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度PITI指數評價結果在京發布 環境信息公開助力汙染攻堅

2021-01-15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環保網訊:2018年12月25日,120城市汙染源信息公開PITI指數報告在京發布,顯示中國環境監管信息公開在2017-2018年度繼續擴展,一批領先城市的日常監管信息公開正趨向常態化,但達成汙染攻堅目標要求更多地區跟進。

這是自2009年以來,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和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連續第9年發布PITI指數年度報告。PITI指數從系統、及時、完整和用戶友好四個維度,對涉及汙染源管理的日常監管、自行監測、舉報回應、排放數據、環評信息等五大項進行量化評價。

本期評價覆蓋全國120個重點城市,最終溫州以81分的成績名列第一,北京、泰安和青島分列二到四名,它們的得分都創下了PITI指數9年來的新高,寧波、東莞、淄博、濟南、杭州、煙臺進入了前十名。

本期評價識別的最大亮點,是汙染源信息公開數據量的巨大增長。對照官方發布的統計數據,2017年,公眾通過公開渠道,已經可以獲取到大約70%的企業環境行政處罰信息;其中北京、濟南、青島、廣州、東莞、成都、廈門、無錫等18個城市日常監管記錄的發布,已經接近應公開盡公開,顯示日常監管信息公開正趨向常態化。

分析領先城市的經驗,北京、青島、東莞、廈門、成都自身披露機制較為完備,山東、浙江及廣東等領先城市則藉助省級平臺或跨部門政府平臺大幅擴展了信息公開。

信息公開的另一個強有力推動,來自中央環保督察。2017-2018評價期間中央環保督察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大量的舉報投訴被交辦到當地,要求在30日內按照督查要求制定整改方案,並向社會公開。生態環境部也通過媒體和自媒體,主動密集對外公布環境違法案件。

隨著一批老大難問題得到跟進和解決,公眾參與積極性進一步得到調動。2017年,「全國12369環保舉報管理平臺」接受舉報量飆升到618856件,2018年投訴舉報數量維持在高位運行。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認為,環保督察有助於突破對汙染企業的保護:「我們在收集環境信息的過程中,常常發現有企業受到社區反覆投訴舉報,但卻從未有過公開的環境違規記錄或處罰信息。本期評價中,一批曾被反覆投訴舉報的企業,在中央環保督察中首次被確認存在環境違規,並被責令整改。」

監管信息的系統發布,激發更多企業做出轉變。基於蔚藍地圖收集的環境監管信息,兩年來已推動近4000家供應商對其環境違規問題作出整改或披露。2018年以來,蔚藍地圖數據已開始被銀行、金融機構採用,用於綠色信貸和風險管控,也服務於綠色證券、綠色債券和綠色保險。

本項目的合作單位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的專家認為,「經過近十年的積累,中國的環境信息公開取得了長足進步,開始成為綠色供應鏈、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等多個領域的有用工具。下一步我們需要在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領域繼續推進,並開始探討環境信息在減碳領域的應用。」

在汙染源日常超標違規信息披露取得較大突破的前提下,本期評價發現,仍有一些地區汙染源監管信息公開嚴重滯後,企業強制信息披露仍缺乏進展。這些問題導致本期120城市的PITI指數評價平均分為52.2分,僅比上一年度的51.3分略有提高。

本期評價發現,由於對重點排汙單位信息公開的渠道、內容、形式、頻率缺乏明確要求,新《環境保護法》相關規定仍未得到有效實施;作為公眾監督大型企業排汙的重要基礎,汙染源在線監測數據實時公開在貴州、青海、甘肅等地區出現明顯退步;而評價期間一系列危險廢物非法傾倒、處置、轉移案件,以及泉州港碳九洩漏事件,則暴露出有毒有害物質強制披露制度仍亟待建立。

圍繞進展和不足,環境智庫的領軍人物,環境法和政策的學術大咖,關注環保的企業家代表和來自PITI十佳城市的環保人,共同探討了如何進一步完善機制,讓環境信息公開助力汙染攻堅,服務城市和企業的綠色發展。

