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70億的會員生意,精明上海人都入坑了

2021-01-09 創業家

作者:米婭 張雪梅

城市商業越發達,人們越願意為便利付費,便利店緣此生長。它為早起的人準備熱乎的早餐,為夜歸人留一盞燈。

再過20天左右,全家便利店即將徹底易主。

據央視財經報導稱,伊藤忠商事從7月9日開始對全家進行股權收購,預計將持續到8月24日,收購金額為5000-6000億日元(約326-392億元)。

收購完成後,伊藤忠將持有全家100%股權。早在22年前,全家母公司西友陷入資金危機時,伊藤忠出手相助,把全家41.45%股權收至麾下,並力主後者打開中國市場。

此後16年間,伊藤忠退居幕後,指揮著全家這場入華搶灘戰。以上海為中心,開出超2500家店,全家迅速成為日本便利店三巨頭在華店數最多的品牌。

來源/ioicitymall

這個日本便利店鼻祖,在即將步入知天命年紀,給自己在中國找到了新標籤:一家在魔都玩得很溜的便利店。而在標籤背後,它還悄悄藏了一個「殺手鐧」:悶聲做著一盤逾70億元的會員生意。

1

伊藤忠趁危「奪」全家,助其入華

1972年,日本百貨公司西友在埼玉縣開了家便利店,取名全家Family Mart。創立後的第二年,石油危機襲來,日本戰後20年經濟高增長結束,增長率狂跌至1973年的5.1%、1974年的-0.5%。

1975年日本進入第三消費時代,大眾消費觀念從「越大越好、越多越好」轉向「輕薄短小」,後者高度適配便利店:門店輕巧,密集分布,商品主打高頻、剛需、低客單。

又逢日本《大店法》出爐,大型商業設施受限,以便利店為代表的小店業態趕上黃金期。全家之外,1974年伊藤洋華堂從美國舶來7-11,1975年羅森創立。

東風之下,全家一路疾馳。面世5年後(1978年),開放加盟;1981年日本國內店數達100家,1986年破1000家。

盤子越做越大,全家奔跑的「配速」漸漸慢了下來,且門店規模每突破一個裡程碑,都比7-11和羅森慢一拍。

數據來源/公開報導

以待破局的西友,於1987年推動全家在東京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摘下了「日本便利店第一股」title。資本通道大開,全家開始尋找日本大本營之外的機會之地。出海,成了不二之選。

1988年,全家海外首店落戶臺灣;1990年,進軍韓國,兩年後又攻入泰國。出海捷報頻傳,不料遇上了十年之坎。

1998年,全家的母公司西友陷入財務危機。為擺脫困境,西友將全家41.45%的股權售予伊藤忠商事。至此,伊藤忠取代西友成為全家最大股東。2018年伊藤忠增持全家股份至50.1%。

從西友手中「接過」全家時,伊藤忠商事已有140年歷史。1858年,創始人伊藤忠兵衛以走販的方式起家。二戰期間,伊藤忠與日本另一大型商社丸紅合併為大建產業。

而後大建解體,拆分出來的伊藤忠商事逐漸成為日本貿易巨頭,在全球62個國家有103處基地,經營項目橫跨紡織、機械、金屬、食品、金融、零售、物流及不動產等。

收下全家,於伊藤忠而言,意在完善零售終端產業布局。全家,同為贏家。背靠靠伊藤忠在食糧原料、製造加工、中間流通等產業鏈優勢,在日本其可抵禦7-11和羅森窮追猛打,在外可繼續西友時代未競的「出海夢」。

