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注意了,今天冬至,入九啦!最冷時刻就要來臨!

2021-01-12 騰訊網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今天12時19分

我們將迎來「冬至」節氣

此時太陽黃經為270°

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

這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

冰益壯,地始坼

自此進入隆冬時節

冬至又叫「冬節」

是古人計算二十四節氣的起點

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

人們在這一天祭祖,彼此賀冬

所以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在古人看來

冬至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關鍵節氣

此時的物候也符合著

古人對陰極陽生的理解

冬至

三候

一候蚯蚓結

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

此時陽氣雖已生長

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

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二候麋角解

糜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

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

而冬至一陽生,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動

由於陽氣初生

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

並且溫熱

自冬至開始

我們正式進入「數九」天

各地有不同版本的「九九歌」

生動形象地記錄

冬至到來年春分的物候變化

天津流行的「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

天氣

雖然一年中

最冷的日子即將到來

但是冷空氣影響頻繁卻低調

所以未來幾天

霧霾會頻繁光臨天津

霧霾預測

今天中午(22日)前後

這場輕到中度霾即將結束

但是24日夜間到25日早晨

還將有一場輕到中度霾

到時候能見度會比較差

下周末(27日-29日)

霧霾再次來襲

屆時將有輕到中度霾

能見度差

持續時間長

具體天氣預報

今天

上午:陰轉多雲早晨有輕霧

下午到夜間:晴間多雲

西北風3-4級轉微風,4到-3℃

12月23日 星期一

白天:晴間多雲

夜間:晴轉陰

微風,4到-1℃

12月24日 星期二

白天到夜間:陰轉多雲

微風,4到-2℃

12月25日 星期三

白天到夜間:多雲轉晴

北風3-4級,3到-2℃

12月26日 星期四

白天到夜間:多雲

微風轉西北風3-4級,4到-3℃

12月27日 星期五

白天到夜間:晴間多雲

微風,5到-4℃

12月28日 星期六

白天到夜間:晴間多雲

微風,5到-2℃

冬至是健康「儲蓄」的好時節

宜潛陽補溫

斂陽護陰

室內要經常通風換氣

保持暢達樂觀的心態

注意保暖

多吃補益身體的食物

冬至

習俗

北方有「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的說法

冬至裡最為普遍的風俗

便是吃餃子了

而南方則是吃湯圓

其實

不管吃什麼

都是圖一個節日裡的喜慶快樂

相傳東漢醫聖張仲景冬季回鄉,看到家鄉父老耳朵凍爛了,於是將羊肉和驅寒的藥材用面包裹在一起,做成「嬌耳」,分發給老百姓,老百姓吃了「嬌耳」凍瘡好了,這個習俗也就保留了下來。

天津人對飲食向來講究

冬至的這頓餃子也不能馬虎

倭瓜餃子是老例兒

在食俗方面,《天津衛志》和《天津縣誌》對冬至都有「食餛飩,繪消寒圖」的記載。而在民間,特別是河東水西「老天津衛」聚居地,立冬則有吃倭瓜餃子的風俗。百姓常於夏秋之際,買來倭瓜,置窗臺上,經過數月放置瀝去水分,倭瓜充分糖化,此時做成餃子餡,其味甜軟香鮮。味道既同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蘸著蒜泥老醋吃,別有一番滋味。

還有不少天津百姓在冬至日要吃「冬至面」「包餛飩」,故有民諺雲「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吃了倭瓜餃,不凍手和腳」「喝了冬至餛飩皮,不凍鼻尖耳朵垂兒」。

羊肉餃子有傳統

冬至這一天,天津人沿襲著吃羊肉餡餃子的傳統。1890年就在「三岔口」開始經營餃子生意的白記餃子館距今已經125年的歷史了,西葫羊肉水餃的製作工藝如今也成為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貼「九九消寒圖」

過了冬至,意味著一年中最寒冷的天氣就要來了,老天津人還流行買來臘梅枝插在瓶子裡,或者在牆上貼「九九消寒圖」。消寒圖是記載進九以後天氣陰晴的「日曆」,人們寄望於它,來預卜來年豐欠,是一種很有傳統特色的、好看的日曆。它一共有九九八十一個單位,所以才叫做「九九消寒圖」。

「上點天陰下點晴,左風右雨雪中心,點畫圖中墨黑黑,便知郊外草青青。」從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單元,連數九個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過去了。

冬至

飲食

冬至吃餃子,大家都知道。可你知道老天津人講究的「冬令四珍」嗎?

