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白喜事」表演隊變身文明禮儀宣講隊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5月28日,石柱南賓鎮紅衛社區,居民展示社區發放的印有文明禮儀宣傳知識的撲克牌。記者 崔力 攝

華龍網訊 (通訊員 顏若雯)「大家欣賞完藏族舞蹈,聽我說段快板要得不?」

「要得!」

「言談舉止要牢記,不要亂穿馬路亂扔垃圾,人人做個好公民……」5月27日晚,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良玉廣場上,一支表演隊伍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看,65歲的隊長馬澤碧一連表演了3個節目,贏得陣陣掌聲。

馬澤碧的這支表演隊伍名叫「廣場大家唱文藝演出隊」,組建於2005年,30多名隊員全為已退休的老大爺老大媽。「剛開始,我們只為『紅白喜事』演出。」馬澤碧說,直到2010年,她受邀參加縣裡組織的「文明禮儀演出隊」培訓課程,此後,隊伍多了一個名字——「紅喇叭文明禮儀宣講隊」,大家的表演內容才有了變化。

按照培訓所學,馬澤碧把日常生活中應該遵循的文明禮儀知識編成小品、相聲,穿插在歌舞類節目中,在節目的間隙,馬澤碧還會向觀眾提問,答對者能得到小紀念品。此外,沒有「紅白喜事」演出時,大家就到縣裡各個廣場上義務表演,演出費用由政府補貼。

兩年下來,馬澤碧和同伴們的付出收到了成效。「還記得,頭一回在廣場表演結束後,地上全是瓜皮果殼,簡直一片狼藉。」馬澤碧說,如今,人群散去,廣場仍然乾淨,「過去靠罰款也沒解決的問題,我們做到了。」

目前,在石柱,像這樣的「紅喇叭文明禮儀宣講隊」一共有21個,全部由民間「紅白喜事」表演隊演化而來。隊伍中的骨幹成員定期接受培訓,平均每月組織演出100餘場,每場演出中都穿插有文明禮儀相關知識。

在通俗表演之外,2.5萬副印有「吃多少點多少、吃不了就打包」,「心手傳遞希望、點滴匯聚大愛」,「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等字樣的「文明禮儀撲克牌」也免費發放到群眾手中。

