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愛好者不得不知的提琴聲音類型以及原因分析、解決方法

2021-01-09 餘音提琴

自古以來世界名琴的聲音一直是人們苦苦追求和效仿的目標,但是它的製作難度又是一項極其高端的技術,以至300年前失傳的方法是各方專家和制琴者們探討的重要課題,古老的名琴裡面隱藏著很多人們難以理解的秘密,數代人長久的研究也沒有得出可靠的結論。看似並不算複雜的琴箱,由於生產者們採取的製作方法不盡相同,所產生的聲音千姿百態,良莠不齊,好壞之分又有天壤之別。

根據種類繁多的聲音大致歸納為以下幾種類型,並把產生的原因作一個粗淺的分析,並提出需要改善的方案,供專業制琴者和提琴愛好者們參考。

1、提琴4根弦的聲音都差,具體表現在整體音量小,音色不好聽,發音柔軟無力,高音不明亮,低音發木有狼音,運弓使用大力度也不可能得到較大音量,這種類型屬於典型的工廠化普及琴,它有相當大的數量,比例佔了絕大多數。

產生的原因是:面板和背板的頻率匹配相差太大,低音梁與面板的配合超過範圍,音柱嚴重不合格,琴馬頻率明顯太低,面板和背板完全沒有引起應有的振動。如果需要提高聲音質量,其改造方法是:必須拆開面板進行大的手術,去掉原有低音梁,尋找與面板相匹配的材料重新製作,替換不合理的音柱和琴馬,音質就會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工作量較大。

2、提琴G弦聲音尚可比較渾厚,E弦聲音不明亮,音色差發音不敏感,整體音量較小缺乏力度,高把位音量衰減嚴重,這種類型也佔了較大比例。

產生的原因是:低音梁與面板匹配相差很小或者合適,但面板與背板頻率配合相差還大,音柱和琴馬的自身頻率太低,造成面板和背板振動較弱。如果要提高音質,替換合適的音柱和琴馬就可以明顯的得到改善,不需要拆開琴箱,比第一種類型要少很多工作。

3、提琴低音發木不渾厚有狼音,高音明亮有力度但發尖,發音窄而細,缺乏寬廣度和美感,此種類型佔了一定的比例。

產生的原因是:低音梁與面板的配合相差較大,音柱自身頻率不對,但是琴馬的頻率合適,面板振動較好背板振動差。這種情況需要拆開面板更換合適的低音梁,尋找合適的材料重新做一根音柱,只有琴馬可以保持原狀或者稍加調整即可,就能改變原來的聲音明顯提高檔次,工作量同樣較大。

4、提琴的低音較好也比較渾厚,音色甜美有一定的音量,但高音明亮和力度不夠,高把位音量仍有衰減,這種情況所佔比例很小,有些人喜歡這種類型,適合在樂隊和室內樂裡使用。

產生的原因是:低音梁與面板配合較好,面板與背板的匹配得體,音柱很合適,背板振動充分,琴馬頻率偏低,面板振動不夠。

解決的方法:只要替換合適的琴馬就是一把好琴。

5、提琴的高音響亮有力,音色較美,A、E弦聲音有寬度,就是G弦不渾厚,此種類型所佔比例也是很小,也適合一般演奏者使用。

產生的原因是:音柱和琴馬都很合適,面板的右邊和背板振動良好,由於低音梁與面板的配合有差距致使面板的左邊振動較差。

解決的方法是:拆開面板替換一根合適的低音梁,同樣就是一把好琴,只是工作量仍然較大。

6、提琴的聲音4根弦均衡敏感,音量大而音色美,整體聲音響亮異常,具體表現在G弦渾厚深沉,E弦有金屬般的力量,運弓稍一加力就極具穿透力,演奏起來輕鬆自如,完全能夠宣洩演奏者的情感,適合於舞臺上獨奏。

這種類型是:以上說的幾個重要指標都做得非常準確到位,這種情況極其少見,因為面板和背板都得到強烈振動,把琴弦的振動能源不折不扣的從琴馬傳到了背板,使琴馬的微弱振動得到數倍的擴張,這樣的聲音已經屬於很好的琴,是演奏家們尋覓的對象。

7、在第6種類型的基礎上把琴邊框的振動頻率也調動起來,使其整個琴箱通體產生強烈共振,擴大了振動面積增加了泛音,使聲音更加美好餘音猶在。這種情況在制琴之前就要充分考慮多方因素,採取相應的措施和手段就能達到完美的境地。

任何事物都有規律性,只要知道了產生的原因,堅持不懈的努力就能找出解決的方法,在沒有了解原因之前無論採取什麼辦法都不能得到滿意的效果。往往有很多神秘的東西是人們難以發現的旁門左道,其方法以致使人無法理解和高深莫測,其實只要了解其中的道理,認真推敲還是來源於物理學的科學理論,只是人們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和聯想,更沒有把它運用到提琴製作上來,以致久久不能揭開這層神秘面紗,導致世界名琴高不可攀的現狀。