冬令四珍指的是鐵雀兒、銀魚、紫蟹、韭黃。如今,四珍中韭黃較為常見,鐵雀兒已經消失。津菜專家介紹,冬令四珍雖是津菜的典型菜餚,但它們不是飯店菜餚,而是老天津人最家常的冬日美味。

天津菜講究應時到節,什麼季節選什麼食材。韭黃就是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它是冬季栽冬季採的一種蔬菜,是天津人冬令的必備菜品。

韭黃的「前世今生」

韭黃其實是一種意外發現的變異蔬菜。清同治年間,一位姓朱的花匠於冬日在自家花窖中發現了一叢金黃色的韭菜。與青色韭菜不同,由於一直生長在不見太陽的花窖,韭黃不僅色澤淡黃清新,而且口味極佳。與青韭相比,別具一格,於是韭黃大量引種。至光緒年間已普遍栽種,成為人們冬季菜蔬中之佳品,一直延續至今。

「天津河海兩鮮豐富,冬天更適合吃紫蟹。」天津人根據魚蝦蟹的生長及成熟時間不同選擇食材。立冬後紫蟹深紫色,皮薄,雙層蟹蓋。銀魚紫蟹火鍋是天津傳統名菜之一,主料選用被稱為津沽「冬令四珍」中的銀魚、紫蟹。

炸熘鐵雀兒曾經也是老天津人的冬季下酒菜,但早已不再食用。所謂鐵雀兒就是天津人常見的麻雀,爪黑,羽毛呈暗褐色。每到嚴冬,鐵雀兒的羽毛漸豐,肉脯肥嫩。

據老一代的天津人說,成熟的麻雀捕捉回來很難養活,放在籠子也不吃不喝,最後撞籠而死,因此稱其為鐵雀兒。炸鐵雀兒需要用料酒、精鹽、蒜末,最後加入糖醋,淋上芝麻油。如今,鳥類已受到保護,不要為了吃而違法哦!

冬至飲食的四個變化

冬至後進入 「數九寒天」,意味著一年中最冷的階段要到來了。為達到禦寒保暖的目的,在飲食上應做出以下改變。

01

適當增加高蛋白質食物攝入

比如畜禽肉、魚肉和雞蛋等。蛋白質所含能量的30%會變成熱量從體表發散出來,而碳水化合物所含能量僅有5%~6%作為熱量散失,脂肪則4%~5%。

紅肉中還富含易被吸收的血紅素鐵,研究表明,飲食中增加鐵的攝入,抗寒能力會增強。

需注意,要增加的是富含蛋白質的瘦肉,而不是脂肪多的肥肉。同時,每天吃肉量最好控制在2兩以下。

02

飯前喝碗熱粥、熱湯

寒冷的氣溫下,喝上一碗熱乎乎的粥,不但會讓身體立刻感到溫暖,還能暖腸胃、喚醒消化系統,促進食慾。尤其是雜糧粥還能幫助補充B族維生素和鉀等多種營養素。

紅色粥 抗寒暖身

冬天怕冷的女性,可能是貧血或血液循環不暢導致的,推薦紅色粥。

紅豆、紅棗、枸杞搭配,就是一款不錯的暖身粥,三味食材都有補益氣血的作用。這款粥偏溫補,有實熱和上火症狀的人要少喝。

黃色粥 養胃健脾

冬季室外寒冷乾燥,室內燥熱,令很多人出現胃痛、四肢發冷等脾胃虛寒的症狀,不妨來碗「黃色粥」——小米南瓜粥,養胃健脾。

小米營養全面,還可以補虛損,開腸胃,特別適合脾胃虛弱的人食用。這款粥能保護胃黏膜,加強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適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白色粥 潤肺止咳

室內外溫差大,進進出出,冷熱交替,可能誘發咳嗽、感冒,加上氣候乾燥,容易導致燥邪傷肺。這時可以喝些具有潤肺止咳功效的「白色粥」,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銀耳百合蓮子粥了。

銀耳、百合潤肺、潤燥、止咳,適合用來改善肺燥咳嗽、虛煩不安等症狀。

黑色粥 補腎益氣

腎主水,其性偏寒,冬天的寒邪易致陽氣耗散,所以補腎氣就成了首要任務。中醫認為,黑色對應的是腎臟,此時不妨喝點「黑色粥」。

黑米兩小把、黑豆一小把、大米三把即可。黑米滋陰補腎、益氣活血;黑豆蛋白質含量高,富含賴氨酸,能增強免疫力。

不過,患有慢性腎病、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等病症的人要少吃黑豆,以免加重腎臟負擔。

