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其實並沒有遊手好閒!你可知他當的泗水亭長相當於什麼官嗎?

2021-01-20 道史

我們都知道,漢高祖劉邦曾經做過泗水亭長,那麼他的亭長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呢?有人認為秦朝的亭長相當於如今的鄉長,也有人覺得劉邦當時的職位也就是和如今的村長差不多。那麼事實是如何呢?

其實,「亭長」在古代有兩種意思的詮釋,其一是管理「亭」的官吏,而「亭」也就是古代的驛亭,由驛站所提供旅途歇宿的處所。那麼劉邦擔任的亭長就是這樣一個官職嗎?顯然不是,劉邦所擔任泗水亭長的「亭」所指的是秦朝的一種基層行政單位。

我們知道,秦始皇統一之後,就將天下實行郡縣制,而這並不意味著「縣」就是秦朝最基礎的行政單位,事實上,縣下面還設有鄉、亭、裡。根據《漢書》記載:「大率十裡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皆秦制也。」因此,我們可以看出,秦朝為了提升行政管理的效率,每隔十裡就設有一亭。而秦朝的「亭」也不只一種,其實是有兩種不同類型的「亭」。

其一是城裡的「亭」,這種類型的「亭」,相當於如今城市裡面的區,這種「亭」顯然是級別要高一點的,根據劉邦當時生活背景的考究,這一條顯然是不符的。那麼只剩下另一種詮釋,就是鄉裡的「亭」,而這個「亭」所賦予的責任便是同時兼顧驛站和緝盜維護治安的作用。那麼這裡的「亭長」是由經誰任命,又是直接服從何人的領導呢?

根據秦漢的史料,我們可以知道「亭長」是直接聽從縣尉的指揮領導的,亭長作為當時的一個官職,怎麼著也是一個領導,因此他也是直接指揮著一大幫子人的,諸如在他之下就有亭佐、亭侯等一些官職。因此,當時劉邦所擔任的亭長顯然沒有鄉長大,但是卻又比村長的職權高。

當然,還可以從蕭何身上看出劉邦的職位有多大,蕭何作為當時的一個縣吏,雖然沒有品級,但是放在如今他的職位應該是鄉鎮長一個級別的。而作為亭長的劉邦在蕭何面前,當時一直地位顯得要低。因此,有人說劉邦的亭長相當鄉長顯然是不對的。

在史料中,我們知道劉邦曾以亭長的身份押解一眾刑徒前往驪山,從這裡便足以看出劉邦的職責必定涉及司法治安方面的。也就是說他的職位跟如今派出所的所長相差無幾。雖然是一個職位不是很高的公務員,但是最起碼他也一個有正當職業的人,並不是很多人印象中的那麼遊手好閒,而是平常有一大堆的事情等著他去處理,諸如維護治安,解決糾紛之類的。

正是因為如此,劉邦才有機會結交到沛縣的很多官吏,諸如蕭何、曹參、夏侯嬰等人,而這些人在後來都成了他成就帝業的助力夥伴。雖然劉邦早期擔任亭長的職務不是很高,但是我們不可否認,他在那段時間內的工作,確實讓他得到了很大的歷練,為他將來事業的發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相關焦點