據透露,今年,石柱還將進一步擴充「紅喇叭文明禮儀宣講隊」,並再發放1萬餘副「文明禮儀撲克牌」。

相關焦點

  • 撲克牌上書寫文明,老K教你節約每一滴水
    沒有喇叭的紅喇叭如果你覺得「紅喇叭」是一支吹喇叭的文藝表演隊,那麼你就錯了。他們不演奏喇叭,反而在表演每一個節目前,都會有一個人嘴裡念念有詞地來上一段「單口」———「文明禮儀在心裡,言談舉止要牢記,不亂闖公路,不亂扔紙屑和果皮,人人做個好公民……」原來,這些隊伍是由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文明辦領導下的「紅喇叭」宣講隊。
  • 有溫度、接地氣,「小板凳紅色宣講隊」專講平凡人的不凡事
    在這裡,濟陽街道「小板凳紅色宣講隊」隊長,同時也是退伍老兵的姬忠義,正在給社區的居民們講著解放戰爭的故事。每當姬忠義講到解放軍戰士在戰爭中奮勇殺敵的瞬間,他的語氣不僅會變得很激動,連同傾聽他講述的居民都會被深深感染,眼眶也會微微泛紅。像這樣的宣講,小板凳紅色宣講隊幾乎每周都會在街道各社區開展。
  • 文明禮儀十二時辰
    文明禮儀十二時辰 2021-01-07 1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又有4縣發布「紅白喜事」管控要求
    假期臨近歷來是群眾選擇辦喜事聚會的一個重要節日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卻打破了很多人的原定計劃為減少人員聚集做好疫情防控雲南多地開始發布「紅白喜事」嚴要求涉及返鄉人員、外出、紅白喜事…》一文中提到,昭通綏江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關於疫情防控期間進一步加強紅白喜事管理工作的通告,小編梳理發現,昭通這幾個地方此前也對「紅白喜事」作出嚴要求。巧家2020年12月31日,巧家縣召開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進一步統一思想、細化措施、壓實責任,全力以赴抓好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工作。
  • 九姑中心小學在召開文明禮儀主題演講
    融媒體訊 為增強學生的文明意識,培養良好的文明行為舉止,12月17日下午,九姑中心小學召開「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演講比賽。
  • 文明禮儀小知識丨握手禮儀
    見面的基本禮儀有微笑致意、點頭禮、注目禮、舉手禮、握手禮、鞠躬禮、介紹、交換名片等,一般用於迎送、被別人引見、初次拜訪等。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來講講「握手禮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文明細節雖小卻是「天大的小事」,唯有從點滴小事做起,我們才能讓文明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文明才能真正成為一種感染力、凝聚力、推動力,進而升華為一種城市的名片,一種國家的形象,一種民族的精神。
  • 寧德人,文明餐桌禮儀,你知道多少?
    爭當文明市民從踐行文明行為做起文明有禮優雅如你文明寧德推出文明禮儀知識專題【文明有禮】讓我們一起說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人、創文明城文明餐桌篇中國作為文明古國,飲食文化歷史悠久。俗話說,明以食為天,吃飯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餐桌文明也是文明的一種體現。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腰包漸漸鼓起來了,可是節儉的傳統美德卻慢慢被遺忘,在餐桌上,浪費的現象變得十分普遍。01餐桌禮儀--入座禮儀餐前準備吃飯之前,可以讓孩子幫忙擺放碗筷,主座留給長輩。
  • 文明禮儀名言名句
    6、學校是學習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7、讓我們一起來:關心集體,愛護公物,保護環境!  8、手邊留情花似錦,腳下留情草如茵!  9、花兒用美麗裝扮世界,我們用行動美化校園!  10、順手撿起是的一片紙,純潔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塊汙漬,淨化的是自己的靈魂。  11、高高興興做遊戲,和和氣氣在一起。
  • @廣寧市民,文明禮儀十二時辰,你做到了嗎?
    @廣寧市民,文明禮儀十二時辰,你做到了嗎? 古老的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範和優秀的傳統美德
  • 文明禮儀大全,值得收藏!
    中國具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但大家真的做到了嗎?【社交禮儀】 社交禮儀是社會交往中使用頻率較高的日常禮節。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上,要想讓別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掌握規範的社交禮儀,能為交往創造出和諧融洽的氣氛,建立、保持、改善人際關係。社交禮儀的基本原則為尊重、遵守、適度、自律。
  • 【圖說】@肇慶市民,文明禮儀十二時辰,你做到了嗎?
