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盲盒到底值不值錢?10元成本將公司推向上市

2020-11-15 騰訊網

2018年的聖誕節前三天,天氣很冷,氣溫只有零下四五度。奇怪的是,在凌晨5點的三裡屯道口,陸陸續續冒出了近兩千人的排隊隊伍,有人還奇怪這是科比的粉絲組團來看北京的日出嗎?路邊掃地的大爺也嘖嘖稱奇,據他說上一次出現這樣的景象還是iPhone 4發售的時候。

原來,這些人是為了潮玩手辦MOLLY的現場籤售會而來。這款2016年一經推出,就平均每年要售出400多萬隻、銷售額過2億的 「Molly Zodiac」的盲盒系列,彼時已經成為,一家名為泡泡瑪特的新興手辦開發公司的招牌產品。

但世人罕有了解的是,Molly的設計者,來自HK的王信明在它火爆潮玩市場前的十年,就設計出了這樣一個嘟囔著特色嘴唇、有著湖藍色大眼睛的可愛小女孩形象。但在有限機遇的當地市場該玩具的推出並未得到市場歡迎。

直到2016年4月,泡泡瑪特發現了它並籤署了獨家授權協議逐步商業化推向大陸市場。這個小女孩開始成為點石成金的「茉莉(魔力)公主」,並將一家連年虧損的公司送上港股上市的高光之路。

就在兒童節這個大家童心泛濫的吉日裡,主打盲盒的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了IPO(首次公開募股)申請。成立於2010年的泡泡瑪特已然成為國內最大的潮流玩具品牌;依靠旗下共運營85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2個獨家IP及51個非獨家IP組成手辦宇宙開始了新的資本市場發展階段。

泡泡瑪特所針對的潮流玩具市場並不等同於傳統的玩玩具,一般是指以獨特設計及美感為特徵,多數來源於授權的潮流內容,使其超越功能用途更適合展示及收藏的目的。潮流玩具主要依賴於特定設計師的IP ,包括盲盒(不知道內裝是系列中哪一款以此增加限量感和收藏性質)、手辦、成人拼裝玩具。它的粉絲群主要覆蓋15至35歲、擁有高消費力、熱衷分享和展示的人群。

來自一份沙利文的報告指出,潮流玩具的市場規模從2019年其年增長率在17.7%,到2024年將達到448億美元的預期規模。你可能很難想像,這其中是用一個個售價在39-59人民幣、高小於10cm的玩偶們堆疊起來的龐大商機。

毛利率佔比高達64%,賣一個手辦平均賺20+

丁哥(女生)是一個上班五年的白領 ,同時也是一個「幾乎集齊泡泡瑪特"所有已出系列的忠實愛好者。尤其是一些聯名、限量的熱門款她甚至不惜犧牲寶貴的閒暇時光和朋友做攻略,最大概率得押中盲盒中的心水之物。

簡單的Molly 形象早已滿足不了粉絲的狂熱之心。包括一系列品牌的聯名,讓茉莉成為具有吸星大法的衍生品中心。這個策略也成為泡泡瑪特公司不斷拉長IP 生命周期的「秘密武器」。畢竟開發一個新的IP始終存在成本和風險因素。

但這樣一個盲盒或者說手辦,其實價格的一半以上都為毛利,被公司收入囊中,據招股書透露在過去的三年之間,2017年至2019年期間,泡泡瑪特收入分別為1.58億元、5.15億元和16.83億元,連續兩年同比增長了225%以上。其中光是molly系列的淨利潤為41、213、456萬元,年增長近乎 250%。

從企查查工商數據平臺查詢到,目前在國內大眾零售渠道銷售的嬰童玩具,其生產和品牌註冊大多集中在廣東的汕頭、深圳等地。 勞動力密集加成熟產業鏈條導致手辦的批量價格可以做到相當競爭力。

泡泡瑪特在招股書中強調,IP是其業務核心,也是商業化的基礎,具體即指根據IP源源不斷地創作原創、獨特和有趣的潮流玩具產品,並轉而提升其知名度並增加其商業價值。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泡泡瑪特共運營85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2個獨家IP及51個非獨家IP。CEO曾將公司比作迪斯尼一樣的企業,和IP 獨立設計師團隊和授權方的互利關係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我們看到外界把盲盒看作一種商業模式,視為泡泡瑪特的核心,其實這種理解就太表面了。盲盒不是晶片,也不是什麼高科技,不是什麼商業秘密,更不是別人想不到的天才idea。這就是個非常簡單的工具。泡泡瑪特的迅速壯大,核心要素還是IP本身。我們的用戶多數都是成年人,真正吸引他們的不只是拆盲盒所帶來的驚喜感,更重要的還是盒子裡面的東西。

