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4-23 06:51:41人物名片 史建江,眼科教授,現任邢臺醫專第二附屬醫院眼科主任,邢臺醫專眼科學術帶頭人。史建江精益求精,醫技高超,善做各種高難度手術,在專業上建樹頗豐,為眾多患者帶來光明和希望。他醫德高尚,扶危濟困,以愛心善舉溫暖弱勢群體。
■史建江出門診
模範故事
醫者仁心,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境界。
2017年5月的一天,邢臺醫專第二附屬醫院眼科來了一位特殊的病人:來自農村貧困家庭的兩位古稀老人步履蹣跚地牽著43歲的智障女兒到此求治。老兩口向史建江傾訴家庭的艱難:女兒得白內障幾年了,本來就不能獨立生活,看不見東西後更離不了人,想給孩子治病,但是高昂的手術費讓他們卻步,輾轉不少醫院,但是都不收治。後來聽村裡人說,邢臺醫專二附院眼科正在開展對貧困人員免費的復明活動,就帶著孩子過來試試。
情悽意切求助的聲音讓史建江心酸不已,他當即拍板:「這個病人我們科收治了,手術我親自來做。」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讓史建江和他的助手付諸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一方面由於患者智障,檢查時大費周折。另一方面做白內障手術,一般為表面麻醉。但是考慮到這個患者的特殊情況,手術時特意請了手術室的麻醉師來做全身麻醉,但全麻的費用不包含在白內障手術減免的費用中,史建江與眼科大夫們便自發湊錢為患者墊付了費用,直到患者出院家屬都不知道此事。
這個手術做得非常成功,在解開蒙眼紗布的那一刻,清晰的世界重新展現在患者眼前,她高興得蹦起來。患者的父母感動得熱淚盈眶,拉著史建江的手連聲道謝。
一直以來,史建江始終熱心公益事業。在他的帶領下,邢醫二院眼科多次組織專職義診隊伍,自帶檢查設備及藥品,每年下鄉義診10餘次,義診數百人,深受老百姓的歡迎。白內障的復明是防盲治盲工作的重點,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工作。在史建江的主導下,邢醫二院眼科積極參與由省殘聯、省衛生廳、省民政等12部門聯合發起的「慈善燕趙·萬人復明」活動以及「百萬貧困白內障復明工程活動」,免費為貧困的白內障患者進行檢查、手術,已完成白內障手術3000餘例。對那些貧困的患者,史建江主動申請醫院予以救助,採取減免手術費、治療費、換藥費等手段,累計減免50萬餘元。
在專業領域,史建江緊跟眼科醫學發展的前沿,勇攀高峰、精益求精,不斷提升醫技水平和質量。據了解,儘管準分子雷射手術可以治療1400度以下的近視、600度以下的散光、600度以下的遠視,但是受角膜條件限制,不是每位近視眼患者都適合雷射手術。對此,史建江帶領團隊進行技術革新,尋求新的療法。2008年,邢醫二附院眼科在邢臺市率先開展了有晶體眼後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ICL)新型近視眼治療手術,使當地近視治療水平和國際同步。
在「老花眼」的準分子雷射手術治療方面,國內其他專家往往進行單眼手術,術後患者會出現不適應的感覺。史建江憑藉其紮實的理論基礎和高超的醫技,開拓性地推出雙眼「老花眼」雷射手術治療,術後患者非常舒適和滿意。該技術多次在眼科學術會上作專題講座和交流,受到同業專家的認可好評,相關數據現在已經成為雙眼「老花眼」雷射手術治療的依據。
據統計,截至目前史建江已獨立完成角膜移植術1000餘例,小梁切除術1000餘例,白內障摘除+人工晶體植入術5000餘例,各種眼外手術近30000例,完成了各種近視眼手術50000餘例,均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成為國內最好的屈光手術專家之一。
「作為一名眼科醫生,要用先進的技術和高尚的醫德將這份光明傳播給在黑暗中摸索的人們。在播撒光明的同時,要給患者以心靈的關愛,明亮的眼睛需要用心來呵護。」史建江說。
以踏實作風創造佳績,以公益善行溫暖患者,史建江正在用執著和愛心譜寫著一曲奉獻之歌。
【來源:河北工人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