面對汙染防治攻堅戰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本期評價報告提出了四項主要建議:一是將「信息公開」納入新一輪環保督察的範圍,推動部分環境信息公開落後地區取得進展;二是通過完善立法和政策制定,落實基於重點排汙單位的企業自行公開要求;三是建立企業強制環境信息披露PRTR制度;四是配合「放管服」改革,充分運用移動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提升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的效率。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北京發布2017年環境公報 空氣品質達標天數226天
    從2013年至2017年,北京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2017年全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完成國家「大氣十條」目標任務。5月16日,北京市環保局發布《2017年北京市環境狀況公報》,2017年,北京市空氣品質達標天,即優、良天數為226天,比2013年增加50天。
  • 舞陽縣汙染防治攻堅戰獲佳績
    一年來,舞陽縣委、縣政府及14個鄉鎮、38個汙染防治攻堅成員單位,把汙染防治攻堅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和重大民生工程,強力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全縣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向好,創歷史最好成績。   保衛藍天,空氣品質主要指標實現「六降一升」。
  • 2018年鄭州優良天數為168天 比2017年多2天
    1月24日,鄭州市環境攻堅辦召開2018年環境汙染防治攻堅新聞通氣會,對2018年全年環境汙染防治攻堅戰空氣品質、環境違法案件查處及12369環保有獎舉報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通報。2018年,鄭州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綜合指數、6項指標、優良天數實現「七降一增」;PM10、PM2.5超額完成省定年度目標;7、8、9月份,連續三個月空氣品質達到二級標準,實現空氣品質新標準實施以來的歷史性突破。
  • [公告]京新藥業:2018年度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
    [公告]京新藥業:2018年度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 時間:2019年04月26日 18:47:35&nbsp中財網 浙江京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度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 根據《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及其配套指引的規定和其他內部控制監管要求(以下簡稱「企業內部控制規範體系」),
  • 李瑞農:環境信息披露水平仍處於二星級發展階段,整體水平略有上升
    發布報告的上市公司環境責任信息披露指數總體平均得分約為33.44分,相比2018年指數分數提升7.42%,整體處於二星級水平的發展階段。未發布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相關報告的2933家,佔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總量的74.46%。  二、報告評價結果  1.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先鋒榜」名單。
  • 資管新時代 2018年度「金牛理財產品」有哪些新變化
    新華網北京11月11日電(陳劍)第七屆「金牛資產管理論壇」暨2018年度「金牛理財產品」頒獎典禮9日在京舉行。論壇及理財產品評選由金牛理財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法律與金融監管研究基地提供學術支持,新華網財經頻道為戰略合作單位。
  • 銅陵市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總結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政務公開辦的關心指導下,我市政務公開工作緊緊省政府37項重點工作任務和本市年度工作目標,結合實際,紮實工作,努力完成年度各項重點目標任務,全年市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本級共發布各類信息21000餘條,辦理依申請公開80件。
  • 貫徹落實「土十條」長春市確保完成年度汙染防治攻堅目標
    10月15日,中國吉林網從長春市生態環境局獲悉,長春市召開了土壤及農業農村工作專班調度工作會議,進一步貫徹落實「土十條」,確保完成年度汙染防治攻堅目標,堅決打好打贏黑土地保衛戰和農業農村汙染治理攻堅戰。
  • 資本助力新徵程,京北方今日成功登陸深交所中小板
    來源:新財富雜誌2020年5月7日,資本市場再添新軍,京北方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京北方」、股票代碼「002987」)成功登陸深交所中小板,上市首日,公司股價一字漲停,上漲44.01%達33.18元/股。本次京北方公開發行股份數量為401,7萬股,發行價格為人民幣23.04元/股,募集資金總額92,551.68萬元。
  • 2017年吉林省重汙染天數減少了68%
