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5 0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7月3日下午,在陳巴爾虎旗鄂溫克蘇木輝屯嘎查的草原上,來自5省市的33名全國人大代表實地觀摩了巡迴審判的庭審現場,脫口而出的好字、不時豎起的大拇指……代表們毫不吝惜地表達著對巡迴審判的肯定和讚許。
本次庭審是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雙方當事人系朋友關係,因被告向原告借款到期未償還,原告訴至法院。為了減少當事人的訴累,法官到案發地開庭審判,法官與書記員席地而坐,從情、理、法的角度做雙方當事人的工作,最終,雙方當庭「握手言和」。
「巡迴審判的頻率多久一次?」調解後牧民有可供執行的財產嗎?」「牧民佔全旗總人口的比例是多少?」「牧民訴訟的主要類型是什麼?」......庭審結束後,代表們紛紛與陳巴爾虎旗人民法院的法官們展開了熱切的交流互動。代表們對陳巴爾虎旗法院的巡迴審判工作給予高度肯定與讚賞,認為陳巴爾虎旗轄區地處北部邊疆,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廣袤的草原和地廣人稀的地域特徵讓人印象深刻,本次巡迴審判讓代表們切身體會到了法官在實際辦案中努力提高巡迴審判工作質效,全心全意為牧民群眾提供優質訴訟服務的責任與擔當,真正把「司法為民」理念落到了實處。並紛紛表示,巡迴法庭的設立,不僅使法院發揮了專業化審判機關的應有職能,有效地利用了最優質的審判資源,更是創新了司法服務方式,打通了司法便民服務「最後一公裡」。
一名西藏代表團的代表說:「陳巴爾虎旗人民法院將巡迴審判與訴訟服務有機融合,讓嚴謹、規範的庭審過程成為司法公開的窗口和法治教育的平臺,並利用「巡迴審判車」的網絡技術,通過電子籤章系統列印文書,當庭給當事人送達,真正體現了巡迴審判的為民、便民、利民。
「在庭審現場,有很多當地牧民群眾旁聽,法官在庭審後對涉及本案的相關法律知識進行了講解,使普法教育與審判工作有效結合,讓法律成為牧民群眾維護自身權益的有力武器。牧民群眾通過旁聽庭審受到教育,實現了『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真正做到了零距離生動普法,切實增強了牧民群眾的法律意識。真是人民法官為人民啊。」一名雲南代表團的代表在觀摩庭審後由衷地說。
四川代表團的一名代表提出了對巡迴審判工作的期許,「希望陳巴爾虎旗人民法院大力推廣巡迴審判工作先進經驗,更好地為牧民群眾提供司法服務,並進一步加強對牧民群眾的普法工作,通過普法宣傳讓牧民群眾懂法、守法。」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