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的四根琴弦的音色以及發音

2021-01-09 餘音提琴

小提琴是一件最接近人聲的樂器,良好的發音的基本特點是音色圓潤,富有共鳴,純淨、均勻。演奏要富有感染力和藝術情感,必須掌握聲音強弱變化——即音樂力度變化。音樂力度變化範圍是廣泛的,有音響上的強弱、緊張度的不同、聲音的尖柔等。小提琴有幾根琴弦構成這是不懂提琴的初學者會問的問題。在這裡說明一下提琴一般是由四根琴弦,分別是G,D,A,E組成,但不是絕對的,一般的中提琴或者大提琴會按照訂購者的要求製作五根琴弦的提琴,五根琴弦的提琴會增加一個高音或者是低音。

小提琴G,D,A,E四根琴弦

G弦,厚重是這條弦的特質,有些的冷調,利用聲音的力量和深幽闡釋內斂的曲風是這根弦最拿手的。在低音域時非常幽暗沉重的讓人透不過氣來,在高音域有較開朗的表現。在高音域使用較大的弓壓或較快的運弓等演奏方式時表現力是非常豐富的。G弦在高音域時常接不上D弦,甚至很難發出聲音,在低音域常常流於黑白色(沒有一點色彩)只有嗚嗚嗚的發聲,像是一間全黑的屋子,如果,如果這屋子裡點燃豆子般大的油燈,那可就全然不同了,雖然仍是黑漆但會有些朦朧給人些想像的空間。

D弦,這是根表情最豐富的弦,但聲音的焦距濃度色彩很難控制,在製作上稍有誤差聲音很容易蒙上一層霧水。這條弦和G弦比起來給人安靜祥和的氣氛,有些宗教的味道,如果說得露骨些,好像琴的魂魄就寄託在這裡。這根弦很容易流於沉悶,雖然是比G弦高五度的D弦但常帶著低音弦的包袱,如果它擁有A弦的氣味就會比較典雅精緻。

A弦,柔軟的親和力和明亮輕快的音色,有較強烈低音,在高音部分變得較弱較柔,如果樂章裡要求較柔軟又有表情的音質,演奏A弦比演奏E弦來的效果好。這根弦是最容易產生鼻音的弦,在琴的構造或調整上的偏差是產生鼻音的原因。

E弦,在低音域(低把位)表情較為豐富,尤其與其他樂器一起演奏時可感受出來,在高音域有非常明亮即細緻精巧的聲音,如果柔軟的控制震動,聲音的清明性就會較凸顯。以上的特質容易產生音質單薄,刺耳,在高音(高把位)不容易發聲的窘況,尤其在泛音的表現上更為顯著。

聲音可以分為樂音和噪音,樂音由周期的有規則的振動所產生,它有三個突出的特點:強度、音高、音質。樂器的音色是由它所包括的泛音及其相對強弱所決定的。音色是音的色調,它不僅僅是一種共鳴好的發音,還包括色調的明暗、濃淡、飄滯與剛柔等等,它的變化是根據不同作品的風格和曲情樂意以及演奏者個人感受而變化。良好的、多變的基本音色通過練習可以得到,要多聽名家演奏,多模仿,模仿的目的是檢驗和校正自已的發音技術。當你能很好地控制弓,並能純熟地調動它,揉弦技術運用得不錯時,就可以相互配合起來,尋求到那種滿意的和具有美感的音色。

