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遍全網的「兩頭婚」,為何興起在江浙一帶?

2021-01-11 澎湃新聞

原創 藍橋 搜狐城市

近日,一種叫做「兩頭婚」的婚姻形式引起了全網強勢圍觀。

這種形式起源並流行於江浙農村一帶,男女雙方婚前無需彩禮與嫁妝,雙方都準備婚房,兩邊輪流居住或自由居住。婚後生育兩個孩子,一胎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二胎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未來的家庭養老問題,由男女雙方共同承擔。

且不論這種婚姻形式究竟是進步還是倒退,其率先興起並流行於江浙一帶,確實令人毫不意外。

歷史:「兩頭婚」由來已久

實際上,這種婚姻形式並非近些年的新現象,早在明清時期的江南農村,它就已經出現過了。

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發表於1938年的《江村經濟》中就有過這樣的描述,當一對父母僅有女無子,他們就可能「要求女兒的未婚夫的父母允許他們的女兒為他們傳嗣。換句話說,他們有權利將其女兒的一個男孩作為他們自己的孫子。這類婚姻稱作『兩頭掛花幡』,意思是在兩個家的祖宗牌位上插兩面花旗。」

這種婚姻介於嫁娶和入贅之間,既保留了男方的面子,又省下了一比彩禮,還解決了女方家裡傳宗接代的問題。不過由於當時有女無子的情況較少,這種婚姻只是個例。

1980年代計劃生育政策實施後,獨生家庭開始變多。最早一批獨生子女到了適婚年紀時,正好是新世紀之初,也就是「兩頭婚」開始流行之時。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莫豔清在接受採訪時講到,當時的「兩頭婚」主要是解決獨生子女家庭,尤其是女方家庭的情感撫慰和養老問題。女方家庭不要彩禮,將來女兒兩邊住,生的小孩絕大多數跟父姓,母姓佔據中間字位置,孩子管母親的父輩也叫爺爺奶奶。

2012年起雙獨、單獨、全面二孩政策陸續實施,「兩頭婚」家庭可以生育第二個小孩,又增加了第一胎隨父姓、第二胎隨母姓的約定,逐漸演變成了如今火遍全網的「兩頭婚」。

莫豔清在接受採訪時總結了如今「兩頭婚」的五大特徵,除了以上提到的約定外,雙方都為農村或農村拆遷轉社區的家庭也是一個普遍要素。他們的原生家庭相隔距離並不太遠,便於夫妻兩邊輪流居住或自由居住,有效解決雙方家庭的情感撫慰和養老問題,這也是「兩頭婚」能夠實現的一個前提。

莫豔清總結的「兩頭婚」基本特徵/中國婦女報

這種婚姻形式起源並流行於江浙一帶,尤其是蘇南浙北農村一帶,可以說與當地發達的經濟息息相關。

經濟:居民相對較為富裕

締結婚姻從來都包含著經濟上的算計和考量。「兩頭婚」這種形式在經濟上既包含了「不在乎彩禮嫁妝,自家也能置辦婚房、養育後代」的意思,也包含了「自家財產不會隨婚姻關係而落入外姓人之手」的意思。總的來說就是有錢,且彼此都不佔便宜。

而若論有錢,幾乎沒有能跟蘇南浙北相比的區域了。此前搜狐城市提到,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10座城市中,江浙城市獨佔6席,其餘4席是北上廣深。百強城市中,江浙兩省獨佔21席,浙江11個地市全部上榜。蘇南浙北的城市,更是幾乎全部位居前40。

更恐怖的是,蘇南浙北的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比城鎮居民收入的排名還要高。除了城鎮化率100%的深圳和近兩年已不公布此項數據的北京之外,2019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前5的全是浙江城市,除了浙南的麗水之外,其他城市更是全部位居前30。蘇南的全部城市,也都位居前35名之內。

