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仁心的家國情懷——評越劇現代戲《生命之光》

2021-01-09 文旅中國

日前,由國家一級編輯夏強編劇、國家一級導演江瑤執導、杭州富陽越劇藝術傳習院(杭州越劇三團)創排的越劇現代戲《生命之光》在杭州上演。

合影

作為「2020年杭州市新劇(節)目匯演」劇目之一,《生命之光》以全國道德模範、「最美奮鬥者」「最美浙江人」姚玉峰為原型進行創作,講述了浙江大學邵逸夫醫院眼科主任姚玉峰教授自甘寂寞、苦經磨礪,獨創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姚氏法角膜移植術」的成長故事,直接或間接地折射出人性的光彩,令人欽佩。該劇已列入2020年度杭州市文化精品工程創作扶持計劃。

進取志向與求是精神

《生命之光》為無場次越劇,全劇分為「投身醫學」「堅守臨床」「求學東瀛」「苦克難關」「毅然回國」五個段落,呈現了一位當代優秀醫生的成長史,同時也是近40年來我國科技水平不斷趕超國際先進的縮影。故事的背後,更是一位醫者的家國情懷和浙江人的求是開拓精神。

劇照

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王陽明在龍場悟道後寫的《教條示龍場諸生》一文中指出,為學者需立志,勤學,改過,責善。列立志為第一要務,並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可見立志的重要性。立志是我們生命海洋中高舉的一面旗幟,也是我們生命的意義之所在,有了為國為民的志向,才能在胸中升起崇高感,在心中產生巨大能量,去戰勝我們面前的一切困難。

該劇主人公俞峰作為國際新式角膜移植法創造者,在這條通向成功的道路上,自不可能一帆風順,但他從小立下的志向——「當醫生,承祖業」,這份責任感與使命感是他事業成功的動力之源,也是他衝破重重阻力、永葆初心的堅定信念。這是因為:首先,小時候爺爺經營中藥坊,耳濡目染中使他對醫生這個職業產生了嚮往之情——「暖杏林,醫者仁心美名揚」。於是,促使俞峰面對自己人生的第一次抉擇——高考填志願,在一片「學好數理化,踏破天下都不怕」的吶喊聲中,他沒有隨波逐流,而是選擇遵從自己的內心,並勇於與心心念念希望他填報理工科專業的母親據理力爭,還以七歲時發生的一場意外來表明自己學醫的決心,成功說服母親,順利踏進了醫學院的大門。立志,是俞峰發現自身價值,做出的正確判斷,這是第一個層面努力的結果。其次,大學畢業後留校的他,雖從事的是行政工作,但他並沒有丟棄自己的醫學專業,業餘時間仍爭分奪秒看書學習專業知識。立志,激發出俞峰的創造力,使他不惜一切去實現目標,這是第二個層面努力的結果。第三,當他的高中同學志強因眼角膜壞死求上門,俞峰汗顏於不能為好友解除病痛,但也促成他下決心重返手術臺,回歸為患者帶去福音的行列。立志,給俞峰平凡的人生注入了活力,最終帶來自己夢寐以求的成功喜悅,這是第三個層面努力的結果。

通過這三個層面的螺旋式上升,使俞峰的人生取得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使自我價值得以實現。我國文藝界、教育界老前輩葉聖陶說:「理想是事業之母。」斯洛維尼亞足球運動員舒勒說:「只要堅持積極的理想,就能產生奮鬥的勇氣。」也就是說,理想和信念所產生的精神力量,是一個人最大的力量,這股強大的力量,不僅促使俞峰在攀登醫術高峰的徵程上腳踏實地、不遺餘力,還使他明白「科學沒有國界,可是科學家是有國界的」道理,於是,面對恩師誠懇的挽留、哈佛大學醫學院邀請的技術入股,金錢、地位都無法撼動俞峰的初心——學成歸國、報效祖國,這也是任何一個有愛國之心的中國人共同的心願。

戲劇衝突與情感張力

《生命之光》是一場歌頌眼科醫生的感人事跡,也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醫生成長正劇。該劇重於設計劇情線之間的環環相扣、相互關聯與牽制,通過人物之間的情感衝突、人物的心理變化來表現劇情的明快節奏。