相關焦點

  • 小提琴四根弦的音色
  • 買對不買貴|小提琴選購必備基礎知識
    我們說背板在整個小提琴上的作用雖不如面板重要,但背板的搭配卻是一項科學的、製作經驗的藝術選配。 當面板振動時,通過音柱,側板和琴內空氣的傳導,背板也隨之振動,從而使琴聲得到加強,特別是使G、D兩弦的發音強而有力,同時背板擔負了許多來自四根弦產生的力量。
  • 樂器皇后小提琴與大提琴,你知道還有中提琴嗎?
    現代小提琴的出現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其製作本身是一門極為精緻的工藝技術。它的發音近似人聲,適於表現溫柔、熱烈、輕快、輝煌以至最富於戲劇性的強烈感情。幾個世紀以來,世界各國的著名作曲家寫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經典作品,形制與構造小提琴由70個零件組成。其主要構件有琴頭、琴身、琴頸、弦軸、琴弦、琴馬、腮託、琴弓等。
  • 你知道為什麼小提琴是樂器中的「皇后」嗎?
    現代小提琴起源於義大利的克瑞莫納。 構造與特色 小提琴由30多個零件組成。其主要構件有琴頭、琴身、琴頸、弦軸、琴弦、琴馬、腮託、琴弓、面板、側板、音柱等。小提琴共有四根弦,分為:1弦(E弦)、2弦(A弦)、3弦(D弦)和4弦(G弦)。
  • 小提琴連弓換弦方法
    小提琴連弓換弦方法 由於小提琴這個樂器本身的結構特徵(有四條弦在進行 這「四換」時,為了儘可能做到歌唱性和連貫性,就要求走近路,別走遠路。例如:在換弦時調整四根弦的七個平面,弓子畫的扇形面越小越好。在換弓與換弦結合時,弓尾螺絲所走的軌跡,應是圓、半圓、扁平橢圓或「8」字形,無論是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運動,垂直距離越短越好。在連弓換弦時,軌跡是若干條弧線的連接,呈蛇行弦狀或躺「8」字形。
  • 樂器趣聞丨擁有300多年歷史的小提琴,不愧是樂器皇后!
    小提琴的出現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自17世紀以來西方音樂中最為重要的樂器之一,被譽為樂器皇后,其製作本身是一門極為精緻的藝術。小提琴是現代管弦樂團弦樂組中最重要的樂器,一般在管弦樂作品中會分成第一小提琴與第二小提琴兩個聲部。
  • 如何通過調整小提琴音柱來改善音色
    關於其他各種形狀及材料的音柱,包括用鉛或火漆注入空心的音柱,玻璃管音柱,木製的扁而平的形狀或橢圓形的音柱,以及帶有彈性的音柱(用橡皮墊在音柱兩端等),經過實驗證明,效果不如傳統所用的白松木製作的圓形音柱對小提琴的音色好。
  • 如何尋找小提琴琴碼安放的最佳位置
    人們對琴碼木纖維的密度、強度、硬度、彈性以及聲音傳導速度與自身震動頻率近似於苛刻的要求,比對背板的要求有過之而無不及。借用一句廣告詞來說,世界上沒有最好的琴碼,只有更好的琴碼(廣而論之,小提琴也是這樣)。
  • 小提琴:你了解他的結構麼
    小提琴,是一種弦樂器。小提琴,是現代交響樂隊的支柱,也是高難度演奏技巧的獨奏樂器。小提琴是由30多個零件組成。其主要構件有琴頭、琴身、琴頸、弦軸、琴弦、琴馬、腮託、琴弓、面板、側板、音柱等。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側板組成了琴身。
  • 寶寶最佳學小提琴的年齡您知道嗎?還得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呢?
    開始學琴的年齡可以因人而異 一般來說,兩三歲時,自我控制能力還差,精神難以集中,手很嫩,可以用玩具式的小提琴來玩玩,不要正式學拉琴。
  • 小提琴揉弦的重要性、技巧、風格、作用以及揉弦中常出現的問題