來源/維基百科

彼時正值90年代末,日本處於地產泡沫破裂和金融危機後的衰退期,市場低迷。國門漸開的中國,湧入了大批外來零售商,日本企業集體入華。

7-11、羅森、伊藤洋華堂、優衣庫於1992年、1996年、1997年、2002年先後落子中國,慢了好幾拍的全家,需要加速度,但僅靠一人之力難成大業。

為此,伊藤忠為其找來了援兵——臺灣綜合食品巨頭頂新國際集團。後者創立於1958年,旗下有個火遍大江南北的品牌——康師傅方便麵。

彼時,在中國大陸市場布局和沉澱10年有餘,頂新已經形成了方便麵、油品、飲品、快餐、超市、物流等多元業務矩陣。

來源/ 百度百科

兩大巨頭聯手助攻,屬於全家便利店的「中國時代」即將登場。

2

全家中國16年,魔都成為它的新「標籤」

2004年5月,「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成立,合作方有頂新(開曼島)控股有限公司、臺灣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日本FamilyMart 株式會社、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以及中信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伊藤忠暫時退居二線,由頂新集團主導全家的中國舞步。頂新負責全家門店經營,共享利潤,同時向日本全家支付特許經營權權利金。

2004年7月,中國大陸第一家全家便利店在上海開業。但此時,魔都便利店江湖已相對成熟,競爭日趨白熱化。

來源/維基百科

上海便利店浪潮,起於上世紀90年代。1993年,港資「百式便利」入滬,成為第一家24小時便利店。3年後,中國大陸第一家羅森便利店落地上海長寧區的古北新區。深夜一碗關東煮,配上一瓶冰凍三得利烏龍茶,是第一批「羅森粉」熟悉記憶。

千禧年前後,上海便利店之風,愈刮愈猛。隸屬於農工商超市(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的本土便利店「可的」與「好德」1996年、2001年先後亮相,後者2年多開出千店。

2001年,臺灣潤泰旗下的喜士多也來了。相較之下,全家是個實打實的遲來者,敲開上海大門時,羅森門店數已破百。

可這些「環伺」的群雄,卻沒能擋住全家勢如破竹之時速。僅用了一年,其上海門店就破了100家,並於4年後緊追羅森達到200家。

而真正的拉鋸戰,始於2009年。這年,7-11姍姍來遲,日本便利店三巨頭上海聚首。一路狂奔的全家,2017年內地門店破2000家,羅森直到2019年才達到這一目標。

而在大本營上海,全家一騎絕塵。大眾點評顯示,魔都最新便利店陣容中,全家門店數1929家、羅森1204家、可的與好德門店數786家、喜士多353家,而7-Eleven僅有196家。

除了在松江區門店數略少於羅森,徐匯、閔行、靜安、黃埔、青浦區,全家都有絕對的規模優勢。同時,全家重點布局閔行、靜安、徐匯這些商業發達、年輕人聚集的區域。

數據來源/大眾點評

從一個遲到者,到魔都便利店品牌NO.1,背後透露著全家獨特的選址和拓展策略。

單點爆破,逐漸滲透:2005年上海開滿100家店後,才首次外拓廣州,繼而攻進西南、華北。擴張初期,「單點爆破」式密集布店,有利於打響品牌勢能,為後續外拓鋪墊。

廣交夥伴,高效拓店:2009年與上海地鐵籤訂戰略合作夥伴協議,次年門店迅速破500家。開拓其他新城市時,其多會尋找當地夥伴合資拓店。

強供應鏈:供應鏈是決勝關鍵,南北滲透市場的過程中,其不斷增加供應鏈基礎設施。

2006年規模破百,全家專用物流公司在上海黃渡的第一全溫層物流中心成立;2010年門店破500家之際,接連啟動了專用鮮食工廠馬陸綜合鮮食生產中心、第二全溫層物流中心。次年,又啟動了專用麵包工廠馬陸麵包生產中心。

全家通過加大供應鏈設施的建設,支持區域或全國更大規模的拓店需求,同時不斷加大對鮮食、烘焙兩大關鍵品類的建設。

網羅學生、上班族,圍棋布局:全家主要消費群體中約八成為30歲以下的學生和上班族。為最大程度接近目標客群,門店布局以「內環—中環—外環—郊區縣」圍棋式推進。

由此形成了,一進入上海,「到處都是全家便利店」的印象。仿佛全家是魔都的影子,魔都是全家的標籤。

當然,全家如此成功背後,還有個安身立命的法寶——會員制。

3

全家的絕殺會員制

積分、造節、付費會員

中國全家從2013年開始推行會員制,嘗試改變「消費者的消費記錄無法跟蹤,無法分析」的局面。彼時,其中國門店約1200家,相對規模化。

起步之初,全家參考了日本通用的集點卡制度。在日本,常見的通用集點卡有T卡和P卡,日本全家為T卡玩家,兩者機制類似,只是各自連接不同陣營的品牌商家門店——包括便利超市、二手店、電器行等。