劇照

說到人物的心理變化,最立體多面、內心複雜的角色當屬俞峰,俞峰不僅是一名眼科醫生,一位兒子、丈夫與父親,同時也是國際眼科泰鬥、日本眼科大師的學生,他的多重身份、公私不同訴求,讓他時時處在道義與職守、家庭與事業、理智與情感的矛盾糾結中。看得出導演跟編劇花了大力氣去塑造這個角色,飾演俞峰的演員汪舟格也細膩傳神地把人物的高大形象演繹了出來,所以才使得這個人物立體亮眼,讓觀眾欣賞並喜歡。在劇中,俞峰與身邊人的戲劇衝突是多方面的,通過戲劇衝突—衝突消解突出俞峰的個性特徵。

首先,是與母親的衝突。從俞峰選擇職業方向到赴日本留學,一開始,母親都持反對態度,這是傳統價值觀念上的衝突——兩代人價值取向和思維定勢的對立,而傳統價值觀念會不斷地受到新價值觀的挑戰,這種價值衝突的結果,總的趨勢是前者逐步讓位於後者。事實上,衝突的結果都是朝著俞峰希望的方向發展。

其次,是與妻子的衝突。分娩在即的妻子,自然不希望丈夫拋家別親而去,畢竟「以自我為中心」是人普遍的天然屬性,是人的行為之根本目的,這無可厚非。在這一點上,母親與妻子的態度不謀而合。但當得知志強因雙目失明跳崖自盡的噩耗後,她們的態度發生了根本性轉變:為俞峰收拾出國的行裝。妻子說:「你放心去吧!等孩子出生了,我就告訴他,他爸爸是一個有擔當的男子漢。」雖沒有豪言壯語,卻表現出了一個女性的開闊氣度與寬厚胸襟。

第三,是與恩師田野的衝突。當俞峰三年博士學習期滿,面對俞峰的才華,田野盡己所能想留下他做助手,且言辭誠懇、事無巨細;但一心想學成歸國的俞峰,並沒有為眼前的實際利益所誘惑,「學生回國守誠信」——道出了他樸素的愛國觀和人生價值觀。

劇照

第四,是與三名日本同學的衝突。他們對俞峰的態度從不屑、不認同到最後的折服,是「異想天開奇蹟」的成功,讓他們心服口服。劇中,三名同學通過演唱、舞蹈來表達他們內心的震撼,用「井噴」「尋找」「錘鍊」「拼接」「購買」這些詞彙來加強、渲染俞峰實驗過程的高強度與高難度,提升意境、營造氛圍。

特別是在第四段落「苦克難關」裡,俞峰邊飲酒邊演唱,道盡內心酸苦,可謂酣暢淋漓:「一杯酒,滿飲苦澀入咽喉,一敗再敗好難受。二杯酒,滿飲迷茫入咽喉,中途放棄怎能夠?三杯酒,滿飲焦慮入咽喉,何處良方解我憂?」此時的主人公已經歷了三千多次實驗的失敗,尚未攻克難關,這一大段唱詞唱出了一個人歷經磨難時的真情實感,能讓觀眾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劇照

可以說,全劇的主線還是以情感人,多種關係交織疊加,賦予全劇激蕩的情緒、豐沛的情感和富有張力的戲劇衝突。

藝術感染與人格完型

《生命之光》以一臺保留內皮角膜移植手術為開場:剛硬的機器在舞臺上透現出冷色調,與舞臺深處亮起的藍色光芒呼應;一盞時間提示燈顯示「1995年5月20日,星期六」;撕心裂肺的哭喊聲、時鐘滴答聲和心跳聲急促響起……這些帶有代入感的場景設置,張皇、悽苦、壓抑,使觀眾如置身手術現場,與舞臺上人物角色共情,特別是這個場景在劇中反覆出現了三次;與此同時,一首兒歌「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人,星星亮晶晶,就像我的小眼睛,滿天都是小星星,掛在天上放光明」響起,同樣是反覆了三次,使小女孩晶晶渴望光明的願望不斷迴蕩在劇場裡,作深情觀照,賦予了情感的溫度,更加深了這部舞臺劇緊張且有序的藝術感染力。

