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人生智慧:這幾句話,讓人回味無窮,每讀一遍,醍醐灌頂

2021-01-08 悅讀國學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讀書使人明理,實踐驗證真知,不管處在什麼階層,多讀書學習,然後身體力行,做到知行合一,人生的境界才會日新月異,臻於完善。也唯有如此,可以少走彎路,前途更加順暢,好運也就更多一些。

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只要自己經歷過的事,時過境遷之後,跳出利益糾纏,可以冷靜的以旁觀者的姿態分析前因後果,那麼就可以得到公正客觀的評價,而其中的經驗教訓,也值得銘記在心,如老子《道德經》所言: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前車之轍,可為後車之鑑,更好的為我們指引方向,照亮前程。

而對於很多數人來說,大部分生活場景可能我們並沒有親身經歷,那麼也就無從體會箇中滋味,這個時候,多讀一讀古聖先賢的至理箴言,可以很好的指導自己的言行舉止,有效的規避風險,一路順風順水。

老祖宗的人生智慧:這幾句話,讓人回味無窮,每讀一遍,醍醐灌頂!

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晴天不肯去,直待雨淋頭。成事莫說,覆水難收。——《增廣賢文》

釋義:一個人如果沒有長期打算,很快就會遇到難題困擾。理解我的人能說出我憂慮之事,不理解我的人,搞不懂我在追求什麼。在晴天時不肯出行,到了非走不可的時候,卻而到趕上大雨淋頭,所以該做的事情,就要及時去做,不要推諉。既成事實,酒不必再提起,就像潑出去的水,已經斷難收回。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很多人習慣走一步,看一步,這樣直接導致一個後果——讓自己陷入被動,《中庸》有雲,凡事預則立,不立則廢。真正的聰明人,往往走一步,看三步,只有多想想下一步有幾種可能性,多推算幾步,那麼即便真的遇到麻煩,也會因為有所準備而從容應對,不至於心慌意亂,手足無措。

想到可能出現的不利局面,就可以及早採取行動來避免這種局面的發生。如果一件事必須做,今天能解決的,就不必等到明天,因為稍有遲疑,就會有許多不可預料,不可抵抗的因素發生,就好像已經決定出門遠行,與其等大雨淋頭才動身,不如趁天晴,早早出發。

一件事情,只要深思熟慮之後覺得切實可行,就應該趁時機有利而及時動手,何必等到機會錯過才開始行動,那樣豈不太遲了嗎,會有什麼好結果呢?

機會一定會出現,但是機會來的時候,並不是鑼鼓喧天,很可能是無聲無息,不易察覺,並且不會停留很久,往往稍縱即逝,所以,讓自己保持頭腦清醒,尤為重要

要想抓住最佳時機,就必須做到當機立斷,能當機立斷,抓住機會的人,往往更容易獲得成功。關鍵時刻絕不可以猶豫不決,古人云「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合適的時機到來,各方面感覺很稱心,火候也正好,那麼就不要再考慮,不要再遲疑,應該馬上採取行動,如果這個時候還在思前想後,顧慮重重,局勢往往可能會發生變化,再有利的條件,有可能風雲突變,就好像天晴之時不願動身,等到想出門的時候,卻遇到連日的瓢潑大雨,以至於耽誤了行程。

成事莫說,覆水難收

事情一旦有了結果,就應該讓它過去,不必再提起,多說無益,悔恨,惆悵,只有自尋煩惱。就當這件事重來沒發生,該做什麼做什麼,不要受任何影響。

破鏡不能重圓,覆水無法收回,面對現實,才能改變未來。即便不願意接受,也不要枉費心機的想要挽回什麼,更不要執著的抓住不放,讓自己徒增煩惱,而於事無補。

二、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增廣賢文》

釋義:和別人談話,只說三分就好,不要把心中所想的全部講出來。用心栽培的花,往往並不開,無意之間種下的柳樹,卻常常能長成一片綠蔭。畫虎的外形很容易,但畫出骨骼神韻卻很難, 熟悉人的外貌並不難,但了解一個人的內心卻絕非易事。真正有修為的人,把錢財看的很輕,在他們看來,仁義才是立足於世的根本。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雖然真誠付出,對方卻未必領情,而無意之中一句閒話,卻可能令對方產生誤解,甚至怨恨。所以不知道當說不當說的話,乾脆別說。即便是關係再好,朋友之間也要保持適當的距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微妙,距離太遠感覺生疏,交往頻繁易生矛盾。

