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用月球秤,測測你的月球體重吧」

2021-01-10 讀我網

  商報濟南消息(記者 任秀芳)從古代束式火箭到「長徵一號」火箭,從「神五」到「神八」,從衛星到火箭,再到飛船,……第六屆信博會將於今天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昨日記者探營時發現,展會展示的實物或模型不僅覆蓋星、箭、船、器各個宇航產品門類,還將為觀眾帶來好玩的體驗,如站到月球秤稱一下在月球的體重。

  昨天下午,本報記者來到位於高新區的山東國際會展中心探營。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進行著最後的裝修和布展,位於最東邊展廳的航天展的布展工作基本完畢。一個黑色的大物件擺放在展覽大廳的入口處,非常醒目。據現場專家介紹,這是一顆返回式衛星的返回艙,它在太空遨遊了一番,經歷了一兩千攝氏度的高溫之後回到了人間,因而外表呈現黑色。在返回艙的左邊擺放著一個返回式衛星。

  沿著參觀的線路,依次可以看到東方紅一至二號衛星的模型,氣象衛星的風雲二號、通訊衛星、資源衛星、探月工程、載人火箭等。

  在大廳的東牆上掛著一個飛船的降落傘。據了解,這個降落傘全部展開之後面積達1000平方米。此外還有航天種子,如航空南瓜、太空黃豆、航椒2號等,還有航天員在太空裡吃的食品,如航天食品。據現場的專家介紹,此次航天展基本上記錄了新中國的航天史,1970年東方紅一號備用衛星、嫦娥一號、嫦娥二號、燒焦的返回式衛星返回艙、部分找回來的火箭殘骸、即將使用的月球車、太空人日常訓練設施、航天服、航空食品等都有所展現。 

  大量的體驗互動是本次航天展的亮點之一。觀眾體驗內容以太空人訓練器材為主,主要運用航天高科技技術和觀眾互動,觀眾可以坐上太空船仿真船,在太空人訓練器上測試自己的各種能力,站上月球秤,就可以稱出體驗者的月球體重。體驗區還有各種影視多媒體播放,主要放映探索太空奧妙及中國航天文化、航天事業發展等主題的影視資料等。