但中國全家會員制並沒有全盤複製上述玩法,而是走出了「中國特色」,最大不同在於:聯盟商家網絡和會員卡分級制度。

發達的線下零售業、成熟的會員制環境下,日本全家會員制酷似安卓系統,開放性強,聯盟商多而廣;而中國全家的會員制像蘋果系統,封閉很多,聯盟門店僅限2000多家全家便利店、5000多家頂新集團旗下門店(以康師傅私房牛肉麵、德克士為主),用戶流量入口少。

T卡聯盟品牌 來源/全家官網

有限適用範圍下,全家要如何在中國銷出「年費100元」的尊享會員卡。它想出的辦法是:會員分層,投其所好。

「會員經營的核心目的是,增加到店或外帶消費頻次,提升客單價——不能貪心,能提升2元客單,就是成功。」2017年,時任中國全家Family Mart總經理朱宏濤已深諳會員制之道。

積分:獲取會員數量和需求數據

2014年,全家在門店最密集的上海,首推會員集享卡,即普通的積分會員卡。

最初半年,全家便利店共發放會員卡249萬張,實際有效註冊會員208萬人。積分制激勵下,2014年全家便利店會員消費比達到23.5%,會員每月到店頻次達5.25次,客單價達13.5元,高於非會員客單價2.1元。

不難看出,以密集的門店依託,全家會員制第一階段「使命」是,積累用戶數量和需求等原始數據。

為此,全家交叉使用顧客忠誠管理(CRM)、鐵桿粉絲經營(Fans)和顧客終身價值(CLV)管理系統。其中,CRM可測「消費者的RFM值」,即「多久沒來、來幾次和花多少錢」,多維立體會員消費標籤日漸成型。

造節:活化會員資產,增加粘性

有了用戶基數和需求數據,活化會員資產是全家祭出的第二步。

朱洪濤曾於2017年披露,全家會員消費者中80後佔92.2%,這其中「90~95後」約為3成,是核心目標人群,「因為他們處於財富安全感最強的時代」。

以雙十二為靈感切口,全家開始大肆「造節」,以撩動會員之心。

2015年1月起,每月第二個周五定為「瘋狂全家日」。全家消費數據顯示,周五是單日來店最高的一天。

針對90後「好玩」心理,訂製與IP、電影相關的主題活動,銷售只有在全家才能買到的「好玩產品」。

後來每月一次的「瘋狂全家日」,變成了每周一次的「瘋狂星期三」,加大會員日頻率目的是增加到店頻次,提升客單價。

來源/halafoodiemy@IG

尊享卡、OAO:抓住付費會員,才是真愛

推出「瘋狂星期三」的同時,全家開始深化會員需求,核心是發展粘性更高的付費會員。

2016年1月,全家推出100元年費的「尊享卡」,首年會員過100萬。朱洪濤披露,尊享會員每月消費額約為一般會員2.66倍;客單價是普通會員1.14倍、非會員1.66倍;到店頻次是普通會員的2.33倍。截止目前,全家付費會員已經超過700萬。

刺激尊享會員消費力的是:有優越感的會員權益,以及高性價比的商品、服務。

通過一整套機制的設計,全家放大尊享會員的吸引力,最大程度將普通會員轉化為尊享會員。「10個人中,有9個是尊享會員」。廣州珠江新城一家店的店員說。

全家數據顯示,當一個消費者買了23塊錢,店員說「滿25塊錢送800積分,即送8塊錢」,超過90%客戶都會回去找商品湊滿25元,「提升2元客單價」邏輯奏效。

店員引導語不斷加強「返現」意識。「返現」的魔力在於,讓尊享會員一直惦記著卡裡還有錢,必須去消費。消費越多,賺得越多。不消費,就虧了。

積分返現外,直觀、高性價比的商品是打動尊享會員另一武器。每隔半個月,全家就會調整促銷策略。尊享會員可有特定商品更低折扣的權益,如可口可樂普通會員「兩件8折」,尊享會員「兩件7.2折」。