劇照

我們知道,要把繁複枯燥的科學實驗戲劇化地搬上舞臺,無疑是個難題。因為藝術可以充滿想像力,而科學須循規蹈矩。但在這裡,科學的客觀嚴謹與人類情感的主觀溫暖,是一種鮮明的對比,從而使得這部劇承載豐盈、意韻宏闊、個性鮮明,同時,把俞峰「醫者仁心」的人格魅力彰顯了出來。

縱觀全劇,《生命之光》採用的是倒敘的方式來敘述故事,這樣做打亂了事件發展的順序,使人猝不及防地進入到故事發展的緊要關頭,從而給觀眾造成強烈的懸念,使故事更加驚心動魄、扣人心弦。而無場次演劇,利用人物的旁白作解說吸引觀眾注意力,來完成道具、布景的切換,在覺察不到場次區分之餘,使得劇情緊湊、豐滿複雜,讓觀眾感覺劇中人物一個個都活在眼前,產生強烈的心理共鳴。這樣做無疑是為俞峰人格的完型服務。

而以演出傳統戲見長的富陽越劇藝術傳習院是女子越劇團,此次創排現代越劇,特別是採用男女合演的方式,對該團來說是一次不小的挑戰。但經過苦練後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戲,不僅有濃濃的越劇韻味,也有濃鬱的時代氣息與生活氣息。

誠然,把一個富有原型的人物形象搬上舞臺,時間只截取在20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即主人公高中畢業到國際新式角膜移植法成功實施在人身上這一階段的生活經歷,且是以俞峰從日本學成歸來作為全劇高潮,缺失與新時代勾連的途徑與通道,使得這一場價值觀建構有審美斷層之嫌。此外,俞峰赴日本後,與國內家人的情感互動,只一句「幾年來離妻別母,小女兒難見生父」匆匆帶過,也有不近如人意之憾。但作為一部還在打磨中的作品,他的初次亮相就讓凝聚在心、紮根於血脈中的家國情懷得到了深長的釋放,在編劇與導演用情用心的表達中,樹立起一股創造激流,這應該與本劇從萌發創意到改定劇本歷時三年,編劇夏強前後九易其稿且在採訪故事原型姚玉峰教授基礎上,仔細研讀了幾十萬字的文字資料分不開。那麼,相信經過調整和修改之後的該劇,定將會以更完善的姿態呈現在觀眾面前。

(圖片由杭州富陽越劇藝術傳習院提供)

