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讀|「全才」蘇軾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2021-01-20 人民讀書

在中國文化史上,蘇軾是一顆璀璨奪目的巨星。他的詩、詞和散文,都可以代表北宋文學的最高成就。他的「天涯何處無芳草」「不識廬山真面目」「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等名句,千百年以來,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成為我們提升尋常生活趣味的涓涓溪流。他的書法,在宋代「蘇黃米蔡」四大書法家中位列第一。可以說他詩詞書畫俱佳,是才子中的「全才」。

這樣的蘇軾是如何培養出來的?一個人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既需要個人的努力,也需要良好的教育,蘇軾也不例外。

今日,我們一起走進蘇軾的生活,去看看他的成長之路。

父親嚴格而良好的文化教育

嚴格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蘇軾的首要原因。這要歸功於他的父親蘇洵。蘇洵雖然一輩子沒做過什麼大官,但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學者。

蘇洵對孩子的教育是非常嚴格的。有詩詞為證。蘇軾曾經在一首詩中記敘了小時候父親監督自己讀書的情景:

《夜夢》(節選)

蘇軾

夜夢嬉遊童子如,父師檢責驚走書。

計功當畢春秋餘,今乃粗及桓莊初。

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掛鈎魚。

這首詩大意是說:

蘇軾小時候太貪玩了,不知道讀書,於是父親每天監督他看書。有一天,父親要出門辦事,臨走前,給蘇軾布置了一項家庭作業——讀《春秋》,並要求他今天務必把這部史書看完,回來後要檢查。眼瞅著父親快回來了,可自己《春秋》讀了還不到三分之一,知道自己肯定會挨批評。此時蘇軾心裡好像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的,就像魚咬住了魚鉤一樣難受。

蘇軾寫這首詩時,已經六十多歲了。那時的他在遙遠的海南島過著清苦艱辛的生活,卻依然能夢見兒時父親督促自己讀書的情景,可見蘇洵家教之嚴格,早已深刻滲入到蘇軾的血液中。可以說後來蘇軾文學上這樣優秀的成績,和早期他父親的嚴格要求是分不開的。

蘇洵不僅對孩子文化知識的學習特別重視,同時對他們做人特別重視。為此,蘇洵特別為孩子寫了一篇文章——《名二子說》。

在這篇文章中,蘇洵從蘇軾和蘇轍的名字入手,分析、告誡他們將來應該怎樣做人。蘇洵在文章中說:

「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

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者,轍不與焉。雖然,車僕馬斃,而患不及轍,是轍者,善處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免矣。」

車輪、車輻、車蓋和車軫,都是車子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軾,只是車前用作搭手的橫木,沒有它,雖然賣相會難看一點,但不影響車子的使用。蘇洵將大兒子取名為「軾」,就是告誡他要像「軾」一樣,不要自以為是,更不要鋒芒畢露。

天下的車莫不循轍而行,雖然論功勞,車轍是沒有份的,但如果車翻馬斃,也怪不到轍的頭上。蘇洵為小兒子其取名「轍」,希望蘇轍像這個車印一樣,妥善處理禍與福的關係。

父親的言傳身教,讓蘇軾兄弟接受了正規而良好的文學薰陶,也賦予了他們不拘泥於禮教、開拓進取的卓然之氣。

母親以身作則的人格薰陶

與此同時,來自母親程氏的教育對蘇軾兄弟的成長也至關重要。

蘇軾的母親程氏出身官宦之家,個性仁慈而果斷,文化素養深厚。她對蘇軾的人格教育很值得我們學習。

她不但激勵蘇洵努力向學,而且在丈夫外出「遊學」期間,除了要主持安排一家人的吃喝生活之外,還要親自課讀兒子,這在當時那個歷史環境中,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有人說:唐宋八大家,居然有三位出在他蘇氏一門中,和這個程氏夫人有莫大的關係。

對此,蘇轍為他哥哥寫的《東坡先生墓志銘》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

蘇軾十來歲的時候,母親程夫人給他讀《範滂傳》。範滂是東漢時期非常清正廉潔的一位名臣,可是他所生活的漢靈帝時期,政治非常黑暗,正直的讀書人遭到了大肆的屠殺。範滂因彈劾權貴,得罪奸佞,為了不牽累旁人,決定投案自首。他在和母親訣別的時候,跟他的母親這麼說,他說兒子不孝,雖然是為了大義去死,死得其所,兒子也沒有什麼好後悔的,但是兒子唯一感到遺憾的是,從此不能再在母親的身邊奉養母親了。當時範滂的母親大義凜然地說,你選擇的是和那些歷史上真正的名士一樣齊名的事情,你的做法是值得尊敬的,哪怕是死,又有什麼好遺憾的呢?