為了進一步滿足會員多場景購物需求,全家於2016年上線了會員運營第三式——Online and Offline,核心依然是尊享會員。

全家便利店布局了兩個線上商城:針對尊享會員的線上精選超市——甄會選,以「網紅商品」為主、鼓勵線上下單線下自提、提供「滿188元免費送貨服務」;針對普通會員的集享商城,僅可用積分兌換商品。

經過幾年測試,發展尊享會員成了全家會員體系的核心。朱宏濤於2017年披露,全家當年目標是在1000萬普通會員裡,升級150萬尊享會員。以一個尊享會員單月到店消費220元算,1年就能貢獻30億元銷售額。

綜上,不難看出中國全家會員制幾個關鍵點:依託門店、會員分層;抓住更高粘度的尊享會員,積分、返現提升到店頻次和客單價;姿態克制,客單價提升2元客就是成功。

來源/日本全家官網

如此看來,歷經16年,全家走在了中國便利店會員制的前列。

在知乎上,搜索「全家便利店」,打開第一條帖子,開頭就是這樣一段:

全家,上班族心頭的硃砂痣,心中的白月光。在無數個起得比雞早的清晨,做牛做馬沒空吃飯的中午,還有餓得跟狗一樣的午夜,都默默用它經典的綠白藍燈牌說:忘了外賣吧,我偷飯糰養你。

