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年底催婚,風靡江浙的「兩頭婚」,會不會成為主流婚配形式?

2021-01-15 新量度交流圈

年關將至,對於大多數適婚青年來說,無疑會遭受來自四面八方的催婚壓力。面對與日俱增的催婚,為了不忤逆親人的期許,越來越多年輕人除了選擇「借」、「租」對象外,也有一些人借鑑「兩頭婚」相互成全。

何為「兩頭婚」?

「兩頭婚」在江浙以及中西部零星幾個城市流行,並悄然改變中國傳承千百年的家庭社會關係。「兩頭婚」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或交替居住。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稱呼爺爺、奶奶。

「兩頭婚」的優勢

與傳統婚姻相比,兩頭婚姻確實具有一定優勢。首先,「兩頭婚」簡化了婚姻形式,婚前沒有彩禮、嫁妝等結婚開支減輕了雙方的經濟負擔;婚後生活中,如買房,買車等,則由雙方共同出資購買,避免了傳統婚姻當中由男方獨自出資導致男方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的現象出現。

其次,因為夫妻有兩個孩子,各有一個孩子隨自己家姓,這樣就避免了重男輕女的思想產生。同時,解決了財產繼承和傳宗接代的需求,也避免了婆媳矛盾問題。

有些年輕人樂於接受「兩頭婚」的婚姻形式,認為這是男女平等意識增強的結果,有利於增強男女雙方原生家庭的和諧相處,增加雙方的黏性,減少家庭的割裂。同時,又積極響應了國家的生育政策,有利於緩解社會的老齡化。

兩頭婚的弊端

「兩頭婚」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雙方不願意「離家」以及照顧父母的需求,看似「折中」,實際未必雙贏。

首先,「兩頭婚」婚姻形式中,孩子跟誰姓氏、具體生幾個、生活配置和教育方式等問題,一般是婚前約定好,但也會存在突生變故,如果矛盾難以調和,很容易造成兩家矛盾,甚至婚姻破裂。

而且,為了延續兩家的「香火」願望,協議生下兩個孩子,把生孩子當成傳宗接代、財產分割的附屬品,本質上既是對婚姻的褻瀆,也是對新生兒的不人道。

其次,兩個相對獨立的家庭會使孩子身處一種相對分裂的家庭氛圍,分開養育彼此之間的關係變得生疏,其家庭身份的認同、兄弟姐妹的情感無法保證,最終會影響家庭和諧。或者,兩個家庭若在物質和觀念等層面存在差異,長此以往的積怨,兩個家庭勢必積重難返。

除此以外,年輕人的小家完整性和親密度沒有保障,涉及共同債務等問題,難以解決,年輕人過度依賴原生家庭會導致缺少獨立自覺與責任擔當……

「兩家親」還是「兩頭昏」

如果單純為了逃避催婚,與其說選擇「兩頭婚」相互成全,不如說這是相互敷衍。

「兩頭婚」類似於合夥企業,本質上是一種婚姻合夥。夫妻兩除了在形式上具備婚姻的外形,但婚姻的內核和意義卻像極了雙方各取所需的利益交換。雙方能否適應大家和小家的磨合,能否妥善處理各種難以預見的問題,都是將決定「兩家親」還是「兩頭昏」。

婚姻和家庭確實是伴隨著犧牲與取捨,婚姻也並非是每一個人的人生必需。但是結婚之前,雙方要用理性的思維思考婚姻關係,用適當的勞累與取捨彌補顧家之難,不必用「婚姻之名」搞「搭夥過日子」。

「兩頭婚」既不是經濟邏輯的現象,也不是文化價值的體現,而是一種基於獨生子女家庭內部利益協調機制,沒有過多效仿意義。未來或許會有更多的年輕人接受「兩頭婚」,但不一定要成為主流的婚姻形式。