記者:駱蔓

責編:勾曉慶

相關焦點

  • 徐萌《醫者仁心》上海籤售 謝君豪鼎力助陣
    謝君豪與徐萌  搜狐娛樂訊 日前,著名編劇徐萌攜其醫療劇代表作《醫者仁心》參加了2011年上海書展,在同名電視劇中飾演男主角鍾立行的香港金馬影帝謝君豪,親赴上海展覽中心為其助陣。  《醫者仁心》是國內第一部全景式反映醫生職業生活的醫療劇,並從醫生、患者、社會等多個角度,第一次正面直擊中國醫療界的現狀與困境。該劇匯集了謝君豪、尤勇、潘虹、陳瑾(在線看影視作品)等一大批實力派演員,並在去年由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投資拍攝完成,於央視八套首播,引起巨大社會反響,徐萌也憑藉該劇榮獲第28屆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編劇提名。
  • 包長命:肢殘村醫堅守23年 用生命詮釋醫者仁心
    一隻口罩、一件白大褂、一副手套,這是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前旗察爾森鎮沙力根嘎查村醫包長命在新冠肺炎疫情排查時的全部「防護」裝備,也是包長命留給村民的最後印象。2020年1月27日,農曆正月初三,他的生命定格在了那一刻,享年50歲。這位為老百姓看了23年病的村醫走了,犧牲在了抗疫前線,留下了年邁的母親和孤苦無依的妻兒。
  • 醫者仁心,適合當醫生的三大星座
    十二星座中,醫者仁心,適合當醫生的星座有哪些?一起來看看:摩羯座:摩羯座天性善良,雖然嘴硬心卻非常軟。看上去頗為嚴肅的他們很有愛心,只是性格內斂,表現得不太明顯。被人稱為「工作狂」的他們,對待自己熱愛的事業,非常專注與執著。
  • 媒體報導| 罕見的是病,常見的是醫者仁心
    媒體報導| 罕見的是病,常見的是醫者仁心 2020-08-31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宅心仁厚託起「醫者仁心」
    醫院是單位,好多條條框框不能逾越,患者是生命攸關,不能應付馬虎。兩者都有自己的主張底線,過了底線無人敢承擔責任。所以,這種棘手的難題誰來都不會有好的結果!就昨天我們科的患者鬧事事件,就是一個教訓。有時患者可能有難言之隱,有時患者情緒低落萎靡,有時患者激動亢奮……作為我們醫生更應該理解寬恕忍讓,宅心仁厚慈悲為懷。要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去體會理解。說話一定要講究方式和措辭!
  • 如何正確理解古人所說的「醫者仁心」和「師者厚德」?
    古人說得好「醫者仁心」、「師者厚德」,由此可見,「救死扶傷」是醫生的本分,「教書育人」為教師的天職。那麼,我們要如何理解這兩種要求頗高的職業呢?幹這兩種行業的人,又該如何做得更好呢?所謂「醫者仁心」就是說,凡是做醫生的人,都應該具有一顆仁愛正義慈悲之心,需要心懷天下的老百姓,悲天憫人宅心仁厚,精益求精治病救人,救死扶傷醫療病痛。
  • 電視劇《醫者仁心》全集分集劇情介紹
    ▲《醫者仁心》《醫者仁心》簡介編 劇:徐萌導 演:傅東育總製片人:唐莉莎 徐萌領銜主演:尤勇 謝君豪(中國香港) 陳瑾 潘虹 謝鋼▲《醫者仁心》劇情簡介:《醫者仁心》講述一家公立三甲醫院在一年多的時間裡發生的故事
  • 無私堅守、醫者仁心!為她們點讚!
    接種新冠疫苗第一劑的最後一天 記者在西黃村疫苗臨時接種點看到 所有流程有條不紊進行 來自蘋果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 石景山醫院 等多家單位的數十位醫護人員
  • 清末天德堂:醫者仁心,走好傳承第一步
    董慶和感念民生之多艱,診費收得很低,有時不但免費反而贈予醫藥。天德堂來往應診病人多為社會最底層人士,且適逢年代更迭之際,內憂外患之下,百姓都擔負著沉重的苛捐賦稅,且鹹豐十年(1860)夏天,山東更是出現了百年罕見的乾旱天氣,尋常百姓能活下來已實屬不易。董慶和用藥少而精,療效多為「一貼知,兩貼愈」。久而久之,聲名鵲起,有「董一帖」之美譽。
  • 【丁俊貴之「為醫說」】
    醫乃仁人之術,必具仁人之心;德不合佛者不可為醫;而仁者愛人、佛善慈悲。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於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愛,始作「愛」,其中為「心」,為心性。遂無心,何以愛?《中庸》謂「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此「性」則為心性。
  • 學先賢厚植家國情懷 興實業踐行報國之志
