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住土磚屋不離開,家人為其尋1種老物件,看看是啥東西

2021-01-16 今視覺

近年來,在皖西南山區,人們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得到大大提升,村民們家家戶戶建起漂亮的樓房,老房子越來越少,剩下來的土磚屋有的已經作為生產用房之用,譬如堆放農具、雜物,養蠶等。不過,山裡有的老人卻對土磚屋有感情,情願住在土磚屋裡,並且熱衷於用老物件,這是怎麼回事呢?圖為2020年2月18日,在山村拍攝的一棟瓦屋,如今成為村民生產用房。

這種老式木床是當地木匠師傅製作出來的,然後經過油漆粉刷並由藝人彩繪而成,做工精細。製作這種木床需要提前確定好放在哪個房間,再由木匠師傅在房間裡拼裝,否則,一旦拼裝完成後,再抬到其它房間不太容易,因為體積大而無法抬進門。以前,山村家家戶戶都有這種木床,如今,隨著人們建造樓房後,這種床因多種原因已經不流行了,不過,山村有的老人卻喜歡這種床,並且還到處謀求。圖為在一棟老屋裡拍攝的木床。

與老房子相比,樓房別墅特別富有時代氣息,寬寬的門,大大的窗戶,牆壁粉刷顏色搭配深淺相宜,許多人見到後都說這樣的房子很氣派,住著舒服。「這房子確實漂亮,與土磚屋相比,不怕風吹雨淋,而且住在裡面不用擔心漏雨。」一位老人說,不過,土磚屋也有「長處」,那就是冬天暖和夏天涼快。圖為大山裡村民建造的樓房。

「我家建造了樓房,那種老床放在新房子裡不適合,最近,村裡一位年過古稀的老人家的木床損壞了,其家人四處為老人尋這種床,於是,我把這張老床送給他。」一位村民把老式木床拆開後送到公路上,他說,現在,村裡沒有年輕人睡這種床了。

「我就喜歡這種木床,睡在木床裡面感覺特別踏實,睡眠質量好。」老人一邊搬床,一邊說,他一生睡的都是這種床,習慣了,曾經有幾次到親戚朋友家去,晚上睡的是沒有柱子的床,雖然也很暖和,但不知道什麼原因,都沒睡好,整晚上睡不著。

老人介紹說,老式的木床對他來講,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起床時方便。人上了年紀,起床時手總喜歡扶著床邊的柱子,這樣起來很輕鬆,而現在生產的許多床沒有柱子,起床時麻煩,很吃力。圖為老人在搬床。

村民們幫忙把木床拆開,然後一塊塊放到推車上,並推到老人的家裡。「我家原來有三張這樣的床,做新房子時,全部打掉做柴火燒了。」聽到這話,老人直說可惜,然而,該村民表示,倘若不處理掉,沒地方放,並且留下來有什麼用呢。

山村裡的老屋成為山裡一道景觀,村民經過維修成為生產用房。如今,有人來村裡遊玩進總要來看看這棟土磚屋,土磚屋成了不少人「品農村、憶農宿、戀鄉情」的地方。「說不定哪天,還會有人去參觀我家的床和其它用具呢。」老人笑著說,雖然孩子建造了樓房,但他還住在土磚屋裡。圖為土磚屋有三層,其中,三樓的曬筐裡還晾曬著農作物。

土磚屋的一頭鋪著長長的石頭臺階,這條路曾經是山村人家的「主道」,如今,很少有人走了,石頭臺階上長出了青苔。雖然兒子建造了樓房,但老人還住在土磚屋裡,不想離開,老人睡覺的木床壞了,家人專門為其謀老式床,並將土磚屋進行修繕。俗話說,百孝不如一順,村民們都說老人的孩子有心了。

土磚屋靜靜矗立在大山裡面,土黃色的牆,仔細觀察,上面已經有了裂痕,與樓房相比,顯得有些滄桑,然而,土磚屋簡樸而幽靜,悠久而又親切。在農村,一些村民在土磚屋裡長大,對於老房子和老物件,懷念多於遺忘。雖然住在樓房裡,有的村民仍然對其有一份情感。圖為山村裡的土磚屋。