所以,不即不離就好,關係再好,也不能毫無保留。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世界上最難捉摸的是人心,因為人心會瞬息萬變。有時候,一個人連自己都無法真正看透,更何況是其他人。

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

錢不常在人常在,錢財雖好,畢竟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而對身邊的人,能做到仁義兩個字,這才是一個人立足的根本。

《易經》有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人若不仁不義,必被天地不容。唯有積德行善,方可福澤子孫。

三、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寧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餘。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增廣賢文》

釋義:是非每天都會有,擋是擋不住的,但是如果不往心裡去,那麼就如同不存在。即便物質匱乏,也寧願做一個正直的人,不能為了生活富足,就不走正道。有些事,寧可相信它存在,不要輕易否定。

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

烏鴉不會停止呱噪,野狗不會停止乾嚎,人,生活在自然之中,會有許許多多不可控的未知因素,無力改變,無法迴避,就像有人在你背後說三道四,說長道短,你是阻止不了的,但是只要你的心不去分析辨別,不為所動,那麼這些負面評價就不會對你產生絲毫影響。

如果一件事可能會發生,我們就不能掉以輕心,就當做這件事一定會發生,然後考慮一下,自己應該怎樣面對,只有把可能出現的不利因素考慮周全,然後找到解決的方案,這樣才可以在問題真的出現的時候,輕鬆化解,不至於焦頭爛額,被動挨打。

四,知己知彼,將心比心。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增廣賢文》

釋義——既能認清自己,也能了解別人,就可以更好的處理人際關係,能夠設身處地的替別人著想,願意體會別人的感受,就不會把自己不喜歡的事物強加於人。

酒要與投緣的人一起喝才會盡興,詩要向懂得的人去說,才有意義。認識的人很多,可彼此知心的沒有幾個,如果每次見面都像初次相識一樣禮敬有加,那麼即便相處到老,也不會心生怨恨。

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

與人交往,總像初次見面之時那樣謙恭,即便相處再久,也不會產生怨恨的心情。

往往,我們對待老朋友,交往的時間越長,就越隨便,不再像剛開始認識的時候,那麼的恭謹謙和,總以為大家已經這麼熟,即便自己有什麼越格之處,對方也不會和我當真,這樣想就錯了,人的感受往往是很微妙的,不知不覺之間就發生變化,如果朋友對你不再客氣謙讓,甚至常常無禮,你心裡一定不是滋味,反之亦然,對老朋友不再誠懇,不知尊重,再好的朋友也會漸漸疏遠。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遇到可以交心的朋友,是一輩子的幸運,知心好友是一生的財富,芸芸眾生之中,茫茫人海之內,你可能會認識許許多多的人,但是能稱得上知心朋友的又能有幾個呢?正因為真正的友情如此難能可貴,就更應該加倍珍惜,不要因為認識時間長了,彼此關係不一般,就大大咧咧,不知約束自己,各種各樣的臭毛病壞習慣也都不加控制,慢慢的,好朋友也會不堪忍受,離你而去。