    【圖說】@肇慶市民,文明禮儀十二時辰,你做到了嗎? 古老的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範和優秀的傳統美德
  • 人情減負綻放「免禮花」 文明鄉風吹遍千萬家
    美麗鄉村,文明為先。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要求。在鄉風文明建設中,農村紅白喜事的「減肥瘦身」是關鍵。紅白喜事,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事,以往的大操大辦、攀比、浪費風氣令人苦不堪言。
  • 在村裡紅白喜事同一天相遇,到底誰先走?你知道嗎?
    在村裡紅白喜事同一天相遇,到底誰先走?你知道嗎?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而且從開始到現在這些傳統文化也在發生著改變,而很多人對於一些傳統文化都不是特別的了解,新鮮事物和一些傳統的文化禮儀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忘記一種,而傳統文化其實就是在我們生活的當中,就我們說的話、寫的字、用的東西、做的事其實這些都是有傳統文化在裡面的,所以我們和傳統文化永遠都是分不開的,但是想要都搞清楚這些傳統禮儀絕對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其中包含了非常多的東西,
  • 紅白喜事是中華傳統文化禮儀,不是迷信
    中華有「禮儀之幫」之稱,中國禮儀基本形成是周朝,在中國古即使有五禮之說,祭祀之是吉,冠姶之是為喜禮,賓客之事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兇禮,現代小孩出生有出生禮, 成人禮,禮婚,壽禮,葬禮等。
  • 在農村,如果紅白喜事迎頭撞在一起,誰該讓路?誰該先走?
    還有舉辦的紅白事等等,這裡面也包含了,禮儀,習俗,文化,節日風俗等等。比如說在農村喪事時,報喪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並且要把出殯的時間告知街坊四鄰,但在去告知時,不能進鄰居的家門,有人來開門時,無論長幼,輩大輩小都要叩首。「正所謂」孝子頭,低一頭」。這些老風俗,老規矩,已經在農村形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定力,如果誰不遵守的話,則會被其他人覺得太出頭,對其品頭論足的。
  • 紅白喜事路上相遇,誰讓路?老人:這有講究,不能亂來!
    紅白喜事路上相遇,誰讓路?老人:這有講究,不能亂來!所謂人有生死,不管是生是死對我們來說一輩子只有一次,為表紀念,人們往往會在這方面舉辦特別隆重的儀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紅白喜事。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紅白喜事都特別常見,尤其是對於農村人來說,對於紅白事的舉辦尤為重視,甚至連哪一天,哪一個時辰都要經過細心計算。比如說碰到紅事就要選一個良辰,而且還得有婚車隊,甚至領頭車還要使用白顏色的,就是白頭到老。同理,白事也是有車隊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想過沒有,世事無常,假如有一天紅白車隊相遇了,到底誰先讓路呢?
  • 紅白喜事車隊相遇,「婚車」和「靈車」誰讓誰?原來講究這麼多!
    紅白喜事車隊相遇,「婚車」和「靈車」誰讓誰?原來講究這麼多!在人的一生之中總有這麼幾次大事,像是結婚和出殯都是重中之重,畢竟這些大事都是講究一個派頭的,不管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裡面,排面也是十分講究,這兩件大事也被我們稱為紅喜事和白喜事。
  • 淺談我國古代的喪事禮儀
    都說華夏子民是禮儀之邦、文明之族。沒錯,中華文化五千多年、博大精深是世界其他國家無法相比的,我們作為其中一員,必因此感到自豪。祖先為我們創造和遺留下這麼多寶貴的遺產,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也為世界作出過巨大的貢獻。中國古代喪禮,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以喪禮哀死亡」在中國是「禮莫重於喪」更反應了人與人之間的倫理教化和"悲天憐人」思想情懷。
  • 農村紅白喜事的掌舵人「大老執」,風俗禮節的全才!
    春節剛過,適逢疫情,不準出門,中午過後偶去鄰居「大老知」老楊頭家,正逢楊頭給其兒子傳授紅白喜事禮儀程序,遂坐下傾聽。說起「大老知」其實就是農村中紅白事的總執事的人,也叫「大老總」、「大老執」「總執事」,一般由村中德高望重,熟知紅白事的禮儀的人擔任,老楊頭,因其姓楊,師承其父(其父是個清末老秀才),文化程度高(老高中生),會看日子,為人精明能幹,做事果斷,熱心,雖已六十有五,但己在紅白事中執掌「大老知」近四十年,六個自然村的紅白事都少不了他。與我同輩,稱其為兄。
  • 蘆洪市鎮2019年「治陋習樹新風」鄉風文明建設年工作考核標準
    充分發揮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在鄉村治理中的積極作用,積極推選「五老」(熱心老人、老黨員、老幹部、離任老村(組)長、老教師)和新鄉賢加入「四會」負責開展村民議事、道德評議、禁賭禁毒、文明節儉操辦紅白喜事等工作,弘揚公序良俗,促進法治、德治、自治有機融合。2.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