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這條咽喉要道今天通車!青龍山新城迎來又一利好

2021-01-09 城市向上

隨著南京城市的不斷擴容,河西新城、江北新區、南部新城等新城區如雨後春筍般崛起。

作為南京東南門戶的發展引擎,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新興板塊,它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規劃定位,吸引了廣泛的關注。

近日,歷時兩年建設,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上高路正式建成通車,這意味著青龍山國家生態新城從此又多了一條市政道路,路網變得更加完善、豐富。

一、路網先行,上高路全線貫通!進一步升級新城交通路網!

上高路,作為青龍山南北向重要城市次幹道,其周邊沿線連接著研發、居住、商業商務、學校、公園、社區中心等重要功能板塊,它不僅是激發區域活力、串聯內部板塊的重要紐帶,更是煥新區域生態、優化生活品質的關鍵動脈。

自2018年開工建設以來,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規劃工程團隊先後完成了綜合管廊基坑支護與綜合管廊主體結構、排水工程等項目建設,改造完成了上高路景觀形象升級。

現在的上高路面貌煥然一新,它在豐富青龍山交通路網、緩解周邊道路流量的同時,也以生態與現代化的完美「妝容」,成為青龍山又一大風景,直接推動了片區內三縱三橫路網的加速升級。

二、交通路網四通八達,4大地鐵線、9條道路無縫對接主城各個區域!

道路,一直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命題。

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作為江寧上坊重點項目,北連麒麟、西接主城,坐落於寧杭高速和繞越高速的圍合區域,交通區位優勢得天獨厚,正在鋪陳的交通路網, 也將推動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往城市中心的轉移。

9條內部幹道,全力完善中

2015,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啟動了內部道路的修繕和擴寬,萬安北路,天元路,上元大街,雙龍大道等主幹道通達周邊,無縫對接主城各個區域。

並且在2016年先後開工天賜路、天靖路、學前路、天雲路、環鎮南路、上高路、天環路、環鎮東路和天佑路共計9條市政道路,裡程合計6.99公裡。

2條快速路建設,對接主城提速

石楊路西延工程早於2015年建成通車。從主城至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可通過大明路直上石楊路轉繞城公路。快速路之間互相通連,縮短與主城間的距離。

緯七路東進二期工程於2015年11月17日正式開建,全長3.8公裡。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與新街口直線距離約12.5公裡,緯七路東進工程通車後,由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直接上繞城高速經過緯七路,即可直達主城。

石楊路、緯七路東進二期工程的通車為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對接主城提速。同時寧杭高速和繞城高速,處於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之側,使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交通更為便捷。

4條地鐵線匯聚,貫通全城

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區域毗鄰地鐵1號線龍眠大道站,除此之外,規劃中的地鐵10號線二期、地鐵12號線和地鐵13號線皆靠近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

地鐵10號線二期工程線路全長約12.1千米,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靠近王武莊地鐵站。一旦開通,從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出發,在卡子門站可與地鐵3號線換乘,在紅花機場站可與地鐵5號線(規劃中)換乘。

地鐵12號線(規劃中)上坊站緊靠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乘坐地鐵12號線可與地鐵S1號線、地鐵3號線、地鐵1號線等6條地鐵線進行換乘。

初步規劃的地鐵13號線可與地鐵1號線、2號線、3號線、5號線(在建)等9條地鐵線路實現換乘,其中大裡村地鐵站靠近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區域,未來擁有「換乘王」之稱的地鐵13號線(規劃中)可輕鬆抵達主城各區域。

隨著板塊內交通道路的全面鋪陳,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的價值與日俱增。

三、打造又一國際新城,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未來可期!

