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曲星下凡,自然就有武曲星下凡,中國民間就有三位

2020-09-16 指點江山

從古至今,不論是科舉還是高考,老百姓都喜歡以「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來形容較低的錄取率。拋去真才實學之外,古人喜歡將「天命」作為登榜的重要因素。一旦有考生高中,一路闖過鄉試會試殿試,成為騎著高頭大馬招搖過市的狀元郎,坊間的人們總會豎起大拇指說一句:「文曲星下凡」。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文曲星是主管文運的星宿,文章寫得好而被朝廷錄用為大官的人就是文曲星下凡。中國民間傳說出現過的文曲星包括:比幹、範仲淹、包拯、文天祥、許仙的兒子許仕林、劉伯溫。文曲星屬癸水,主科甲功名與文昌同屬為福星,代表文藝方面的才能或愛好文學及藝術。

需要注意,文曲星不同於文昌星的是,此星帶有桃花,若女命再逢巨門同宮,則自甘墮落、水性楊花。文曲星喜與文昌星同宮,可對照充分發揮其才藝,若再遇武曲星同宮,就主博學多能,不過,要兼顧到父母宮的好壞,配合判斷等等。

文武是相對的概念,既然有「文曲星下凡」,那有沒有下凡的「武曲星下凡」呢?

這自然也是有的。

在民間傳說中,起碼有三位武曲星:武王姬發、遊魂關竇榮、三國武聖關羽。武曲星通常只有一位,所以,武王姬發和遊魂關竇榮之間的傳說是自相矛盾的。周武王姬發成為武曲星的典故,是脫離了《封神演義》神系的。周武王取得江山社稷後,勵精圖治,讓百姓過上了好日子。雖然姬發的統治期很短,但他畢生最大的功勞都集中在推翻商紂暴政上,所以,在他百年之後被接引上了天庭,太白金星代表上界賦予其武曲星君的頭銜。

不過,若依託於《封神演義》的神系,姬發顯然是無緣當上武曲星的。我們知道,武曲星君是封神榜三百六十五神位之一。想要躋身封神榜,至少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之一:

首先是肉身成聖,也就是修煉有成,楊戩等修煉者均屬此道,姬發並不是一名修煉者,所以,不會通過這種方式登上封神榜;

其次是應劫身死,那些戰死在截教闡教之爭中的修煉者多屬此列,顯然姬發並不屬於這一行列;

最後一種是身死道消,封神儀式時姬發還活得好好的,所以,也不會通過這種方式登榜。

姬發在《封神演義》中的結局是成為天子(自紂王死後已無人皇這一概念),是人間至高無上的存在。姬發無緣登榜,那麼在小說中武曲星的歸屬自然換成了其他人——遊魂關竇榮。

竇榮是殷商麾下的名將,駐守在遊魂關內多年。武王的軍隊用了好多年都無法破關。後來為了取勝,姜子牙派出了金吒、木吒兩兄弟,讓二人喬裝打扮成投奔殷商的修煉者,寄宿在遊魂關。原本竇榮的夫人徹地夫人已看出二人來路不正,誰知竇榮竟十分相信這兩名幕僚,沒有聽從夫人的建議。最後,在金吒、木吒的配合下,遊魂關如期被攻陷。身為守將的竇榮,死在金吒的遁龍樁下。

這種情況,屬於前文中提到的「身死道消」。在封神大業將成時,姜子牙給竇榮留了一個神位,也就是北鬥七星君裡面的武曲星。

除了上述兩人之外,民間傳說裡還有一位武曲星——關羽。

公元162年,武曲星下凡,投生到一戶關姓人家。父母為他取名為關長生,希望他能在亂世中健康成長。然而,關長生的父母因瘟疫早亡,年紀輕輕的關長生流落江湖,一個人在亂世中顛沛流離。某天關長生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他見到有一隻金翅大鵬雕載著他遨遊太虛,醒來以後關長生發現自己變得力大如牛,搬起院子裡的石頭竟不費絲毫力氣。

