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安寧,蒼生安寧,一片醫者仁心

2020-11-25 騰訊網

敬畏中前行

我叫姜寧寧,今年40歲,中共黨員。龍口市中醫醫院骨科護士長,山東省第八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2020年2月9日,我啟程奔赴湖北武漢,參加武漢漢陽方艙醫院一線抗擊疫情工作,全程38天。援鄂期間,我擔任醫療隊臨時黨支部第十黨小組副組長、醫療隊健康教育組組員、醫務部信息組組員,先後任醫療十組和四組護士長,並獲得了方艙醫院「優秀護理之星」稱號。

團圓之夜,我選擇了「逆行」

因為疫情,這個春節大家過的都不輕鬆。作為醫務工作者,湖北和武漢的形勢更是時刻牽動著我的心,我渴望前往一線。農曆正月十六,凌晨12點半,我接到了院裡的緊急通知,派我當天啟程馳援武漢。

大年初二我就遞交了「請戰書」,雖然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真的接到通知那一刻,心裡還是亂了,既有著被選上的激動和振奮,又有著對未知的焦慮和害怕。匆忙收拾了行囊,無法和家人一一告別。

「寧寧裝上這個、你必須帶上這個」「時刻記住保護好自己」……醫院胡院長連夜給我收拾物資、吃的、用的,滿滿三大行李箱。「你去了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一定要照顧好自己」「護長我們等你平安回來」,看著領導熬紅的雙眼布滿了擔心,同事們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牽掛,我在關上車門的那一刻,轉身用手抹去了眼淚。

有這麼一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正如出徵的戰士,保家衛國是他們的天職,而抗擊疫情、守護生命就是我們的責任,我義無反顧的踏上了援鄂之路。

當晚8點,專機抵達武漢天河國際機場。當飛機抵達武漢的上空,透過雲層,我看見了不一樣的武漢,仍然是萬家燈火,卻沒有了往日的喧囂,整座城市仿佛靜止了一般,滿城的沉寂和落寞讓人心痛。同時抵達的還有其他從四面八方趕來的醫療隊,大家都是帶著共同的使命,為了同一個目標,來到抗擊疫情最前線。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了一股強大的力量,這就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國力量。我的內心不再感到恐懼,能夠懷揣畢生所學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為國家、為社會作貢獻,我深感自豪!

迅速進入戰鬥角色,我們和病人成了朋友

到達駐地,安排妥當後,我們立即開始了新冠肺炎防治知識及穿脫防護服的訓練。除去吃飯休息的時間,我們每一個人在做的事情,就是努力練習穿脫防護服,每一個細節都認真對待,每一個環節都仔細操作,直至人人考核過關。因為,最基礎的工作,也是最關鍵的工作。我們深深懂得,只有首先保證自己的安全,才能救助更多的新冠肺炎病人。

援鄂期間,我們山東省第八批醫療隊與四川國家醫學緊急救援隊、福建隊、湖北省婦幼保健院一起正式接管近一千張床位的武漢漢陽方艙醫院,山東醫療隊負責其中的480多張床位,佔了全部床位的一半。2月11日,武漢漢陽方艙醫院的工作正式開啟,現在我仍清晰地記著首次進艙的情景:進艙前,穿上不透氣的紙尿褲,換上三層厚厚的防護服,全副武裝後嚴重的窒息讓我非常難受,護目鏡也開始起霧。「別人能行,我也一定行」,我一遍遍的自我鼓勁,慢慢調整呼吸,緩緩踏入了寬闊的方艙大門。雖然此前進行了反覆學習,但初次面對400多病人,還是有些手足無措。也許人在壓力下才會更快成長,從分配工作、床頭交接、查看患者情況到協調安排患者、核實檢查結果,從巡視病房、病情觀察、測量生命體徵到發放口服藥、陪患者聊天、耐心解答各種問題,我和隊友們很快進入了戰鬥角色。近五個小時過去了,滿臉都是汗水,感覺像好多小蟲子在臉上爬,又溼又癢,因為不能用手亂摸亂碰,所有不舒服只能忍著!終於交接班,脫防護服才是最最關鍵的,每一步都要仔細再仔細、小心再小心。摘下護目鏡的那一刻,感覺整個世界都亮了,摘下手套,看著自己青紫腫脹的手、被手套勒得滿是褶皺紅印的胳膊、被口罩、護目鏡壓的不忍直視的臉、還有那全身被汗水浸透的隔離衣,我這個女漢子也忍不住落下了眼淚。

