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和臉只能活一個?常帶口罩的我快要「毀容」了

2021-01-10 澎湃新聞

原創 王慧明 39健康網

這些天不少城市都出現了新冠病毒患者0增長的好趨勢,但疫情並沒有消散,無論是政府還是專家都建議:出外必戴口罩是必需品,且不要隨意摘下,可長時間佩戴這種不透氣的口罩也讓很多人「捂」出了各種皮膚問題,長痘痘、過敏、皮膚壓傷、口周皮炎……

圖源:全景

更要命的是按照目前的趨勢口罩一時半會還不能摘,那面子的問題如何解決?祈福醫院皮膚科王丹主任教你如何在疫情下護顏值!

皮膚長期潮溼,

悶出了「口罩痘」

長時間佩戴口罩後,不少人發現自己的臉上突然冒出了紅「痘痘」,專家表示這是因為戴口罩時間變長後,口罩下口鼻呼出來的水分無法及時蒸發掉,被口罩遮起來的皮膚則一直處在潮溼溫熱的環境中。

再加上不少人屬於油脂分泌旺盛,種種條件加起來就容易使得皮脂腺導管發生閉塞,繼而出現黑頭、粉刺或者「青春痘」、玫瑰痤瘡等皮膚問題,這些在臨床上都稱為「口罩痘」。

長期戴著口罩,嘴周或者下巴也就容易長出痘痘來。/ 全景

怎麼做?專家表示,一定要做好清潔衛生工作,使用潔面產品每日溫水洗臉2次,不要使用鹼性比較強的肥皂,保溼乳液最好選擇清爽型,慎用化妝品。

出現明顯的白頭、黑頭粉刺等痤瘡,可以在睡覺前使用維甲酸軟膏,如果出現紅色丘疹或者膿包則可以用夫西地酸。

切記如果痤瘡一直沒有好轉,需及時到醫院就醫治療。

屏障受損難鎖水,

乾燥脫屑

另一種常見的情況則是因為長期被「悶」在過度潮溼的環境下,會慢慢導致皮膚屏障受損,無法自身做到保溼功能,簡單來說就是皮膚「鎖」不住水了,皮膚變得異常乾燥嚴重者還會脫屑。

怎麼辦?對於這種已經出現屏障損害的肌膚,在護理時一定要小心謹慎,清潔時最好選擇溫和無刺激性的洗面奶,沒有把握的患者可以直接用清水清潔。

洗臉時力道要輕柔。/ 全景

清潔後可以使用含有神經醯胺等成分的乳液,模仿生理脂質保護皮膚。不建議用過於厚重的面霜,不利於角質層的新陳代謝,易堵塞毛囊,反而使皮膚出現幹疹。

口罩戴太緊,

皮膚壓痕、破皮

為了預防新冠病毒,每個市民都儘可能地將口罩捂得嚴嚴實實,可太緊了後又會使自己的顴骨、臉頰、耳後和鼻梁等皮膚部位出現疼痛、麻木、紅痕、壓痕或擦傷等甚至有的還會出現破損。

最典型的莫過於醫護人員,每天摘下口罩和護目鏡後,那一片壓痕和紅斑額外讓人心疼,對此專家建議,首先可適時地變換口罩系帶位置,一般市民佩戴的一次性醫用口罩可選擇鬆緊合適的系帶式而不用耳掛式。