有時人們也會偶然做出較好的聲音,碰巧得到了正確的振動頻率,由於不知道原因所在以致不能複製,更不要說對聲音的製作進行設計,這就要靠我們去下功夫找原因,為什麼相同的材料、型狀和尺寸會產生不相同的結果,它們的區別在哪裡?然後怎樣去解決?本文在這裡只作了一個粗略的概括,其秘籍總結下來只有兩個字:共振。以它為核心進行展開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把這個原理運用到其他樂器上同樣能產生非常好的結果。更深入的東西需要自己去理會和實踐,這裡只能起一個指導性的作用,希望提琴製作者們改變以前的常規意識,走出書本知識的羈絆,一定能夠提高人們的制琴水平。

相關焦點

  • 怎麼分辨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從琴肩來看,「塌肩」的是低音提琴(因為其前身是維奧爾琴),和小提琴中提琴一樣是「圓肩」的是大提琴。大提琴與低音提琴(這個挺酷的,爵士貝斯的味道)握弓的方式:低音提琴的握弓方法不是簡單的和二胡一樣,有德式和法式兩種。法式的和小提中提大提差不多,但是食指要再靠前一點,德式的是大弓握法,中指無名指微微套進中間的口上演奏。
  •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之間的區別以及它們所擔任的角色
    從十八世紀開始,小提琴便習慣於劃分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兩部。第一小提琴多半演奏樂曲的主要旋律,第二小提琴有時也同第一小提琴演奏同樣的旋律型,即同第一小提琴齊奏或者保持比第一小提琴低八度、低三度或者低六度的旋律進行。
  • 琴界|曹氏提琴 小提琴左手手指抬落的重要性
    本文由廣州琴界弦樂器有限公司曹氏提琴(中國)官方唯一直營店提供,感謝閱讀!被我們忽略的左手按弦對於左手,很多琴童,小提琴愛好者來說,甚至有絕大一部分經驗不足的老師認為,我只需把音符按準就好了!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 樂器皇后小提琴與大提琴,你知道還有中提琴嗎?
    隨著我們時代的發展,現在學習小提琴好和大提琴的越來越多。走在街上,看見孩子或是青年背著大提琴小提琴行走,變得越來越普通。它們的聲音也是真的柔美動人,好聽的。其實還有中提琴的存在。那麼你對它們了解多少呢?小提琴屬於擦奏弦鳴樂器。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國的、用於現代管弦樂隊的弓弦樂器。它在器樂中佔有極重要的位置,是現代交響樂隊的支柱,也是具有高度演奏技巧的獨奏樂器。
  • 露露講大提琴:2種練習大提琴,較好的呼吸方法
    大提琴像小提琴或其他弦樂器家族的成員一樣,有四根弦,大約為四個八度的音域,音高低於中提琴八度(C-G-D-A),樂譜通常使用低音樂譜;有時在高音的範圍內使用中音樂譜。大提琴的第一根A弦發音華麗有力,充滿歌唱性,第二根D弦音調暗淡,第三根和第四根(G和C)弦深沉響亮,能承受樂隊非常沉重的聲音。
  • 小提琴的四根琴弦的音色以及發音
    小提琴是一件最接近人聲的樂器,良好的發音的基本特點是音色圓潤,富有共鳴,純淨、均勻。演奏要富有感染力和藝術情感,必須掌握聲音強弱變化——即音樂力度變化。音樂力度變化範圍是廣泛的,有音響上的強弱、緊張度的不同、聲音的尖柔等。小提琴有幾根琴弦構成這是不懂提琴的初學者會問的問題。
  • 小提琴的類型有哪些?五弦琴聽說過嗎?
    古典小提琴鄉村音樂和藍調音樂與古典音樂聽起來有某種相似之處,原因在於,小提琴是所有這三種音樂流派的核心樂器。同樣,這種理論也適用於民間、西部音樂和其他派別。那麼,他們所使用的小提琴有什麼區別呢?其實區別並不多,主要是拉小提琴的方法不同。小提琴手通常喜歡比古典小提琴更平坦的琴橋。與管弦樂演奏者不同,他們也傾向於用鋼弦代替內臟弦。插電小提琴電小提琴從20世紀30年代就開始出現了,和大多數電吉他一樣,電小提琴是實心的。
  • 你知道提琴家族中的中提琴嗎?原來它才是提琴家族的老大
    想必很多學樂器的朋友都沒有注意到,在小提琴和大提琴的中間還有個中提琴,而小提琴更被稱為樂器之後,卻很少有人知道中提琴,那這個中提琴是怎麼來的呢?在很久以前,它們其實是一家人,這還要從古老的歐洲中世紀說起,其實維奧拉(Viola)這個詞大約出現於16世紀,但這時候的Viola只是作為提琴樂器名的字根,被稱為比較大的中提琴(Viola da gamba),以及比較小的中提琴(Viola da braccio),當然其實它們直接翻譯過來並不是這個意思。
  • 如何尋找小提琴琴碼安放的最佳位置
    令人嘆息的是,有幸獲得盡如人意好琴碼的機會簡直微乎其微,找到一個完美無瑕的琴碼其難度絕不亞於提琴。人們對琴碼木纖維的密度、強度、硬度、彈性以及聲音傳導速度與自身震動頻率近似於苛刻的要求,比對背板的要求有過之而無不及。借用一句廣告詞來說,世界上沒有最好的琴碼,只有更好的琴碼(廣而論之,小提琴也是這樣)。
  • 中提琴的發展和由來