通過整體規劃,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將被打造為一座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綠色之城、一座科技引領的國際智慧之城、一座歷史積澱深厚多元新生的人文之城。

從它的整體規劃理念可以看出:和一些新城一味地追求現代化、國際化不同,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注重的是歷史傳承的人文主義、綠色生態的宜居環境、面向未來的發展前景。

「過去」與「未來」都在這裡交融。

青龍山的過去

2014年12月31日,江寧區政府與金茂南京籤署《南京江寧上坊中心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合作開發協議》,由上坊建設、金茂南京攜手,改造上坊舊城。

對於青龍山,金茂南京採用的是「先整體規劃,再開發」的一二級聯動開發模式,依託青龍山的自然資源,並引入智慧城市概念,將其打造成為一個生態城區。

整個項目預計投入資金180億元左右,涵蓋核心商務區、品質住宅區、共建配套區和景觀區,業態類型涵括品質住宅、五星級酒店、寫字樓、公寓等,是一二級聯動開發超強IP金茂南京打造的又一個經典新城!

(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規劃效果圖)

青龍山的未來

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作為南京東南門戶,融合新舊,是南京現代化城市新中心,與河西新城、江北國家級高新區並列的第三個現代化新城。

作為全南京第二個一二級聯動項目,以及規劃中「三年建設五年成城「的目標制定,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區域內各項利好不斷落實,未來價值可謂是比肩河西。

產業方面,青龍山生態新城內擁有江寧開發區、麒麟科創園、東山國際企業研發園等十個高科技產業園。且青龍山板塊位於南京十三五規劃中一核兩翼中的東南科創帶核心位置,勢必將帶動板塊經濟發展。

商業方面,新城內規劃自建約70萬方商業,相當於兩個新街口大小。業態涵括住宅、五星級酒店、寫字樓、公寓等類型,一站式消費新據點。同時,由於地處東山副城,可享受3.5公裡範圍內江寧萬達、亦可享受南站商圈和百家湖商圈配套。

教育方面,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毗鄰江寧大學城資源,人文底蘊深厚。目前青龍山新城配備了上坊幼兒園、小學、中學,琅琊路小學江寧分校。未來,新城還將引入南京知名學校及國際教育資源,規劃有幼兒園5所、小學3所、中學1所。

值得一提的是,片區內第一所新建幼兒園36號地塊幼兒園,已經於今年6月1日正式開工,根據規劃,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36號地塊將打造15個班幼兒園,地上3層,地下1層,預計2021年2月竣工,9月開學。

這不僅為青龍山業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更是進一步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破解城東「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大幅度緩解了片區教育壓力。

環境方面,青龍山生態新城擁有約80萬方青龍山森林公園資源,是繼紫金山和老山之後的南京第三大森林公園,可謂是南京東南部的「綠肺」。同時還將在新城外圍建造一圈綠色山景外環,可以有效減少靠近高速邊住宅樓的不利影響。