聽完故事後,蘇軾當時正好站在母親的身邊,就問他的母親,假如軾兒也立志,想成為範滂那樣的人,母親,你同意嗎?

程夫人平靜地說:「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耶?」「你如果能做範滂,我難道不能做範滂的母親嗎?」

這一段對話,不僅顯示了蘇軾從小的志向,同時也展現了他的母親程夫人的氣節和智慧。這種潛移默化的人格教育,正是造就蘇軾一生疾惡如仇、光明磊落、愛憎分明、百折不回的根源。

自己勤奮刻苦在學問上下狠功夫

我們都把蘇軾當做天才,他知識豐富,博聞強識,寫詩行雲流水,作文倚馬可待。像蘇軾這樣的奇才,應該都是天生的吧?

蘇軾天賦自然是極好的,但其實他也一直很勤奮刻苦。只不過,史書上記載蘇軾才氣的故事多,記載他用功的文字少,使大家誤以為才子就是天生的了。

其實,蘇軾在做學問方面下的功夫,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蘇軾被貶官黃州時,他的好友朱載上登門拜訪,在客廳等了很久都不見蘇軾出來。這應該不是蘇軾的性格,他平日都是極好客、極有禮的。

朱載上走也不是,留也不是。「這個蘇軾,被貶到這裡,做個閒差,也沒啥公務,在忙什麼呢?」朱載上肯定這麼想。

「偶一日謁至,典謁(傳達人員)已通名,而東坡移時不出。欲留,則伺候頗倦;欲去,則業已達姓名。」

等了好久,蘇軾才跑出來,連聲道歉,解釋說:「我剛才在做『日課』,沒能及時出來接你,請你諒解。」

原來,蘇軾給自己規定了「日課」,固定時間,固定內容,雷打不動。

那麼,蘇軾的「日課」是什麼呢?朱載上也想了解。蘇軾說:「這是我自己給自己布置的近期作業——抄寫《漢書》,而且,這已經是第三遍抄寫了。」

「如是者久之,東坡始出,愧謝久候之意。且云:『適了些日課,失於探知。』坐定,他語畢,公請曰:『適來先生所謂日課者何?』對曰:『鈔《漢書》。』公曰:『以先生天才,開卷一覽,可終身不忘,何用手鈔耶?』東坡曰:『不然,某讀《漢書》,至此凡三經手鈔矣。初則一段事,鈔三字為題,次則兩字,今則一字。』」

蘇軾十五歲之前即開始抄寫《漢書》,至其四十五歲謫居黃州,已是他第三次抄寫漢書。

朱載上說:「把您抄的書給我看看好嗎?」

蘇軾立即取出一冊抄書給他。朱載上雙眉緊皺,一點也看不明白他抄三遍書的用意。蘇軾說:「請您說一個字。」朱載上就隨便挑了一個字,蘇軾立即背出其後數百字,無一差錯。

「公離席復請,曰:『不知先生所鈔之書,肯幸教否?』東坡乃命老兵就書几上取一冊至。公視之,皆不解其義。東坡云:『足下試舉題一字。』公如其言,東坡應聲輒誦數百言,無一字差缺。凡數挑皆然。公降嘆良久,曰:『先生真謫仙才也。』他日,以語其子新仲,曰:『東坡尚如此,中人之性,豈可不勤讀書耶!』」

原來,蘇軾說是抄書,實際上是背書。

縱觀天下,也不乏天賦秉異如蘇軾之人,但既有天賦,又刻苦如東坡者,就是鳳毛麟角了。

天才不僅靠天賦,

平時更須下功夫。

皆謂東坡文採好,

不知三遍抄漢書。

原來天才是這樣煉成的!

本篇圖、文綜合整理自《唐宋八大家與佛教》《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百家講壇》視頻、中學生讀寫微信公眾號、百度網等

