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曾做過泗水亭亭長,這個亭長在現代是個多大的官?

2021-01-09 高振群愛生活

現如今,說起白手起家,我們回想到劉邦和朱元璋,這二位都是從小老百姓搖身一變成了皇帝,可劉邦比朱元璋要好多了,人家起碼還做過泗水亭長。劉邦這個亭長,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鎮派出所所長。

想當年,在泗水亭報出「劉老三兒」的大名,基本上沒人惹得起,可見咱劉邦這亭長還是管點用的。秦漢時在鄉村每十裡設一亭,置亭長,掌治安,捕盜賊,理民事,兼管停留旅客。多以服兵役期滿的人充任。亭長一職,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秦漢時期被發揚光大。在戰國時期,為了抵禦外敵侵擾,加強邊關的管理,就設置亭長制,十裡為「一亭」,方便朝廷迅速募兵投入戰鬥。

秦始皇統一六國,車同軌,書同文,對六國統一實行郡縣制,縣以下是鄉、裡、亭。十裡為一亭,每個亭都設有亭長,一來負責驛站人員接待,二來負責地方治安。

起初,亭長是由徭役已滿,或者有一定軍功的老兵擔任,但是六國剛剛統一,對六國亭長的要求也就沒那麼高了,咱劉邦因為在當地還有點威望,於是當上了泗水亭的亭長。

後來,因為亭長說話管點用,對百姓具有一定的威懾力,因此朝廷就讓亭長也負責治安。鄰裡之間,誰家豬牛羊丟了,那你就去找亭長,他一準給你辦嘍!

咱劉邦當年也是管這事兒,泗水亭這地方,凡是有點民事糾紛,人們也都願意找劉邦說說事兒。劉邦這個人,處事也算公道,甭管對不對,一定得讓大夥心服口服,因此當年沛縣的小老百姓,才個個願意扛著鋤頭跟著劉邦幹。

傳說,劉邦的母親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有次幹完活就在田間打了個盹。這個盹打的是十分蹊蹺,她夢見與一條龍纏綿在一起,頓時狂風大作,雷電交加。劉邦他爹去了田間一看,有一天若隱若現的龍盤旋在媳婦身上,自此就懷上了劉邦。傳說,此龍是赤帝,那麼劉邦也就是赤帝之子。

皇帝嘛,總得有點傳奇故事,沒有也得編幾個。這段肯定是劉邦吹的,劉太公要知道劉邦敢這麼吹,敢公然給他一頂綠帽子,還不得氣個半死。

不過,劉邦還真有傳奇的地方,《史記》記載,他是高鼻梁大長臉,飄逸著一縷漂亮的鬍鬚,大腿上更是有72顆黑痣。傳說,當年有一老者路過討碗水喝,見到年輕的呂雉,不由得讚嘆「此乃貴人」。劉邦回家後,聽呂雉提及老者,撒丫子追上老人,老人一看劉邦說「此乃貴不可言」。

劉邦為人仗義,對兄弟們更是公道公平,因此在沛縣劉邦積累了不錯的人緣。作為泗水亭長的劉季,自然免不了上下打點,交友應酬,而劉邦仗義的品格,也使他多了不少朋友。

蕭何、曹參就是劉邦交的良師益友,也是沛縣響噹噹的人物。蕭何是沛縣官吏,曹參是沛縣獄卒,這二人的職位那可是妥妥的吃鐵飯碗的。蕭何是曹參的上司,而劉邦這個亭長更是比不上曹參這個獄卒,但他兩就愛跟劉邦這個泗水亭長鑽一塊。

那一年,縣上給劉邦下了一道硬任務,要求劉邦押送沛縣徭役前往驪山。而徵發徭役,押送徭役的任務就落到了劉邦身上,劉邦憋著一股勁,硬著頭皮把泗水亭的鄉裡們逼到了前往驪山的道路上。

在路上,那些從沛縣帶出來的鄉裡們,跑的跑,死的死,接著又是幾天大雨,他面臨跟陳勝吳廣一樣的遭遇。路上不斷地有徭役抱怨,但立刻就會遭到秦兵的鞭打,劉邦心裡想著,反正也到不了驪山了,到了也是個死,不如讓大家都逃命去吧。