03

零食首選堅果

堅果多半在秋天成熟,因此也算是秋冬季節的應季食品。堅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B族維生素,以及鐵、鋅、鈣等礦物質,還有一定量的蛋白質,都能幫助人們抵抗寒冷。

堅果的營養素密度較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冬天食物種類相對較少的缺陷。因此,天冷的時候,不妨把餅乾、點心等零食換成堅果。

需要提醒的是,堅果最好選原味的,且每天吃的量別超過一小把。

04

多吃深色食物

中醫提倡冬天補腎,而黑色入腎。

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分析,黑豆、黑米、黑芝麻、紫甘藍、紫薯、藍莓等紫黑色食物中富含的花青素是一種強抗氧化劑,它能夠預防癌症,增強血管彈性,還可保護視力。

因此,多吃黑色食物對於預防季節多發的心血管疾病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飲食要點

1、多用溫補少食寒涼:冬至之後,多吃溫性食物,少食甚至遠離寒涼食物,對於平衡人體陰陽、增強抵抗力。

2、補氣、補血、補陰、補陽,冬至養生滋補可從四方面著手:補氣、補血、補陰、補陽。補氣食品,是指具有益氣健脾功效,對氣虛證有補益作用的食品,如大米、糯米、花生、山藥、胡蘿蔔、豆漿、雞肉等。

冬至

食補

一隻雞——禦寒補身

在我國部分地區素來有「一九一隻雞」的說法。雞肉性微溫,偏向於性平,身體比較健康,既不體虛又沒有燥火的人,冬季可以多吃雞肉。南方雖然入冬,但氣溫較北方要溫暖得多,雞、鴨、魚類就很適合清補。

雞湯的營養非常豐富,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物質,可以提高生理機能、強筋健骨,預防寒涼。一定要湯肉一起吃。

一杯薑茶——祛寒

俗話說:「冬有生薑,不怕風霜。」姜味辛辣,可以在體內產生熱氣,祛除冬季的寒氣,所以受凍的病人,就可以常喝薑湯來驅寒,預防感冒等常見疾病。吃薑要注意,一是冬季吃薑要去皮,二是不要在晚上吃薑。

一碗慄子粥——補腎

冬季主閉藏,正是補腎的季節。中醫上講,寒氣內應腎。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是人體的「先天之本」。

民間俗話說:「腰酸腿軟缺腎氣,慄子稀飯賽補劑。」進入冬季以後,飲食中的肉類增多,經常喝慄子粥調理,不僅補腎,而且滋養脾胃,緩解肉食帶來的負擔。

一碗牛奶飯——益氣血

中醫認為牛奶味甘、性微寒,具有潤肺、補虛、潤腸通便等功效。一天喝一兩杯牛奶,持之以恆能起到進補的效果。家中做點牛奶飯有補益氣血的功效。煮米飯的時候,把一半的水換成牛奶即可。

一口羊肉——補氣滋陰

南方冬季適合雞、鴨、魚類清補,而北方冬季則更為寒涼,食補上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羊肉就是不錯的選擇,補氣滋陰,可以去溼氣、避寒冷、暖心胃。

