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常說佛度有緣人。那麼什麼才是有緣人?佛教中常說以普度眾生為己任。但是佛又說不渡有緣人,何為有緣人何為無緣人?其實從根本上來說,萬物眾生都是有緣人。無論是人或是動物,一切眾生皆是有緣人。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過,一切眾生皆有佛相。其實說的意思就是每個眾生都是具有佛性的。但是有所不同的是每個眾生之間與佛有緣的程度是不同的。眾生有迷有悟,悟性高的自然就是與佛有緣。悟性低的自然就是與佛無緣了。迷惑的自然叫做眾生,不迷惑的就是佛了。
所謂的有緣和無緣都是廣義上的。但實際上無緣,並非是此生都無緣。有源分為時間的長短,有悟性的自然時間較短,悟性差一點的時間就會比較長了。無緣只是暫時的,並非是永久。其實一切眾生都是有緣分,只是緣分來得早或晚之分。無緣的人既不聽佛的教導,誹謗佛。對佛的話他聽不進去,也聽不明白到底在說些什麼,從內心上就開始排斥。對世間的一切佛法都不清楚,既不信佛也不聽佛的說法去做,這就是無緣分。
我們俗話說有緣人那麼真正意義上的有緣人是怎樣的?有些人覺得,只是去寺廟上上香拜拜佛,念念經,這就是與佛有緣了。其實真正意義上的與佛有緣並非如此,而是真正從思想上認同佛法的一些真諦,幼蟲身體力行去實施一些佛的教悔,只有保持一顆真正向著佛法的心態叫做真正的與佛有緣。
其實無緣的眾生就猶如迷路的人。佛法便是引導迷路眾生的指引。所以說當你誤入歧途,如果還不相信引路人,那麼便越陷越深。懂得迷途知返的人,便是與佛法,有著相當深的緣分。又好比說,迷途的眾生猶如生病的病人。而佛法便是為眾生醫治的醫生。如果說連這個病人都不信任醫生的話,那麼醫生有再高的能力,也無法拯救這個病人。
所以說真正的與佛法有緣,並不是說今天上個香拜個佛。而是要從心底裡承認佛法這個東西的存在,並且心中有所嚮往。如果從內心中悔過,並不只是嘴上說說而已,內心上依舊悔過並且奉行佛法,從心底裡覺得自己,為曾經犯下的過錯而道歉,並且敢於去改過,能夠回頭,承認自己曾犯下的過錯,並且在未來不可能分同樣的錯誤,能夠依教奉行,便是與佛有緣了。
那麼為什麼說佛不度無緣之人呢?無緣之人是這一生都與佛無緣嗎?其實,不是說真的就不渡無緣之人,只是說暫時與無緣之人沒有緣分,暫時還沒到時間。因為無緣之人本身就與佛法相距甚遠。即便是佛,真正的想要渡他,他自己本身也對佛法十分排斥。連他自己本人也不肯接受教誨,別說佛就是任何神仙都無法渡他。於是也便隨他去了。
那麼難道說佛就真正的不渡了嗎?其實從根本上說,並非如此。到底什麼時候渡呢?等到眾生盡了苦難,吃盡了虧。自己有所醒悟變化,自動回去找佛進行超度。什麼時候自己知道迷途知返,便是他醒悟的時候。從心底裡覺得與佛法有緣,並且能夠聽人的教導。那麼從這個時候開始答辯是接受了佛法,佛就會渡他。
其實佛法真正的含義是教育眾生。教會人們善待身邊所有的人。好好珍惜上天給自己的恩典。即便你出生下來就是殘缺的,但是也不要對自己放棄希望。接受自己的生命。其實就是要善待生命,人生就會變得快樂豁達許多。珍惜當下所擁有的,要懂得善待身邊所有的人,利人便是利己。說歸根到底,信不信佛都無所謂,只要自己心中有善念。知足常樂,便是對生活最好的報答。有大福報的人自然就會想得明白。根本無需佛去教會,自己內心就已明確了方向,但是有一些人還是活的不明白。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包裝社會裡。
我們對自己一定要有所要求,有所定力,不要被社會上的一些不好的東西而汙穢。所以說有緣人不必求佛不念佛,心中有佛便是與佛有緣。有緣人便是修行好。有緣人在任何環境下都懂得知足感恩。只有這樣才會為自己積累一些福報。一定要將自己內心的一些汙髒的想法排除掉。修行的好便是與煩惱脫離開了。想要做一個與佛有緣的人,就是要從心底裡相信佛的教誨,真正的為自己所犯下的罪行而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