我們每次進艙都需要提前2個小時出發,在艙內連續工作6小時,出艙排隊再加上脫防護服的時間,進出方艙一次大約需要11-12個小時。住在方艙醫院的雖然都是輕、中症患者,但他們也全都是新冠肺炎確診的病人。你要問我害怕不?怕!跟普通人一樣,面對這種未知的疾病,我們也會有本能的恐懼反應。但我不能表現出來,因為病人更需要安撫,我們慌了,病人會更加恐慌。為了幫助他們減輕心理負擔,我要求自己必須保持微笑,用親切的語言、飽滿的熱情來面對我的病人。雖然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但我相信他們能感受到我的熱情。正常工作之外,我還時常給他們做心理疏導,時間長了,我們和病人都成了好朋友。

每一天都在被感動,再苦再累都值得

方艙醫院裡雖是輕、中症新冠肺炎患者,但實際工作量非常大。作為護士長,每次進艙每位患者我都要巡視一遍,都和他們交流溝通;對重點病人,需要和主管醫師、責任護士再交待一遍,能解決的問題立即解決,解決不了的,耐心解釋並努力向上爭取。為了能幫助患者,我不僅通過隊裡推行的「行走二維碼」微信群與他們進行交流,還會把手機號留給他們,方便隨時解答他們的疑惑和焦慮。大家都見過報導中的志願者汪先生,住院期間他為我們和患者忙前忙後,在他病情反覆的那幾天,我和他通話十多次,每次都是半個多小時。我明白,他需要的,也許不是我的護理,而是我的傾聽和理解。

有一位9歲的小姑娘雯雯,讓我印象深刻。她的媽媽也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工作中不幸感染了新冠肺炎,又傳染給了家人。雯雯和爸爸被一同安排住進了我們這個方艙醫院8單元。有一天,雯雯爸爸的病情突然加重,被轉到定點醫院治療。爸爸的離開,讓原本活潑愛笑的雯雯變得沉默寡言。隔著防護服,也能感覺到她的惶恐與不安。畢竟,她只是一個9歲的孩子,沒有一個親人在身邊,那是怎樣的無助?

那天,我是下午4點到晚上10點的班,馬上要出艙了,雯雯卻一直跟在我屁股後面,不肯睡覺。看著孩子沒著沒落的,我有些心疼,俯下身子問她:「是不是爸爸走了,沒人陪你害怕了?」小姑娘聽後,使勁地點頭,淚水譁地流了下來。我趕忙安慰她說:「雯雯,你現在還不能出艙,我們也有規定,阿姨不能帶你出艙。這樣吧,我幫你找個伴兒好不好?」雯雯同意了。我帶著她來到2單元,這裡有一個和她同歲的小男孩豆豆,我和豆豆的媽媽說明了情況,豆豆媽媽爽快地同意幫忙照看雯雯。困難時期,隔斷了空間的距離,卻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2單元和8單元隔得很遠,照看起來不方便,我很快幫他們調整了床位。當我準備出艙時,忍不住回頭望了一眼2單元,看到雯雯已經在豆豆和他媽媽的陪伴下安然入睡,我才放心離開。從醫這麼多年,看多了生離死別,但每每想到雯雯無助的眼神,淚水一次次模糊了視線。

在武漢的38天,每天都在上演感動和淚水。不管是病人、當地的醫護人員,還是酒店裡的志願者、熱心市民,對我們都特別好,給我們準備生活用品、幫我們購置短缺物品、和我們在一起不分晝夜,給我們送來武漢的熱乾麵、山東的大饅頭,有的自己開車過來把東西放下就走了,姓名也不曾留下。在武漢戰「疫」的每一天,許多領導、朋友、家人打電話發微信來問候,我知道,他們是真的關心我支持我。有這麼多人的關心和牽掛,即使再苦再累,我也覺得一切都值得!