關長生不解,將這件事告訴村中一個德高望重的老者。老人見多識廣,對關長生說在他出生那年關家屋頂上布滿了彩霞,所以,關長生一定是下凡的神仙。其實,老者對關長生武曲星的身份心知肚明,只是這屬於不可洩露的天機,所以,他並沒有對關長生說明緣由。從這以後,老者教導關長生習武,並給他指引了一條生存之道。

因為關長生夢裡遇到了雲中的金翅大鵬鳥,所以老者給他取了個新名字:關羽、關雲長。既是武曲星下凡,關羽自然橫行天下所向披靡。直到麥城一戰歸位之前,關雲長鮮有敗績。每一場戰鬥,關羽都似有神助。

很多人覺得,武曲星就是武德星君,實則不然。

二者雖然都是道教神系裡的神靈,但不論是地位還是官職都有較大的不同。武德星君是常年駐守在天庭上的守將,負責整個天宮的防衛工作,其職能類似人間的「禁軍統領」。武德星君的職位屬五品正神,和千裡眼、順風耳這些小神差不多,算不上入流的大神。

相比之下,北鬥七宮裡的武曲星地位還要低一些。

北鬥七宮分別有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璇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君、玉衡宮廉貞星君、開陽宮武曲星君、搖光宮破軍星君駐守,武曲星所駐守的便是開陽宮。

參考資料:

【《春秋運鬥樞》、《封神演義》】

相關焦點

  • 有文曲星下凡,自然就有武曲星下凡,中國民間就有三位
    一旦有考生高中,一路闖過鄉試會試殿試,成為騎著高頭大馬招搖過市的狀元郎,坊間的人們總會豎起大拇指說一句:「文曲星下凡」。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文曲星是主管文運的星宿,文章寫得好而被朝廷錄用為大官的人就是文曲星下凡。中國民間傳說出現過的文曲星包括:比幹、範仲淹、包拯、文天祥、許仙的兒子許仕林、劉伯溫。文曲星屬癸水,主科甲功名與文昌同屬為福星,代表文藝方面的才能或愛好文學及藝術。
  • 都知道很多才子是文曲星下凡,但你知道哪些武將是武曲星下凡嗎?
    這些中老爺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從文中的這個片段,我們可以看到當時民間的一種帶有些迷信色彩的說法,那便是凡顯露出文化方面才華者,便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因此才會擁有過人之處。有文曲星,自然也有武曲星,而相比於文曲星下凡,武曲星下凡的描述通常要少見的多。那麼,我國古代有哪些被稱為"武曲星下凡"的人物,他們又展現出了怎樣的才能呢?
  • 文曲星下凡——中國歷史上文曲星有哪些?
    文曲星下凡——中國歷史上文曲星有多少?文曲星為北鬥第四星。文曲星主文運,武曲星主武運。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文曲星是主管文運的星宿,文章寫得好而被朝廷錄用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中國民間傳說出現過的文曲星包括:比幹、範仲淹、包拯、文天祥、許仙的兒子許仕林、劉伯溫。
  • 歷史上武曲星下凡的代表人物,封神時代有兩位,連曹操都榜上有名
    對於命理有研究的朋友們都知道,在中國古代,民間對於北鬥星辰極其崇拜,從當中衍生出來的神話傳說數不勝數,其中文曲星、武曲星的故事最為人所知。自古自來文武之間的矛盾就經常爆發,文人崇拜文曲星,武人自然就崇拜武曲星。在民間傳說中,北鬥七星的第六星開陽星即為武曲星,執掌殺伐,所以很多戰功赫赫的武將都被冠以武曲星下凡的美稱。
  • 經常聽說文曲星下凡,那「文曲星」有多少呢?
    網友上午先生: 「文曲星」原本是一個星宿名,古代總稱北鬥星中的鬥魁六星為「文昌」。文昌六星分別叫做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和司祿。古代星相家將文昌六星解釋為主大貴的吉星,其中司祿星主人的貴賤爵賞,司命星主人的壽命長短,在民間十分流行。
  • 文曲星是什麼?為什麼他要下凡?
    文曲星是北鬥七星之首,主文運,相當於全球教育局局長,古時候人們認為全國考試的第一名,也就是所謂的狀元就是文曲星轉世,沒一定的道理,首先狀元不一定是文曲星下凡轉世,文曲星轉世也不一定是狀元。我們比較熟悉的,包拯,劉伯溫,許仕林,都被認為是文曲星轉世,當然都是民間給的,沒有官方認證,恐怕也沒一個朝廷能認證誰是文曲星轉世,即便他們本人也未必清楚自己是不是星宿下凡。當然一般這些人都是相當牛的,首先學問,知識的儲備量可以說全國數一數二的,當然除了學術,理政也得是把好手,能管理好朝廷,能安一方百姓,讓大家信服,可以說,從人品,文學,為官,為人都是接近於完美的。
  • 怪論俠義(次章)原來包公並非文曲星下凡,而是奎木狼轉世
    在絕大多數中國人心中,包公是文曲星下凡,這是千百年來固有的觀念。直到科技昌明的今天,很多地方的學子在高考前都會拜包公,就是為了自己在高考時有個好的發揮。然而我這篇文章似乎有點挑戰傳統,也有人會覺得我這是在譁眾取寵。當然我這麼說自然是有依據的,這個依據就是小說《三俠五義》中對包公誕生過程的描述。我根據描述查了一些資料,認為包公是奎木狼轉世比文曲星下凡更加貼切。
  • 「文曲星下凡」,助你財運事業一飛沖天!
    在影視小說和傳統民間故事中,經常提到某人是「文曲星」下凡,且具有超凡的能力和正義感。那麼,什麼是「文曲星」?它在風水上又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 文曲星下凡長大後成這樣?古代文曲星形象誰最厲害
    文曲星是北鬥星君的一種性情,文曲雅性,主文運,於是,許多著名的才子、有能力的文人都被傳說是文曲星下凡,不過,文曲星轉世都做了什麼大事呢?《封神榜》中的比幹是最為人所熟知的文曲星君之一。比幹為殷商亞相,紂王叔父,身有「七竅玲瓏心」,妖魔不敢親近,更是被九尾狐視為心腹大患,因自身無法親近,故使下奸計將比幹害死,而在封神時比幹正是被封為文曲星君。比幹也就是第一代文曲星,七竅玲瓏心可不是普通人就能用,否則狐狸精也不會這麼怕他,時刻被看穿。《新白娘子傳奇》中的許仕林也是眾所周知的文曲星。
  • 「武曲星」下凡,這3個人,就是他的化身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談到了「文曲星」的話題,我們已經知道,在民間的傳說中,有4位名人被公認為是「文曲星」下凡,是「文曲星」的化身,即伊尹、比幹、包拯、劉伯溫;那麼,有「文」就有「武」,「武曲星」下凡,他所化身的名人又會是誰呢?