劉邦給樊噲盧綰他們甩了個臉色,這幾個兄弟果然是心有靈犀,樊噲盧綰拔劍就殺了押送徭役的秦兵。劉邦對沛縣的父老說,願意跟我劉邦走的就跟著我,不願意的自找生路,大家覺得反正是個死,跟著劉邦興許還有點活路,主要是心裡踏實。於是,所有人都跟著劉邦鑽進了芒碭山,落草為寇。

劉邦是瀟灑了,可是劉邦這一家老小可遭了殃,老父親劉太公,以及哥哥嫂嫂,媳婦女兒,都被秦兵抓緊了大牢。

俗話說,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可這劉邦卻不一樣,一家老小落了難,端飯送菜的人還真多,蕭何曹參挨個去看望他們,還吩咐下去,一定要照看好劉邦的老爹。

說實在的,劉邦泗水亭長這個官並不怎麼大,要排資論輩還比不上曹參,更比不上蕭何。這個官也當得不怎麼樣,當個導遊送幾個人都沒送到。但就是這樣一個人,終結了號稱無敵的秦帝國,打敗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在短短的七年時間,完成了從一介布衣到大漢天子的逆襲。

有人說,老劉之所以能當上皇帝,是因為人家是天命所授,赤帝之子,斬白蛇而起義。也有人說,劉邦素來仁義,知人善任,才有最後的大成就。還有人說,是因為他賞罰分明,願意給予功臣豐厚的回報,才有那麼多仁人志士願意為他效勞。

其實,這些都是後世對成功者的馬後炮,劉邦真正成功的原因不在這些。用劉邦的一句話來說,就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位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君王之道,用人之道,能操縱人心,才配奪天下!