    在小提琴教學中,我們時常會遇到一些不如意的現象。如揉弦起步的困難;過慢、過快或千篇一律的揉弦;上臺缺乏控制的現象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用什麼手法揉弦是最好的揉弦是小提琴演奏中傳達情感、增添音色魅力的有力手段。正因如此,對揉弦的感悟應該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學揉弦很快、很方便,似乎天資中就有那種美妙動聽而極為敏感的揉弦感覺。必備這種悟性的人,他的音樂感覺往往比較突出,揉弦肯定是鬆弛自然而富有彈性的。
  • 學會這個4個步驟,讓學習小提琴的右手拇指得到「解放」!
    點擊樂塵小提琴課堂頭像查閱更多小提琴樂理知識、細節規範及演奏技巧小提琴右手拇指的「解放」小提琴演奏藝術的學習,是一種高技能的嚴格訓練過程,要想達到完善的技巧,也就是包括發音準確,音質美麗,力度變化及速度合乎作曲家的要求,是演奏進入理想境地的標準。如何能儘快地接近這個理想的境地,或者是出於對這一完美理想的追求,我們將必須儘快地排除各種技術障礙。
  • 小提琴愛好者不得不知的提琴聲音類型以及原因分析、解決方法
    1、提琴4根弦的聲音都差,具體表現在整體音量小,音色不好聽,發音柔軟無力,高音不明亮,低音發木有狼音,運弓使用大力度也不可能得到較大音量,這種類型屬於典型的工廠化普及琴,它有相當大的數量,比例佔了絕大多數。產生的原因是:面板和背板的頻率匹配相差太大,低音梁與面板的配合超過範圍,音柱嚴重不合格,琴馬頻率明顯太低,面板和背板完全沒有引起應有的振動。
  • 在泉州 活躍著一群熱愛小提琴、大提琴的年輕人(組圖)
    未上漆的提琴琴弓在樂器的王國中,弦樂器一直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在弦樂器家族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小提琴和大提琴了。小提琴是表現力最為豐富的樂器之一,它的音域寬廣,音色優美,是最主要的獨奏樂器之一;大提琴的音色渾厚豐滿,表達出來的意境深邃而複雜,擁有獨特的魅力。在泉州,活躍著一群熱愛小提琴、大提琴的年輕人,他們或製作,或演奏,在音樂世界裡釋放自我。
  • 如何選擇一把好的小提琴?老朱手工小提琴音色、音質怎麼樣?
    什麼樣的小提琴才是好琴?又如何能夠選擇一把好琴?很多愛琴之人都會有這樣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很像問讀完哈姆雷特的感受一樣,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種不同的答案,但是真正實用和幫助性的建議缺失很少。所以很多人到最後唯一選擇根據品牌來選決定。那麼一把好的小提琴會具備哪些條件呢?
  • 小提琴追求什麼樣的音色?小提琴家張樂:有一點苦,帶一點甜
    「小提琴演奏追求這種音色:有一點苦,帶一點甜。你聽《辛德勒的名單》,不是那麼悲,實際上有點甜,充滿希望。甜與苦交錯,用味覺來比喻,就像黑巧克力。」對小提琴家張樂來說,小提琴不僅是他的靈魂伴侶,也是助他悟道的工具,讓人不斷地思索、不斷地進步、不倦地提升,雖然只用到4根手指,裡面卻藏著古典音樂所有的高貴。
  • 小提琴的音準要求標準
    小提琴的音準要求樂器演奏中所發的音高
  • 千萬別小看吉他琴弦,這裡面的秘密真的不少,看你知道幾條
    千萬別小看吉他琴弦,這裡面的秘密真的不少,看你知道幾條不買關子,直接說重點!問:吉他琴弦的狀態,直接影響吉他的音色,那麼你知道琴弦應該多久更換一次嗎?答:吉他弦有不帶防鏽塗層的,和帶有防鏽塗層的,那麼比較不耐鏽的琴弦,建議一個月左右更換一次,而帶有防鏽圖層的琴弦可以三個月左右更換一次。有些人總是琴弦不斷就不換,或者哪根斷了就換哪根。這樣不太好哦。琴弦是消耗品,長時間的使用,琴弦的張力會變差,而且手上的汗漬、油漬也會導致琴弦聲學品質變差,所以要定期更換,為了保持聲音的一致性,最好是更換整套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