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俗語:「腿長腳瘦,家財必漏」是何意?那麼腰長腿短會如何?》由三個老農民原創,抄襲必究。
古代相學書《麻衣神相》中寫道:上停短兮下停長,多成多敗值空亡,縱然營得成家計,猶如烈日照冰霜。書中把人體分為兩部分,肚臍以上為「上停」,我們現在稱之為上身;肚臍下面為「下停」,我們現在稱之為下身。書裡講述了人的命運和身材有關,這當然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了,是封建社會迷信思想,那麼我們今天就認真地把這些糟粕「扒一扒」。
它的言下之意是說,上身短下身長的人命運都會不好,也就是俗語說的「腿長腳瘦,會家財必漏」。相學裡說這樣的人,事業不穩定,一生要多次經歷成敗得失,縱然苦心經營積攢下豐厚家業,也會像烈日照耀下的冰霜一樣,轉瞬之間化為烏有。
有這樣的可能嗎?答案當然是都定的,因為它沒有任何科學道理。但是,為什麼古人會有這樣的說法呢?我認為,這是由於腿長腳瘦的人身材好,所以就喜歡穿著打扮,而古時候衣服都是靠手工紡織,生產力非常低下,所以一身衣服,從織布到縫製出來,期間不知要耗費多少時間?
因此古代的衣服都非常昂貴,即使是富貴人家的衣物,也沒有現在普通人家的多。如果那個年代的人經常買衣服,即使有再大的家業也不夠揮霍浪費。特別是普通人家,女人經年累月坐在織布機前勞動,才使一家人能夠有體面的衣服穿,而窮人家,一件衣服都是要「穿三年、補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那麼古人有好美之心,喜歡打扮,在普通人家是不可以的,屬於「敗家」行為。再加上腿長腳瘦的人,大多個子高,也會浪費衣料,所以買布料就會多花錢。因此,古代相學就得出來這個結論:「腿長腳瘦,家財必漏」。當然時至今日,腿長腳瘦的人都顯得身材好,漂亮的人更喜歡穿衣打扮,所以也會大手大腳花錢在自己身上。
我們知道了腿長腳瘦之人身材漂亮,喜歡花錢打扮自己,就會存不住錢。那麼古人說腰長腿短會如何?相學裡說此人是異相。比如三國時期的劉備,身材就是上身長、下身短、雙手過膝,所以後人說他能夠稱王稱霸,是和他的異相有關係。
這種說法有道理嗎?當然更沒有任何科學道理可言。無非就是古人認為:這樣身材的人都比較趨炎附勢,為了自己利益,甚至可以不擇手段,都是些沒有親情和道義之人,告訴大家千萬不要和這樣的人結交。由此可見,古人的好惡表現非常嚴重,以貌取人在本質上就屬於錯誤的,更沒有一點科學依據,我們後人要對這種思想加以批判。因為古代書裡的武大郎就是這樣的身材,說他也是這樣的小人就顯得落井下石了啊!
而讓人覺得最靠譜的,是佛經裡所說的有心無相,相由心生,有相無心,相由心滅。意思是說人的外表形象不重要,只是給別人感官上的認識而已,一個人要注重內在的修為,不要刻意去尋求人外在的修飾。如果平時不積德行善去修行,那麼再好的外表也會泯滅,所以佛教對相貌不注重,而強調人的心境。因此佛經上說「相由心生」,外相取決於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變化。
林林總總說了這麼多,中心思想就是說,不管麻衣神相也好,佛經也罷,這些都是虛無縹緲的唯心論。而事實證明,不管是腿長腿短,還是腳肥腳瘦,甚至說腰長腿短,這只是遺傳因素造成,爹媽有什麼樣的基因,孩子就會遺傳下來。而是都能夠家財萬貫,取決於一個人的努力程度,要知道「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個道理。
點進文章的朋友們,你們知道這句俗語「腿長腳瘦,家財必漏」是何意嗎?那麼腰長腿短又會如何?把你的想法說出來,看看有多少人的意見是相同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