由此可見,高毛利以及高市場增長的背後是泡泡瑪特的IP運營秘密武器:比如圍繞同一個IP設計出更多系列,以及通過授權IP之間的合作關係出圈來覆蓋更多的粉絲圈。

看似一本萬利的商機背後,其實暗藏不少洶湧的波濤

丁哥告訴我,泡泡瑪特的每一個新品系列基本上都會有獨立的設計師負責,但在這樣獨立可持續性背後也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審美疲勞。

「有多個 IP系列會給我類似的感覺,像是馬戲團、聖誕節、野餐系列的東西,就設計的比較不走心。這種上新的時候我就會階段性冷靜下自己抽兩個意思下就好。」在數量幾何倍數增加後,一些產品所呈現的元素難免不會讓消費者持續有那麼多新鮮感。當然,更嚴重的可能是智慧財產權的紛爭。

玩偶手辦因為造價不高,仿造門檻低,仿造的玩偶的真偽人眼難辨。仿造的產品會侵害正版IP衍生物的版權,並且對整個盲盒的收藏市場帶來打擊,作為行業巨頭,泡泡瑪特自然也面臨這方面的隱憂:

2月8日,泡泡瑪特新品AYLA動物時裝系列在天貓旗艦店、泡泡抽盒機、葩趣APP商城等6個渠道進行發售。據悉,這款新品一套有12個,單個標價59元,僅在天貓旗艦店的銷售量就達到3W+。但是,狂熱的購物潮也難掩其「翻車」現場。一批收到盲盒的消費者陸續指出,AYLA動物時裝系列與深圳市紅社動漫玩具有限公司DollChateau在2017發布的席桑、翠絲特等娃娃十分相似,泡泡瑪特被質疑抄襲。

事後,儘管泡泡瑪特方予以否認,但這起風波已經引發消費者和娃粉的諸多不滿,最終演變為陣陣聲討。也有大批消費者要求泡泡瑪特退款。

有人見發財眼紅,當然也有人被動維權。企查查風險警示顯示泡泡瑪特的運營公司現有裁判文書8例,幾乎都是著作權的糾紛。為了避免日後的麻煩,泡泡瑪特不僅在專利申請數上連年創下紀錄,更是不惜鐵著頭把國家知識產權局訴至法庭。

就在上個月初,原告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因關於第27124626號「POP MART及圖」商標被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因為商標申請駁回覆審行政糾紛,鬧到了法庭。可見其對於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求生欲」。泡泡瑪特在招股書中也明確:如果IP 遭遇市場仿冒者的模仿以及消費者認可度下降將對公司運行造成很大風險。但真的可以防微杜漸,自成一家偉大公司如迪斯尼嗎?

照道理,如果按照歷史名牌的IP形象來說,Molly 這樣的單一IP還有比較多的市場潛力可供挖掘,對比世界前三的米老鼠、凱蒂貓、寶可夢來說這才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下海試水。但依靠的還是背後公司如何做好商業化運營以及後續擴大IP庫的口碑把關,手辦公司不賣手辦還有多少想像力是它要說服市場投資者的考驗。

丁哥不忘在接受採訪的間歇跟我們吐槽,說她對這家產品有多少愛就有多少的恨:

「我現在心態很好,抽盲盒只圖一樂,唯一希望的是以後拿到的娃娃們做工好一點,還有和快消品牌聯名出新的時候不要老是換個盒子放個老款就拿出來圈錢,不走心的做法也容易寒心。」

