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計始於晨
一年之首是元旦
今天是公曆2021年1月1日,
世稱元旦節。
元旦,
古時又稱元日、元朔、元辰、
上日、端日、歲首等。
意為一年之始。
「元」 在甲骨文裡本意為 「人頭」,
引申之意就是 「始」。
「旦」 字是個象形文字,
表示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
意為 「早晨」。
所以,「元旦」二字合二為一,
就是新年的第一個早晨。
宋代吳自牧《夢梁錄》寫到:
「正月朔日,謂之元旦,
俗呼為新年。」
然而在東西方,
「元旦」 的含義雖相同,
但具體的起始日,
在古代是不一樣的。
在古代中國,
相傳 "元旦" 這一名稱,
始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
顓頊始創紀年法,
以正月為元,初一為旦。
據《史記》記載:
夏以正月初一為元旦,
商以十二月初一為元旦,
周以十一月初一為元旦,
秦以十月初一為元旦。
直到漢武帝時,
又恢復夏曆,
以正月初一為元旦。
南朝詩人蕭子云有詩曰:
「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
地球繞太陽運行,
循環往復,旦復旦兮,
本無所謂始終。
人們為了便於計算時間,
才在周而復始的周期性自然現象中,
尋找一個合理的起點作為 「歲首」。
中國很早就主張以立春日為歲首,
而歐洲國家古時多以冬至日為歲首。
公元前四十六年,
羅馬帝國皇帝凱撒廢除陰曆,
重新制定出陽曆,
規定每年的冬至日為元旦。
但因為當時的民眾過慣了陰曆,
堅持要以朔日作為一年的起點,
故後來就改為冬至日後的第十天,
確定為陽曆年的歲首,
這就是公曆1月1日為元旦的來歷。
中國是在辛亥革命之後,
才改用世界通用的公曆,
以公曆1月1日為元旦,
農曆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
值此新年歲首之際,
祝親朋好友眾生,
新年安好!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