從城市運營的高度出發,新城規制「一心雙環」的綠色生態景觀框架,通過引入國際先進的海綿城市理念,建立多元滲透的開放空間功能體系,打造國際化生態宜居社區。

推文摘自@ 孟祥遠

相關焦點

  • 熱點:歡樂濱海城咽喉要道正式通車 中山路特色步行街規劃
    2、12月2日,歡樂濱海城規劃橫A2號路打通工程已正式通車。據悉,這條規劃橫A2號路可以算是歡樂濱海城的「咽喉要道」,為現狀瑞昌路立交落地至昌嘉路與瑞濱路路口段,規劃紅線寬度為33.5米,車行道寬24.5米,兩側人行道寬4.5米,全場約280米,為雙向六車道。
  • 深晚報導|@龍崗人,又有交通利好!這條20年「斷頭路」通車啦
    12 月 29 日,龍崗居民迎來一個出行利好,由龍崗區建築工務署建設,中鐵六局施工的怡翠路全線貫通,結束了 20 年 " 斷頭路 " 歷史。怡翠路的建成通車,成為了連接龍崗中心城和寶龍片區的交通要道,高峰期節省 20 分鐘以上的車程,同時進一步緩解片區交通壓力,提升交通出行效率。
  • 南京紫東核心區、仙林咽喉要道終於要打通了
    今天,我剛剛我來到靈山北路東延的施工現場,據現場工人師傅介紹:靈山北路東延工程預計將於1月10日正式開通,目前正在進行道路兩側路燈安裝、綠化栽種、欄杆油漆粉刷等後續處理工作!(具體通車時間以官方發布為準)靈山北路東延工程連接了紫東核心區與仙林,是紫東核心區通往泰康鼓樓醫院、南外仙林的重要出行通道,同時它也能夠分流仙林大道的車流,大大節省了通勤時間。
  • 茂名高州市這條交通咽喉要道打通了,方便群眾出行,提高城市形象
    茂名高州市鑑江橋和瀛洲大橋之間的沿江路(即竹欄街),一直是高州交通的世紀難題,好多屆領導都想打通這300多米交通咽喉而頭痛過,因為打通後,可以大大緩解高州城區的交通擁堵,瀛洲公園往人民醫院方向不用再彎入環城路。
  • 連接南京主城與新城的這座長江大橋於今日(本月24日)14時通車!
    南京長江五橋據《南京發布》發布的消息稱: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五橋)及上壩夾江大橋(浦儀公路西段),將於2020年12月24日14:00開通運行,這條過大江通道均為24小時免費通行!公告內容隨著江心洲長江大橋通車在即,12月22日晚5點整,大橋燈光準時亮起,夜色裡奏響一曲光影曼妙的「城市樂章」。
  • 西域的咽喉要道!坐擁軍事上交通上的顯赫地位
    蘭州地處中原進入西域的咽喉要道,原來的七大軍區之一蘭州軍區現在的西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中國七大區域鐵路監管局之一的蘭州監管局和中國18個鐵路局之一的蘭州鐵路局的辦公所在地。足以說明蘭州的軍事上交通上的顯赫地位。
  • 南京地鐵在建線路最新動態
    南京地鐵5號線是南京地鐵線網中一條西北至東南走向的線路,已於2016年12月28日正式開工,計劃於2022年通車,標誌色為灰藍色。 2號線西延 南京地鐵2號線是南京地鐵第二條建成運營的線路,於2010年5月28日正式運營,標誌色為紅色。延伸至魚嘴站的西延工程已於2017年9月正式開工,預計2021年建成通車。
  • 秦巴「咽喉」昔日交通要道,如今地位下降快被遺忘!
    這裡是指秦巴蜀道古金牛棧道之咽喉要塞,古來兵家必爭之險關要隘。千百年來,這裡交通落後,信息十分鼻塞。直到上個世紀國道通車,這裡的交通才逐漸改善。在陝西南部的秦巴山區,這座大山的海拔將近2000米,盤旋的公路布滿了這座大山,十分危險。
  • 福建一處外國名字的島嶼,扼閩、浙海上交通要道咽喉,就在寧德
    當下在從我國的省份島嶼分布中看,福建是一個擁有島嶼眾多的省份,其省內的許多沿海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島嶼,而且在每一座島嶼的發展上看來,它也仍然是有許多島嶼是起到了很重大的發展作用,這也是能跟當地的旅遊產業發展是緊密相關的,也更是不少人都在很努力發展的一個方向。
  • 市區直通長隆,這條路明年6月通車!
    市區直通長隆,這條路明年6月通車!這條路建成後清遠市民從北江四橋可直線抵達清遠長隆僅需22分鐘1月11日,清遠日報社「走進重點項目」系列採訪活動來到北江四橋南北引道
  • 惠州南站新城為什麼取名碧桂園南站新城今天終於有答案?搶先看
    為了完結惠州南站TOD新城這一雄偉的規劃,惠陽做了一系列科學的、完好的的規劃——    依據南站新城法定文件,規劃建造14所學校、18所幼兒園、2所大型醫院,32處教育配套、大型商業綜合體、博物館、才智樓宇……構建集教育、購物、休閒、文娛、衣食住行等多維度配套為一體生機城市。
  • 南京和上海交通密切,6條鐵路相連,4條時速350公裡!