  據悉,本屆信博會從27日至29日舉辦,而航天展則要持續至5月13日。

相關焦點

  • 人類月球日丨關於月亮的那些事
    卻是人類文明的一大步登月成功不僅是航天領域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情更是屬於人類歷史上的創舉那麼關於月亮的那些事你知道多少呢?月球也就是月亮在古代被稱為太陰、玄兔、玉盤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的第五大衛星「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相信不少小夥伴對這句詩耳熟能詳吧但是月亮的形狀真的如詩般形容的嗎?
  • 金星與月球配對!以防你錯過,月球何時與火星配對?
    如果你錯過了,月球何時與火星配對?7月15日星期日,太陽在西方地平線下落下不久,新月和金星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這種奇觀最好是通過雙筒望遠鏡或望遠鏡觀看。雖然這對天象看起來很近,但事實上他們並不是。月球在其軌道的最近點附近,距離地球22.4萬英裡,而金星距離地球8800萬英裡,距離地球400倍。月球何時與火星配對?
  • 人類月球日|月球遺產如何保護?
    一名登月的「太空人」為了拍攝登月飛船上打出的橫幅,不慎踩到了阿姆斯特朗留在月球表面的第一個腳印。「人類在太空中的第一個腳印」這個月球遺產,就這麼被破壞了。這個讓人捧腹不禁的場景,出自某手機品牌的宣傳廣告。△(太空人:我在月球上攤上事兒了!
  • 月球體重增加180噸!科學家找到罪魁禍首,人類該如何抵抗?
    引言:月球無意中增重180噸!起初,科學家對此一頭霧水,經過仔細調查,科學家找到了促使月球發胖的「惡魔」。人們開始關注月球或是因為被頭頂一輪明月吸引,又或是對神話傳說中的廣寒宮及嫦娥玉兔充滿好奇。不管出於什麼原因,不可否認的是,從古至今,人們都對月球充滿好奇、充滿期待、也充滿嚮往。古時,車馬很慢,傳遞訊息很難,古人便希望通過皎潔月亮以遙寄相思之情,「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等都表達了古人濃厚的相思之情。時間來到21世紀,車、船、飛機都很快,如今人們不再需通過月球傳遞情感,人們的願望已轉變成登陸月球並在月球上生活。
  • 彌足珍貴的月球隕石
    2,很多人也認同科學辨別月球隕石,我們也在做科學辨別月球隕石元素分析對比,除了簡單的科學辨別月球隕石以外,其實不是單看數據,也就是有些人講的未知月球隕石,是不是月球隕石就算數據沒有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像,金屬像,矽酸鹽像,因為這兩種在月球隕石裡面是不可缺少的,因為月球隕石經歷幾千度的溫度,各種月球隕石會形成自己該有的屬相,而屬相怎麼看呢,還是要有元素的情況下看,沒有元素也看不了
  • 騎自行車到月球需要多長時間?24 小時不停僅需 267 天
    專家們也腦洞大開提出一些很好的物理問題,比如讓大家計算一下從地球騎車前往月球需要多長時間?讓我們先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吧!一位體重75公斤的騎手,大概需要267天時間抵達月球!在月球騎行計劃開始之前,我們需要一些真實數據,首先,地球距離月球有多遠?
  • 月球的運動
    通常人們粗略地將月球圍繞地球的運動看作為圓周運動,實際上月球是以橢圓軌道進行繞地球運動的,它離地球最遠時約406699千米,最近約356399千米,平均約38萬千米,這一距離大約相當於地球直徑的30倍,或者說月球圍繞地球運行的軌道,其平均直徑大約可以排列60個地球,而軌道的周長大約為240萬千米。
  • 人類月球日:人類的月球旅行還有多遠
    在談到月球旅行時,他認為,「是的,那很快就會實現,人們將頻繁往返月球,以體驗地球從太空觀覽的美景。7月14日起,國內跨省跟團遊已經實現有條件開放,旅遊業看到曙光的同時,不妨再次暢想登月旅行的可能性,看看我們離「青天攬月」的夢想還有多遠。我國積極探索太空 美國建設新登月項目7月15日,我國科研人員將在月球背面的「玉兔二號」月球車順利喚醒。
  • 月球上的名人牆
    圖片來源:原創「月球上住著這麼多名人呀!」心心站在月球的名人牆前感嘆。「對呀,是誰把他們的名字命名到月球上面的?」開開提出問題。「最早給月球起名字的是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媽媽回答道,「1609年,伽利略用他發明的天文望遠鏡對準月球,發現月球並不是人們認為的光滑球體,而是一個崎嶇不平、坑坑窪窪的世界。於是,這個科學家將月面上最明顯的高山,用他家鄉的亞平寧山脈命名。」「所以後來的科學家們就效仿伽利略,給月球上的地貌起名字?」開開再問。「嗯,義大利科學家裡喬利將月球的暗面稱之為海,而環形山,則採用了古代科學家和哲學家的名字。
  • 人類月球日|回顧中國探月之路,了解關於月球的知識