—END—

相關焦點

  • 火遍全網的「兩頭婚」,為何興起在江浙一帶?
    近日,一種叫做「兩頭婚」的婚姻形式引起了全網強勢圍觀。這種形式起源並流行於江浙農村一帶,男女雙方婚前無需彩禮與嫁妝,雙方都準備婚房,兩邊輪流居住或自由居住。且不論這種婚姻形式究竟是進步還是倒退,其率先興起並流行於江浙一帶,確實令人毫不意外。歷史:「兩頭婚」由來已久實際上,這種婚姻形式並非近些年的新現象,早在明清時期的江南農村,它就已經出現過了。
  • 江浙「兩頭婚」現象:是「兩家親」還是「兩頭昏」?
    「不嫁不娶」「兩家拼拼」,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同時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並且一家一個姓……這種被稱為「兩頭婚」的婚姻形式,在江浙以及中西部零星幾個城市流行,並悄然改變中國傳承千百年的家庭社會關係。據專家分析,這種婚姻方式與地區經濟發展和此前的人口生育政策相關,特別是來自獨生子女家庭希望姓氏延續的需求。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兩頭婚什麼意思?和傳統婚姻有何不同?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專訪「兩頭婚」研究者:為什麼興起在江浙,家庭內部如何協商
    近日,一種被稱為「兩頭婚」 的婚姻模式引起人們關注。趙春蘭是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博士、浙江外國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2016年年底到2017年年初,她就關注到了「兩頭婚」的現象。比如孩子跟誰姓,婚房怎麼做,聘禮要不要下,因為這些都關乎特別重要的一些問題,所以協商性很強。但是隨著生活步入正軌,兩個家庭能夠比較好地相處融洽的時候,其實沒有這麼多協商,大家都好說話,好商量。澎湃新聞:「兩頭婚」家庭最在意的是什麼?趙春蘭:我覺得傳宗接代的觀念是最開始會有「兩頭婚」的原因。澎湃新聞:「兩頭婚」的婚姻形式是進步嗎?
  • 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這種婚姻形式,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
  • 「男不娶女不嫁」,如何解讀江浙地區的「兩頭婚」?
    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兩頭婚」現象,經媒體報導之後引起廣泛關注。對於習慣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傳統婚姻模式的人們來說,這種「男不娶女不嫁」的新婚姻模式真可謂顛覆了認知。  這種讓不少網友大呼「毀三觀」的婚姻模式,在江浙當地早就已經出現,而且不在少數。當地人也早已見慣不怪,淡然待之。  「兩頭婚」的出現,其根源在於人們的社會生活和社會關係發生了變化,婚姻制度必須回應這種變化,回答人們對婚姻制度提出來的新需求。  獨生子女普遍化,使中老年父母與成年子女的陪伴需求成為難題。
  • 兩頭婚:從妻子口袋裡掏出兩百塊,你一百我一百,這叫男女平等?
    關注熱點,關注社會問題與女性問題,與你共鳴,請關注百家號「侯虹斌」近年來,江浙一帶興起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實行AA制,男方不付彩禮,女方不出嫁妝,結婚時男女雙方家中都辦喜事,結婚後在兩邊居住,需要的房子、車等由雙方共同花錢買,同贍養雙方家中的老人等。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言娶,女不叫嫁,婚後常住爸媽家,兩娃分別...
    ,並且一家一個姓……  這種被稱為「兩頭婚」的婚姻形式,在江浙以及中西部零星幾個城市流行,並悄然改變中國傳承千百年的家庭社會關係。同時,二孩政策為「兩頭婚」流行提供了現實契機。  我國幅員遼闊,文化差異巨大,社會各界對「兩頭婚」現象也爭論不休,有人說這是「兩家親」,有人卻說這是「兩頭昏」。  那麼,新形式婚姻會不會影響夫妻間感情?與父母居住,年輕夫妻是否會缺少獨立自覺與責任擔當?一家一個姓,孩子對家庭身份的認同、兄弟姐妹的情感如何保證?
  • 「兩頭婚」是什麼婚?能真正公平嗎?
    最近,江浙地區「兩頭婚」的婚姻形式引起廣泛討論,有人認為「兩頭婚」省掉了彩禮和嫁妝,簡化了傳統婚姻形式,是一種進步;也有人認為雖然彩禮嫁妝被省去,但小夫妻的日常開銷還是要依靠雙方父母,年輕人不獨立自主。 「兩頭婚」的具體實行中和傳統嫁娶婚都有哪些差異?這種婚姻形式更能保護女性的權益嗎?未來有可能擴展到全國嗎?