相關焦點

  • 劉邦曾做過泗水亭亭長,在現代相當於多大的官?既不是鄉長,也不是局長
    亭長是戰國時期的地方鄉官,主要負責防匪防盜,維持地方治安。秦漢時期,亭長管理範圍是10裡。漢代,城市也設有亭長,也就是一個街區有一個亭長,負責治安工作。
  • 劉邦曾當的「泗水亭長」,相當於什麼級別的官,學者:不是村支書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的確是個流氓,這一點是不需要質疑的。《史記》對他的描述,可能不太相當合理,但大致是沒錯的。說白了流氓,一是不事生產加工,好逸惡勞;二是危害鄉親,挑撥是非。這兩個方面,劉邦做得很不錯。劉邦青壯年一直不從事生產,四十幾歲了連個媳婦都沒混上,前科持續,除開飲酒閒玩,便是到處遊宦,沒有什么正當性崗位,因此還曾被爸爸老趙頭痛罵。
  • 劉邦的亭長相當於現在什麼官?既不是鄉長,也不是派出所所長
    有歷史記載的亭長,恐怕也就只有劉邦一人。劉邦這個亭長是幹什麼的?究竟是多大的官呢?歷史上都沒有明確的記載。有人說,劉邦的亭長相當於。也有的說,劉邦的亭長相當於派出所所長。不過,如果我們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這樣的說法似乎都不對。
  • 劉邦其實並沒有遊手好閒!你可知他當的泗水亭長相當於什麼官嗎?
    我們都知道,漢高祖劉邦曾經做過泗水亭長,那麼他的亭長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呢?有人認為秦朝的亭長相當於如今的鄉長,也有人覺得劉邦當時的職位也就是和如今的村長差不多。那麼事實是如何呢?其實,「亭長」在古代有兩種意思的詮釋,其一是管理「亭」的官吏,而「亭」也就是古代的驛亭,由驛站所提供旅途歇宿的處所。那麼劉邦擔任的亭長就是這樣一個官職嗎?顯然不是,劉邦所擔任泗水亭長的「亭」所指的是秦朝的一種基層行政單位。我們知道,秦始皇統一之後,就將天下實行郡縣制,而這並不意味著「縣」就是秦朝最基礎的行政單位,事實上,縣下面還設有鄉、亭、裡。
  • 劉邦從秦時的亭長到大漢的皇帝,他的成功到底是必然還是偶然?
    前言:劉邦曾經在鹹陽見到始皇帝巡視的場面,說出了:大丈夫當如此也!的豪言壯語。這可以看作劉邦心懷大志向,那麼劉邦從泗水亭長到大漢的開國皇帝,他這麼一路走來成功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筆者以為是偶然因素大!影視作品中的劉邦劉邦好運的開始源於押送刑徒到驪山高祖以亭長為縣送徒酈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豐西澤中,止飲,夜乃解縱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
  • 秦始皇東遊壓天子氣,劉邦不過是個亭長,為何就覺得是衝他劉邦?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曾因「東南有天子氣」而東遊,東遊的目的就是用秦始皇天子的身份來壓制「東南的天子氣」。秦始皇東遊時,當時不過是小小亭長的劉邦就覺得,秦始皇是衝他來的,於是他就躲到芒碭山的沼澤、巖石之間。秦始皇帝常曰:「東南有天子氣」,於是因東遊以厭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隱於芒、碭山澤巖石之間。
  • 楚霸王項羽是怎麼敗給泗水亭長劉邦的?草根和貴族之間的較量
    今天小編就從三個方面分析一下泗水亭長劉邦是怎麼戰勝了楚霸王項羽的!其一,職場中,劉邦知人善任,項羽卻認人唯親劉邦在《史記·高祖本紀》: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道壁,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 斬白蛇起事前,48歲的劉邦經歷了怎樣的人生?不是簡單的遊手好閒
    這兩個條件,劉邦當時都是具備的,而選拔考試,主要是讀寫會算,這對接受過良好教育的劉邦而言,也不難。然而,輕而易舉能走上的仕途正道,劉邦卻沒有走,究其原因,很大的可能性是劉邦不安於現狀,不想過早地被體制內的工作栓死。那成年後的劉邦去幹了什麼呢?戰國時代,民間任俠風尚十分流行。
  • 愛說大話讓劉邦完成了人生兩件大事
    歷史上的劉邦也愛說大話,但是愛說大話這個行為非但沒有給劉邦帶來什麼不好的影響,反倒讓劉邦完成了人生兩件大事,成就了劉邦!劇照當年劉邦的老家沛縣縣令有個關係很好的鐵哥們,名字叫呂叔平,這個人是名門望族,據說是姜子牙呂尚的後人。
  • 劉邦陳平兩人,靠吃軟飯飛黃騰達