    法制網長春1月29日電 記者張淑秋 見習記者劉中全 今天下午,吉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主題為汙染防治攻堅戰新聞發布會,向社會通報吉林省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初步考慮和安排。據了解,黨的十八大以來,吉林省全面實施了清潔空氣、清潔水體、清潔土壤行動計劃,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特別是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又推動吉林省解決了一批生態環境問題,與「十二五」末相比,2017年,吉林省環境空氣優良天數比例上升了9.7個百分點,可吸入顆粒物即PM10年均濃度下降了23.9%,重汙染天數減少了68%。
  • 面向高質量的發展:2017-2018年度IP評價報告
    特別說明本報告僅針對統計周期,即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內, 電影、連續劇、網路遊戲、網絡文學、動畫、漫畫六個領域新發布或仍提供更新、下載等服務的中國當代文化產品。而在追溯IP源頭時,也涉及實體文學、音樂等領域的原創IP。
  • 《潔淨煤技術》2017—2018年度優秀論文
    根據中國知網數據,綜合考慮定量和定性評價標準,編輯部臻選2017—2018年度優秀論文共20篇,快來看看哪些好成果榜上有名!2017年度01脫硝技術的現狀及展望苗強02中國民用煤潔淨化利用現狀及展望武建軍,郭凡輝,孫少傑,董繼祥,江堯,張一昕03中國燃煤電廠脫硫廢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及標準修訂建議馬雙忱,溫佳琪,萬忠誠,武凱,柴晉,張淨瑞,劉其彬04低階煤分質利用轉化路線的現狀分析及展望
  • 鄭州發布2020年環保「成績單」 去年優良天數230天比2015年增加90天
    2020年,鄭州市全年優良天數230天,年度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穩定退出後20位。鄭州2020年環保「成績單」發布1月1日,鄭州市環境攻堅辦傳來消息,2020年,鄭州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PM10、PM2.5平均濃度分別達到84微克/立方米、51微克/立方米,與2015年相比分別下降49.7%、46.9%,改善率在全省排名均為第一。
  • 松江區有序推進2017-2020年度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核算工作
    根據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於印發的通知》及市生態環境局、市規劃資源局《關於做好2017-2020年本市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核算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市核算領導小組和技術組的指導與幫助下,在第三方技術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松江區生態環境局、規劃資源局加強配合與協作,有序開展轄區2017-2020
  • 2018年北京空氣品質報告出爐 連續195天無PM2.5重汙染
    2018年北京的空氣品質正式出爐!1月4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18年全市空氣品質狀況和打贏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的完成情況。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劉保獻介紹,2018年,北京市PM2.5年平均濃度為51微克/立方米,較2017年同比下降12.1%。重汙染天數15天,比2017年減少9天。
  • 2016年度環境質量「體檢」 泉州市區360天呼吸好空氣
    泉州發布2016年度環境質量「體檢」報告泉州市區360天呼吸好空氣東南網6月5日訊2016年度《泉州市環境質量狀況公報》如期發布。泉州市環保局介紹,圍繞大局,樹立問題導向,以實施黨政領導生態環保目標責任書、落實省、市政府季度分析會通報問題為抓手,取得了較好成效:包括空氣、水、聲、固體廢棄物等各大項的具體指標數據顯示,過去一年裡,泉州環境質量狀況總體良好。
  • 【12月24日環保要聞】全國人大常委會再次審議《固體廢物汙染環境...
    會議聽取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徐輝作的關於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修改情況的匯報……【詳細】生態環境部印發《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總綱》近日,生態環境部修訂印發了《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總綱》(HJ 130—2019)(以下簡稱《規劃環評導則 總綱》),這是落實《環境影響評價法
  • 2015年度C-NCAP第一批CRS評價結果發布
    [XCAR 用車 原創]    5月27日,2015年度第一批車用兒童約束系統評價結果發布會在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舉行。繼去年6月1日開始的首批共24款產品的評價試驗之後,今年又有新的一批兒童安全座椅產品接受了C-NCAP的檢驗,它們的成績分別如何呢?馬上來看新一期的評價結果。
  • 廣元市信用綜合指數全國排29名全省排第2名-政府信息公開-廣元市...
    近日,全國城市信用狀況監測平臺公布了2020年11月全國261個地級市城市信用監測排名,廣元市信用綜合指數全國排名為第29名、全省第2名。
  • 我市1月份大氣汙染治理攻堅方案出爐市區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和PM2.5...
    (記者王露橦 通訊員蘇立強)2020年12月31日,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印發2021年1月份大氣汙染治理攻堅方案。確定工作目標為,市區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和PM2.5濃度較去年同期下降30%以上,分別達到6.83和90微克/立方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