白蘿蔔與羊肉搭配食用,不僅在味道上相得益彰,營養方面也可以取長補短。

一籠山藥——健脾胃

先調脾胃後進補,脾胃好,才能吸收營養。中醫認為,山藥性甘平、無毒,有補脾益腎、養肺、止瀉之功效,補而不滯,不熱不燥,男女老幼都適宜,有病無病都適用。

如果您在落戶中遇到任何問題,歡迎隨時諮詢「落在天津 」,免費為您定製專業的落戶指導

【天津戶口】

【人才引進系列文章】

相關焦點

  • 今天正月二十五填倉節,天津人這些講究你都知道麼?
    今天是正月二十五,民間稱之為填倉節市民俗學家劉全喜表示填倉節是春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天津人有「撕吊錢」、「打囤」等習俗過完填倉節,熱鬧的「年」也就接近尾聲了填倉節的由來填倉節又稱「添倉節天津人吃鯽魚的節俗,是在填倉節這天,天津的家家戶戶吃小站稻米乾飯、喝鯽魚湯。「填倉填倉,乾飯魚湯。」人們在這一天要吃米飯和魚湯,象徵富足美滿。為什麼要喝魚湯呢?舊俗此日也是祭倉神的日子,民間傳說人們在今晚只能喝魚湯,而把魚留給小貓吃,意思是讓貓捉老鼠,讓糧倉不被老鼠咬。
  • 【交通安全提示】冬至來臨|數九開始,冬季行車這些事項您需要多注意!
    【交通安全提示】冬至來臨|數九開始,冬季行車這些事項您需要多注意!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冬至,也到了開始數九的日子,俗話說的好「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所以從今天開始的一個多月時間,是一年當中最冷的時候。天氣越來越冷了,交通道路行車安全自然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
  • 為什麼說「冬至一陽生」?冬至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嗎?
    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又稱「冬節」,在古代民間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現在很多地方冬至節日氣氛不濃,都僅是保留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但在廣東,冬至仍是重要的節日,尤其是潮汕地區,更是認為「冬大過年」,「冬節丸,一食就過年」,這與冬至「一陽生」的傳統說法正好契合。
  •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
    這句俗語就是「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這是老農通過對 觀風看物測天氣 的經驗總結,年輕人可以對其加強留意檢驗,雖不是絕對的準確,但命中率仍屬較高,曾有"後生不聽老人言、三把黃秧插冷田"之說。此農諺所說的兩句"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必冷「的話,即意味著請你根據你所在的當地,看看冬至節這天晴是雨、暖是冷。
  • 農村老話「數九寒天,冷在三九」,為何「三九」最冷,今年何時最冷?
    俗話說「夏練三伏,冬練三九」,「三九」是冬天裡最冷的時期,但我們要知道,三九並不是只有一天,而是有9天的時間,也就是說在這個時間段裡,溫度最低。那麼為何「三九」最冷呢?今年最冷又是何時呢?
  • 什麼是冬至意思含義及寓意 冬至的來源歷史介紹
    對於冬至是什麼,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其實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並不是代表冬天開始了,或者結束了,冬至那天其實也是數九的開始,我們每年的數九都是從冬至開始算起的,那麼大家知道冬至的來源和意義嗎?
  • 冬至養生注意事項,你需要知道的冬至養生食譜
    2019年冬至如期而至,今天來說說冬至養生需要注意的事項及冬至養生食譜。 冬季是滋養進補的季節。那麼,大家在進補的時候都有哪些需要留意的事項呢?
  • 今年冬至是哪一天?19年春節到底冷不冷?看看老農是如何說的
    大家好,歡迎來到《農家巧》,巧兒是一位農村姑娘,每天都會跟大家分享農村最新消息,如果你想持續收到巧兒的文章,請點擊上方「關注」二字,謝謝您的支持,今天巧兒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今年冬至是哪一天?過年期間到底冷不冷?馬上就要冬至了,不知大家有沒有感覺到濃濃的年味已經到來了呢?
  • 今天小寒,農村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今年啥時候最冷
    導讀:今日小寒,農村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今年啥時候最冷今天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小寒。小寒也是全年的致冷時刻,白天吸收的熱量遠沒有夜晚釋放的多,南北各地的氣溫都開始出現了明顯的下降。按照農村老人的說法,小寒雖然非常寒冷,但並沒有達到全年最極致。
  • 「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今年最冷是何時?20年春節冷不冷?
