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近日印發《關於將西寧市城中區等6個縣(市、區)認定為青海省學前教育發展先進縣的通知》指出,經逐級申報、嚴格評審,6個被認定為青海省學前教育發展先進縣的縣(市、區)分別是:西寧市城中區、西寧市大通縣、海東市互助縣、海北州祁連縣、海南州貴南縣、海西州格爾木市。
這6個學前教育發展先進縣
在學前教育快速發展普及普惠等方面
都有什麼可圈可點之處呢?
城中區
聚焦難點補齊短板。針對全區學前教育新老城區發展不均衡、城鄉發展不均衡、公民辦幼兒園發展不均衡的現狀,通過城鄉捆綁發展、鍛造師資隊伍、探索課程改革等方式,實現「城鄉並進、區域均衡、全面提升」的目標。
大通縣
實施學前教育 「網化工程」。將每項重點工作都定格在準確位置,聚焦經費投入提高保障水平、聚焦項目建設改善辦園條件、聚焦薄弱環節補齊工作短板、聚焦師資隊伍均衡配製資源……源源不斷地為學前教育注入生機與動力。
互助縣
形成學前教育大格局。對學前教育不斷加大投入、規範管理,全縣19個鄉鎮均有1-3所標準化幼兒園建成並投入使用,基本形成了以公辦幼兒園為主、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為輔、巡迴支教點為補充的學前教育大格局。
祁連縣
學前教育注重「五加強」。近年來,祁連縣在學前教育發展上注重加強保障穩師資、加強後勤保服務、加強培訓提質量、加強考評助成長、加強管理促發展,為推動全縣學前教育普惠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保障。
貴南縣
辦有特色的學前教育。多措並舉全力打造凸顯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幼兒教育。一是加大對全縣學前教育的資金投入;二是實施強師戰略,使保教質量大幅提升;三是注重內涵發展,使師資綜合素養不斷提高,幼兒園特色文化品牌日益凸顯。
格爾木市
把「幼有所育」擺在首位。把實現「幼有所育」作為解決「七有」重大民生問題之首,補齊學前教育資源配置,著力深化學前教育改革,形成了以示範幼兒園為重點,公辦幼兒園為主體,民辦幼兒園為輔的市、鄉鎮、村三位一體化發展的學前教育格局。
【來源:青海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