相關焦點

  • 退市再上市,泡泡瑪特的「盲盒經濟」是門好生意嗎?
    以Molly為例,其每個系列一般約含12個不同的固定款娃娃,還有一個隱藏款,單價在59到79元不等。泡泡瑪特會將他們裝進同樣外觀的「盲盒」裡,其中隱藏款出現的機率大概為1/144。玩家要想集齊一套,即便運氣極好也要花掉近千元。
  • 95後的瘋狂盲盒背後:泡泡瑪特將上市 老闆僅33歲
    有人年花百萬買盲盒。「誰還不曾是個寶寶?」六一當天,不少成年人在朋友圈顯示著自己的童心,服務成年人的潮流玩具公司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簡稱「泡泡瑪特」)也在這一天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說到泡泡瑪特的盲盒,消費者小歐(化名)對時間財經說,「有賭博的性質,因為不知道會拿到什麼,所以是興奮又期待。」
  • 「我玩盲盒5年,10平的家,堆了三十萬元的泡泡瑪特玩具」
    「今天還是沒有上新啊~」 小七是個95後女孩,玩盲盒已經有5年了,是第一批泡泡瑪特的玩家和買手。泡泡瑪特,是一家2010年成立的潮流玩具(藝術玩具)公司,虧損7年推出「盲盒」後才轉虧為盈,並在三年內年淨利潤突破4個億,因其消費人群多為年輕人,所以有人稱其為「割年輕人韭菜」。
  • 泡泡瑪特「賭運亨通」
    02 賭博重塑亞文化衍生行業盲盒這一帶有賭的成分的營銷方式,從2016年開始,徹底改變泡泡瑪特的命運。讓我們先從什麼是盲盒說起。1)盲盒看起來很誘人盲盒,blind box。顧名思義,就是一個看不見裡面東西的盒子,它裝著不同樣式的潮流玩具,但你不知道裡面到底裝著哪一款。
  • 泡泡瑪特 「盲盒」掘金 中國「迪士尼」故事能否講通
    火箭財報(ID:insiderpost)撰文:麥可現年33歲的王寧和楊濤,可能將是鄭州西亞斯學院——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民辦高校——最知名的校友。這對小夫妻十年前創辦的網紅「盲盒」玩偶公司泡泡瑪特,6月1日遞交了招股書即將在港上市。
  • 盲盒在2019:翻了身的泡泡瑪特,與它背後孤獨的年輕人
    幾天後,泡泡瑪特的團隊就出現在Molly設計師香港的工作室門口;6個月後,泡泡瑪特第一款潮流玩具產品Molly星座系列上市。 Molly是泡泡瑪特最經典的玩具IP Molly之後,泡泡瑪特又相繼籤下「Stayr」「妹頭」等獨家IP。
  • 盲盒經濟太瘋狂!泡泡瑪特衝擊港股,兩年收益暴漲近10倍,淨利翻281倍
    如今,靠著盲盒手辦Molly走紅的泡泡瑪特於6月1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從披露財務數據來看,2019年,泡泡瑪特總收益為16.8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同期增長227.2%,錄得淨利潤4.5億元,較2018年的0.995億元增長352.3%。 一個裝滿「未知」的小盒子可帶來如此豐厚利潤,甚至將泡泡瑪特送到資本市場。
  • 泡泡瑪特IP搭上盲盒後瘋狂吸金 是「韭菜」盒子還是「寶藏」盒子?
    《財經》新媒體 劉洋/文蔣詩舟/編輯「一個賣玩具而不是做實業的公司,進入新三板怎麼會有人青睞?」一位新三板投資人曾經這樣對《財經》新媒體記者表示。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成立後的6年一直不溫不火,當時的資本市場還沒有發現這個企業的潛力,然而如今看來,泡泡瑪特已今非昔比。
  • 盲盒亂象叢生,上癮、棄坑一念間,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能走多遠?
    不過,可能他們也沒想到,自己的小愛好,已經造就了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12月11日,泡泡瑪特港股上市,開盤一度暴漲超100%。但12月14日,即第二個交易日,其股價一度下跌超10%,之後尾盤暴力反彈,截至發稿,漲幅為7.97%,市值再度突破1000億港元。  然而,在一眾消費者的狂熱追捧下,泡泡瑪特銷售市場可謂"亂象"叢生。
  • 盲盒生意有多大?泡泡瑪特告訴你,今年上半年收入8.18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收入8.18億元,毛利5.33億元,經營利潤2.08億元,期內淨利潤1.41億元。  天眼查資料顯示,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主要銷售潮流玩具、電子及美妝產品,並自行設計「盲盒」玩具。截至去年底,公司在全國營運114家門店及逾800家機械人商店。公司去年淨利潤達4.51億元人民幣,按年同比大增3.5倍。