底部顯示贊數1478,118條評論裡,有人懷疑這是官方廣告貼,但更多人分享自己在全家消費的經歷。其中最幽默的兩條是:「請7-11立即打錢」、「羅森表示不服」。

產業加速機遇全開,

黑馬會全新升級,

組建城市產業加速小組,

幫助各地城市中小企業,

增營收、增利潤、增規模,實現產業重做、加速升級。

相關焦點

  • 價值50億的會員生意 全家便利店把絕招全亮出來了
    通過兩年多時間的探索,全家Family Mart便利店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會員體系,不僅打開了可能高達50億元會員生意的大門,還摸索出了布局新零售的戰略重點,《新零售智庫》從全家的經驗中總結出以下幾個要點:  ·一個目的:尋找90後「上帝」。
  • 靠收會員費就年賺7億,這家便利店憑啥?
    最近家門口又開了一家全家便利店,這已經是小區附近的第二家了。全家像這樣密集開店的情況在上海並不少見。我按照全家官網上的門店信息做了簡單的統計,全國 2500 多家門店,大概有 55% 都在上海。有上海網友因為經常出差吃不到全家,申請調崗:上回我出差去了趟北京,跑遍三裡屯愣是沒找著一家全家,第二天我就調了內勤,我再也不想離開照燒雞排了。」不光是吃的,連全家最普通不過的進店鈴聲都有人粉。前段時間有消息說全家的日本母公司要被收購,網友的第一反應居然是「希望進門鈴聲不變」。
  • 向全家學習會員設計
    前面看了一篇文章,全家尊享卡會員收入一年7個億,每張100元,有700萬會員。會員體系對全家價值很大,他們對外數據是:尊享會員客單價已達 24 元,是非會員的兩倍; 到店頻次較普通會員 5.6 次 / 月的基礎上也提升了 2.33 倍。
  • 西貝會員福利大升級 五大福利全家共享
    西貝莜麵村一直秉承著「隨時隨地一頓好飯」的原則,堅持「閉著眼睛點,道道都好吃」的優質菜品精神。為了讓顧客朋友們有更好的體驗感,西貝不斷完善線上會員服務體系,只為持續提升顧客體驗舒適度,西貝莜麵村的會員朋友們不僅吃到更多美味,還能提升幸福感,享受更有儀式感的生活。
  • 全家與上海聯通強強聯合 探索新零售邁出堅實一步
    全家與上海聯通強強聯合 探索新零售邁出堅實一步來源:聯商網2017-05-25 17:23聯商網消息:近日,全家便利店聯合上海聯通,將在5月底之前推出「集享寶卡」服務。集享卡會員至全家便利店消費達到一定金額即可獲贈流量,尊享版集享卡會員更可享受流量翻倍。消費者通過集享卡APP即可將流量快速提取至個人手機號。
  • B2I跨界營銷新模式:上海聯通聯手全家便利店推出「集享寶卡」
    細心的上海人會發現,從2017年8月1日開始,去全家便利店消費結帳的時候,營業員都會不失時機的向顧客推薦:「消費滿25元送200M流量,辦理「集享寶卡」並且充值150元話費,贈送全家尊享卡」。
  • 上海聯通聯手全家便利店推出集享寶卡:36 元 3GB 流量
    感謝IT之家網友 飯田裡穂 的線索投遞IT之家7月28日消息 近日上海聯通聯手全家便利店推出了集享寶卡,全家集享卡會員至門店進行消費可以獲贈上海聯通本地流量,每月最高獲贈1GB流量,目前集享寶卡已經在集享聯盟客戶端開放辦理。
  • 全家便利店打精準營銷口號 讓會員對品牌「上癮」
    全家便利店(需求面積:50-150平方米)從2014年開始導入全家集享卡會員系統後,累積了超過3億筆的龐大會員數據,實在驗證了數碼年代「凡走過必留下足跡」的特性,這龐大的數據資料已然可以清楚描繪出全家會員的「輪廓」,更幫助全家便利店提高商品開發的成功率以及營銷活動的參與度。
  • 全家便利「+網際網路」戰略解密
    在上海這個商家必爭之地,便利店的競爭幾乎已是白熱化的狀態,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5中國城市便利店指數》,上海共有便利店近7000家,平均每3400人擁有一家便利店。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便利店委員會互訪活動中,《連鎖》有幸參觀了滬上便利店標杆企業全家在上海的總部。頂新國際集團便利、餐飲連鎖事業董事長魏應行帶領全家高層親自講解了全家的經營管理秘籍。
  • 猶太人的賺錢智慧:做嘴巴的生意,全球有70億的「無底洞」
    我們常說:「民以食為天」吃飯可算是我們人生的一大事,是我們全人類的基本需求之一,在「世界商人」猶太人看來,我們要學會做嘴巴生意,嘴巴是消耗的無底洞,全球有70億人每天都要吃飯,所以這個市場有無窮的潛力。
  • 中國全家引領新鮮潮流 榮登2017年金字招牌榜單便利店行業第一
    上海2017年11月13日電 /美通社/ -- 中國全家在《第一財經周刊》主辦的「2017年金字招牌榜單」中榮登便利店行業榜首,獲頒「新銳品牌」,並受邀出席明星品牌圓桌論壇,探討「品牌如何跟年輕人玩到一起」。
  • 聯通又要出定製卡了 這次的合作夥伴是全家便利店