    回顧中國探月之路,了解關於月球的知識  「人類月球日」是每年的7月20日,為了紀念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登月成功。  2012年9月19日,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表示,探月工程已經完成嫦娥三號衛星和玉兔號月球車的月面勘測任務。嫦娥四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  嫦娥五號主要科學目標包括對著陸區的現場調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樣品返回地球以後的分析與研究。  中國人的探月工程,為人類和平使用月球做出了新的貢獻。
  • 月球概況(圖)
    月球是人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天體,是距離人類家園--地球最近的天體,也是地球惟一的一個天然衛星。人類從延生之日起就開始了對月亮的觀測,早期人們只能利用肉眼觀測,獲得對月球進行很大程度的推理性的粗淺認識。17世紀望遠鏡的出現,使人們能對月球進行較為細緻的觀察,做出比較詳細的描述。
  • 關於月球,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並每周發布1-2篇全省各高校社團的科普文章,今天發布的就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愛好者協會王若麟的稿件,隨小編一起開開眼界吧~今年最後一次的超級月亮(Supermoon)將在5月7日18時45分上演,彼時,地心至月心距離僅361182.575公裡,這也是今年度第三次的超級月亮,錯過這次可就要等到明年了。何謂超級月亮?
  • 減肥還在看體重秤?別被秤上的數字綁架了!
    幾乎所有想減肥的人,都會以體重秤上的數字為標尺來檢驗自己減肥是否成功。更有求美心切的妹子,恨不得整天泡在秤上,早上起床秤,上完廁所秤,吃完飯後秤,為這一天當中體重秤上一斤兩斤的變化或喜或憂。如果要是看到體重降低了一點他們能開心好一陣,覺得自己離目標越來越近了。
  • 所有人在地球上拿雷射筆照月球,月球會不會被人類照亮?
    可是,我們仍是選一個半月吧,這麼我們可以在被遮住的局部看到結果。逗你玩呢親!實在最低只需300美刀就可以買一個1瓦的雷射了。假定我們花快要2萬億美刀給50億人每人都裝備一個1瓦的綠色雷射筆。此次我們功率大了200倍,並且由於綠色在可見光譜的兩頭,以是人眼對綠色光更敏感。
  • 月球常用數據
    月球質量=7.3506×1022千克 月球直徑=3476.4千米 月球平均密度=3.34克·釐米-3 月地平均距離=384401千米=0.00257天文距離單位=60.2682地球赤道半徑
  • 古人把月球叫做廣寒宮,為什麼古人知道月球很冷?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在中國古人對於外部世界的認知裡,高高在上的月球,常引來無數神往與猜想。特別是月球上那傳說中清冷無比的廣寒宮,更在一代代古人的想像世界裡日益「豐富」起來。宋金年間時,金國統治者就在今天北京北海公園瓊華島上,模仿傳說中的廣寒宮模樣,修起了著名的「廣寒殿」(明朝萬曆年間坍塌)。
  • 稱體重測心率 「共享體重秤」悄然興起
    如今,不少店鋪門前出現了「共享體重秤」。體重秤如何共享?它背後又有著怎樣的盈利模式呢?  稱體重測心率 「共享體重秤」興起   說起體重秤,不少人可能會聯想到醫院裡或者藥房門口。不過現如今,很多商鋪乃至飯店門口都開始擺放「體重秤」了,而且是「共享體重秤」。
  • 科學菌:我們為何需要月球樣本?月球就是太陽系的歷史書
    月球從形成以來,就一直暴露在宇宙的真空環境中,45億年的時間裡,月球沒有受到任何嚴重的人為影響,基本保持著自然的狀態。 月球沒有磁場、沒有大氣層,太陽輻射和宇宙輻射可以直接影響月球,這讓月球表面土壤完整記錄了太陽系的一切變化,挖掘月球樣本,就像是查看太陽系的天然歷史書。
  • 事實上月球對潮汐有影響外,生命的發展也離不開月球,關鍵是氣候
    當問起,月球對地球有何影響時,你的回答很可能是,月球對地球上的潮汐有影響。沒錯,你的回答是正確的。但是,地球的天然衛星不僅要對美麗的風景和潮汐負責。除了這些影響因素外,月球對地球上的生命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人類月球日 | 站在月球看地球,能看到什麼樣的景象?
    1969年的今天,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首次在月球留下人類足跡。"這是我個人一小步,卻是人類一大步",從此7月20日被定為"人類月球日"。在人類對外太空的探索中,月球始終佔據不可或缺的地位。它也是地球唯一的自然衛星,或許因為這樣的聯繫,月球也成為與人類感情最貼近的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