  • 泡泡瑪特的泡泡能吹多久?盲盒經濟能收割90後多久?
    59的盲盒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但讓娃友們頻繁上當的是,太想知道盲盒裡到底是隱藏款還是雷款的好奇心。賭對了拿回家擺著落灰,賭錯了可以轉手閒魚高價賣,既能滿足社交需求,又能賺點小錢。泡泡瑪特也明白90後對什麼上頭,也知道娃友們醉翁之意不在娃,而是盲盒裡會抽出啥的不確定感。所以泡泡瑪特的收割遊戲才能率先開始。
  • 泡泡瑪特上市首日高開超100%,A股相關概念股迎利好丨牛熊眼
    頭頂「盲盒第一股」光環的泡泡瑪特(09992.HK)今日亮相港交所。上市首日高開超100%,截至發稿,報77.1港元/股。12月10日,泡泡瑪特公告披露,將香港IPO發行價定為每股38.50港元,將淨籌資50.3億港元,面向散戶部分超額認購357倍,將於今日開始交易。
  • 泡泡瑪特遭官媒暗評,曾陷二次銷售風波
    來源:黑池財經電影《阿甘正傳》裡有一句經典臺詞是:「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什麼味道。」如果把這句話放在現在的年輕人身上,可能會被改成「生活就像一盒盲盒,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開出的是什麼。」12月11日,作為「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瑪特以38.50港元/股的定價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 泡泡瑪特賣盲盒三年淨利潤暴增280倍 隱藏款營銷模式遭質疑
    儘管這並不是泡泡瑪特第一次上市,但令人注目的是,自2017年從新三板退出後,在短短三年時間裡,泡泡瑪特通過運作爆款盲盒,淨利潤暴增280倍。不過,《金融投資報》記者發現,高速增長背後,泡泡瑪特高增長持續性、營銷等方面的問題受到市場關注。
  • 名創優品、泡泡瑪特股價皆暴跌!盲盒還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說拜拜。調侃之言的背後,其實是在說明盲盒這個近年來在年輕群體中流行的愛好,究竟有多麼燒錢。盲盒的出現,看似在激起消費者的收藏欲,實則是在變相以刺激感和不確定性讓他們不斷掏錢。這樣的商業模式,短期內也被證明是成功的。泡泡瑪特、名創優品接連上市,且股價不斷飆升。
  • 泡泡瑪特雙十一福利來襲 多種玩法讓潮玩美好不一樣
    錦鯉福袋雙十一狂歡價低至299,福袋中隨機內含9-18個系列盲盒,Molly、PUCKY、LABUBU、迪士尼公主、Hello Kitty、VIVI CAT等大熱IP盡在其中,也許你會收到一整套系列盲盒,又或許是多個隨機超值盲盒,讓你一次性過足拆盒的癮!而萌新福袋則隨機內含2-5個系列盲盒,預售期到手價89元,趕快來看看你有沒有新手萌新加持的歐皇光環吧!
  • 一次花數萬元買成本不足10元的盲盒,瘋狂還是刺激?背後藏著……
    而玩盲盒,往往只有一次或無數次。當你打開了第一個盲盒,就意味著你將無法避免這個「深坑」——在眾多消費者眼中,盲盒是一種具有「上癮性」的產品,為了能夠抽中自己喜愛的款式,或湊齊一個系列,玩家們往往會一次又一次地「砸錢」去賭。 「盲盒的價格設定就巧妙在這裡,它不至於讓你吃不上飯,但也會讓你不知不覺給出一大筆支出。」
  • 比炒鞋更瘋狂的炒盲盒來了,網友:我太落後了
    所以,抽盲盒,就和抽SSR卡一樣,全憑運氣,有時候你會抽到喜歡的那款,甚至是隱藏款,如果運氣不好,就可能抽到你不喜歡的或者重複的。小編朋友圈也有人玩盲盒。一個盲盒玩具的單價約在59-69元之間。如此算來,集齊一套12個玩具的系列,運氣極好的情況下,也要花掉近千元。此外,盲盒還有固定款和隱藏款之分,隱藏款出現的概率極低。
  • 盲盒堪比炒鞋:最高溢價39倍 有人曾花10萬收購隱藏款
    AI財經社在泡泡瑪特的天貓旗艦店發現,其在售盲盒中,最低售價僅29元,最高售價則為89元。作為盲盒行業的頭部企業,泡泡瑪特粉絲眾多,最受歡迎的則為Molly系列,其天貓在售商品中,一款高約17cm的Molly婚禮紀念版手辦售價高達999元,月銷194筆,月銷售額近20萬元。
  • 12月商業地產大事件:泡泡瑪特上市,近百個購物中心開業
    18:10 核心提示:武漢K11、大興大悅春風裡等近百個購物中心開業,泡泡瑪特上市,京東7FRESH換帥,海南新增6家離島免稅店,遠洋、太古擴建北京頤堤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