    這次的合作夥伴是全家便利店,不過僅限上海地區。全家集享卡會員至門店進行消費可以獲贈上海聯通本地流量,每月最高獲贈1GB流量,目前集享寶卡已經在集享聯盟客戶端開放辦理。全家集享卡會員至門店消費贈流量詳情:集享卡會員消費15元/次贈送20M、 30元/次贈送50M上海聯通本地流量,每月最高獲贈200M。尊享卡會員消費15元/次贈送40M、 30元/次贈送100M上海聯通本地流量,每月最高獲贈1G流量。用戶在領取集享寶卡激活後30天內,累積充值150元(及以上),將自動升級為尊享版全家集享卡會員(48小時內)。
  • b站古風入坑盤點,《草木》第四,第一是等什麼君的!
    大家好,我是#古風小分隊#的小編「那些好聽的古風音樂」像是短視頻平臺真的捧火了很多古風歌,雖然抖音幾乎每人手機都有,小編本人也經常刷,但是比起抖音小編最喜歡在b站耍,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大家分享五首b站的古風入坑曲,一起來看:第一首、《歸尋》以前都沒怎麼聽過等什麼君這個名字
  • 3個碩士辭職賣餛飩,因這「5個字」生意如日中天,年入15億!
    3個碩士辭職賣餛飩,因這「5個字」生意如日中天,年入15億! 對於很多人來說,生意做遍不如開個飯店,因為電商帶來的衝擊,各種傳統生意都不好做,而且房租越來越貴,各種各樣的成本也是越來越高,人們的消費能力卻沒有得到很高的提升,但是不管其他行業如何
  • 這些星座太實誠 做生意容易被坑
    很多人都喜歡做生意,只要有銷路,就不怕賺不到錢。實際上,有些人的個性並不適合做生意,比如太實誠的人,頭腦不夠靈活,想不到一些人性的黑暗面,做生意特別容易吃虧。十二星座中,這些太實誠,做生意容易被坑。面對顧客的刁難,白羊座向來都覺得是自己出了問題,根本不是對方故意在找茬,各種賠償,買一送二在所不惜,這樣做生意,遲早要被坑得一毛不剩。
  • 3億美少女背後的小眾生意
    住在上海的咩咩補完JK制服在朋友圈抱怨到,但沒過幾分鐘,她又被微信群的姐們們種草了新的格裙,同時在閒魚上順利賣出了不喜歡的JK裙,相比普通服裝,JK裙幾乎沒有折價。「我也快要破產了。」在國內,JK制服與漢服、Lolita並稱為三坑姐妹,與祖輩的物質貧瘠不同,新時代的年輕人有更多可支配的資金,不少女孩為了這些個性鮮明的服裝「發狂」,而一部分女孩依靠分享JK制服的穿搭成為博主和種草姬,通過商家拍攝新品和買家秀賺取佣金。
  • 來自攜程會員大數據的秘密——那些熱愛旅行的人們,今年過得怎麼樣?
    如今,事實似乎已經驗證,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全國6.37億人次出遊,同比恢復79%。三亞等熱門目的地接待遊客總數與旅遊收入,甚至已超去年同期。   還有一群旅行的玩家們,更早就開始行動起來,從旅行攻略到優惠券,從發掘小眾目的地到享受高星酒店,玩得不亦樂乎。旅行,不僅是一次出行,更是一種生活的方式,而熱愛,更不會因疫情消散。
  • 一次性被坑了22億美元,俄羅斯為何狂宰印度?原因令人難以置信
    圖為正在改造的戈爾什科夫號近日,據媒體報導,目前印度正在服役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在從俄羅斯引進的過程中,一次性被坑了22億美元,那麼俄羅斯為何狂宰印度?印度獲得俄羅斯航母都經歷了什麼?秘密終於被揭開,原來俄羅斯曾向印度表示,要將一艘戈爾什科夫號巡洋艦送給印度,然而需要收取9.7億美元的航母改造費,將這艘載機巡洋艦改裝為航母,但最終由於俄羅斯要求增加航母改造費,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改造價格為22億美元,原因令人難以置信,那就是俄羅斯低估了改造航母的工程難度,美國媒體表示:俄羅斯如此緩慢的改造速度簡直就是災難。
  • 來自上海的4位70後大碗明星,實力派演員,有你喜歡的嗎
    來自上海的4位70後大碗明星,實力派演員,馬伊琍,1976年6月29日出生於上海,中國大陸女演員,1996年出演電視劇《真空愛情記錄》出道,2007年出演電視劇《奮鬥》獲得一定的知名度來自上海的4位70後大碗明星,實力派演員,馮紹峰,1978年10月7日出生於上海,中國內地男演員。
  • 家居要聞 | 家居行業三個坑,一堆公司還在往裡面跳;攜手IWBI,紅星...
    從天地和裝飾潰敗的經驗教訓中,我們可以看到三個坑,很多裝修公司與家居建材商家還在往裡面跳:1.不計承受力的價格戰,低價本身不是問題,但有一個前提,你的成本必須控制到足夠低,而且不能因為成本影響到質量與口碑。2.為搶客不計成本的廣告戰,忽略了業務造血能力與增長速度。3.為圈客不計後果的返利,從訂單賺取的利潤都不夠公司運營,哪來的錢給業主搞返還,結果不堪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