系帶式口罩。/ 全景

在人少且通風條件好的地方可酌情不戴,儘可能地減少佩戴的時間,2-3小時後可變換系帶位置,6個小時後更換口罩。

壓痕的處理上,可在佩戴前在受壓部位塗抹凡士林等潤膚劑,如果壓痕較重出現了局部的皮下淤血,則可使用多磺酸粘多糖軟膏、肝素乳膏等。

如果出現紅腫、破潰則需要使用外用的抗生素軟膏或使用創口貼或者紗布保護創面,預防感染。摘掉口罩以後,要清潔皮膚,適當使用潤膚劑。

對口罩過敏,

出現接觸性皮炎

有少部分市民會對口罩中的材質,例如無紡布、金屬夾或橡膠帶等過敏,或者由於佩戴不合規口罩使皮膚出現紅疹、發熱、瘙癢、紅腫等接觸性皮炎的症狀。

醫用口罩結構。/ 網絡圖片

怎麼做?專家表示,對於有糜爛、滲液等狀況的可用硼酸溶液冷溼敷(一日二次),紅斑部位可選用地奈德乳膏、氫化可的松乳膏。

必要時口服抗過敏藥(如依巴斯汀片等,兒童可選用左西替利秦口服溶液)。

皮膚過敏嚴重者可小劑量口服糖皮質激素,能迅速緩解病情。

晚間適當使用保溼霜一次,有利於恢復皮膚屏障。

原標題:《口罩和臉只能活一個?長帶口罩的我快要「毀容」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戴口罩」變「帶口罩」,糊弄的是自己
    有的測溫驗碼執行不嚴格,有的落實佩戴口罩、手套等防護措施不規範,有的工作人員「帶著口罩」卻不「戴上口罩」。(1月6日《北京日報》)<br><br>  「戴口罩」變成了「帶口罩」。雖然只是一個字的不同,而意義卻天壤之別。「戴口罩」是將口罩戴在嘴上,而「帶口罩」是將口罩帶在身上。「戴口罩」能夠確保安全,「帶口罩」只是為了應付檢查。
  • 口罩心理學
    口罩心理學劉向軍這一次全民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實踐,一個最顯著的外在特徵就是人人戴口罩。這個細小而又重大的行為折射了不少教育心理學的原理。人人必須戴口罩,在平時,這絕對是一個雖然極小卻又極難做到的要求。但是,一個要求如果與個體的重大生命關切緊密相關的時候,就容易成為自覺的行動了。在抗疫中,戴口罩與自己的生命安全密切相關,大家就會搶購口罩,自覺去戴口罩了。
  • 一戴口罩就「爛臉」?口罩臉自救指南來了!
    近日數起兒童戴口罩跑步猝死的消息傳來。我們之前的科普文章中提到不推薦孩子戴口罩劇烈運動--緊急提醒!學生千萬別戴這種口罩上體育課,希望可以引起大家重視,不再讓這種不幸的事情發生。但是除了不推薦戴口罩(特別是N95口罩)劇烈運動之外,近期還有另外一項需要大家注意的事情,那就是長期佩戴口罩引起的皮膚問題。
  • 科學佩戴口罩,避免「口罩臉」
    圖片來源於網絡臉部發紅、發癢、發痘,出現刺痛、紅斑、腫脹、丘疹、壓痕傷等,從接診的病人來看,「口罩臉」多種多樣:1、部分人對口罩材質過敏,長時間佩戴後,引起了接觸性皮炎;2、有些女性因長期過度清潔面部等原因,皮膚屏障本就受損,再加上臉部長期處在口罩潮溼溫熱環境內,出現皮膚過敏刺激;
  • 戴口罩還化妝,她的臉爛了!醫生做了一個細菌實驗,結果驚人!
    不知道有沒有姐妹和我一樣隨著天氣變得又悶又熱口罩又不得不整天戴著姐們漸漸陷入了一種要臉還是要命的生存危機中白頭、泛紅、痘痘全部上陣八百年都沒過過敏的我這次卻成功晉級為傳說中的「口罩臉」真的想問有木有那種只遮鼻子和嘴的口罩我真是愁死現在這張臉了!
  • 「口罩臉」自救指南!
    日日夜夜戴口罩的你,臉上的皮膚開始報警了嗎?疫情期間,不管是醫護人員還是普羅大眾,口罩都得長時間「在線」。但口罩一旦長期掛臉就容易加重皮膚的負擔,可能造成皮膚過敏、皮膚功能下降、皮膚破損等問題,一不小心就成了「口罩臉」。因此有小夥伴忍不住感嘆:「命是口罩給的,臉是口罩毀的」。長時間戴口罩引發了皮膚問題,怎麼辦?
  • 「再給我照一個!」記者採訪未戴口罩女遭辱罵:臭不要臉的,等著
    #社會熱點#戴口罩這件事情放在一個月前還是只有極少部分群體會做的事,可現如今疫情當前,儘管沒有口罩大家也會瘋狂製作,就怕出門在外被當成病毒傳播者受阻攔。如今有不少地區群眾又開始出現了劇集的情況,甚至還坐在一起喝茶,這著實讓一些人放鬆了警惕,出門在外連口罩也不用戴了。
  • 一個口罩戴幾天,很可能等於沒戴
    在這些確診者中,不少人參加婚禮當天沒有戴口罩,也有人自稱戴了口罩。「口罩使用時間過長,佩戴方法不對,都有可能導致防護失效。」今日,湖南省胸科醫院院感科主任黃希提醒,戴口罩,常通風,勤洗手,不聚集,保持社交距離,依然是最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但在落實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些細節。
  • 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有什麼不同 醫用外科口罩的正確戴法
    梁建生介紹,市面上常見的口罩可以分為三類:  1.醫用外科口罩  2.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  3.普通棉紗口罩  其中醫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擋70%的細菌,N95口罩可以阻擋95%的細菌,而棉紗口罩只能阻擋36%的細菌,因此我們應該選擇前兩種口罩。