相關焦點

  • 蘇軾大喜之日寫下洞房詩,不料卻流傳千古,至今值得一讀!
    假如要評選宋最傑出的文學家,也許並不是歐陽修,而是一個叫蘇軾的晚輩。假如要評比在歷史上最討人喜歡的文人,也許並不是李白,儘管李白也很認人喜歡,也獲得了後人的認可,但應說到雅俗共賞很有可能就不行了,能做到這些的只有以苦為樂,風趣幽默的蘇軾了。
  • 除了詩人,全才蘇軾還有哪些身份?他的能力,我們想像不到
    而唐詩宋詞之所以能夠相提並論,實際上得益於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蘇軾。蘇軾,集文化大V、豪放詞人、超級吃貨於一身,在大家喜歡的古人裡絕對數一數二。蘇軾一生大起大落,半生飄零,受盡了命運的波折。京師顯揚,本來是春風得意,誰料雙親、妻子相繼離世。得罪小人,被貶海南。飄零四海,小兒子夭折在貶謫的路上,朝雲死在海南。
  • 沈括寫了《夢溪筆談》,有「全才」之稱,《宋史》為何淡化他?
    作者:李大奎在我國古代,稱"全才"的歷史人物寥寥無幾。即便如名垂青史的教育家孔子、抗金名將嶽飛等等都僅以專長著稱,還談不上"全才"。然,《夢溪筆談》的作者沈括,卻榜上有名,有"北宋第一全才"之稱。不過,《宋史》卻沒為這位"全才"單獨立傳。這是啥回事呢?
  • 蘇軾寫此詩的原因,居然是被友妻趕出門,沒想到卻火了一個成語
    說起大文豪蘇軾來,不管是在現代可以擁有一大批粉絲,就算是在當時的北宋,蘇軾都是很受人們歡迎的。因為蘇軾在當時是一個全才人物,不用說他的詩詞才能,他就連琴棋書畫都是樣樣精通,這樣的全才人物就算是放在現代都是很受歡迎的。
  • 蘇軾這首詩化用韓愈的名句,別出心裁卻是寫出了新意,很值得一讀
    韓愈的詩清新優雅,往往就是幾句,但是寫得很是深刻,讀來更是朗朗上口,這也正是韓愈詩作最大的一個特點;那麼蘇軾的詩,同樣的寫得很簡練,可是他的詩作裡,則是又多了一層哲理,例如他和李白都寫過廬山,讀李白的廬山讓我們感受到那種大氣磅礴的氣勢,然後便要想去看看;但是讀蘇軾的詩,他筆下的廬山則又是完全不一樣,使得人們讀了之後會陷入沉思。
  • 蘇軾:最好的一首詞,意境深遠,卻成為千古經典,不可不讀!
    宋仁宗嘉佑八年,蘇東坡在陝西鳳翔就職的時候,結交了一位朋友名叫陳季常,是蘇東坡上司的兒子,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蘇東坡等一大批文人騷客出來瀟灑快活時,總喜歡拉上陳季常。這瀟灑快活的內容很令人動心,一是飲酒,二是狎妓,因而這陳季常每次一叫便欣然前往。卻不知道,陳季常卻有一個致命軟肋,那就是懼內,怕老婆,並且是恐懼的那種,在其中最著名的一個故事當為「跪池」。
  • 蘇軾的一首詞,人生失意的時候讀三遍,讓人回味無窮
    分享一首蘇軾最有江湖氣的詞作,瀟灑從容,鬱悶的時候讀三遍,令人豁然開朗!臨江仙 夜歸臨皋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一開始就點明了夜飲的地點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復醒,醒而復醉,當他回臨皋寓所時,自然很晚了。
  • 蘇軾晚年時,夜裡出來散步,因為幾隻蟋蟀,看清了自己的過去
    其實蘇軾本人其實是非常能夠看得開的,從他以往的詩詞中不難看出,她是一位非常豁達開朗的人,但再開朗的人也免不了觸景生情。尤其是寒冷的夜晚,傳來了狗叫,還有幾個三三兩兩的行人,再開朗的人心裡也會難受。其實蘇東坡也是一位有心事的人,只是很多時候,他不會在表面上表達出來,以至於所有人都認為他非常開心。再加上年事已高,就更加需要有地方感慨人生了。
  • 男女雙方在熱戀期後如何維持激情?感情是培養出來的
    可見在熱戀期過了以後如何維持激情對保持良好的關係,保證關係向正常的方向發展尤為重要。幸福課中有三種方法幫助大家在熱戀期過後維持激情,讓愛情永遠的美好下去。1.努力培養你們的感情,而不是抱著尋找心態相信很多人在熱戀期過了以後感覺沒有激情,就開始胡思亂想。想著對方是不是不適合自己,我是不是應該去繼續尋找適合自己的人。
  • 蘇軾的一首《江城子》令人懂得: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人遺忘
    王弗的蘇軾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兩人在成親前並未謀面,但是王弗在與蘇軾成親的十年來,一直陪伴在蘇軾的身邊成為了蘇軾背後的女人,王弗對蘇軾而言是知己、是良師益友、是愛妻,然而天妒紅顏王弗因病去世成為了蘇軾心目中永遠的傷痛。這首詞的開篇第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