當然,可支配收入只是當地居民所擁有的一部分,其祖輩傳下來的財富以及近年來因企業建廠、城市建設需要徵地拆遷得到的補償,更是讓部分居民積累了不菲的財富。在當地實行「兩頭婚」的家庭中,這樣的拆遷戶或準拆遷戶佔據了不小的比例。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範麗珠和浙江外語學院教師趙春蘭在幾年前的研究中就曾提到,在比較富裕的浙江農村,無男性子嗣的家庭如何解決財產的繼承與分配問題較為重要。因為一旦女兒嫁出去,財產很可能被男方家庭控制:「如果(孫輩)不姓自己的(姓),就等於(土地)徵用之後補償的多套住宅白白地給了外(姓)人。」招上門女婿是一個選擇,但村民也擔心「招贅、倒插門等,最後很可能會竹籃子打水,人財兩空」。

有錢、有需要,「兩頭婚」就成了當地獨生家庭順其自然的選擇。但光從財富上來看,廣東其實也具備這樣的條件。廣珠佛莞中的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能排進前20,且因拆遷等原因誕生的富戶聞名全國。但它與江浙相比,在生育、宗族等方面的觀念大不相同。

觀念:重男輕女思想淡薄

首先,江浙地區計劃生育政策執行得較為嚴格,獨生子女的比例更高。1980年前後,全國開始正式實施計劃生育,彼時江浙兩省的生育率就已經降至15‰左右。到了2000年之後,更是穩定維持在10‰左右,始終在全國排名倒數。而廣東的出生率,一直以來都高於江浙,尤其在計劃生育政策剛開始實行的幾年裡。

在2008年統計的各省獨生子女率(已結束生育期並終身只生育一個孩子的婦女人數與已結束生育期的婦女總人數之比)中,江蘇高達47.2%,浙江37.4%,均位列全國前10,而廣東僅有13.7%。

獨生子女率高,除了讓江浙地區的家庭有更多的情感撫慰、養老繼承需求外,也讓這一地區重男輕女的觀念更為淡薄。獨生女在家中也是被父母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很多父母不願意她嫁得太遠受夫家牽制,再加上自身的需求,便更能接受這樣的婚姻形式。

莫豔清在接受採訪時也提到,「其實蘇南浙北地區,重男輕女思想和宗族傳統文化,就全國而言相對來說比較淡薄,父輩也好,子輩也好,對上述觀念較為淡化,才會推動這種婚姻的產生。如果是很傳統、很濃厚的宗族地區,很難產生這種婚姻。」

畢竟,「兩頭婚」的女方既拿不到彩禮,還要準備婚房,婚後還會跟原生家庭有較深的牽絆,都是重男輕女觀念較重的家庭所不能理解的。男方則要分出一個孩子給女方家庭,也是宗族觀念較深的地區較難接受的。

也正是因為種種原因的疊加,「兩頭婚」這種形式只是特定時期出現在江浙特定區域的產物,不會大範圍內流行。浙江順博律師事務所律師杜鵬認為,今後這種形式會跟招上門女婿一樣,依然存在,但不會成為普遍現象。「由於生育政策的調整,越來越多的二孩家庭出現後,很多家庭對此方面的需求會下降。需求下降,兩頭婚現象自然會減少。」

參考資料:

[1] 「兩頭婚」 上熱搜!它從何而來,往哪裡去?這回一次說清楚了.中國婦女報

[2] 「兩頭婚」悄然出現,你怎麼看?中國婦女報

[3] 論婚姻與生育的社會屬性——少子化背景下浙北鄉村婚育模式嬗變的田野觀察.趙春蘭 範麗珠

[4] 水村的兩頭婚:傳統與現代在一個浙北村莊走向和解.澎湃新聞

[5] 兩位專家三年前就在浙江研究了「兩頭婚」,到底咋回事?.瞭望東方周刊

原標題:《火遍全網的「兩頭婚」,為何興起在江浙一帶?》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中國婦女報微信公號12月20日消息,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兩頭婚什麼意思?和傳統婚姻有何不同?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專訪「兩頭婚」研究者:為什麼興起在江浙,家庭內部如何協商
    「『兩頭婚』充滿了協商性,包括孩子跟誰姓」澎湃新聞: 什麼是「兩頭婚」?定義是什麼?趙春蘭:首先我想要澄清一點,之前媒體報導的所謂「兩頭婚」中提到「兩頭」是指各自住各自家,這點是不準確的,不是各自住各自家。而是兩邊都有婚房,都有生活的空間。
  • 「兩頭婚」興起引熱議:男弱女強還是男強女弱?聽聽專家怎麼說
    這種在我國江浙一帶悄悄興起的新的婚姻形式,俗稱「兩頭婚」,或「兩家親」。這種新興的婚姻模式受到很多當地人的推崇,同時也有人認為這種類似「AA制」的婚姻形式會給夫妻和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造成傷害。 有人認為公平,有人認為吃虧,一時眾說紛紜,引發熱議。那麼,什麼是「兩頭婚」呢?
  • 「兩頭婚」悄然興起,暴露了部分夫妻的「野心」
    最近經常在網上看到網友們熱議「兩頭婚」,甚至還一度上了微博熱搜。所謂「兩頭婚」,其實就是男不娶女不嫁,雙方都有屬於自己的房子,生了孩子後一個跟父親姓,一個跟母親姓,如果夫妻工作忙的話,就會把兩個孩子分別給夫妻雙方的父母帶。其實這種婚姻情況並不是最近幾年才興起的,而是清朝時期就已經存在了。
  • 「男不娶女不嫁」,如何解讀江浙地區的「兩頭婚」?
    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兩頭婚」現象,經媒體報導之後引起廣泛關注。對於習慣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傳統婚姻模式的人們來說,這種「男不娶女不嫁」的新婚姻模式真可謂顛覆了認知。  這種讓不少網友大呼「毀三觀」的婚姻模式,在江浙當地早就已經出現,而且不在少數。當地人也早已見慣不怪,淡然待之。  「兩頭婚」的出現,其根源在於人們的社會生活和社會關係發生了變化,婚姻制度必須回應這種變化,回答人們對婚姻制度提出來的新需求。  獨生子女普遍化,使中老年父母與成年子女的陪伴需求成為難題。
  • 江浙「兩頭婚」現象:是「兩家親」還是「兩頭昏」?
    「不嫁不娶」「兩家拼拼」,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同時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並且一家一個姓……這種被稱為「兩頭婚」的婚姻形式,在江浙以及中西部零星幾個城市流行,並悄然改變中國傳承千百年的家庭社會關係。據專家分析,這種婚姻方式與地區經濟發展和此前的人口生育政策相關,特別是來自獨生子女家庭希望姓氏延續的需求。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言娶,女不叫嫁,婚後常住爸媽家,兩娃分別...
    」的婚姻形式,在江浙以及中西部零星幾個城市流行,並悄然改變中國傳承千百年的家庭社會關係。「『兩頭婚』體現出『人是活的』這一特徵,這些家庭主動對傳統文化系統進行調整,在依循地方規制的同時,又對傳統規制進行創新。」  趙春蘭發現,目前除了江浙地區,雲南、貴州、甘肅等地也零星出現了「兩頭婚」例子。  不僅僅是地域的跨度,「兩頭婚」時間的跨度也比外界想像得更長。
  • 「兩頭婚」的好與壞,要看夫妻如何去經營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近日,《中國婦女報》報導的「兩頭婚」的婚姻模式在網上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僅在微博上,「兩頭婚」這一話題的閱讀量高達就有3.1億,討論量也有3.8萬之高。由此可見,人們對於這種新型婚姻形式十分關注。
  • 面對年底催婚,風靡江浙的「兩頭婚」,會不會成為主流婚配形式?