  • 都聽說過文曲星、武曲星,但是他們的原型都是誰,你知道嗎?
    可能很多人都聽過什麼文曲下凡,武曲星下凡這樣的話,但是誰是文曲星,誰是武曲星的原型卻不知道,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科普一下,其實,包公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而狄青是天上的武曲星下凡。然而,文曲星包公長了一張威武的黑臉,而武曲星狄青卻長了一張清秀的白臉,這不是不是有點兒奇怪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內中緣由還有個傳說,話說北宋末年,天災人禍不斷,民不聊生,玉皇大帝特派赤腳大仙下凡做皇帝以救治民間疾苦,然而赤腳大仙在天上享慣了清福,說什麼也不肯答應。
  • 「文曲星」是主管什麼的星宿?
    文曲星,星宿名之一。中國神話傳說中,文曲星是主管文運的星宿,文章寫得好而被朝廷錄用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 文曲星屬癸水,是北鬥星,主科甲功名,文曲與文昌同屬為吉星,代表有文藝方面的才能或者愛好文學及藝術。
  • 古代讀書文曲星站在身後,到底是什麼神仙,文曲星轉世的都有誰?
    中國神話傳說將文曲星視為主管文運與考試的星宿。富於文筆,任職朝廷為大官的,多被指為文曲星下凡。一般民間信仰、預言書及文學作品中,認為商王子財神比幹、商相伊尹、唐相張東之、宋相範仲淹、開封府尹包拯(範包二人時代重疊)、文天祥和《白蛇傳》男主角許仙的兒子許仕林等等皆為文曲星轉世。
  • 天上一顆星 地上一個人 奎星下凡的蘇東坡
    有人說:「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人。」中國民間傳說,唐朝郭子儀是白虎星下凡,助大唐平定安史之亂。宋朝包拯是文曲星,狄青是武曲星下凡,輔佐天子治理天下。古典小說《水滸傳》講到,梁山上的108位好漢是36個天罡星和72個地煞星轉世。世人神往天界,在歷代留下許多豐富的傳說。
  • 古代神話有仙女下凡,哪仙男下凡是什麼呢?
    一般男性神仙下凡不叫下凡,男神仙下屆叫降世臨凡。比如說降龍羅漢就轉世投胎為李修緣,後經靈隱寺圓空長老點化,恢復了大羅金仙的法力普度眾生。這是佛教的男神,再來說說道教男神。《白蛇傳》大家都看過,白娘子懷許仕林是文曲星轉世。那麼文曲星是誰呢?
  • 道教中是怎麼解釋神仙下凡的?有下凡的說法嗎?
    自從各類玄幻小說的火熱,以及翻拍成電視劇的推廣,神仙、仙俠一觀念越來越被更多人熟知,至此仙俠生活越來越被更多人所嚮往於渴望,後來就有了一種叫做「神仙下凡」的說法,也就是說我們眾生之間就存在著神仙,只不過是下凡來體驗生活了,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所謂的「神仙下凡」到底是怎麼回事?有沒有這個說法。
  • 赤腳大仙帶著文武星君下凡,為何民間說在他之後沒有了包青天?
    他說既然這樣我就下界去走一趟,不過你得把文曲星和武曲星派到我身邊去,現在宋朝太亂,內有奸權當道,外有遼兵虎視眈眈,我鎮不住。玉皇大帝說沒問題,你先去吧,隨後他們倆也下去。就這樣赤腳大仙開始他人間之旅,投胎到李妃腹中,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仁宗之母李妃,不想卻被當年唱大鼓的劉妃設計陷害,來個偷梁換柱的損主意,用剝皮的死貓換了他。
  • 北鬥星、文曲星、奎星、魁星、文昌星,到底有什麼區別?
    共七顆星,即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組成。前四顆天樞、天璇、天璣、天權星組形如勺鬥身,古曰魁。後三顆玉衡、開陽、搖光星組形如勺鬥柄,古曰勺。因此,北鬥星在民間也簡稱鬥柄星、也叫鬥魁星。究其原本,北鬥星包含的是七顆星,鬥柄星包含的是北鬥星中的三顆星,鬥魁星包含的是北鬥星中的四顆星。北鬥星的名氣之大,被受民間敬仰與崇拜,因果有二。
  • 解讀-北鬥星、文曲星、奎星、魁星、文昌星、魁罡星
    共七顆星,即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組成。前四顆天樞、天璇、天璣、天權星組形如勺鬥身,古曰魁。後三顆玉衡、開陽、搖光星組形如勺鬥柄,古曰勺。因此,北鬥星在民間也簡稱鬥柄星、也叫鬥魁星。究其原本,北鬥星包含的是七顆星,鬥柄星包含的是北鬥星中的三顆星,鬥魁星包含的是北鬥星中的四顆星。北鬥星的名氣之大,被受民間敬仰與崇拜,因果有二。
  • 以下幾個時辰出身的孩子,個個「文曲星」下凡,聰明懂事又孝順!
    以下幾個時辰出身的孩子,個個「文曲星」下凡,聰明懂事又孝順!同時從小就是文曲星轉世,非常聰明,進入社會自然融合得很好,生來財帛宮有「喜德星」照耀,男子從容謙遜,女子秀外慧中。長大後多數能成大器而且還很孝順。能夠給父親和母親的官運和財運帶來很大的幫助,絕對是富貴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