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寧教人打子,莫教人分妻」啥意思?老婆比孩子更重要?

2020-11-29 縱橫國學

中國的俗語非常多,大多數都是古人總結,老人們一輩一輩傳下來的,絕大多數都是經過了千年的考驗,才能成功的流傳下來為我們所用,相信還是有非常多的道理在裡面的。今天給大家帶來這句俗語是「寧教人打子,莫教人分妻」,這是啥意思呢?孩子比老婆的地位更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寧教人打子,莫教人分妻」的意思就是說,寧願教別人打兒子,也不要教人與妻子分離。

這句話表面來看兒子地位好像沒有老婆高,可以讓人隨意打罵。其實這句話的深意在於對比,寧願和不要上,打兒子看似是一件壞的事情,但跟勸人與妻子離婚分散看,明顯是小巫見大巫。

古人講棍棒底下出孝子,面對孩子的方法就是打,現在看來顯得有些粗暴,但打這種方法的目的,還是為了孩子好,希望能從小糾正壞的行為習慣,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方式,所以他們要打子。

但是如果要勸人與妻子分離,這對於一個家庭而言就是十分龐大的一件事,牽扯到的就不是一個家庭,男方的家庭與女方的家庭都被涉及其中,牽涉非常大。

古代的男女成婚本身也非常困難,講究愛情從一至終,離婚對於現在的人來說是家常便飯,但對於當時那個禮法非常嚴格的社會來說,除非是男女雙方有大的錯誤,實在是為人所詬病的,才會選擇和離,不然通常都是勸誡一起過下去。

再加上夫妻間的矛盾通常都是生活矛盾,如果是到了大是大非面前,該離開的早就離開了。一般能跟朋友說的大多數都是家庭中的瑣事所造成的矛盾,這時候就是勸和不勸分,兩個人在一起生活難免出現矛盾,如果動不動就要分開,到最後可能兩個人都會後悔。並且作為朋友而言,如果勸人與妻子分開,當事人跟妻子和好了,自己又該如何自處,很容易裡外不是人。

有這樣一個故事,朋友和男友吵架,朋友哭著來申討,仔細列舉了男友的不好,被勸解一番走了,然後過了幾天又打過電話來約吃飯,驚奇地聽到朋友在與男友嬉笑打鬧,瘋狂秀恩愛。

這故事就告訴我們,無論你的朋友打電話多麼哭訴,只要他本身沒有做出決定,都不是在徵求意見,他內心都已經有了選擇,只是尋找合適的傾訴情感的對象,這時候更多的是要安撫他的情緒,而不是替他做出決定,如果是他真的忍受不了,他一定會非常迅速地結束掉感情,與妻子分離。

這句俗語現在來看,前半句只能淪為後半句的鋪墊,真正的打子在現代社會已經不能為人所接受了,我們現在講究更好的教育兒子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粗暴的歸結到棍棒下,不能打著為了孩子好的旗號去傷害孩子,哪怕是一時的。我們雖然要強調孩子的品行德行,但也要注意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有很多更好的方法可以去選擇用來幫助糾正孩子,而不是去體罰打罵孩子。

後半句描寫勸人不勸分妻在現在看來,依舊十分具有意義,畢竟男女間的關係歷經千年也沒有發生變化,時代的風氣改變,但生活的本質卻沒有變,家庭中的男女雙方更多的還是要講究包容,互相理解,才能夠一直生活在一起。如果總是勸誡別人分妻了事,到頭來很有可能反而被朋友所怨恨,所以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上,還是不要再去簡單的評價別人的感情生活,簡單地做好勸慰即可。