凱旋迴家,感恩感謝我的家鄉、我的家人

3月8日,送走最後一批康復患者,漢陽漢陽方艙醫院正式休艙。3月17日我們結束了在武漢的工作,離開的那一刻,我如釋重負,又難以割捨。4月1日下午,再次踏上龍口這片熟悉的土地,感受到了家鄉人民的熱情,見到了日思夜想的親人,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一個多月裡,上初二的女兒是我最大的牽掛。一見面,她和我親了又親,說了好多貼心話。突然間發現,女兒又長大成熟了一些。晚上,待女兒睡下,丈夫悄悄告訴我,2月9日那天我走後,女兒問他:「爸爸,媽媽真去武漢了?能回來嗎?」丈夫安慰她說:「不用擔心媽媽,媽媽既然選擇了去戰『疫』,那她一定做好了準備,放心吧,媽媽一定會平安回來。」那天晚上,女兒一反常態早早進屋躺下了,說困了想早點睡。可是,丈夫悄悄打開她的房門,卻看到女兒正蒙頭偷偷在被子裡抽泣。我聽了真的很心疼,正值青春期的小姑娘,在我們眼裡也許還是個孩子,其實她什麼都懂。

回首難忘的38天,所有援鄂醫護人員攜手並肩、彼此攙扶,在遠離家鄉的武漢共同走過了一段艱辛卻又充滿愛的徵程。回到龍口,我們受到了家鄉人民英雄般的禮遇,我的內心倍感溫暖,更添戰鬥力量。感謝市委、市政府,感謝全體市民,對我們援鄂醫護人員的關心和厚愛,感謝院領導同事們對我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今後的崗位上,我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細心、真心、愛心呵護每一位患者,用實際行動詮釋醫者仁心,傳遞人間溫暖!

