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地處中原進入西域的咽喉要道,原來的七大軍區之一蘭州軍區現在的西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中國七大區域鐵路監管局之一的蘭州監管局和中國18個鐵路局之一的蘭州鐵路局的辦公所在地。足以說明蘭州的軍事上交通上的顯赫地位。
蘭州是西北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蘭州市區南北群山環抱,東西黃河穿城而過,是唯一黃河穿越市區中心而過的省會城市。
蘭州市區域面積1.5萬平方公裡,人口400萬,2015年GDP2100億。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蘭州一帶屬隴西郡地。 西漢初,依秦建制,蘭州仍為隴西郡轄地。漢昭帝始元六年,又置金城郡。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改金城郡為蘭州,置總管府。因城南有皋蘭山,故名蘭州。唐統一中國後,於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復置蘭州。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明軍戰敗元軍,攻取蘭州,次年置蘭州衛。清康熙二年設蘭州衛。康熙五年(1666年)陝甘分治,設甘肅行省,省會由鞏昌(今隴西)遷至蘭州。從此,蘭州一直為甘肅的政治中心。乾隆二十九年,陝甘總督衙門自西安移駐蘭州,裁減甘肅巡撫。自此蘭州成為西北政治、軍事重鎮,用以「節制三秦」「懷柔西域」。
1949年8月26日,蘭州解放。蘭州市現轄城關、七裡河、安寧、西固、紅古五個區以及榆中、皋蘭、永登三個縣。
當然,中國必爭之地還有以下這些:
一、先說險關,一般都是厄某地之咽喉,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以這樣的險關肯定是必爭之地。
1、陽關:中國古代陸路對外交通咽喉之地,是絲綢之路南路必經的關隘。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灘附近。西漢置關,因在玉門關之南,故名。和玉門關同為當時對西域交通的門戶。
2、潼關:北隔黃河與山西相望,東臨函谷與河南接壤,同時黃河、渭河又在這裡交匯,素有「雞鳴聞三省」的交通要衝之稱。
3、函谷關:函谷關是我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我國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
二、再說城,城的作用就不像關那樣僅限於軍事目的,而且兼有政治和經濟意義,列舉如下:北京,南京,長安,洛陽,襄陽,杭州,上海,這樣的城市當然是必爭之地了。
三、還有港口,也是必爭之地,尤其是大江大河上的渡口,其重要性與一些險關無異,如古黃河延津渡口,長江的夏口,江陵。
戰略的布置,小編認為應和戰爭的實際情況相關。一個地方是否是兵家必爭之地,個人認為是考慮那個地方對戰略全局的影響。因此一個地方,不同的戰爭可能會決定它是否就是要地。例如,一個地方在一次戰爭中,是對雙方進攻或防守都佔主動的地形,那麼雙方都對它要進行活動,如三國時的漢中,荊州等都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