    中提琴的發展歷史和「提琴」家族其他成員的發展密切相關。事實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都起源於一種叫做維奧拉(Viola)的弓形的樂器,這也是中提琴的英文名字Viola的由來。變成了由兩隻小提琴,一支中提琴和一隻大提琴,男高音中提琴有種被邊緣化的感覺,大提琴在低音區和男高音區同時演奏。
  • 不得不了解的交響樂團樂器——小提琴
    管弦樂團座次圖 (美式席位排列方式) 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都排列在指揮的左側,中提琴和大提琴排在指揮右側 弓弦樂器家族 弓弦樂器家族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四種樂器,這些樂器的形狀大致相似,只是體積大小不同,相應地各自的音域也不一樣。
  • 在泉州 活躍著一群熱愛小提琴、大提琴的年輕人(組圖)
    小提琴是表現力最為豐富的樂器之一,它的音域寬廣,音色優美,是最主要的獨奏樂器之一;大提琴的音色渾厚豐滿,表達出來的意境深邃而複雜,擁有獨特的魅力。在泉州,活躍著一群熱愛小提琴、大提琴的年輕人,他們或製作,或演奏,在音樂世界裡釋放自我。  淵源:原始先民從弓弦的聲音受啟發  提琴,大致可分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以及低音提琴。
  • 曹氏提琴 || 一位「最完美的小提琴家」——莎拉·張
    從4歲起,她在母親的指導下開始學習小提琴。兩年後,便奇蹟般地登臺與管弦樂隊合作演出。其天才的琴音,為她贏得「音樂神童」的美名。1987年,7歲的她以全額獎學金被紐約朱麗亞音樂學院錄取,並成為著名小提琴教授多羅茜·迪蕾的學生。天才的琴音不僅感動著音樂廳裡的聽眾,也引來唱片公司的簇擁。
  • 小提琴做成大產業 縣城裡飛出好聲音
    中新網客戶端駐馬店6月23日電 題:小提琴做成大產業 縣城裡飛出好聲音  記者 張旭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一批農民來到北京的提琴廠打工,從學徒一路做到制琴師。2015年,隨著確山縣提琴產業園的建立,一批批制琴師返鄉創業,也帶動了附近村民就業。
  • 中提琴地位尷尬不上不下,勸大家不要學
    想必大家都知道小提琴和大提琴,那大家聽說過中提琴嗎?通常小提琴是放在肩上演奏,大提琴則是放在地上演奏,那中提琴應該怎樣演奏呢?以及它和小提琴之間的區別在於什麼地方?如果你也有這些問題,那麼下面將為大家進行解答。
  • 小提琴連弓換弦方法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而小提琴演奏是通過雙手在一定範圍的空間內運動來實現的。那麼小提琴如何連弓換弦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小提琴連弓換弦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小提琴連弓換弦方法 由於小提琴這個樂器本身的結構特徵(有四條弦
  • 中國家長,請不要隨隨便便讓孩子學「小提琴」
    最近發覺身邊越來越多的家長朋友都開始為自己的小孩報名「小提琴」培訓班。當然,這種望子成龍的心態固然可以理解,但學小提琴背後可能存在的隱形問題,基本上沒有多少家長知道,此文將從音樂的角度,談一談普通人到底適不適合學小提琴。
  • 小提琴課堂:盤點練習小提琴,要學會的7種方法
    大家好,我是活潑開朗、有才華又有氣質的小提琴愛好者伊人,我會每天在這裡和大家分享關於小提琴的知識,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練習小提琴要學會的7種方法。如果你想學好小提琴,你必須注意練習小提琴的方式方法。這是學習者經常遇到並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但是因為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和條件不同。
  • 一分鐘帶你看懂弦樂四重奏,演奏和製作的奧秘| 曹氏提琴
    它包含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美國著名的亞歷山大使用曹氏四重奏演奏很多人認為四重奏的琴只是每把琴的大小做得不一樣而已,但是小提琴的四條弦為G、D、A、E, 而中提琴與大提琴則是C、G、D、A。她們之間共鳴大小是有所不同的。
  • 「中提琴魔女」和「五弦」碰撞出的奇妙火花 | 曹氏提琴
    她曾是德國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中提琴副首席,也是當時全團最年輕的成員。並曾在薩爾茨堡室內樂團、義大利世界青年交響樂團和倫敦獨奏家室內樂團中擔任中提琴首席——楊依諾。一次突發奇想,開啟五弦之路4年前楊依諾剛剛回國,在一次音樂會上與小提琴演奏家李傳韻合作,李傳韻希望與她再演奏一首雙小提琴的曲目,她感覺在一場音樂會裡既可以演奏小提琴又可以演奏中提琴非常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