點亮下方「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徐萌《醫者仁心》上海籤售 謝君豪鼎力助陣
    謝君豪與徐萌  搜狐娛樂訊 日前,著名編劇徐萌攜其醫療劇代表作《醫者仁心》參加了2011年上海書展,在同名電視劇中飾演男主角鍾立行的香港金馬影帝謝君豪,親赴上海展覽中心為其助陣。  《醫者仁心》是國內第一部全景式反映醫生職業生活的醫療劇,並從醫生、患者、社會等多個角度,第一次正面直擊中國醫療界的現狀與困境。該劇匯集了謝君豪、尤勇、潘虹、陳瑾(在線看影視作品)等一大批實力派演員,並在去年由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投資拍攝完成,於央視八套首播,引起巨大社會反響,徐萌也憑藉該劇榮獲第28屆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編劇提名。
  • 媒體報導| 罕見的是病,常見的是醫者仁心
    媒體報導| 罕見的是病,常見的是醫者仁心 2020-08-31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宅心仁厚託起「醫者仁心」
    「醫者父母心」,作為一名優秀的醫生要學會心理疏導,穩住患者的情緒,甚至讓患者重拾對於健康、生活的信心,寄予厚望。善於提問。對患者病情的提問要靈活有度,有針對性地調動和發揮患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及時反饋,按部就班調動患者情緒;控制節奏,不疾不徐,醫生的冷靜給患者以信心和信任;高效靈活,言簡意賅,語言通俗化,著力點要清晰,分析指導要明確無誤。
  • 醫者仁心,適合當醫生的三大星座
    十二星座中,醫者仁心,適合當醫生的星座有哪些?一起來看看:摩羯座:摩羯座天性善良,雖然嘴硬心卻非常軟。看上去頗為嚴肅的他們很有愛心,只是性格內斂,表現得不太明顯。被人稱為「工作狂」的他們,對待自己熱愛的事業,非常專注與執著。
  • 電視劇《醫者仁心》全集分集劇情介紹
    -content begin-【IT168 資訊】《醫者仁心》是國內第一部全景式反映醫生職業生活的醫療劇,也是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轉制掛牌後第一部投資拍攝的精品力作。電視劇由金牌編劇徐萌執筆,由尤勇、謝君豪、潘虹、陳瑾、謝鋼等主演。
  • 如何正確理解古人所說的「醫者仁心」和「師者厚德」?
    古人說得好「醫者仁心」、「師者厚德」,由此可見,「救死扶傷」是醫生的本分,「教書育人」為教師的天職。那麼,我們要如何理解這兩種要求頗高的職業呢?幹這兩種行業的人,又該如何做得更好呢?所謂「醫者仁心」就是說,凡是做醫生的人,都應該具有一顆仁愛正義慈悲之心,需要心懷天下的老百姓,悲天憫人宅心仁厚,精益求精治病救人,救死扶傷醫療病痛。
  • 無私堅守、醫者仁心!為她們點讚!
    接種者按照防疫要求等候接種,現場秩序井然。 △蔡海娟陪同這位接種者到留觀區進行現場觀察。 △醫護人員對接種者諮詢的問題都會細緻、耐心的講解。
  • 包長命:肢殘村醫堅守23年 用生命詮釋醫者仁心
    一隻口罩、一件白大褂、一副手套,這是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前旗察爾森鎮沙力根嘎查村醫包長命在新冠肺炎疫情排查時的全部「防護」裝備,也是包長命留給村民的最後印象。2020年1月27日,農曆正月初三,他的生命定格在了那一刻,享年50歲。這位為老百姓看了23年病的村醫走了,犧牲在了抗疫前線,留下了年邁的母親和孤苦無依的妻兒。
  • 石安公路安寧段變身8車道景觀大道 預計本月30日通車
    昆明最早的高等級公路石安公路安寧段也是320國道的一段。中冠建材城到和平村的8.2公裡,從去年7月10日起封閉提升改造。16個月的「閉門修煉」,即將於11月30日通車的石安公路安寧段會是什麼模樣?26日記者探營,華麗轉身的安寧段足以表達安寧市對接昆明融為一體的誠意、安寧市發展太平新城的決心,從中冠10條匝道3條路互通的巨型樞紐立交可見一斑。即將通車的安寧段寬暢大氣於1989年9月23日通車的高等級石安公路,31年來的變遷,是一部昆明公路發展史。與其平行的昆安高速2003年通車後,320國道石安公路安寧段依然是麵包車、貨車的最愛。
  • 醫者仁心的家國情懷——評越劇現代戲《生命之光》
    故事的背後,更是一位醫者的家國情懷和浙江人的求是開拓精神。劇照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王陽明在龍場悟道後寫的《教條示龍場諸生》一文中指出,為學者需立志,勤學,改過,責善。列立志為第一要務,並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可見立志的重要性。
  • 心繫社稷蒼生的吟誦
