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二十五,民間稱之為填倉節
市民俗學家劉全喜表示
填倉節是春節的重要組成部分
天津人有「撕吊錢」、「打囤」等習俗
過完填倉節,熱鬧的「年」也就接近尾聲了
填倉節的由來
填倉節又稱「添倉節」或「天倉」,傳說有一年大旱,顆粒無收。百姓衣食無著,朝不保夕;然而朝廷卻照常徵糧徵稅,搞得餓殍遍野,民怨鼎沸。看守皇家糧倉的倉官於心不忍,在正月二十五那天,毅然開倉放糧,賑濟百姓。在百姓將糧食運走後,倉官一把火燒毀了糧倉,自己也在熊熊烈火中隨風而逝……
此後,每年到了這天,家家戶戶 「打囤填倉」,用填滿倉谷的方式來感謝那位捨命救民的無名倉官,同時也表達祈盼物阜民豐的願望。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了如今的填倉節。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撕吊錢、打囤
在天津,填倉還被稱為「打囤」。雖然現在家庭生活都富裕了,沒有糧囤的習慣了,但「填倉」時仍然保持著象徵性打囤的習俗。
在大年三十所帖的吊錢也會在填倉這天撕掉。處理吊錢的具體做法是:在正月二十四晚上,用灶火灰在院裡或屋中撒一個象徵糧囤的圓圈,圈口撒一個小梯子形,表示可以上下;中間放上五穀雜糧,然後撕下貼了二十多天的吊錢,包上銅製錢,壓在上面,表示新的一年將會物阜民豐。也有的將揭下來的吊錢兒直接包好了,並在裡面夾裹一些零錢,然後放置在櫃角、床下等不經常會碰到的地方,存放一年的時間,等到來年填倉,再用新揭下來的吊錢兒替換。
填倉填倉,乾飯魚湯
在天津,米飯俗稱「幹(gān)飯」。天津人吃鯽魚的節俗,是在填倉節這天,天津的家家戶戶吃小站稻米乾飯、喝鯽魚湯。「填倉填倉,乾飯魚湯。」人們在這一天要吃米飯和魚湯,象徵富足美滿。為什麼要喝魚湯呢?舊俗此日也是祭倉神的日子,民間傳說人們在今晚只能喝魚湯,而把魚留給小貓吃,意思是讓貓捉老鼠,讓糧倉不被老鼠咬。
填倉節食譜秘籍
天津人熬魚湯講究用不大不小的鮮活鯽魚,把魚鱗、內臟全部料理乾淨,以免湯有腥味。煎魚用文火,兩面見金黃。熬湯時用涼水,加薑片、香蔥、鹽、味精等作料,慢慢熬到湯呈奶白色才叫好,湯濃清香,膾炙人口。魚湯、米飯一直是天津人幸福小日子的象徵,現如今的「衛嘴子」已將魚湯烹調到了淋漓盡致的水平,花樣百出,五味俱全。
除了魚湯還吃什麼?
還有的人家今天晚上要吃餃子或合子,他們把吃餃子叫「填倉」,把吃合子叫「蓋倉」。
ps.不得不說一句:萬能的餃子,立冬吃餃子、冬至吃餃子、除夕吃餃子……咱們天津人過節好像離不開餃子哦!
來源:新華網天津頻道、中國網
新媒體編輯 徐丹 姜曉鳳 勞韻霏
新報精華文章導讀
這男子3個月來幾乎每天用生命橫穿快速路……網友:不是過馬路達人,就是在試概率!
家裡明明有人……快遞員不打電話直接放快遞櫃 你怎麼看?
別再摸流浪狗!25歲天津漂亮女孩兒遭突襲,臉部被咬成重傷!
又現「雪花」! 3月下旬不奇怪 最晚4月還有雪 小夥伴們再捂幾天吧
每日新報公眾平臺
我們了解天津這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