬尾巴」行動。而這些「斬尾巴」
的技術策略、方法就是主力莊家運作個股過程中的坐莊操盤技術手法。跟莊實戰操作的投資者為了達到成功獲利的目的就必須讀懂主力莊家的操盤意圖。這樣,博弈雙方就在跟蹤與反跟蹤上進行殊死搏鬥,正如軍事戰爭中的偵察與反偵察一樣都是矛與盾的鬥爭。如果個人投資者的跟莊技術高超,能夠根據主力莊家操盤手法留下的蛛絲馬跡推理出主力莊家的真實意圖,那麼主力莊家的反跟蹤技術、反偵察偽裝騙線都將徒勞無功、前功盡棄。具有如此高超跟莊技術的個人投資者已是散戶群體中的實戰高手,這樣的實戰高手,即使在本金很少的情況下,也可在歲月流逝之中從個人小散戶變成中戶、大戶,再由中戶、大戶變成機構操盤手,甚至是投資大師。跟莊實戰的投資者一旦能夠讀懂、揣摩出主力莊家的操盤意圖,主力莊家也只能無可奈何地與這類型投資者分享利潤。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所以,主力莊家最怕對手讀懂他的操盤意圖。因為能讀懂主力莊家的操盤意圖的投資者,在實戰技術上已和主力操盤手的操盤技術不相上下甚至比其還高、還厲害。主力莊家有船大難調頭的弱點,在買貨及派發籌碼過程中耗時很長,所以主力莊家即使知道極少數對手已看穿他的坐莊運作把戲,也只能硬著頭皮挺下去,畢竟還有絕大部分的「肥肉」可瓜分。
最怕對手在底部抄底買入、在拉升中途捂股、在頂部離場及空倉者不買入
主力莊家在建倉吸籌環節中最喜歡別人拋出籌碼,而最厭惡別人抄底買入,個人投資者此時的抄底買入行為不但是在與主力莊家爭搶籌碼,而且還為主力莊家後續的拉升運作埋下了隱患。一個獲利豐厚的持籌者可以隨時拋售離場,而主力莊家此時在股價高位再接下這些籌碼是迫不得已的行為,否則拉升推高股價就會前功盡棄。但接下這些獲利籌碼就會增加主力莊家的運作成本,所以主力莊家在建倉吸籌環節最怕的事情就是有抄底盤大量介入。
主力莊家在拉升推高股價環節運作過程中,最怕的就是持籌者括股不動,主力莊家不論怎樣打壓股價、怎樣洗籌,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後市能夠將股價拉升至更高的價位。而捂股的跟莊者由于堅定持有不動,造成主力莊家在盤面上、K線走勢排列中費盡心機苦苦設置的騙線陷阱一一落空。定力足夠、充滿自信的持籌者此時看著主力莊家在盤面舞臺上的費盡心機表演,說不定還捂著嘴偷笑呢!由於市場跟莊投資者的捂股行為無情地粉碎了主力莊家在拉升推高環節運作洗籌中的種種陰謀詭計,造成主力莊家在拉升推高環節中的洗籌手法失效,所以主力莊家在拉升推高環節中最懼怕的就是跟莊投資者的捂股行為。
主力莊家在築頂出貨環節運作過程中最怕的就是持籌者識穿主力莊家的出貨意圖從而清倉離場,並且不再回頭交易棄股而去,以及空倉者因為也識破主力莊家的出貨行為而不買入。在主力莊家進入築頂出貨環節運作後,主力莊家的核心主線都是緊緊圍繞著派發籌碼展開的。當市場參與者通過盤面觀察、成交量技術及K線技術分析後,測算出資金流向是流出個股以後就會賣出籌碼離場。主力莊家在築頂出貨環節最喜歡持籌者持有不動而市場上的空倉者又踴躍買入這麼一種局面出現,最厭惡的就是持籌者的賣出,因為在築頂出貨環節,主力莊家是只出不進的。而市場跟莊者的賣出在特定條件下就會激發群體性拋售,這是主力莊家在股價的頂部自始至終力圖避免的事情。而市場上的空倉者如果沒有買入,那麼主力莊家的出貨因為沒有接盤而無法派發。所以主力莊家在築頂出貨環節中最怕的就是持籌者的不斷拋售及空倉者沒有買入。
雙底反轉形態建倉吸籌模式手法跟莊實戰交易策略
複雜底部形態建倉吸籌模式手法中的第二個細分手法是雙底反轉形態建倉吸籌模式手法。該種建倉吸籌模式手法是主力莊家在股價經過較大幅度的朝下下跌後,通過構築雙底形態的方式來達到吸籌的目的。使用雙底反轉形態吃貨比使用頭肩底反轉形態吃貨較為簡單。
主力莊家構築雙底反轉形態在K線價格走勢上的特徵是:
(1)雙底反轉形態出現於一波下降趨勢的末尾。
(2)K線價格走勢進入底部形態構筑後形成兩個階段底部低點。
(3)K線價格走勢在進入底部區域構筑後形成一個反彈階段高點。
(4)成交量在構築雙底形態期間整體上呈現出不規則放量或縮量態勢。
雙底反轉形態建倉吸籌模式手法的實戰交易買入策略如下:
根據雙底反轉形態建倉吸籌模式手法在K線價格走勢上的特徵及它所隱含的技術含義和長期的實戰經驗得出:投資者在跟莊實戰過程中如果符合以下條件則勝算就會極高。
條件一:通過上市公司的季度報告確定該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裡的主力機構持倉數量達到中等倉位級別或重倉級別。
條件二:藉助大盤指數正運行於上升趨勢的良好態勢,為個股的實戰交易保駕護航。
從主力機構持倉數據中可看出:主力機構的大資金已流入該股,資金的本性是逐利的,而大資金駐紮在該股中就是為了在後市獲取大的利潤,這是主力莊家的利益所在。市場上跟莊實戰交易的投資者就可以趁機坐轎與主力機構分享利潤蛋糕。
大盤指數如果正運行在上升趨勢過程中,說明了市場環境氣氛熱烈,大部分個股都在朝上上漲,有大資金入駐的個股就會借勢拔高股價。實戰買入策略一:按照雙底反轉形態的技術買點操作,在技術信號出現時進場買入做多。
雙底反轉形態的技術買點是:
當雙底反轉形態形成第二個階段底部低點時,通過雙底反轉形態的兩個階段底部低點的比較有如下結果:如果這兩個階段底部低點的價位相同,就構成了K線平底走勢組合。在技術分析上,平底K線走勢組合的技術含義是:「股價後市看漲。」跟莊實戰交易的投資者此時就可以在第二個階段底部低點的轉折處買入做多。如果第二個階段底部低點比第一個階段底部低點高,此時股價走勢就形成了不破前底部低點的走勢,在技術分析中有一條實戰規則就是:「不破前底部低點,後市般價將會朝上上漲」,市場上跟莊實戰交易的投資者看到買入信號出現後就可進場買入做多。
實戰買入策略二:在符合「主力機構持倉數量達到中等倉位或重倉倉位」及「大盤指數正運行在上升趨勢」這兩大前提條件後,當股價仍然處於主力莊家的建倉吸籌底部區域時就可適量買入做多。
主力莊家在該股的底部構築了一個雙底反轉形態吃貨,當雙底反轉形態成形時,由於雙底反轉形態的右邊階段低點高於左邊階段低點,這兩個階段低點構成了不破前低點的走勢排列。在技術分析中有一條實戰規則是:「不破前低點,後市價格將會朝上上漲。」當投資者看到不破前低點的技術信號出現後就可買入做多。
綜上所述,投資者只需按照雙底反轉形態建倉吸籌模式手法跟莊實戰交易策略中的技術進行操作,就可成功在股價的底部區域買入做多。
主力莊家在該股的底部構築了一個雙底反轉形態吸貨,當雙底反轉形態成形時,由於雙底反轉形態的兩個階段低點的最低價相同,這兩個階段低點構成了平底K線組合排列。在技術分析中,平底K線走勢組合的技術含義是:「股價後市看多。」當投資者看到平底K線組合的利好技術信號後就可買入做多。
綜上所述,投資者只需按照雙底反轉形態建倉吸籌模式手法跟莊實戰交易策略中的技術進行操作,就可成功在股價的底部區域抄底。
主力莊家在該股的底部構築了一個雙底反轉形態吸貨,當雙底反轉形態成形時,由於雙底反轉形態的右邊階段低點高於左邊階段低點,這兩個階段低點構成了不破前低點的走勢排列。在技術分析中有一條實戰規則是:「不破前低點,後市價格將會朝上上漲。」投資者此時就可按照雙底反轉形態建倉吸籌模式手法跟莊實戰交易策略中的技術進行操作,當價格不破前低點時就可買入做多。
結果,按此策略操作的投資者成功在股價的底部區域抄底。
克服傳統偏見
1、久盤不一定跌。很多人認為久盤必跌,股價在低位或中位,經過長時間橫盤後,很多人會產生恐慌,紛紛拋出股票,而莊家正是利用這一點故意吸籌或洗盤,有時會假破位引發恐慌,然後股價又快速向上。很多散戶吃過這方面的虧。股價只有在高位橫盤時間長會跌,或下跌途中橫盤會再一次下跌,一定要區分階段。
2、低位放量不一定漲。很多人認為低位持續放量,是主力資金進場的特徵,往往會跟風買進。莊家有時會在下跌途中對倒放量,吸引散戶資金入場而出掉最後籌碼,然後股價繼續大跌,所以我們一定要等絕對底部出現後才能判斷是否是主力資金入場。
3、高位放量不一定會跌。很多人認為高位放量是莊家出貨的表現,於是紛紛離場,莊家正是利用散戶心理,在相對高位對敲放量來嚇唬散戶,從而達到洗盤的目的,洗盤完畢後繼續拉升,要股價股價。
4、莊家假位置信號騙線。如隨機指標KDJ、相對強弱指標RSI、趨向指標DMI、心理線PSY等這些指標的波動都在0—100中間,當指標偏小時為買入信號,當指標偏大時為賣出信號,金叉為買入信號,死叉為賣出信號,莊家經常會利用這些指標來欺騙散戶進行反向操作。