正所謂:不改初心,方得始終,對人對事,永遠一如既往,真誠以待,才能不負所望,順心圓滿。

陸遊詩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讀書明理,慎思篤行,以上和大家分享的《增廣賢文》中的幾段話,若能真正悟透,路越走越寬,運氣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易經》:人越沒錢,越不能節省這四種錢,老祖宗的智慧值得學習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每本古書都蘊含著非常深奧的哲學道理,這裡面集聚了老祖宗們的智慧結晶。《易經》作為我國古代最古老的書籍之一,裡面的哲學值得我們一讀再讀、反覆研究體會。在古代有價值的思想體系都會有《易經》的存在,經過千百年的流傳,《易經》變得更加神奇。
  • 老祖宗:人到了50歲,就不要和2種親戚來往了,謹記避而遠之
    而很久以前,古人就對我們人生的路該如何走指明了方向。古人的智慧傳承了幾千年,其中大部分來源於生活實踐,經歷了數代人的反覆驗證,其中大部分都是真理,細細品讀,就可以讓我們受益匪淺,少走很多彎路。老祖宗:人到了50歲,就不要和2種親戚來往了,謹記避而遠之!
  • 人生陷入低谷,讀下這幾句話,遲早能時來運轉
    人生的不如意,恰如四季寒暑,是在所難免的事情,經歷挫折,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但是不少人春風得意的時候且不說,一旦陷入低谷,就灰心喪氣,再難掙扎著站起來。古今能成就事業的人,從年少時起,往往經歷的挫折和低谷數不勝數,一帆風順就留名青史的人,簡直就是鳳毛麟角。
  • 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古人這可不是迷信,那時候他們觀人主要通過在大半輩子的摸爬滾打中得來的經驗!古人言:臉上橫肉為兇者,下半句才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臉上橫肉為兇者,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臉上有橫肉的人,非常兇殘,我們在看電視劇的時候,往往能看到那種演壞人的,一般都是臉上有橫肉,從面相上來看,就非常兇狠。那橫肉是怎樣產生的呢?
  • 老祖宗忠告:人生將要發達富貴的二個「祥兆」,若你有一個,恭喜
    曾國藩一生閱人無數,精通識人之術,就連李鴻章、左宗棠那樣的名臣也是出自於他的門下。曾國藩慧眼識才並舉薦他們,他們才獲得機會施展才華,大展宏圖。那麼曾國藩是通過什麼看得出一個人能發達顯貴的呢?老祖宗說過,「心存濟物是富相,謙卑含容是貴相。」心存濟物,謙卑含容,這就是人生即將發達富貴的兩個「祥兆」,若你有個也很好,恭喜了。
  • 俗語:「女人顴骨高,殺夫不用刀」,老祖宗的識人智慧,字字珠璣
    不論如何,這確實從側面說明了某種程度上,一個人的心性如何是可以從面相上看出一二的。被稱為"半個聖人"的曾國藩早年研究《智囊全集》,並結合書中內容加以借鑑,最終寫了一本觀人看人的《冰鑑》。縱觀古今歷史,許多例子都充分證明了老祖宗留下的識人智慧確實是非常正確的,今天我們就以「女人顴骨高,殺夫不用刀」這句話為例來談一談古人的智慧和經驗。
  •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是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是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我們常常說「面由心生」,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當今社會,很多人分辨一個人是否善惡,往往都是通過觀察他的面相來做出判斷。在在明代奇才馮夢龍的經典拙作《智囊全集》中就曾經提到過:"海水不可鬥量,人不可貌相"。意思是說想要徹底看清一個人,還需要跟他有長時間的接觸了解。
  • 俗語「貪酒不顧人,貪色不顧身」,後句少為人知,卻道盡人生智慧
    回顧歷史,中華民族千年文化,老祖宗為我們留下了無數精神財富。我們這些當代人想要在人生路上有所成就,顯然應該要以史為鑑,將前人的智慧收為己用。而在《老人言》中,收錄了諸多老祖宗留下的金句。這其中,老祖宗傳下的「貪酒不顧人,貪色不顧身「,則是道盡了現實。
  • 做一行,怨一行,到老不在行,老祖宗四句箴言,句句經典!
    聽人勸,吃飽飯,在我國五千年的歷史中,老祖宗留下了無數的經典名言,都凝結著老祖宗的智慧。老人們經過的事多,走過的路多,接受過的歷練多了,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也就深刻得多了。這些口耳相傳的智慧,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去領會。
  • 「兩腮無肉,小鬼難鬥」,老祖宗的識人智慧,究竟有多現實?
    這句被譽為經典的話大家肯定都聽過,而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不能只根據相貌、外表來判斷一個人,如同海水不可能用鬥來丈量的一樣,不能以貌取人而輕視別人。在歷史上絕大部分成大事的人都有著自己的觀人標椎,古代人很相信「觀人術」,他們會通過觀察一個人來判斷他以後的人生。古代有一句非常經典的俗語叫做:「兩腮無肉,小鬼難鬥」。
  • 老祖宗的忠告:人到六十,這二件事儘量少做,或會消耗福氣