  • 劉邦曾當的「泗水亭長」,相當於什麼級別的官,學者:不是村支書
    導言《漢書》記載劉邦祖上來自魏國,是晉國大夫士會的後代。劉邦這一代已成為平民,出身農家,豁達大度,不事生產。初仕秦朝,授沛縣泗水亭長,後來釋放刑徒,亡匿於芒碭山中。陳勝起義之後,集合三千子弟響應,攻佔沛縣,自稱沛公。
  • 劉邦的亭長相當於現在什麼官?既不是鄉長,也不是派出所所長
    有歷史記載的亭長,恐怕也就只有劉邦一人。劉邦這個亭長是幹什麼的?究竟是多大的官呢?歷史上都沒有明確的記載。有人說,劉邦的亭長相當於。也有的說,劉邦的亭長相當於派出所所長。不過,如果我們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這樣的說法似乎都不對。
  • 劉邦曾做過泗水亭亭長,這個亭長在現代是個多大的官?
    現如今,說起白手起家,我們回想到劉邦和朱元璋,這二位都是從小老百姓搖身一變成了皇帝,可劉邦比朱元璋要好多了,人家起碼還做過泗水亭長。劉邦這個亭長,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鎮派出所所長。想當年,在泗水亭報出「劉老三兒」的大名,基本上沒人惹得起,可見咱劉邦這亭長還是管點用的。秦漢時在鄉村每十裡設一亭,置亭長,掌治安,捕盜賊,理民事,兼管停留旅客。
  • 楚霸王項羽是怎麼敗給泗水亭長劉邦的?草根和貴族之間的較量
    今天小編就從三個方面分析一下泗水亭長劉邦是怎麼戰勝了楚霸王項羽的!其一,職場中,劉邦知人善任,項羽卻認人唯親劉邦在《史記·高祖本紀》: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道壁,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 二八年華的呂雉,為什麼肯嫁給遊手好閒、人到中年的劉邦?
    其實我們應該探究的,是為什麼呂雉的父親呂公,居然能夠看上不務正業的劉邦? 史書的說法,是呂公善於相面,覺得劉邦日後是必成大器的潛力股,所以來了一出長期投資,實際上真的如此嗎?
  • 劉邦從秦時的亭長到大漢的皇帝,他的成功到底是必然還是偶然?
    在秦帝國搖搖欲墜之時,仍然不忘奴役大秦子民,而作為泗水亭長的劉邦被攤到了苦差事,負責押送刑徒前往驪山。要知道這些都是刑徒,大秦的律法他們很清楚,在去的路上很難保證不出狀況,包括他們的身體狀況和各自的心理狀況,即使他們彼此相安無事,還得看天氣是否配合。果然在走到半途中,就有刑徒缺少的情況發生了,道路遙遠加上條件艱苦,或死活逃在所難免。
  • 進擊的泗水亭長:控股人劉邦
    圖片來源於網絡匈奴,這是只要你登上王位,就會矗立在你面前的千古勁敵,他們兵強馬壯,以搶劫為生,擅長遊擊戰,劉邦率領23萬大軍迎擊匈奴,白登之圍卻差點要了他的命。以蒯通為代表的一眾謀國者在各個合伙人中遊說,韓信是重點遊說對象,但他沒有及時響應。陳漢十年(前197年),陳豨反叛,他們果然以為這分封「很項羽」,操盤手們提著腦袋奔走在大漢合資公司各個合伙人的辦公室裡,這幫借力打力者,不怕死,會玩也敢玩,「只識彎弓射大雕」的諸侯王們一個又一個的相繼做炮灰,陳豨莫不以為自己是下個劉邦?漢高祖抱病出徵。他一走。呂后就下手了。
  • 整天不務正業,遊手好閒的他卻是歷史上最具有傳奇色彩的「帝王」
    整天不務正業,遊手好閒的他卻是歷史上最具有傳奇色彩的「帝王」,關於項羽和劉邦的性格差異,我們可以通過一件事就能看出來,秦始皇在位時期曾三次東巡,一次當秦始皇巡遊至項羽所在的會稽縣時,項羽被秦始皇威風凜離的隊伍所驚訝,但是同時項羽又表現出一種不屑的神情,並向身邊的項梁說道:「無甚稀奇,彼可取而代也
  • 斬白蛇起事前,48歲的劉邦經歷了怎樣的人生?不是簡單的遊手好閒
    劉邦的幼年時代是怎麼度過的,史書上幾乎沒有記載,推測下來,幼年的劉邦應該如同當時千千萬萬家境優裕的鄉鎮少年一樣,時而識字讀書,時而遊戲玩耍。幼年的劉邦有個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同裡同鄉的朋友,也就是後來一生追隨劉邦的盧綰,大漢建國後,此人被封為燕王。
  • 呂雉為啥肯嫁給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混吃混喝,已是中年的劉邦?
    從呂媼責備呂公的話來看,似乎是呂公慧眼識英才,看中了出類拔萃的劉邦。《史記》是這樣記載的:酒罷,呂媼怒呂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與貴人。沛令善公,求之不與,何自妄許與劉季?」呂公曰:「此非兒女子所知也。」卒與劉季。在呂媼話裡我們看到,呂公似乎是把劉邦抬舉到了沛令之上了。
