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馬小晗
2020年,深圳經濟特區迎來四十不惑,而作為城市CBD的福田區也迎來了建區30年紀念。以「而立」致敬「不惑」。
新三十年再出發,福田將如何乘風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再攀高峰、再創偉業?近日,福田建區30年系列活動將帶您走近「法治福田」,與福田區司法局局長馬曉歌一同回顧福田法治立區的經驗、分享發展成果,展開福田法治建設助推改革、保駕民生、護航經濟發展的新畫卷。
解決民生需求 實現「神針」精準定位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自建區起,福田區一直以民生需求為導向,以法治為引領,深度服務社會治理大局,不斷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
福田在全國率先推出多元糾紛解決機制改革試點,通過不斷摸索,逐步形成「1+N」改革框架,建立「訴前調解-訴訟立案-審判」訴調對接新機制,打造以「全流程信息化 共協同多元化」為核心的新時代「楓橋經驗」,實現以更小成本就地化解更多矛盾糾紛。
2020年是人民調解「福田模式」誕生13周年。如今,這一模式早已走出福田,走出深圳,成為遍地開花的「深圳經驗」,為全國各地的人民調解工作探索了可資借鑑的發展道路。
據了解,以福田法院為主導的訴調對接中心,集訴前調解、訴調對接、司法確認等多項功能為一體,藉助科技力量,實現訴前調解全流程信息化管理,調解立案材料在線提交、在線審核、一鍵導入;當事人可在線自主選擇調解員,平臺通知調解員及時遠程調解。調解成功的,即時在線司法確認;調解不成的,一鍵轉訴訟立案。
與此同時,福田的人民調解工作還不斷吸納社會力量,面向社會定向招募48家特邀調解組織和516名調解員,首創愛心調解制度,吸納了110名愛心調解員。此外,成立了含深圳各大醫院的醫療糾紛調解諮詢專家委員會,與社會組織、高校、行政機關共23家單位籤署合作備忘錄,積極推動解紛主體多元化、專業化,使社會資源成為司法行政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
法治福田的基層調解已深入街道、社區、家庭等社會「毛細血管」,32家在線司法工作室直通居民家門口、商圈門戶,構築了紮實、全面的矛盾化解、人民調解生態圈。
據馬曉歌介紹,通過深化實施人民調解「福田模式」,福田區的公共法律服務供給體系也在不斷完善,轄區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得到了有效提升,和諧福田、幸福福田已深入人心。
保障人民利益 築牢「神針」強大根基
在福田街頭有一個「贈書小哥」,是為了方便市民「把民法典請回家」的暖心設置。市民只需用手機掃碼,便可領取免費的《民法典》紙質書籍,還可以根據需要獲取《民法典》全文電子書,中小微民營企業通過法治體檢自測系統對自身的法治狀況進行免費體檢……豐富多彩的貼心服務,讓「小哥」成為福田居民眼中的網紅。
讓法治福田走進群眾心裡,與城區發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為此,福田還積極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公共法律服務品牌,切實保障人民利益,服務人民。
「比如,青少年普法『新雨計劃』、法律援助『馨援計劃』,以及社區矯正『心泉計劃』,都是我們民眾特別喜愛的項目。」福田區司法局局長馬曉歌表示,少年強則國強,長期以來,青少年校園法治教育普遍存在整體規劃不足、教學內容單一、教學形式單調等問題,校園法治課多強調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偏重刑事犯罪處罰警示作用,而在培養學生國民權利義務意識、規則意識、契約精神和公共參與技能方面比較薄弱,普法教育與素質培養的結合有待深入。
2014年,福田區創新實施青少年普法「新雨計劃」項目啟動。在「新雨計劃」成立之初,馬曉歌曾表示:「希望我們的法治課就像『潤物細無聲』的新雨甘霖一樣,滋潤青少年心田中的法治種子,讓它破土成長!」如今,六年多過去了,「新雨計劃」的甘霖早已澆灌和滋潤了無數的莘莘學子。作為轄區青少年提供優質的普法產品,「新雨計劃」的普法主體逐漸擴展為「法律專才+教育名師+家長義工」,累計開發了56門新穎的主題法治課程,參與志願者超過4200餘名,公益授課時間超過30000小時,普法課程延伸區域達28個省、248個縣(區)、800餘所中小學,累計授課32000餘節。
同期,「馨援計劃」和「心泉計劃」也經過不斷探索,有序實施,推出了「馨援在線管理系統」「主動搶單+大輪候」案件分配機制以及「同行評估評審體系」等全國領先的系列法援案件管理優化機制及「心泉」矯心計劃,實現了惠及民生,保障人民利益的目標。
引導人民向善 彰顯「神針」初心使命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圳福田擔負著新的歷史使命。
日前,深圳市福田區委書記鄭紅波在談到未來發展時,特別提到福田要從 「高質量發展高地 」「法治城市示範」「城市文明典範」「民生幸福標杆」「可持續發展先鋒」五個方面,擔起「先行」「示範」「突破」「全局」之責,爭取更多的改革試點和項目落戶,打造更多精品和標杆項目,切實發揮中心城區輻射帶動作用。
法治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定海神針」。著力探索符合超大型城市中心城區特點和規律的治理新路子,構建共治、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打造最安全穩定、最公平正義、法治環境最好的中心城區,已成為新時期法治福田建設的主旋律。
對此,馬曉歌表示,過去30年,福田一直秉承制度建設「有力度」、普法宣講「有深度」、法律服務「有高度」、法律援助「有溫度」的原則,深入推進各項法治建設工作。新時期、新使命、新徵程,將圍繞「雙區」建設,服務全區建設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環中心公園活力城區等「三大引擎」,以構建科學規範的行政決策體制為牽引,以法治助力福田發展建設的思路舉措,堅定不移、持續不斷提供精準有力法治保障和有效法律服務,切實發揮律師、公證、人民調解、法律援助等職能作用,整合多方資源加強矛盾糾紛化解,提供便捷優質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引發廣大人民群眾向善而上,助力福田構建「首善之區」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典範城區,新三十年再出發。
審讀:喻方華 羅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