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濟南聖泉集團A股IPO過會,山東產權市場績優股20年長跑終圓夢
山東企業IPO工作2021年初又傳喜訊。
據證監會公告,7日上會審議的濟南聖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首發申請獲得通過,這意味著,作為「山東產權市場」的老牌績優股,濟南聖泉集團在經歷了20餘年的等待、先後多次啟動IPO計劃後,終於叩開了A股市場的大門,從山東產權市場時期就堅定持股的投資人,也將迎來更大的回報。
歷經20年終叩開A股大門
據披露,濟南聖泉集團此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10000萬股A股,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79371.68萬股,擬上市地點為上交所主板。
資料顯示 ,濟南聖泉集團是以合成樹脂及複合材料、生物質化工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其中酚醛樹脂、呋喃樹脂產銷量規模位居國內第一、世界前列。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濟南聖泉集團最早脫胎於濟南市章丘區刁鎮的一家鄉鎮企業,股份公司成立於1994年1月,是山東最早一批以定向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之一。1995年,濟南聖泉集團在山東產權交易所掛牌交易,直至1998年產權市場關閉。此後的20多年間,「產權企業」的標籤一直伴隨著濟南聖泉。
由於不吝於向股東分紅,濟南聖泉集團一直是產權投資者眼中的績優股,從而備受追捧。據了解,2003年到2012年間,濟南聖泉集團每年都有高額分紅,且在2008年和2010年分別推出了10送10,10送30並派發現金紅利7.5元的分配方案。2013年之後,濟南聖泉集團幾乎每年都分紅,分配方案至少是每10股派1.25元(含稅),甚至更多,分紅能力好過不少主板上市公司。
而從產權市場摘牌後,濟南聖泉集團一直夢想著A股上市。2000年、2007年、2012年、2017年,濟南聖泉集團都啟動了IPO計劃,但結果都不盡如人意。在這期間,濟南聖泉集團於2014年掛牌新三板,尋找了另一條接近資本市場的道路。
2019年,濟南聖泉集團再次啟動IPO工作。2019年12月30日,濟南聖泉集團首次申報文件獲證監會受理,2020年3月收到證監會反饋回復,6月份完成反饋回復並上報證監會,2020年8月17日公司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預先披露更新。又經過4個多月的等待後,濟南聖泉集團IPO終於在2021年初闖關成功。
去年新增口罩產品鏈
據披露,濟南聖泉集團控股股東為唐一林,實際控制人為唐一林和唐地源父子,合計持有公司15233.22萬股股份,佔發行前公司股份的21.96%。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濟南聖泉集團近幾年一直保持著較好的盈利能力。2017年-2019年,濟南聖泉集團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503463.71萬元、618889.69萬元和588168.33萬元,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47680.08萬元、52328.07萬元和47130.84萬元。
2020年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但濟南聖泉集團效益不減反升。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87427.37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33.33%,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40609.01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89.30%。
據悉,濟南聖泉集團去年業績的增長得益於公司擴大了衛生防護用品產業並取得了較大進展。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濟南聖泉集團依託原有口罩車間,先後投入大量資源擴大產能和產品線,加大研發投入,拓展石墨烯等新材料在衛護用品中的應用,促進了公司產業鏈的擴展。初步打造起了一條包含耳帶、熔噴布、熔噴布母粒等上遊原材料以及包括民用、醫用口罩等產品在內的全產業鏈,成為國內有重要影響力的口罩產品鏈供應商。公司先後被列入山東省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名單和工信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濟南聖泉集團此次IPO擬募集約12億元,分別用於酚醛高端複合材料及樹脂配套擴產項目,鑄造用陶瓷過濾器、冒口生產線自動化改造及擴產項目,科創中心建設項目。
濟南聖泉集團表示,公司將通過上市,打造行業一流的科技平臺,優化公司產品結構,提高產品科技含量,進一步擴大市場佔有率與品牌影響力,提升與鞏固公司行業領先地位。
(文章來源:大眾報業)
(責任編輯:DF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