    提及宋代著名詞人蘇軾絕對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人們對蘇軾的印象可以說是從衣食住行皆有蘇軾的影子。蘇軾寫衣服寫出了風度與性格;蘇軾更是一個美食家以他的名號命名的東坡肉和東坡肘子,想想就覺要流口水了;蘇軾所住的每一所房子幾乎在詞中都有房屋的痕跡;行就更不用說了,蘇軾一生都在被貶與被貶的路上一生去過90多個城市,也算是個旅遊達人了。蘇軾的詞既有豪放的千古之情,也有哀婉悲切的悽涼,如果說哪一首詞是蘇軾最悲傷、最蘊含深情的詞我想一定是這一首悼亡詞《江城子》。
  • 蘇軾果然風流,小姐姐看了別臉紅
    蘇軾,字子瞻,外號「東坡居士」,後人多稱他為蘇東坡。蘇軾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畫家、書法家、詩人、吃貨、水利工程師等,他的身份是多種多樣的,因為他是一個全才,各個領域都有建樹,他對各個領域都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在蘇軾眾多身份中,他詩人的身份最為耀眼,後人主要通過他的詩詞了解他,而他的詩詞也貫穿了他的一生。
  • 父教他收斂鋒芒,母教他剛柔相濟,那蘇軾的豪爽又是受誰的影響?
    享了美名,怎麼又能再盼長壽,是不能雙全,我支持你為了理想捨棄生命!」當時只有10歲的蘇軾站起身,激動地說:「母親,倘若是我這樣,您同意嗎?」蘇軾的母親平靜地說:「你若能做範滂,我難道不能做範滂的母親嗎?」這對蘇軾嫉惡如仇的人格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他母親還在自己的院子裡中了很多花草,經常會有小鳥飛來,他的母親告訴他們不可以捉它們。
  • 張大千把蘇軾的「一蓑煙雨任平生」畫在紙上,他卻唱在了屏幕上
    在983年前的今天,1037年1月8日,中國詩人蘇軾出生。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諡號「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和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詞人代表。
  • 素讀才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金鑰匙,培養閱讀習慣,先抓素讀3個要點
    在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和能力的時候,家長和老師說得最多的就是積累。積累生字詞、積累文學素材,閱讀到好的文章就摘抄,有代表性的閱讀理解題要寫學習總結,儘管把閱讀理解做到了深度學習,可是在初讀一篇文章時,尤其是在考試的時候,學生還是看不懂,理解有偏差。這是因為,我們在日常閱讀練習的時候,太過於依賴工具了,不認識的字查字典、不理解的詞語文老師、看標準答案,其實提高閱讀能力的金鑰匙,就是素讀。
  • 蘇軾晚年所創作的一首詞,寫盡人生感悟,所讀之人皆收穫良多
    蘇軾是,一位非常傑出的詩詞大家。他的很多作品,在經過幾千年流轉之後,依然深受人們的喜愛。我們在蘇軾的作品之中,不只是可以得到正能量的積極鞭策,還能從他對人生的感悟之中,學習到一些處世道理。蘇軾這個人,性格豪爽、灑脫不羈,尤其愛結交五湖四海的人為好友。也正是因為他這份真性情,大家也都對他喜愛非常。曾有一段時間,文人墨客們都以與東坡居士為友,為人生幸事。
  • 好友得子,蘇軾寫詞祝賀,卻和別人寫的都不一樣,讀來忍俊不禁
    蘇軾在北宋文壇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捧他為「宋詞一哥」一點也不為過。除卻政治成就,蘇軾在文壇也成就頗豐,無論是散文還是詩詞,他都能筆下生花、語出驚人。這樣高高在上的身份地位也給了我們距離感,總讓人覺得蘇軾此人仿佛背負著歷史的使命出現,又因歷史的召喚而過去。
  • 八字木命理:五行俱全才好
    八字命理:五行俱全才好 很多人都會認為自己八字要五行俱全才好,很怕自己八字中缺哪一個五行。 其實缺就是缺了,並不會怎樣,畢竟大運跟流年是會給你這缺的五行,所以重點並不是在五行是否具全這一問題上。
  • 蘇軾為紀念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句句都誇妻子的好,讀完真肉麻
    這首詞充分表達了蘇軾對妻子激情的愛,幾乎詞中句句都是在誇妻子的好,自己能夠與妻子成婚就像是得到什麼寶藏一般,讓人讀完之後只覺得真肉麻,但是卻有很羨慕蘇軾的妻子能夠得到丈夫全部的愛。很多人都喜歡讀蘇軾的詞,認為蘇軾的詞可以醫心,因為他的詩詞中包含了一種對生活的態度和對人生的灑脫,讓人能夠在逆境中找尋到希望和力量。
  • 蘇軾對出的下聯讓大臣跪服
    蘇軾內心非常委屈,想要解釋卻不知如何開口,很快就被押送京城。抬頭仰望星空,蘇軾除了嘆息之外,一點辦法都沒有,也不知道皇帝會如何處置他。在被關押審訊的一百多天的時間裡,蘇軾曾此次面臨被殺頭的境地,好在宋太祖以前立下規矩,不許殺士大夫,否則他真的很難躲過此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