相關焦點

  • 古代俗語:「莫飲卯時酒,莫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
    古代俗語:「莫飲卯時酒,莫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我們古代有不少很有意思的話,這些話都是幾代人智慧的結晶,概括了人會遇到的各種事情,也有的話是教人做人的道理,所以非常值得一讀。自明朝後,那些比較有意思的俗語就被記載在了《增廣賢文》這本書裡,後來這本書經過明清兩代的修訂,已經越來越全了,其中不少句子我們都非常熟悉。比如今天要說的這句「莫飲卯時酒,莫罵酉時妻。」很多人可能聽過這句,卻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下面就給大家解釋下。這兩句話後面其實還有兩句,原句則是:「莫飲卯時酒,昏昏醉到酉。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就明白了,其實原句也很好理解。
  • 俗語:「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啥意思,老輩人常常提起
    中國文化流傳至今,有很多東西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比如我們常聽老人說一些民間俗語,這些話雖然找不到具體的出處,但是卻聽起來很有道理,就連現在也常聽家裡的長輩說一些俗語,或許是對你表示關心,或許是教你如何做人,但是不管出發點是什麼,目的都是為了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好。
  • 農村俗語「莫吃卯時酒,莫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莫吃卯時酒,莫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這句老話說全了是「莫吃卯時酒,昏昏醉到酉;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主要是說生活中關於平時喝酒和與老婆吵架的一些經驗常識,由於是過去人們長期生活經驗總結的教訓,往往意義還是非常深刻的,因而這句老話還是特別經典又富含哲理的!
  • 農村俗語:「風流女子莫教貧,瀟灑男子莫讓富」是啥意思?
    農村老人都喜歡在農閒的時候聚在一起聊天,在聊天的過程當中,有些老人便會時不時地冒出一兩句俗語用來教育他人。有那麼一次,我在與老人聊天的過程中聽到這麼一句俗語:風流女子莫教貧,瀟灑男子莫讓富。但我不知其意,於是便向老人請教,老人告訴我說:一、風流女子莫教貧風流是指人的風度和儀表。出自《漢書·趙充辛慶贊國忌等傳》中,在這個傳記中有這麼一句話:「其風聲氣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謠慷慨,風流猶存耳」。意思是說:其民風和民俗自古以來就出自自然,而今編成了動聽的歌謠,從而將古樸的民風流傳了下來,並能時時聽到。
  • 俗語說:「三更莫貪色」,其實下半句更重要,能做到的人太少了!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俗語文化散發著獨有的魅力,每一句俗語的背後,都包含著耐人尋味的哲學道理。俗語,閃爍著古人智慧的光芒,指引著現在人更好的生活。熟讀俗語,了解其背後的意義,能讓人生走得更加通順。
  • 農村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如今的農村,青壯年外出打工,有能力的會順帶帶走孩子,除了春節期間,在農村最多見的是年過花甲的老人,現代人對農村的疏離,也讓很多農村特有的文化漸漸消失,特別是一些以前家裡面老人常常念叨的俗語,隨著老人的離去,這些俗語也漸漸被人淡忘。
  • 俗語:「四十莫管兩事,五十莫管兩人」,啥意思?早懂少吃虧
    此時我們做事小心謹慎,沒有年輕時候的莽撞,人到了中年以後,大都生活穩定下來,有家庭孩子要照顧,此時我們感到責任重大,一家人吃喝拉撒都要我們照顧,所以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會慎之又慎,考慮很多,也不在那麼莽撞了。
  • 俗語: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五抱老虎,說的是啥意思?為何這樣說?
    俗語: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五抱老虎,說的是啥意思?為何這樣說?文/歷史的吟唱俗語是我們國家一種極具魅力的民俗文化,它們是由廣大勞動人民通過勞動、生活所總結下來的智慧結晶。或許有大部分俗語所總結的是曾經那一代人們生活的習慣、勞作的經驗而已,但除這以外,還有一部分所總結的是生活中的道理。即使這麼多年過去了,放在我們當今社會中,似乎還是有那麼些道理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分享這樣一個俗語「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五抱老虎」,這說的是啥意思呢?為啥會這樣說呢?
  • 俗語「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俗語「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文/文飛以前有個秀才家境貧寒但非常有文化,因此吸引了一位大家閨秀放棄優渥生活而嫁給他過苦日子,但秀才考試後名落孫山,心灰意冷之下遠走他鄉當了個教書先生,但這時候妻子早已有孕在身。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什麼忌諱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什麼忌諱文|一路說古說今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民間俗語那可是相當多的,而且有很大的一部分俗語都是很簡單,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其中也有一些是很不好理解的,就是也有一些俗語讓人第一眼看過去就很迷茫,不太搞的懂。