相關焦點

  • 7旬老人把2個老物件當作傳家寶,3萬不賣留給兒子,看看是個啥
    姚大叔兩口子現在住的是自家的老院子,院子的前半部分已經蓋上了新房子,平時就住在新房的門房裡,後半部分是2孔土窯洞,裡邊的生活用品還保留著從前的樣子,現在他們把這裡當作了廚房。影友李老師是個善於觀察生活的人,他發現了老人放在地上的一小鐵盆,好奇的向老人詢問用途。
  • 「出家人」找古稀老太討水喝,說其屋有「晦氣」,黃紙騙走近萬元
    「出家人」找古稀老太討水喝,說其屋有「晦氣」,黃紙騙走近萬元春節已經結束,不少農村的年輕人也陸陸續續踏上了回到工作崗位的路途中去,為了生活,迫於無奈,有時候不得不遠行,只能留下家中年邁的父母。而在春節前後這段時間,也是許多騙子「蠢蠢欲動」的時候,加上很多農村老人因為年紀大了,防詐騙意識較弱,很容易受騙上當,而這些妄想不勞而獲的江湖騙子們也正利用起這一點,近日,家住鹽城的一位姚姓老太太就遇到了一個騙子,並且還做到了讓她心甘情願的拿出了九點多塊,這究竟是怎樣的騙術呢?姚老太今年已到了古稀之年,七十多歲的年紀讓她的身體每況愈下,基本上只能在家活動。
  • 山村村民建「仿古建築」,做在土磚屋後面,看70歲奶奶常來幹啥
    老奶奶現年70歲,娘家姓儲,婆家姓劉,儲奶奶自19歲嫁到劉家以來,就住在老屋裡,30多年前,他和丈夫一起把老屋進行了重建,東西兩頭各一半,中間還有個大院子,兩個兒子一個住東頭,一個住西頭,如今,兒子都在鎮上建造了樓房,儲奶奶也和孩子們住在一起,不過,她每天白天都到老屋裡來打掃衛生等。圖為巷子裡通住儲奶奶家土磚屋的側門。
  •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思?住大屋不好嗎?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住大房子不好嗎?農村這一俗語是說農村人在日常生活裡,富裕的人不喜歡住大屋,窮人怕走遠路出遠門的道理。哪麼。這句農村俗語說明了農民什麼問題?究竟有什麼道理呢?符合社會現實嗎?下面農村老人鄂東三農,憑藉對農村俗語的了解,談談自己的想法。
  • 山西8旬老人在農村建後勤基地,種1種稀罕物獨享,看看是啥
    81歲的安爺爺家住山西省晉南農村,辛辛苦苦拉扯大了孩子,到了安享晚年的時候,前幾年被兒子接到了首都去生活,不想安爺爺住在北京卻經常遭遇「尷尬事」,還斷了自己一輩子在家裡「獨享」的愛好,急得他都想哭,後來無奈重新回到了農村老家,大家看看這是咋回事。
  • 廣西老人痴迷老物件收藏 數千件藏品講述「光陰的故事」
    中新網柳州12月8日電 題:廣西老人痴迷老物件收藏 數千件藏品講述「光陰的故事」作者 朱柳融數百冊泛黃的小人書,一字排開的老式時鐘,不同年代的電影放映機,各式收音機、錄音機等老物件,擺滿了位於廣西柳州市
  • 110歲老奶奶家有2寶,「杵布石「和老酸棗樹,說啥都不賣
    我只喜歡喝高度白酒,烈酒過癮,低度的沒勁,其它東西我更不感興趣。」就此我們拉開了話題。「原本孩子們想把我接到他們家,輪流伺候我,我覺得住在自己的家裡比較自由,平常有侄子一家照顧就不錯,不能給太多的人再添麻煩,我今年都叫110歲了,已經非常的滿足,孩子們都有自己的一家人要過日子,去了別人家也不習慣,就說前半年侄子給我加固房子,我臨時住在小外甥家,地板太光滑我很不適應,差點將我摔倒,說來說去還是自家好,環境熟悉,幹啥都方便。」
  • 晉南黃土地滴水成冰,看看住在土窯洞裡的8旬老夫妻生活成啥樣子
    生著火後,大爺給我們聊了起來,大爺說,這座地坑院是在他和父親手上建起來的,到現在差不多有六十多年了,家裡的孩子們早已成家立業,現在這個老院子就住他和老伴兩個,幾個孩子都在村上有磚房子年年喊他倆去住,可他就是不願帶老伴上哪。
  • 農村諺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是啥意思?
    農村有句老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農村老俗話是非常的多,這也是老祖宗歷經千百年經驗,去其糟耙留其精華而獲得結果,所以說一些農村俗語包含著很多大道理。而今天我們說一下這句關於養生和生活的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到底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第一,「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的意思。「老不洩殘精」的意思:古人云:「人有三寶精氣神」,而這「殘精」中的精,當然也是精神氣足的意思。而這裡的洩則是指的消耗。
  • 老人去世有啥前兆?