    6日,來自全省的優秀民營企業家代表們齊聚一堂,在座談會上暢談學習弘揚張謇企業家精神,進一步厚植家國情懷,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以實業踐行報國之志。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進一步弘揚好張謇企業家精神,增強家國情懷、責任擔當,以創新、責任和開放為企業發展準則,積極參與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用更強的實力、更多的愛心更好地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為江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生肖郵票裡的「家國」情懷
    2016年開始發行的第四輪生肖郵票以「家國」為核心理念,讓生肖形象與家國情懷相得益彰。 第四輪生肖雞票《丁酉年》(2017年)  2017年《丁酉年》生肖郵票由韓美林擔綱設計,同樣將「國」和「家」的概念作為整套郵票的創作主線。
  • 錢七虎:奮鬥一甲子,鑄盾60年的家國情懷
    耄耋之年的錢七虎有很多頭銜:我國現代防護工程理論奠基人、防護工程學科創立者、防護工程科技創新引領者……但在所有的身份和頭銜中,他最喜歡別人稱他為「科技工程者」。01奮鬥一甲子,鑄盾60年錢七虎,1937年10月26日出生於江蘇崑山,防護工程專家、軍事工程專家、教育家。
  • 為孤寡老人免費送醫送藥25載 青原獨臂村醫用行動書寫醫者仁心
    在青原區新圩鎮新圩村,提起獨臂村醫陳桂平,村民讚不絕口,孤寡老人更是豎起大拇指。陳桂平僅存左臂,卻懷百倍仁心,靠著一個醫藥箱、一輛摩託車,免費為方圓50平方公裡內的孤寡老人送醫送藥。這一送,就是25載。「我只想著鄉親們看病方便點,不用再往外跑,免得像我一樣落下終身殘疾。」日前,回憶起自己的初衷,陳桂平告訴記者,語氣很平緩。陳桂平命運多舛,3歲遭遇火災被燒傷,只能截斷右肢。
  • 社稷安寧,蒼生安寧,一片醫者仁心
    援鄂期間,我擔任醫療隊臨時黨支部第十黨小組副組長、醫療隊健康教育組組員、醫務部信息組組員,先後任醫療十組和四組護士長,並獲得了方艙醫院「優秀護理之星」稱號。 團圓之夜,我選擇了「逆行」 因為疫情,這個春節大家過的都不輕鬆。作為醫務工作者,湖北和武漢的形勢更是時刻牽動著我的心,我渴望前往一線。
  • 向醫者致敬!8月19日 中國醫師節
    向醫者致敬!老人手指夕陽醫生駐足眺望餘暉下的身影讓人刻骨銘心這一幕發生在今年3月5日那個疫情肆虐的初春料峭春寒中醫者的關愛如久違的夕陽習近平強調,廣大醫務工作者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崇尚醫德、鑽研醫術、秉持醫風、勇擔重任,努力促進醫學進步,為建設健康中國、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貢獻。各級黨委和政府、全社會都要關心愛護醫務工作者,弘揚先進事跡,加強業務培訓,支持開拓創新,幫助解決困難,推動在全社會廣泛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
  • 「清芬可挹」:展現江南望族之後的家國情懷
    本次展覽重點展出了顧廷龍、顧誦芬父子的手跡、圖紙手稿、工具儀器等90件實物原件,以及珍貴照片等相關文獻資料,生動展現了顧氏父子可貴的家國情懷。 「江南第一讀書人家」蘇州唯亭顧氏和「天下無第二家」的蘇州巨族「貴潘」,都是江南望族,顧誦芬的雙親顧廷龍和潘承圭便出身自這兩個家族。
  • 《殺破狼》中的家國情懷,此後天下安樂,終可漁樵耕讀,江湖浪跡
    而《殺破狼》卻不同,長庚和顧昀之間的感情似乎只是這一場權謀爭鬥、家國天下的點綴,這也註定了這份感情的艱難與晦澀、隱忍與困頓。今天,我們就從顧昀與長庚身上,來細細品味《殺破狼》中家國情懷與大義千秋:倘若天下安樂,我等願漁樵耕讀,江湖浪跡;倘若盛世將傾,深淵在側,我輩當萬死以赴。
  • 家國情懷、服務基層…從2019熱詞看價值新趨勢
    家國情懷、服務基層、減壓前行  從2019熱詞看價值新趨勢  日前,一年一度的漢語盤點、年度熱詞出爐。「穩」「我和我的祖國」「難」「貿易摩擦」分別當選年度國內字、國內詞、國際字、國際詞。這些熱詞新語記錄了社會焦點的變遷,呈現出文化生態的脈絡。
  • 時衍同:世間術業有幾何 至精首善為醫者
    世間術業有幾何 至精首善為醫者——在全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發言日照市人民醫院 時衍同各位領導,同志們:我叫時衍同,是市人民醫院大內科主任、呼吸內科主任、市疫情防控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白衣為甲,向險而行,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新冠病毒傳播力之強、速度之快,完全超乎大家的認知!隔離病房收治的都是確診或者疑似患者,室內空氣和物體表面病毒載量較高,在這樣的環境中,醫護人員承擔著極大的工作壓力。我們收治的一位女性患者,入院時已經出現咳嗽、高熱,體溫達39.8℃。治療初期,患者極不配合,對病情含糊其辭、遮遮掩掩,讓本已緊張焦慮的氛圍更加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