  • 「兩頭婚」的好與壞,要看夫妻如何去經營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近日,《中國婦女報》報導的「兩頭婚」的婚姻模式在網上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僅在微博上,「兩頭婚」這一話題的閱讀量高達就有3.1億,討論量也有3.8萬之高。由此可見,人們對於這種新型婚姻形式十分關注。
  • 「兩頭婚」悄然興起,暴露了部分夫妻的「野心」
    畢竟江浙地區自宋朝以後就成為中國比較富庶繁華的地區,而一旦經濟發展到某個程度之後,就會生出某些奇怪的習俗。網上很多人都議論紛紛,我還看到很多年輕人表示贊同,認為這才是真正的「門當戶對」。其實在經濟發展的今天,或許很多年輕人都有這種意識,雙方條件都不錯,而且大家也不是傻瓜,婚姻財產分得非常明確,就算最後婚姻真的出現狀況,也不會為了夫妻財產和鬧得不可開交。
  • 「兩頭婚」興起引熱議:男弱女強還是男強女弱?聽聽專家怎麼說
    文|一凡 知乎上,一個生活在江浙地區的南方女孩講述: 她說,在她生活的小城,最近幾年衍生出了一種獨特的婚姻狀態:不進不出。女方不嫁,男方不娶。男女雙方不會互相交換禮金和彩禮,沒有錢財上的瓜葛。夫妻生下兩個孩子,一孩跟父姓,二孩隨母姓。
  • 過年回家面對催婚,十二星座會如何面對?天蠍座誓死不從
    而同樣的十二星座也要面對來自長輩的催婚,他們都會有什麼反應呢?一起來看看吧!  巨蟹座  巨蟹座是比較顧家的人,比較看重家庭,也不敢忤逆家裡的長輩,家裡催婚他們就乖乖地聽著,讓相親也會去相。哪怕心裡不願意,面上也會讓父母好受點。
  • 兩頭婚是什麼?只是一陣風,傳統婚姻模式短時間不會改變
    大牛忙婚姻情感辨析系列關鍵詞:兩頭婚、傳統婚姻文章長度:2800字原創文章、抄襲必究近幾天「兩頭婚」這個詞火了,初次看到該詞不明所以。後來看懂了,原來這是媒體自創的詞,用來歸納某一類婚姻的組合形式。細細看來,這種歸納確實挺形象。有不少人認為這是未來的新式婚姻形式,可以讓婚姻中的男女真正做到平等相處。
  • 不必戴有色眼鏡看「兩頭婚」 它只是客觀限制下的家庭權變
    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呢?莫豔清表示,任何一種婚姻形式的變化,都是客觀情勢變遷的結果。「『兩頭婚』的興起,牽涉到多重因素,有計劃生育政策、家庭傳統宗族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等等,它並不是單一方面影響的結果。」那麼,在多種因素中,哪種因素所佔比重較大呢?「眾所周知,任何一種婚姻形式的考量都有經濟因素在裡面,這是不可避免的。
  • 「兩頭婚」最重要的是平衡,但也保證了女方的贍養責任和權益
    最近,江浙地區「兩頭婚」的婚姻形式引起廣泛討論,有人認為「兩頭婚」省掉了彩禮和嫁妝,簡化了傳統婚姻形式,是一種進步;也有人認為雖然彩禮嫁妝被省去,但小夫妻的日常開銷還是要依靠雙方父母,年輕人不獨立自主。「兩頭婚」的具體實行中和傳統嫁娶婚都有哪些差異?這種婚姻形式更能保護女性的權益嗎?未來有可能擴展到全國嗎?
  • 十二星座如何應對「催婚」
    在我們固有的思想中,好像每個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應該去組建家庭,不應該再一個人單著,好像只有擁有另一半,人生才是完整的,若是沒有的話,七大姑八大姨就會開始催婚,那麼十二星座面對催婚的時候,各會如何應對呢?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這種新婚姻形式上熱搜!是「兩頭...
    不同以往的形式:兩頭婚近日,《中國婦女報》刊載文章《江浙興起兩頭婚偶然還是必然?》,引發了網友們關於婚姻的討論。文中提到江浙一帶興起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
  • 春節回家十二星座會怎樣應對催婚
    雙魚座雙魚座的人性格溫柔,在面對家人的催婚的時候,會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想辦法說服家裡人,不要催婚,該來的一切都會來,不用著急。水瓶座水瓶座的人會想盡一切辦法去跟家裡人溝通,希望父母能夠理解自己,認同自己的價值觀,不要用催婚來使水瓶座找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
  • 男不娶女不嫁,最近流行的「兩頭婚」~你怎麼看?
    在網友評論中,不少網友對此持積極看法:這種形式並非近年出現,90年代時在蘇南、浙北等地區就都有分布。復旦大學社會學專業博士畢業的趙春蘭於2017年到2019年期間在水村進行田野調查時,記錄了這樣一個家庭非常有代表性:阿斌姓「俞」,小琪姓「金」,兩人自由戀愛,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兩頭婚」「兩頭姓」成了雙方家庭順其自然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