    更加艱難的是,那兩個表大爺學習成績都不錯,姑奶奶一個都不捨得讓他們輟學。那怎麼辦?只能咬牙硬撐著,生生地供出了兩個大學生。每當交學費的時候,姑奶奶一家都是愁雲慘霧,沒錢哪!只能左邊借1塊,右邊借2塊,事後再省吃儉用,湊齊錢還給人家。就這樣,姑奶奶硬生生靠這樣循環借錢,把兩個兒子都供到大學畢業。那時候大學生還包分配,兩個兒子畢業後都被分配到政府部門工作。
  • 尋找鍾村人記憶中的老物件,「記住鄉愁,留住美麗回憶」有償...
    水車:灌溉輔助設施,多為用手或腳驅動,能將低處水源向高處提升1~2米左右。1月7日-1月31日以反映鍾村街地方耕種勞作的各種老物件為主,包括:老農具等木製老物件1、應徵物件要求有一定的特色、代表性。2、應徵物件要求能反映番禺區鍾村街的農耕、鄉愁特點及文化內涵。
  • 古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啥意思
    簡單舉個例子,現如今很多老年人家裡放的東西都不捨得仍,總覺得還能放,還能吃。02除了一些歷史名人總結出來的養生之道外,在民間來會流傳出一些諺語,這些諺語的產生往往都是來自於生活經驗,像「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
  • 老話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啥意思?老祖宗忌諱什麼
    老話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啥意思?老祖宗忌諱什麼諺語在我國非常流行,民間流傳了很多這樣的話,都是祖先的生活經驗和智慧的總結,給後人一些警示和借鑑。俗語聽起來很簡單,但它們有很多含義。比如「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祖先為什麼要這樣告訴後代?他們在忌諱什麼呢?「寧可借屋停喪」在農村,家裡有人去世是一件很大的事情,鄰居會主動幫忙,這時,出事兒的家庭房子底盤可能容納不了這麼多人和東西,所以這時鄰居家附近空地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 九旬老人摔倒受傷 鄭州崔警官「包看病包尋家人」
    頂端新聞·河南日報記者 李鳳虎 通訊員 郭建嶺「老人歲數大了!如果不是崔警官及時救助,我們家真不知道怎麼過!」1月5日,李某專程趕到鄭州市公安局中原分局棉紡路派出所致謝。李某口中的崔警官是棉紡路派出所三棉東社區民警崔倫經。
  • 農村7旬老人門樓上2件稀罕物,給20萬元不賣,看看啥東西
    從村子的巷道裡轉過一個大彎我們尋到這裡,得以看到個整個古門樓的全景,大家正在討論古門樓年代,猜測著它的建築風格的時候,從旁邊來了一位老人走進了院子,老人家耳朵有點不太好使,影友大聲呼喊了幾聲他才回過了頭。
  • 古稀老人一手精湛柳楷讓人稱讚,堅持日課,成為民間寫碑聖手
    民間是藏龍臥虎的聖地,往往孕育著身懷絕技的人才,不然我們經常說「高手在民間了」,的確如此,在一些農村還保留著寫碑刻碑的傳統,而這些寫碑人,往往是書法聖手,尤其是楷書聖手,這不,就有這樣一位古稀老人,能夠寫到一手精湛的柳楷,被人們所稱道,他為人低調謙虛,每每有人稱讚他的書法時,他都會說一句「還有待於提高
  • 失語古稀老人補辦身份證,只知姓名不知身份證號難壞戶籍民警
    近日,一名患有語言障礙的古稀老人來到濟南濼口派出所補辦身份證,由於無法正常溝通,僅根據老人的名字很難查詢其身份信息。民警急中生智,拍下老人的照片發動派出所全體民警尋找線索。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努力,民警最終查到老人的身份信息,順利為其補辦了身份證。
  • 海壇歷史的收藏者:老物件裡藏著嵐島歲月!
    伊海常說,這些舊物件都凝聚著舊時海島勞動人民的艱辛和智慧,有的工具到現在仍具有實用價值。為了得到家人的理解與支持,伊海每帶回一件舊物件,就與妻子、孩子分享它的故事,慢慢地伊海的家人也喜歡上這些老物件。「他尋找到滿意的物件時總是很開心,現在滿屋子都是他的「心頭好」。
  • 批八字 屋上土命命帶偏官命運如何
    小時常常聽見家中的老人說八字命局,總以為高深莫測,但其實八字命局並不神秘,而是每一個人都應該知道的。人出生有年月日時四柱,每一柱兩字,共八字,能夠看出一個人的性格和命運。屋上土,就是年命的一種,對應著丙戌年、丁亥年。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八字入門欄目看看屋上土命帶偏官的命運如何。
  • 茂名倆個忤逆仔,為分家產大吵大鬧拆了老豆住住間屋!太過份了!
    據老人說:在前幾年他家已經做好一棟佔地200多平方的3層半新房子,當時做基礎和第一層的21萬是他出資做的,其他樓層是兩個兒子出錢做的,因為一些家庭原因,他不想住新屋,他還是在舊屋食住,老人一直都是自食其力,兩個兒子也沒給過他什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