    在投身新聞界的三十載歲月裡,李學洲先生練就了媒體人獨特的脾性風格:心繫社稷民生,愛憎質樸分明,思維開闊遼遠,行為放達隨性。近年來,李學洲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開始了古典詩詞的創作。在收納六百多首詩詞的《吟嘯煙雨》結集出版之後,時隔僅兩年,收納了一千二百餘首詩詞的《玉壺冰心》又橫空出世,其文思泉湧、勤奮高產的創作狀態令不少文友引頸咋舌。
  • 安寧與龍皓謙要生猴子了
    首先是安寧來到了姐姐安逸的記憶世界,通過安寧的努力安逸終於知道了當年事情的真相,原來安逸被害根本與龍皓謙毫無關係,那封信也是別人假冒龍皓謙的姓名寫的。至此,姐姐安逸認可龍皓謙後終於放心離去,而一直在記憶世界中尋找答案昏迷已久的安妮也終於醒來,陪伴在安寧身邊的龍皓謙看到安寧醒來的那一刻興奮不已,2個人在眾目睽睽之下開心擁吻,真的好幸福!
  • 河南有個安寧療護病區讓每個生命帶著尊嚴謝幕
    李玲接待病人及家屬諮詢李玲編者按近日,國家衛計委首提「安寧療護」,提出讓人「有尊嚴地離世」。作為國內首家開展安寧療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臨終關懷」)的公立醫院,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的醫生李玲已經為此努力了6年。安寧療護病區是怎樣的?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你會做怎樣的選擇?
  • 為孤寡老人免費送醫送藥25載 青原獨臂村醫用行動書寫醫者仁心
    在青原區新圩鎮新圩村,提起獨臂村醫陳桂平,村民讚不絕口,孤寡老人更是豎起大拇指。陳桂平僅存左臂,卻懷百倍仁心,靠著一個醫藥箱、一輛摩託車,免費為方圓50平方公裡內的孤寡老人送醫送藥。這一送,就是25載。「我只想著鄉親們看病方便點,不用再往外跑,免得像我一樣落下終身殘疾。」日前,回憶起自己的初衷,陳桂平告訴記者,語氣很平緩。陳桂平命運多舛,3歲遭遇火災被燒傷,只能截斷右肢。
  • 安寧經典作品推薦,《鄉野閒人》最受讀者歡迎
    安寧,本名王蘋。巨蟹座,生於泰山腳下。80後知名作家,出版長篇小說及作品集25部。現為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自治區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代表作:《我們正在消失的鄉村生活》《遺忘在鄉下的植物》《鄉野閒人》《呼倫貝爾草原的夏天》《聊齋五十狐》《笑浮生》等。
  • 尊崇·社稷·蒼生:泰山文化的形成與精髓
    北方恆者,常也(故又曰『常山』)。中央嵩者,高也」。 不論「四嶽」「五嶽」,泰山都為「宗」,為「長」。連綿不絕的巡守、封禪、祭祀活動,大都與山嶽崇拜、「四嶽」或「五嶽」的確定以及泰山獨尊相關聯。文獻記載的虞舜巡守四嶽,實行的是「柴、望」禮儀,王者「柴」,燔柴以祭天,諸侯「望」,望祭大嶽。
  • 《撒野》劇組因拍戲毆打商家,工作人員口出狂言,範丞丞王安寧成...
    簡直是目無王法,囂張至極,他的威脅讓拍攝者都害怕了。這件事明明是《撒野》劇組的不對,然而他們竟然還能做出這樣的行為,真的讓人難以理解。網友們的口誅筆伐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太多與囂張跋扈了。《撒野》是在《陳情令》之後便已經開始籌備拍攝的「耽改劇」,也是很有機會超越《陳情令》的影視劇。
  • 李白當官趣聞:我想「濟蒼生,安社稷」,你卻讓我當職業詩人?
    他只想能得到皇帝的重用,以便施展自己的才華,「濟蒼生,安社稷。」而唐玄宗卻以為讓李白當一個御用文人已經是對他的重用,你是一個詩人,寫詩是你的特長,封你一個能發揮自己特長的官,能說是不重用你嗎?李白是待詔之意不在詩,也許在他看來,世上沒有比寫詩更簡單的了。
  • 通訊:蘇萊曼尼遇難周年 伊朗人期盼安寧
    新華社德黑蘭1月3日電 通訊:蘇萊曼尼遇難周年 伊朗人期盼安寧新華社記者夏晨新年伊始的伊朗首都德黑蘭街頭,已故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將領蘇萊曼尼的「形影」隨處可見。「我們和世界上所有國家的人民一樣,渴望安寧平靜,期待早日回歸正常生活。」賽義德說。(參與記者:賈瓦德、艾哈邁德)
  • 清末天德堂:醫者仁心,走好傳承第一步
    醫者,亂世救國,盛世救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醫德所含廣至天下,做人之德全包括在中醫醫德之中。天德門雖為骨病專科,但是在工業經濟不甚發達,百姓靠勞作為生骨病普遍存在的年代裡,就如寒冬裡的一道暖陽,照亮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