  • 為什麼說「莫飲卯時酒,莫罵酉時妻」,後面兩句是什麼?
    為什麼說「莫飲卯時酒,莫罵酉時妻」,後面兩句是什麼?在明清時期的兒童啟蒙讀物《增廣賢文》之中,說到了「莫飲卯時酒,莫罵酉時妻」,你知道後面兩句是什麼嗎?原文是:莫飲卯時酒,昏昏醉到酉。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為什麼這麼說呢?
  • 俗語:「天幹莫望雲頭雨,背時莫望好親戚」啥意思?關乎自身利益
    俗語:「天幹莫望雲頭雨,背時莫望好親戚」,啥意思?關乎自身利益文/遐慕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但是我們也知道的是,雖然說我們在不斷的向前沿行進,但是仍然有著一些人仍然不願與著過去的生活脫節。筆者這樣說,不是要說那些人死板或者封建,對於過去不願意放下,而是那些人的思想之中仍保留著關於過去的人們所留下的一些思想。當然,這些人之中,大多數都是一些老人。
  • 農村俗語:「下巴尖如錐,財富化土灰」,是啥意思?
    老農說:現在有一種很奇怪的現象,許多女孩子都以錐子臉為美,有些網紅以自己有一副錐子臉而自豪,殊不知,這種臉型並不是好的臉型,因為這種臉型或早或晚會破財的,因為咱農村不是有一句俗語嗎?「下巴尖如錐,財富化土灰」。所以,有著一副這種臉型的女孩子真的沒必要自豪。「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呢?」我疑惑地問。
  • 2021辛丑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婦遇牛,六人分餅」,啥意思?
    「寡婦年」是什麼意思?寡婦年在民間有很多種叫法,有的地區稱「啞年」「滑年」,有的地區稱「黑年」「盲年」,主要的意思就是在農曆的年月兩頭沒有立春的意思,這個年月在過去的時候被稱為「無春年」。農村俗語「寡婦遇牛,六人分餅」啥意思?這句俗語說的是,如果在辛丑牛年碰到了無春年,那麼就會出現六人分餅的情況。
  • 俗語「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啥意思?古人的忠告引人深思
    在這眾多傳統文化的種類當中,俗語文化更像是一顆璀璨的新星,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俗語,又稱民俗諺語,有的地方稱作老話,俗語文化來源於民間,質樸而又醇厚。俗語更像是教導我們的長輩,一邊是噓寒問暖,一邊是耳提面命,但是不管是嚴厲還是溫存,其出發點都是讓我們能夠少走彎路,人生越來越順利。有關俗語的種類很多,有的說的是天氣狀況,有的說的是為人處世,有的則涉及到了中醫養生。
  • 農村俗語:卯時不喝酒,酉時不罵妻,啥意思?老祖宗對男人的告誡
    農村俗語:卯時不喝酒,酉時不罵妻,啥意思?老祖宗對男人的告誡民諺、俗語作為廣泛流傳於市井之間的口頭語,很多時候都是父輩傳給子女,子女再傳給下一代,代代流傳到今天。許多俗語都在口口相傳的過程中遺失了,畢竟不像那些詩詞典籍,儒家學問能夠記錄預測。
  • 俗語「禿狠瞎犟麻子刁,鷹鼻鷂眼莫相交」啥意思?如何理解?
    摘要:俗語「禿狠瞎犟麻子刁,鷹鉤鼻子莫相交」啥意思?古人的識人之術!文/農夫也瘋狂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雖然貴在交心,但就怕是」我本有心向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在生活中,有些老人看人、識人就是相當厲害的,他們往往通過外貌觀察、簡單的交談就能判斷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這一點很多社會閱歷豐富的人都是深有體會的。關於如何識人,老祖宗也總結了很多的經驗:俗語「禿狠瞎犟麻子刁,鷹鼻鷂眼莫相交」是什麼意思,如何理解呢?
  • 俗語「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為何酉時不能罵?老祖宗經驗之談
    俗語:"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這句話出自《增廣賢文》。《增廣賢文》是一部奇書,它是將幾千年來中華文化中的俗語、諺語、俚語彙編而成。《增廣賢文》匯集了老祖宗的智慧,及生活經驗,讀《增廣賢文》長見識、明事理,它不似詩經那麼"雅",卻活脫脫是一部生活教科書。
  • 民間俗語:「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到底什麼意思?
    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這句俗語:「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三更半夜不能做什麼?老祖宗總結的這一句俗語,說出了古人的兩個避諱。唯有明曉其中利害關係,或許才能明白這句俗語的重要性;一、三更莫貪色「貪色」,一旦說出口,總會讓人覺得羞恥。
  • 俗語:「居室、廁所別同『宮』,堂屋、大門莫對衝」是啥意思?
    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聽到老農說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居室、廁所別同『宮』,堂屋、大門莫對衝」。當我聽到這句農村俗語後,著實是思忖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索出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居室、廁所別同「宮」所謂的「宮」,原指封建時代帝王的居所。後來,人們將「宮」引申為房屋。居室、廁所別同「宮」的意思就是說:居室和廁所別在同一間房屋內。那麼,為什麼要這樣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