    越是人生行險處,風吹浪打水波急。人生路漫漫,越是去做各種危險的事情,就越容易陷入更深的一層境界裡。很多人難逃欲望的驅使,因為有野心,所以不停奮鬥,積極進取。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裡悟道,終歸詩酒田園。到了60歲,已經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那些努力拼搏的年紀,已經過去了。
  • 或許決定你人生能成多大事,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老祖宗智慧
    簡單地概括這句話就是說,「人無志向萬事衰」,人沒有志向,他的事業就沒有立足之地,自然也就會一事無成。王陽明認為人能有多大的成就取決於內心,而不會外在,外在的特質好得,內資的特質卻不可得,有了內在優越性,得到外在的特質也就更容易了。志向就是內在特質,有多大的能力全取決於志向;有多大的成就也全取決於志向。
  • 古人云:「女人顴骨高,殺夫不用刀」,老祖宗的智慧,值得深思
    其實這句話也很好理解,它是指如果顴骨過高的女孩一般性格都不會太好,那麼和這樣的人結婚之後,日子都不太好過。雖然我們常說「人不可貌相」,不能因為一個人的外貌而輕易作出什麼評價,但我們也不能因此而否認老祖宗所遺留下來的,現在看來沒有科學依據的「諺語」就是完全錯誤的,早在明代時期,當時的大才子馮夢龍就曾編寫了《智慧全集》這本書,書中就曾描述了很多的「觀人法」,後來晚清重臣曾國藩通過仔細研究這本書之後,又撰寫了一本專門看人觀人的《冰鑑》,熟悉清朝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
  • 老祖宗傳下的12句歇後語,簡短精緻,看了一遍又一遍!
    老祖宗傳下的12句歇後語,簡短精緻,看了一遍又一遍。1、船頭上跑馬——前途有限。跑馬,即賽馬。前途有限,雙關,本指船頭的地方狹小,不夠作賽馬之用,轉指未來的發展不大。2、床底下拜年——伸不直腰。舊時拜年要作揖打躬,呈點頭哈腰狀,在床底下做這一套動作,腰是直不了的。喻沒有底氣,或軟弱無能。3、風車門頭打空喊--不實。誠,就是言行一致,就是實實在在。心口不一是惹人厭煩的,虛偽的人總不能偽裝一輩子,總有被人看穿的時候,到了那一步,不會再有人願意相信他、接近他。所以我們不能風車門頭打空喊,而應該一言一行都實實在在。
  • 「千古第一等人」王陽明的3句經典語錄:句句醍醐灌頂,值得收藏
    01.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中國有句老話,叫三歲看老。  有人說,人這一輩子就得讀一本王陽明,從他的心學中得到釋懷。  給大家推薦這套書《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是目前市場上最好的陽明全集,沒有之一,實修陽明心學的人不可不讀。
  • 老祖宗的觀人智慧,字字有道理
    而且在電視劇中,五大三粗,臉上有橫肉的人,也一般都是反面角色。縱觀古今歷史,許多例子充分的證明了老祖宗留下的識人智慧是非常的正確的,今天我們再說一下「女人顴骨高」這句話。所以老祖宗給我們的告誡,早懂少吃虧,古人的智慧以及忠告指導著我們的生活,能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很多人都問我,想要學習很多古人的智慧,卻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學起?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從書本上獲取!那麼該看什麼書呢?我給大家的建議是看一看《易經》!
  • 古人云:「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老祖宗的識人術深藏大智慧
    嘴唇薄的人,往往是薄情的人,容易虛情假意;厚嘴唇的人,往往忠厚老實。其實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這句話主要是從神態和體相來識人:一個人走路器宇軒昂,神採奕奕,走路時抬頭挺胸,充滿男子氣概,精神氣十足,則說明此人的富貴功名都很好。
  • 老祖宗的告誡:人到50,想體面過好後半生,這三條天機,要參破
    老祖宗的告誡:人到50,想體面過好後半生,這三條天機,要參破人到50,是進入人生後半段了,所要做的必須是守成、瞻後、固本。因此 一切任何的有風險的事兒,絕不能嘗試;與己無關的事兒,不去顧及;傷身傷神的事兒,絕不能觸碰。
  • 俗語:「女人顴骨高,殺夫不用刀」,老祖宗的智慧,教你辨識人!
    我們的老祖宗不僅僅留下四大發明和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還留給我們眾多民間俗語,如「兩腮無肉不可交」,「眉上一根長,能敵萬擔糧」,「鷹鼻鷂眼不可交,矬子殺人不用刀」等等,這些俗語都飽含了智慧,但大道至簡,雖略有晦澀,單能夠流傳千載而經久不衰。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是無限的。
  • 老人常說:「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才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老人言》中有一句相當經典的俗語——「海水不可鬥量,人不可貌相」,相信這句話大家都已經聽說過了,這句話的意思也很好理解,也就是說光從一個人的外貌,是無法看出這個人的內心本質的,只有相處久了,才可以洞察人心。在古代,或多或少都需要一些人才輔助自己上位,因此察人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