    首先要介紹的這一套就是北沿江高鐵,這是一條連接了上海與合肥之間的鐵路,而他也剛好經過南京這條路的運行,這裡的運行時速是350千米每小時,目前我國有這樣運行速度的路段就算得上是高鐵了,這就為兩個城市的發展帶來更多的一些發展可能性。
  • 這條新高鐵項目橫貫東西,預計2023年通車使用
    這條高鐵項目全長1900公裡,開工時間是2019年,預計2023年開通, 這條鐵路是上海漢蓉沿江高鐵, 現在,設計的初期速度是350公裡/小時,年運輸旅客達到了億人, 引進後,從上海到南京要50分鐘以上,從上海到合肥要90分鐘,從上海到武漢要3個小時, 從上海到左右也只需要7個小時, 通過的車站有上海、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京、全椒、肥東、合肥、六安、羅田、武漢、荊門、宜昌、恩施、
  • 這座江南城市太「蝦義」!
    這標誌著地鐵4號線一期工程南段的14個車站、26個區間實現雙線軌通。 截至目前,全線車站主體結構已封頂,附屬工程正在推進,全線機電裝飾裝修工程正在進行,4號線預計於今年建成通車。 碩放機場迎來新突破 2020年12月31日北京時間11時30分,吉祥航空HO1862航班順利落地,成為蘇南碩放機場使用雷達管制方式引導的第一架航班。這標誌著蘇南碩放機場正式實施進近雷達管制,同時也是國內中小型機場中首家實現進近雷達管制的機場。
  • 南京2021各區好消息來了!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家!
    不平凡的2020已經過去,我們迎來了嶄新的2021,我們的南京城也將迎來新的變化和發展。你生活在南京哪個區?來看看2021年你們區將會有哪些好事發生!南京城牆博物館今年亮相南京城牆即將夜間開放,南京城牆博物館將在今年年亮相,文化遺產迸發出新的活力。
  • 安徽省地級市滁州,為何要在融入南京這件事上不斷下苦功?
    長期以來,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和安徽在內的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互動頻頻,幾大中心城市以其自身的輻射帶動能力吸引周邊城市「靠近」,周邊城市也不斷通過產業升級轉型、城市空間轉移等手段,試圖加入中心城市的「朋友圈」。這其中,便包含了安徽省東部地級市,滁州。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在融入江蘇省會南京的道路上,滁州已經前行了17年之久。
  • 這個被稱為「秦楚咽喉」的交通要道,有山有雲海,還有詩和遠方
    然而,先民們卻通過自身的辛勤和智慧,克服艱難險阻,在終南山上修建開通了數條溝通古秦國與楚國、巴蜀等地的交通要道。其中,終南山秦楚古道比喻為我國最早的「高速公路」對它所承載的歷史使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秦楚古道南起花門樓,北至終南山主峰。秦楚古道經歷了幾千年的風風雨雨,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典故和傳說。
  • 南京在建一新地鐵線,長35.49km設站27個,將與多條地鐵實現換乘
    在南京境內有地鐵線正在建設,首先說南京,大家都知道它是我國江蘇的省會,首先江蘇的實力在國內已經是數一數二的了,南京作為它的省會,自身的發展與實力一直都處在全國前列。境內各個行業的發展都很不錯,尤其以旅遊業的發展最為惹眼。本身它就是國內有名的古都,前後有多個王朝在當地定都,留下了十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相應的文化古蹟,是十分吸引遊客的景點。
  • 南京主城買房,兩大高端改善板塊怎麼選?
    最近新玄武和大校場在南京樓市「出盡風頭」——9月27日購房人期待已久的大校場熱盤華著蘭庭首開「日光」。29號,新玄武的星河國際、玄武映園又齊齊開盤,當天都宣告售罄!這兩個價格在4.3萬-4.5萬/㎡的主城改善區域,儲備房源很充足,那麼未來想要上車的買房人,將如何在一南一北的這兩個板塊中選擇?
  • 《南京建寧路》:一本書講述一條路的前世今生
    珍貴回憶34年前中央門立交橋通車,人們奔走相告建寧路過去只是一條緊鄰鐵路的小路,它的命運伴隨著附近交通樞紐的發展而數次改寫。1968年,長江大橋通車。玄武湖畔,兩座現代化的車站拔地而起,一座是南京站,一座是南京長途汽車站,也就是中央門長途汽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