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科微航天助力國家星座建設

2020-11-15 每日科技網

        【每日科技網】

   北京時間11月25日2時1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2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發射是繼2017年9月29日01組衛星之後,遙感三十號系列的第二次成功發射。

  圖片來源:騰訊網

  星載數傳單機作為遙感三十號衛星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歐科微航天曆經兩年開發研製並成功交付。自遙感三十號01組衛星成功發射入軌以來,星載數傳單機在軌表現良好,為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歐科微航天通過參與國家衛星型號單機研製配套工作,突破並完善了星地數據傳輸通信系統體制設計及軟硬體研發,成為我國首個自主掌握星載數傳單機核心技術的民營公司。

  歐科微星載數傳單機經過高可靠設計,可同時實現6路以上不同輸入數據源的緩存、調度; 7路以上虛擬信道數據的實時復接,並使信道利用率達到95%以上。遙感三十號衛星平臺此次使用的歐科微星載數傳單機採用優化固態存儲器管理,其中流水線與並行總線技術可提高吞吐率;ECC技術提高可靠性;壞塊管理提高可用性;存儲區可配置、自主擦除提高靈活性;數傳速率可達到500Mbps,長期使用的功耗低於4W。

  歐科微星載數傳單機

  歐科微星載數傳單機產品可廣泛應用於衛星、臨近空間飛行器及高低空各類無人機等對地高速數據傳輸。產品具備多個型譜,可滿足高/中/低各類傳輸速率及存儲容量的需求;產品功能高度集成,在單晶片硬體內融合了多路數據的分解調度、存儲管理與組幀編碼等處理工作,滿足低功耗與輕小化的需求;同時,通過「金字塔」式可靠性管理、核心晶片的篩選與冗餘等設計,保證了產品的可靠性與可用性,完全滿足航空航天環境使用要求,可為太空飛行器、無人機平臺及各類數據應用用戶提供無線數據通信服務。