  • 秦始皇東遊壓天子氣,劉邦不過是個亭長,為何就覺得是衝他劉邦?
    秦始皇東遊時,當時不過是小小亭長的劉邦就覺得,秦始皇是衝他來的,於是他就躲到芒碭山的沼澤、巖石之間。秦始皇帝常曰:「東南有天子氣」,於是因東遊以厭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隱於芒、碭山澤巖石之間。為什麼秦始皇東遊,當時只是個小小亭長的劉邦就那麼自負,會認為秦始皇是衝他劉邦去的呢?
  • 劉邦一個「流氓」一樣的人,他是憑藉著什麼坐上皇帝寶座的?
    劉邦是流氓嗎?其實並不是。劉邦可是泗水亭長,相當於現在的派出所所長,別看官小,可也是公職人員,而且他還迎娶了大戶人家的閨女呂雉。可以說劉邦人生最開始就是一個上班族命運,之所以獲得天下,是因為他天時地利人和都佔全了!
  • 劉邦曾做過泗水亭亭長,在現代相當於多大的官?既不是鄉長,也不是局長
    亭長是戰國時期的地方鄉官,主要負責防匪防盜,維持地方治安。秦漢時期,亭長管理範圍是10裡。漢代,城市也設有亭長,也就是一個街區有一個亭長,負責治安工作。
  • 愛說大話讓劉邦完成了人生兩件大事
    歷史上的劉邦也愛說大話,但是愛說大話這個行為非但沒有給劉邦帶來什麼不好的影響,反倒讓劉邦完成了人生兩件大事,成就了劉邦!縣令為此專門舉行了一場歡迎宴會,許多人都前往祝賀,劉邦也去了。這場歡迎宴會的主持人就是後來大家熟知的蕭何,他向大家宣布:凡是賀禮不到一千文的,請在堂下就座。此時的劉邦出生寒微,無名之輩,祖上都是務農為生,他身上一文錢都沒帶,過來純粹是混吃混喝的,但他卻不甘心坐在堂下,站起身來高喊:我帶來賀錢一萬!
  • 劉邦是泗水亭長,之所以丟了這個官職,是與遇到的算命老頭有關?
    劉邦和呂后結婚後,他是個公務員,白天去上吧!呂雉白天當然是去地裡幹農活,晚上回來再伺候他們爺倆(劉邦和劉肥)。回想未嫁之前,大小姐的生活。真是天上地下之別。日子一天天就這樣過了下去。劉邦在呂雉的調教下,往日的狂傲有所收斂。但生活作風還是如同往常,打死不去幹農田裡的活。升職加薪又沒有指望。當真是苦了呂雉。
  • 劉邦用事實說話:機遇和能力兩者不可或缺!
    然而劉邦依舊我行我素,然而在那個秦政嚴苛的時代,遊走好閒註定一事無成。劉邦也沒有辦法,不過在蕭何的幫助和加上自己懂得一點學識,成為了一位秦朝基層官員——泗水亭長。劉邦這人上任之後也延續他的混混行徑,在《史記》中有這麼一段記載:「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 古代的各種官職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官?
    今天,一起來學習下古代的官職都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官?太守。戰國稱郡守,漢改太守,為一郡的行政最高長官。秦分三十六郡,比縣大。相當於現在的省轄市市長。刺史。漢武帝分全國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軍政大權。相當於省(市)長兼省(市)軍(分)區司令員。京兆尹。西漢京畿地方行政長官。相當於北京市市長。太尉。秦至宋均有設置,為全國軍政首腦。相當於國防部部長。
  • 劉邦為什麼叫沛公?不只是殺了一條蛇那麼簡單
    腰斬白蛇,沛公出世 秦始皇徵調勞役的命令,有一天下達到泗水亭長劉邦的手裡。 其時,秦始皇不僅建築萬裡長城,還抽掉一部分勞役,修宮室以及驪山陵。對於了解農事的劉邦來說,這件事使他很窩心。要是換了別人,上面有命令執行就是了。但劉邦不是常人,其寬宏大量的心胸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他想的更多的是百姓的生活問題。看著手裡沛縣縣令下發的編造名冊,劉邦第一次認真思索一件事。更要命的是,縣令讓在全縣很有面的劉邦作為領隊,帶隊去驪山陵,並警告劉邦,如果中途有結隊逃亡者,領隊也要連坐論罪。
  • 劉邦靠說大話,吹牛皮,竟然吹得美人歸!
    自從劉邦當上了亭長以後,轉機就來了,不但許多人對他刮目相看,好運也接二連三地落在頭上。他靠著一張吹牛皮說大話的嘴,既然把婚姻大事也解決了。事情的起因要從沛縣縣令的一位好友說起:一天,沛縣縣令的一位好友帶著家人來投靠縣令,這位好友姓呂,人稱呂公,其為躲避仇人報復,舉家來到沛縣投奔縣令。縣令對這位好友非常熱情,特意安排酒宴為他接風洗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