    在張良的協助下,劉邦勉強獲得漢王的封號,擁有三分之一的關中地區。自古以來,關中地區易守難攻,偏安一隅或許可能,但爭霸天下遠遠不夠。劉邦不甘,就依韓信的暗渡陳倉,奪回三秦,佔領全部關中地區。成皋之戰,劉邦殲滅楚國大司馬曹咎和塞王司馬欣的部隊,楚國元氣大傷,被迫和劉邦在鴻溝議和。項羽不知談判只是個鎮心的藥而已,隨後劉邦派三路部隊圍剿項羽。四面楚歌聲中,項羽拔劍自刎。
  • 劉邦用事實說話:機遇和能力兩者不可或缺!
    而漢朝開國皇帝劉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項羽是楚國貴族的後代,是力能扛鼎武力非凡的西楚霸王;劉邦是沛縣貪財好色的小混混,是平民草根一個。而最終的結局卻是:西楚霸王自刎烏江,高祖劉邦登頂至尊。在劉邦的一生當中,並不是一帆風順,曾多次跌入低谷,但劉邦卻屢敗屢戰,最終轉敗為勝,逆襲而上。劉邦是如何做到的,事實告訴我們:機遇和能力二者不可或缺。
  • 劉邦是泗水亭長,之所以丟了這個官職,是與遇到的算命老頭有關?
    劉邦和呂后結婚後,他是個公務員,白天去上吧!呂雉白天當然是去地裡幹農活,晚上回來再伺候他們爺倆(劉邦和劉肥)。回想未嫁之前,大小姐的生活。真是天上地下之別。日子一天天就這樣過了下去。劉邦在呂雉的調教下,往日的狂傲有所收斂。但生活作風還是如同往常,打死不去幹農田裡的活。升職加薪又沒有指望。當真是苦了呂雉。
  • 劉邦經歷的兩次相面,一次神跡,一次比一次精彩刺激!
    作為西漢的開國皇帝,劉邦身上發生過不少精彩的故事,今天我們就講講劉邦遇到過的兩次相面,一次神跡顯現。據《史記》記載,劉邦年輕的時候,在家鄉沛縣做亭長,有一個呂姓的大戶人家,當家的呂太公跟沛縣縣令是朋友,因為躲避災禍,從外地遷到了沛縣,大擺酒宴招待當地有頭有臉的人。
  • 從劉邦到朱元璋,真命天子的出生,都伴隨著怎樣的異象?
    也就是說,西漢的開國皇帝劉邦是「感孕而生」的,他的生父並非劉太公,而是蛟龍。對於劉邦的「真龍之身」,史料中還有後續記載。《史記·高祖本紀》如是記載劉邦的「斬蛇起義」:劉邦擔任沛縣泗水亭長時,奉命押送一批農民去驪山修陵墓,很多人中途逃走,劉邦度量,當下情形,即便他將剩餘農民全部送到驪山,到時候也是按律當斬。於是,劉邦乾脆把農民全部放了。
  • 進擊的泗水亭長:控股人劉邦
    突然間富有四海,放眼一瞧,這個天下,屍橫遍野、人仰馬翻,敵人都躺在屠刀下,刀把握在兄弟手裡,刀尖還淌著血,環顧四周,不由得脖頸一涼。怎麼辦?當所有的對手被消滅之後,新的對手行將到來,他們是誰?劉邦心裡也沒底,每一個提刀的人,都很可疑。但距離狡兔死、走狗烹還要走很長的一段路。此刻的天下,搶奪已不再是主潮,阻止新的搶奪爆發才是首要工作。隨著漢王奪權集團的解散,大漢合資公司應運而生。
  • 劉邦身邊人才濟濟,一是佔了時代的便宜,二歸功於他的遊俠生活
    各大思想家、軍事家、謀略家等爭相湧現,但也有個特點,名相名將來得快去得也快,善始善終者少,如商鞅、呂不韋、趙武靈王、李斯、秦將白起、趙將李牧等等,甚至包括秦始皇在內,也都突顯一個「短暫」的特點。戰國時代重視人才,秦朝最終實現一統六國,與秦始皇重用人才愛惜人才有著重要關係。但要想成為出名的人才,要麼你有高貴的身份做支撐,比如韓非。要麼你刻苦鑽研,師從名師。
  • 呂雉為啥肯嫁給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混吃混喝,已是中年的劉邦?
    從呂媼責備呂公的話來看,似乎是呂公慧眼識英才,看中了出類拔萃的劉邦。《史記》是這樣記載的:酒罷,呂媼怒呂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與貴人。沛令善公,求之不與,何自妄許與劉季?」呂公曰:「此非兒女子所知也。」卒與劉季。在呂媼話裡我們看到,呂公似乎是把劉邦抬舉到了沛令之上了。
  • 二八年華的呂雉,為什麼肯嫁給遊手好閒、人到中年的劉邦?
    劉邦這個人,早年確實是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就連他老爹劉太公也時常埋怨他不如兩個哥哥會種地打糧食。後來晃蕩來晃蕩去,混到了一個泗水亭長的崗位。亭也就是縣下兩級的行政單位,基本就是個村。亭長,差不多也就是村裡的民兵連長。 雖然我們戲言:別拿村長不當幹部,但這也就是對村民而言的。一個村長如果到縣裡,特別是面對縣裡首富級別的人物,誰拿你當根蔥啊?
  • 泗水亭長怎能當皇帝?且看漢初「三家爭鳴」,步步神化劉氏皇權
    如果我要做皇帝,怎麼掩蓋泗水亭小流氓的身份?怎麼讓那些和自己偷雞摸狗的朋友認可皇帝就得我來當? 做項羽還是做嬴政,這個問題其實早就有了答案,因為當年秦始皇巡遊天下時,走到劉邦的家鄉,跪在人群中的劉邦不禁說道「大丈夫當如此也!」所以劉邦心之所向就是當皇帝,在戰勝項羽之後,漢王立即在定陶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