5、莊家假突破信號騙線。如麥克指標MIK、布林線BOLL、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累積量能線OBV、威廉變異離散量WVAD、支撐線、壓力線、平臺、高點、低點等等,當向上突破時為買入信號,當向下跌破時為賣出信號,莊家也會利用這些信號來製造虛假太小來欺騙散戶,一定要根據莊家的運作階段來判斷信號的真假。
6、假K線騙線。如大陽線、大陰線、紅三兵、三隻烏鴉、早晨之星、黃昏之星、烏雲蓋頂、曙光初現、身懷六甲、跳空缺口等等。這些指標都可以作假,甚至形態也可以作假,一定要結合漲幅、未來空間和大盤情況來綜合判斷。
破解莊家資金流量
莊家手中有兩種武器:資金和籌碼,像兩把利刃,把散戶砍得七零八落,莊家在不同時期,運用籌碼和資金的方式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資金流向是不一樣的。
1、在吸籌階段,莊家先用資金獲得一定的籌碼,然後在底部區域,先用籌碼假裝賣出(只是掛單,沒有真正想賣)嚇唬散戶交出籌碼,實踐是資金在買進,再在反彈時繼續用資金買進,整個吸籌過程整體上是用資金換取散戶廉價的籌碼,資金是淨流入。
2、在洗盤階段,當股價啟動之後,莊家運用手中的籌碼和資金,一方面是用籌碼嚇唬場內獲利散戶賣出籌碼,一方面運用資金吸引場外散戶買進籌碼,整個過程莊家資金是不進不出,籌碼也是基本鎖定不變,而散戶卻發生了重大改變,散戶通過充分換手後提供了散戶成本。
3、在拉升階段,莊家利用一部分資金和籌碼的對倒拉抬股價,吸引場外散戶不斷買進,一方面提高股價,一方面提高散戶成本,這個過程,莊家仍然保持籌碼和資金的相對不變,一部分莊家也會增加資金和籌碼(封漲停、強行拉升、託盤誘多),散戶在相互買賣中幫助莊家抬高股價。
4、在出貨階段,莊家賣出籌碼活得資金,賣出籌碼是真實的,然後用資金誘惑散戶買進,資金買進是虛假的(偶爾也會買進一部分),整體上是賣出籌碼獲得資金,所有資金是淨流出,從而達到低位買進高位賣出獲利的目的,莊家坐莊的整個流程都是靠散戶的參與來完成的,沒有散戶就沒有莊家。
在股市中,每當投機者有一段時間連續一帆風順後,市場總會施放一種誘惑作用,使得他變得麻痺大意,或者自以為是。在這種情況下,要靠健全的常識和清醒的頭腦才能保持已有的勝利果實。不過如果您能毫不動搖地遵循可靠的交易準則行事,那麼您將會一貫的在這個市場中操持盈利。
眾所周知,股票價格總是上上下下,不停運動。過去將來也是如此。依我所見,在那些重大運動背後,必然存在著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了解這一點就完全足夠了。可現在絕大多數的公眾交易者都過於瑣細,過於好奇的想去了解股票價格運動的背後原因,反倒是吹毛求疵。您的思路可能被雞毛蒜皮的細節遮蔽,淹沒,這就是那樣做的風險。
只要您認清市場運動的確已經發生,順著潮流駕馭著您的投機之舟,就能夠從中受益。不要和市場討價還價,最重要的,絕不可鬥膽與之對抗。
當在某個特定的時期,市場的方向已經明顯向下運動,而您所持有的股票價格也已經開始轉向。這時絕大多數的公眾交易者往往會縱容自己對自己所持有的股票價格的看法,認為它只不過是還在上升趨勢中的回調或它已經跌了那麼多,這樣總應該會漲了吧。
要建立新頭寸之前,您應該更耐心地等待時機,等到強勢板塊中某隻股票也顯示出其下跌或者上漲過程已經終了的信號。時候一到,這板塊中的其它股票都會清晰地發出同樣的信號。這些都是您本應耐心等待的線索。
還要牢記的是,在股票市場上攤子不要鋪得太大,四處出擊也是很危險的。我的意思是,不要同時在許多股票上都建立頭寸。同時照顧幾隻股票尚能勝任,照顧許多股票就不勝負荷了。但是在今天我要說的,一般的公交易者最好就集中關注一些強勢板塊中的一到兩隻股票,耐心等待機會,在行情剛剛啟動之初,大膽的跟進,跟進的同時設置好止損位,只要您所持有的股票價格沒有擊穿設置的止損位,您就放心的持有,直到真正危險信號的來臨之時,您賣出獲利就可了,記住要永遠跟隨市場中的領頭羊,並按照自己的交易準則進行操作,這樣您才有可能一貫的比其它的交易者獲得更大豐厚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