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監督組辦公室主任肖颯通報了元旦期間本市疫情防控工作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典型問題:部分市場、商超、「七小門店」等落實防控措施不到位。有的測溫驗碼執行不嚴格,有的落實佩戴口罩、手套等防護措施不規範,有的工作人員「帶著口罩」卻不「戴上口罩」。(1月6日《北京日報》)<br><br> 「戴口罩」變成了「帶口罩」。雖然只是一個字的不同,而意義卻天壤之別。「戴口罩」是將口罩戴在嘴上,而「帶口罩」是將口罩帶在身上。「戴口罩」能夠確保安全,「帶口罩」只是為了應付檢查。<br><br> 「戴口罩」變成「帶口罩」,並非是北京所特有的現象,而是成為了很多地方的一個現象。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道理也是很簡單的,前期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成果,「戴口罩」的規定鬆懈了一點,而人們也放鬆了警惕,無論是對於管理者來說,還是對於老百姓來說,都認為沒有必要時時刻刻「戴上口罩」了,於是也就有了「帶著口罩」現象的出現。<br><br> 「戴口罩」變「帶口罩」有兩種情況:<br><br> 其一,是一些公共場所的服務人員在「帶口罩」。按照有關規定,凡是從事服務行業的工作人員,比如超市,比如商場,比如小門店,比如經營「進口食品」的人,都需要「戴上口罩」,而這些群體有了僥倖心理,只是「帶著口罩」,「帶著口罩」是為了應付有關部門的檢查的,檢查的來了,就把「帶著口罩」變成「戴上口罩」,檢察人員一走,就把「戴上口罩」變成「帶著口罩」,將口罩取下來放在口袋裡。<br><br> 其二,是出入公共場所的市民在「帶口罩」。按照規定,即便是疫情得到控制的時候,出入超市商場等人員密集場所的時候,也必須「戴上口罩」,因此,只有「戴上口罩」才能進入這些區域。而一些市民則用「帶著口罩」應對「戴上口罩」的規定,進入大門的時候,「亮一亮口罩」也就進去了,負責監督的工作人員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br><br> 疫情是複雜的。近期,出現了新的情況。比如,河北已經全省進入戰時狀態,比如各地零散疫情出現,比如新冠病毒出現了變異。需要知道的是,進入歲首年末的時候,人員流動開始稠密,這給疫情防控帶來了新的考驗。這個時候,需要全體公眾繼續養成「出門戴口罩」的習慣,這是為疫情防控貢獻個人力量,何嘗不是為了自己好!<br><br> 別用「帶著口罩」糊弄「戴上口罩」,糊弄的是別人更是自己。無論是管理部門還是市井百姓,都要把「帶口罩」變成「戴口罩」。重點場所管理必須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別只是「帶著口罩」卻不「戴上口罩」。(作者系天府評論新聞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