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易經》也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對於易經預測的準確性一直難於把握,今天再一次看完《了凡四訓》有了新的啟示和感悟。要想真正看懂《了凡四訓》我們應該回望到千年之前從《皇極經世》創始人,易學大師邵雍哪裡開始尋覓。

邵雍,公元1011年(辛亥)生人,他創立了《皇極經世》。邵雍後500多年,孔先生把《皇極經世》傳給了當年15歲的袁了凡。袁了凡(袁黃)公元1533年(癸巳)年出生,袁黃(1533-1606),初名表,後改名黃,字慶遠,又字坤儀、儀甫,初號學海,後改了凡,後人常以其號「了凡」稱之。
雲南的孔先生自幼得了《皇極神數》的真傳。可以推演天地萬物的變化。1547(丁未)年孔先生把《皇極經世》傳給了袁了凡。孔先生推算袁了凡53歲前的運程,都驗證了《皇極經世》的準確性。1567年(丁卯年)袁了凡被補為貢生,1569年(己巳)年,袁了凡回南方,到南京棲霞山中,拜訪雲谷會禪師。雲谷禪師:凡人不能成為聖人,只是因為被妄念相纏。凡人未能達到無心,無心就是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外面不會被五欲六塵,名聞利益所誘惑。如果不能做到無我,就會被陰陽所束縛。逃不出陰陽、五行、數理的範圍。

袁了凡創作了《了凡四訓》:由「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篇文章組成。立命之學其實是認識由時間組成的自然規律,比如一般的時間概念:年月日時,大的時間概念元會運世。這些由時間所表達的宇宙萬物演化規律都逃不開陰陽、五行的範圍。如何才能不被陰陽所束縛呢?哪就是按照大道規律行事,改變自己不足的地方,修身養性,行善積德,做到心中無我,做到自然而然。
由《了凡四訓》我們知道了袁了凡是《皇極經世》的傳承人之一,他的《了凡四訓》明處宣傳改命、立命之方法。暗處把《皇極經世》預測的準確性讓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更好地傳承和宣傳了《皇極經世》。

從《皇極經世》到《了凡四訓》隱藏的易經預測智慧就是:對於時間規律的正確理解。由天幹、地支、陰陽、五行、六十甲子所組成的時間規律時時刻刻都影響著地球上的萬事萬物。陰陽是一個循環、十天幹是一個循環、十二地支是一個循環、五行生剋是一個循環、六十甲子是一個循環、八卦是一個循環、64卦是一個循環;一天是一個循環、一月是一個循環、一年是一個循環;5年是一個循環、10年是一個循環、30年是一個循環、60年是一個循環、120年是一個循環、360年是一個循環、129600年是一個循環。這一切都是一個循環都可以用一個圓的360來理解。
我們一直追尋時間中隱藏的秘密。只有用心觀察、分析、感悟自然的變化規律,只有理解了循環,理解了循環變化規律,理解了時間,我們才能在《四柱預測》、《六爻》、《邵子神數》、《奇門遁甲》等易經預測學中提高自己的預測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