    年關將至,對於大多數適婚青年來說,無疑會遭受來自四面八方的催婚壓力。面對與日俱增的催婚,為了不忤逆親人的期許,越來越多年輕人除了選擇「借」、「租」對象外,也有一些人借鑑「兩頭婚」相互成全。何為「兩頭婚」?
  • 兩頭婚:從妻子口袋裡掏出兩百塊,你一百我一百,這叫男女平等?
    關注熱點,關注社會問題與女性問題,與你共鳴,請關注百家號「侯虹斌」近年來,江浙一帶興起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實行AA制,男方不付彩禮,女方不出嫁妝,結婚時男女雙方家中都辦喜事,結婚後在兩邊居住,需要的房子、車等由雙方共同花錢買,同贍養雙方家中的老人等。
  • 是「兩頭...
    不同以往的形式:兩頭婚近日,《中國婦女報》刊載文章《江浙興起兩頭婚偶然還是必然?》,引發了網友們關於婚姻的討論。文中提到江浙一帶興起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
  • 不必戴有色眼鏡看「兩頭婚」 它只是客觀限制下的家庭權變
    連日來,「兩頭婚」話題引發全網關注,引起全民大討論。有人支持,有人反對,一時間眾說紛紜。「兩頭婚」興起的關鍵性因素是什麼,「兩頭婚」為解決什麼問題而出現,「兩頭婚」本身有何發展過程以及它是一種進步還是一種倒退?就這些問題,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採訪了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莫豔清。「兩頭婚」興起的根本原因?
  • 「兩頭婚」是什麼婚?能真正公平嗎?
    最近,江浙地區「兩頭婚」的婚姻形式引起廣泛討論,有人認為「兩頭婚」省掉了彩禮和嫁妝,簡化了傳統婚姻形式,是一種進步;也有人認為雖然彩禮嫁妝被省去,但小夫妻的日常開銷還是要依靠雙方父母,年輕人不獨立自主。 「兩頭婚」的具體實行中和傳統嫁娶婚都有哪些差異?這種婚姻形式更能保護女性的權益嗎?未來有可能擴展到全國嗎?
  • 臺上十年沒火,師父一句摘字火遍全網,張九南也熬來了「金手指」
    標題:臺上十年沒火,師父一句摘字火遍全網,張九南也熬來了「金手指」如何進入德雲社,有的是專心報考,有的是親戚介紹,而張九南的報考原因卻是因為,練習自由搏擊受傷,在家無事可幹,才來到了德雲社學相聲。雖然是為了舞臺效果,但是張劍宇這三個字從郭德綱口中說出來之後,張九南算是火遍全網,「瘋狗」、「爺們」兩個詞也讓不少網友頻頻笑道,原來德雲社除了說學逗唱,還有如此的演繹風格。張九南火了,但是在臺上他卻說了這麼一句話:我張九南在臺上十年沒火,被師父一句摘字,火遍全網。這句話透露出了張九南的心酸,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 一種新的婚姻形式悄然興起!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來源:郎club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形式,當地人俗稱「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有何利弊?
  • 兩頭婚意味著什麼?揭開旺夫的遮羞布,女人的命運清晰可見
    談及因果,論起本質,翻遍了五千年來所有的旺夫故事,歸根結底只有「犧牲」兩個字。 兩頭婚 傳統婚姻,女人在家相夫教子,生娃、帶娃、養娃,做家務,照顧家庭,付出的遠比男人更多。
  • 「兩頭婚」最重要的是平衡,但也保證了女方的贍養責任和權益
    最近,江浙地區「兩頭婚」的婚姻形式引起廣泛討論,有人認為「兩頭婚」省掉了彩禮和嫁妝,簡化了傳統婚姻形式,是一種進步;也有人認為雖然彩禮嫁妝被省去,但小夫妻的日常開銷還是要依靠雙方父母,年輕人不獨立自主。「兩頭婚」的具體實行中和傳統嫁娶婚都有哪些差異?這種婚姻形式更能保護女性的權益嗎?未來有可能擴展到全國嗎?
  • 火遍全網的網紅都是什麼學歷?劉宇寧技校李雪琴北大,李佳琦最讓人...
    網紅無疑是當下時代最受熱捧的人群,甚至在某些方面的影響力已經不亞於一些明星,甚至很多明星也都會和網紅進行互動合作,當然也有很多正能量的優質網紅深受大家的喜愛,但他們的學歷是什麼也是粉絲們十分好奇的。火遍全網的網紅都是什麼學歷?劉宇寧技校李雪琴北大,李佳琦最讓人意外!
  • 禽流感為何瞪著「三角眼」 江浙一帶的水禽多?
    目前,尚沒有任何確切定論,來說明為何疫情始發於長三角,但候鳥遷徙以及江蘇水禽的豐富,讓人不得不有點聯想。那麼,下一個地區會是誰,還有沒有新增病例?面對如此陌生的病毒,也許誰都無法預測這場病毒的「遷徙」,人與病毒的「追擊戰」還要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