  • 民進黨所謂 「口罩外交」只是打腫臉充胖子
    當島內民眾還在實名限量購買口罩之際,當局外事主管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先是聲稱,美國已為臺灣保留30萬件防護衣原料,未來臺灣將每周向美國提供10萬隻口罩,此後又被曝出出口日本1000萬隻口罩,在島內引發爭議。
  • 科普|醫用口罩、N95、KN95口罩的區別和使用
    1月31日,湖北省紅十字會發布關於「N95口罩36000個」接收和使用情況的更正說明,其中提及2020年1月26日,一家愛心企業向湖北省紅十字會捐贈3.6萬個KN95口罩。經向衛生健康部門了解,該型號產品不能用於新冠肺炎治療定點醫院一線醫護人員防護,但可用於普通防護。
  • LV工廠生產口罩視頻曝光,LV口罩不會帶品牌LOGO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LV工廠生產口罩視頻曝光,旁上桌上堆著十分暢銷的達芙妮。LV重啟法國五家工廠,改產非醫用口罩,已經動員了300多名員工參與生產,這些工廠將生產數十萬隻口罩。 LV製作的這批口罩將與其它普通自製口罩相同,為全白色,不會帶上品牌logo。
  • 美國明星公開戴鏤空口罩!還說是時尚?這種口罩能有啥用?
    這波操作也引起了廣大網友的不滿,紛紛留言表示:「請帶上醫用口罩,給自己安全也給大家安全,我們不能再維護你了!」  經歷一個多月的網友責備不滿後,這位藝人解釋了自己的「時尚口罩」。  她表示:「她所戴的網狀口罩並不是鏤空的,裡面有塑料縫合,所以是很安全的!」
  • @易縣人,出門請戴口罩!正確佩戴口罩的方法你都掌握了嗎?
    ↓科學佩戴口罩01口罩的佩戴方法● 戴(摘)口罩前(後)要清洗雙手● 將口罩防水層(一般為藍色)一面朝外、無紡布(一般為白色)一面朝內,帶金屬條的一側朝上,捏住掛繩繫於頸後或兩耳● 展開口罩折面將鼻子、嘴、下巴完全包裹住
  • 戴口罩跑步有害處嗎?上體育課需要戴N95口罩嗎
    打開電商平臺搜索,有的寫著「3D立體」,有的寫著「通用三層含熔噴層」,還有的標註「無紡布過濾」,琳琅滿目的商品讓她難以抉擇:「只能選銷量最多、評價最好的,或者聽別的家長推薦,但買回來總是覺得不太合適。我還跟著短視頻把成人口罩改造成兒童口罩給孩子戴過。」  一隻優秀的兒童口罩,核心指標應該是什麼?  「兒童口罩不是成人口罩的縮小版,不能用成人口罩簡單改造。
  • 鍾祥全民佩戴口罩倡議書
    為此,鍾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倡議如下:            一定要正確佩戴口罩            ●內外上下要分清:口罩藍色部分朝外,淺色部分朝內;有鋼絲的部分向上,無鋼絲部分向下。
  • 口罩分為幾種?如何正確戴口罩?聽完醫生的講解,全清楚了
    選對口罩、用對口罩以及科學處理口罩是當下每一個人都應該學會的事情。哪種口罩更有效?針對此次疫情,首先建議大家選擇「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防護口罩」。醫用口罩:對於「醫用口罩」,一般可以分為「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護理口罩」;從防護效果和衛生角度考慮,建議大家購買獨立包裝的醫用外科口罩(此種口罩已經過滅菌),一般人員使用這種口罩即可。
  • 南非設計師製作口罩抗疫:「我的生活重燃希望」
    與此同時,口罩等防疫物資在南非十分緊俏,民眾的防疫需求很難得到充分保障。服裝設計師薩拉是南非約翰尼斯堡一家時裝公司「薩拉之家」的老闆,她的公司專門從事制服、婚紗與晚禮服生產,但這一行業不屬於南非政府規定的「必要行業」,只能歇業。但薩拉想到,公司倉庫裡存有大量布料,應該能夠為普通民眾生產布口罩。於是,她從倉庫中拿一些布料回家,開始設計口罩並嘗試製作樣本。
  • 天天戴口罩,捂「爛」一張臉?這3種皮膚問題,不要大意了
    由於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尚未解除,為了保護自己與他人的安全,我們每天出門上班通勤或進行別的活動仍需要戴口罩。雖說戴口罩能給我們帶來一層健康防護,但是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一些小困擾。比如有人擔心老是戴口罩會「爛臉」。那麼天天戴口罩真的會「爛臉」?
  • 韓國限購口罩,實行「單雙號」排隊!全球多地口罩告急,世衛組織也...
    對此韓國將實施口罩限購措施:按照出生年份實施限購,奇數年出生的只能在奇數日期購買口罩;偶數年出生的只能在偶數日期購買;同時每人每周限購2隻。 韓國總理丁世均在5日的會議上表示,口罩將優先供應給醫療、防疫和安全現場等,剩餘數量將公平地分配給韓國國民。為了防止藥店、郵局和農協超市發生重複購買行為,政府將構建身份確認體系,並且原則上禁止口罩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