相關焦點

  • 「嘉定一號」衛星和「翔雲」衛星星座因何得名?
    2018年11月20日,我國首顆由商業航天公司自主研製的衛星——「嘉定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徵二號丁型運載火箭發射成功並精準入軌,這標誌著我國首個天基物聯探測系統「翔雲」衛星星座的建設正式啟動!
  • 文昌:提高基層黨建水平 助力國際航天城建設
    基層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一環。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絲毫不能放鬆。提高基層治理效能,關鍵是加強黨的領導。城市基層黨組織是黨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
  • 通訊:中國長徵六號助力阿根廷遙感衛星星座建設
    新華社布宜諾斯艾利斯11月6日電 通訊:中國長徵六號助力阿根廷遙感衛星星座建設新華社記者 倪瑞捷一箭13星!6日,中國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1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其中,10顆為阿根廷衛星邏輯公司研製的遙感小衛星。
  • 海南搶抓航天發展機遇 紮實推進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
    文昌昌灑鎮白土村不遠處就是月亮灣起步區和文昌航天發射基地,亦村亦景好風光。阮琛 攝  今年恰逢「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4月24日也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一直以來,航天產業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而備受關注。
  • (科技)通訊:中國長徵六號助力阿根廷遙感衛星星座建設
    新華社布宜諾斯艾利斯11月6日電通訊:中國長徵六號助力阿根廷遙感衛星星座建設  新華社記者倪瑞捷  一箭13星!6日,中國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1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其中,10顆為阿根廷衛星邏輯公司研製的遙感小衛星。
  • 「絲路天圖」首發星2021年發射,中國人保助力航天產業發展
    9月19日,中國航天大會·商業航天產業國際論壇在福州市圓滿舉辦。論壇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ISN國家重點實驗室與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陝西省分公司(下稱「中國人保」)舉行了籤約儀式。2019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與未來宇航共同發起「絲路天圖」衛星星座計劃,星座由高光譜衛星、SAR衛星等30顆衛星組成。
  • 「地評線」齊魯網評:「鬥轉星移」,腳踏實地建設航天強國
    隨著它在北鬥三號組網「大棋局」的落子定盤,北鬥三號30顆組網衛星已全部到位,星座部署全面完成。這顆「收官之星」帶著幾代人不斷求索的夢飛向了那片壯麗的星空!1994年我國啟動了北鬥衛星導航試驗系統建設,即為「北鬥一代」,第二步則是在2004年,啟動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2012年形成區域無源服務能力。而第三步正是在今年,形成全球無源服務能力。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發揮航天智雲平臺優勢開發各類大數據產品:信息...
    李 偉攝  減少出行、在線辦公、遠程服務……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關鍵階段,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充分發揮航天智雲平臺優勢,開發了面向疫情防控、社會治理、公共安全、企業發展等領域的各類大數據產品,助力疫情防控、雲上辦公、智慧政務、城市管理的正常運行。
  • 「中科航天人才杯」 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天問一號任務是我國建設航天強國進程中的重大標誌性工程,是中國航天走向更遠深空的裡程碑工程。任務成功後,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首次探測就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探測的國家,也將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實現火星車安全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國家。
  • 寶通助力中國航天事業,實現「一箭九星」海射運載火箭歷史性突破
    此次任務是我國首次在海上以「一箭九星」的方式發射衛星,創造了我國航天發射的新紀錄。從「一箭雙星」到「一箭九星」,中國運載火箭成功實現了一次次備受矚目的發射,是中國航空工業的崛起。航天事業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或缺的助力。在這條一往無前的夢想之路上,寶通門業始終在默默貢獻力量,不久前,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功成為火箭發射架及維修設備廠房項目的承建單位。
  • 2018年全球十大航天新聞、中國十大航天新聞評選揭曉
    「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之旅」、「中國北鬥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北鬥系統正式邁入全球時代」和「中國航天發射次數居世界首位」成為2018年的熱點,同時入選全球十大航天新聞和中國十大航天新聞。
  • 開啟星座時代!銀河航天衛星智能超級工廠落地開工
    開啟星座時代!銀河航天衛星智能超級工廠落地開工 2020-09-29 10:27:59 來源 : 北京商報 9月28日,銀河航天與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
  • 文昌航天發射場兩個蘭州人助力「嫦娥」奔月
    文昌航天發射場兩個蘭州人助力「嫦娥」奔月 「長五」飛天,「嫦五」奔月,離不開無數航天人的努力,這其中就有蘭州人貝雨霏和薛逢瑞。 蘭州姑娘貝雨霏是文昌航天發射場助理工程師,擔任電視光端崗位操作手,更是一個擁有一身文藝特長的「寶藏航天人」,古箏、笛、簫、豎琴各種樂器樣樣能行。
  • 「胖五」迎來更廣闊舞臺 三大「絕技」助力航天強國
    人民網北京7月24日電(趙竹青)23日,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由航天科技(000901)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成功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中國啟動「鴻雁」全球衛星通信星座系統建設
    人民網北京7月13日電(趙竹青)記者從12日在長沙召開的湖南商業航空航天航海裝備論壇上獲悉,我國今年下半年將發射「鴻雁」全球衛星通信星座首顆星。據了解,「鴻雁」全球衛星通信星座由數百顆低軌衛星組成,以星間鏈路實現衛星空間組網,計劃在2018年下半年發射星座首顆星,預計於2023年建設骨幹星座系統。「未來,鴻雁星座將在5G物聯網、移動廣播、導航天基增強、航空航海監視中,為全球各地的人與物實現移動通信保障與寬帶通信服務。」
  •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是歷史性事件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是歷史性事件 時間:2020-12-02 05:12:02  來源:央視新聞
  • 「火箭院杯」2018年中國航天、世界航天十大新聞評選揭曉
    經評選,「2018年中國航天發射次數首次躍佔世界第一」等10件新聞入選2018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美國重型獵鷹火箭首飛成功」等10件新聞入選2018年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2018年是我國推進航天強國建設的重要一年。
  • 2018年39次航天發射 「超級航天」的辛酸與夢想
    可以確定的是,在並非流浪的地球上,人類已經用血與汗踏出了奔向星辰大海的航天徵程: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0多個國家具備軌道發射能力,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跟太空中的衛星打著交道。第一和第二之間咬得很緊不說——中國39次,美國34次,後者僅少了5次,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字背後處處是看不見的硝煙,美、俄、歐競相角力,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將航天作為重要戰略選擇。
  • 鐘鳴明:奮力推動海南自貿港和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取得更大成就
    ,不折不扣落實好《中共文昌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把握新階段,貫徹新理念,融入新格局,用「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推動海南自貿港和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取得更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