    文/農夫也瘋狂 冬至是24節氣中第一個被確定的節氣,在古代冬至又叫冬節、亞歲、長至節,當太陽到達了黃經270°的時候,就迎來了冬至節氣。其在公曆時間是每年的12月21-23日。今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馬上就要迎來冬至節氣了。那俗語「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是什麼意思?
  • 冬至祝福語 冬至吉祥語文案 冬至的由來
    4、冬至到,為你送上暖胃煲湯。幸福如意添吉祥!5、冬至冬至,幸福必至。裝滿好運,平安開道。6、冬至冷,春節暖。寒冬將逝,春當不遠,把心情放晴吧。7、冬至的餃子咬開了幸福,冬至的餃子溫暖了甜蜜,祝你平安如意。8、冬至大有來頭,祝福送你手頭,願你生活有樂頭,事業有奔頭!
  • 今年最冷的日子在什麼時間?冬至數九還是逢壬日數九,農民這樣說
    明天就是12月21日,農曆的冬月初七,為傳統的冬至節。今年的冬至比較特殊,因為恰逢了雙春鼠年,再加上屆時會出現木星和土星的重合,特別值得期待。 今年冬至後,壬日出現在12月25日,以此為據,12月25應該為一九的第一天。當然,如今大多數人以冬至日開始數九,反映了民間曆法與太陽曆的接軌,除了追求簡單之外,也是向科學靠近。其實,無論哪種方法,今年的數九框定在四天之內,時間基本差不太多。
  • 冬至已過,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來臨!義烏本周最高溫卻近20℃
    冬至已過意味著2019年已經走到末尾距離元旦假期也已不足十天盼望著,盼望著新年的第一個假期總算要來了不過,目前看來陰雨天將會伴隨著對假期的期盼一直走到「故事的結尾」今天(12月23日)起至26日,最低氣溫由5℃升至11℃,最高溫則將達到近20℃,而26日前後,受冷空氣影響,氣溫將停止前幾日的緩慢上升進程,最低氣溫降至4℃,又「回到最初的起點」。「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說的是過了冬至日,白晝時間將日漸增長,杜甫也在詩中寫,「冬至陽生春又來」,但這不意味著一年中最冷的時候過去了。
  • 民俗改運:今天冬至!與其知道吃什麼,不如知道「躲」什麼!
    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庚子年(鼠年)冬月初七,今天是冬至) 冬至來臨了,你也許會收到很多信息教你冬至應該吃什麼做什麼,但有時候,
  • 冬至祝福語_冬至吉祥語_冬至朋友圈問候祝福語
    3、動人的故事沒有婉轉的情節,真摯的情誼沒有甜言的蜜語,思念的深情才有簡訊的祝福,真摯的情懷才會關愛的表白,冬至時節,天冷添衣,注意保暖,防護出行,你的平安快樂是。。。4、今天冬至到,讓快樂平安開道,裝滿幸福微笑,行駛溫暖軌道,寒冷傷心趕跑,熱情煮熟水餃,健康吉祥吃飽,濃湯蜜意喝好,祝福簡訊做調料。5、如果說春天,是有詩情畫意的季節。
  • 冬至已至冬已至 已是一年最冷時
    中國天氣網廣西站訊 12月21日,我們迎來冬至。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更是一個溫暖團圓的日子。冬至過後,影響廣西的寒潮天氣逐漸增多,全區各地將迎來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
  • 為什麼說「冬至大如年」?冬至來的時候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明天就是冬至了,我們都知道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其中一個節氣。很多地方都有,冬至到了冬天才真正到了的說法。因為,冬至前後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都說「冬至大如年」,那麼為什麼單單「冬至」這一節氣會被大家如此重視呢?其實在古代,冬至是一個傳統的祭祀祖先和神靈的大日子。
  • 2017冬至微信說說的唯美句子大全 關於描寫冬至的優美句子說說
    今天就是冬至了,這一天日照最短,夜幕最長。小寒大寒的到來,真正的冬天就要來了。在這個寒冷的日子,我企盼著春姑娘的到來。24. 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春節冷。25. 「夏至日漸短,冬至又復長,春秋寒暑皆有序,全載曆書上。」
  • 2019年冬至優美句子說說 2019年冬至簡短祝福語一句話祝福語
    冬至來了,天氣更冷了,給身邊的親朋好友發一條暖心的簡訊微信祝福語吧,2019冬至祝福語有哪些?整理2019年冬至簡短祝福語一句話祝福語大全!3、今天是冬至,我送你一碗特製餃子:平安皮兒裹著如意餡兒,用愛心煮熟,吃一個快樂,吃一個幸福,吃三個健康,吃一碗發財,喝湯順利!!!!4、冬至也好,平安夜也罷,不變的是牽掛;聖誕節也行,元旦又來臨,連連驚喜送不停!彈指一揮間,時鐘又走過多少圈?對你的祝願一如從前,祝你快樂天天!
  • 2019冬至微信說說的唯美句子大全 冬至微信朋友圈問候祝福語
    2019年冬至節氣一到,寒冬的侵襲更加明顯,也是季節的拐點,寒冷雖是不受人待見,但是在寒涼蕭瑟的冬日裡,更能看見溫暖的人與事。那麼,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精選的冬至祝福語,簡短精悍。》》》推薦閱讀:描寫冬至的詩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