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精河縣:盛產枸杞的古絲綢之路北道交通咽喉之地

2021-01-09 新疆人文風物

如果說起烏魯木齊往西的交通要道,不得不說博州管轄的精河縣。從鐵路運輸上看,精河縣是鐵路的交叉點,列車經過這裡後,一路向西北通往阿拉山口,穿過口岸直抵哈薩克斯坦;向西南方向,就到了伊犁州的伊寧市,再穿過霍城縣,直通霍爾果斯口岸。從公路上看,國道312線和連霍高速及多條省道穿越精河縣境內,地理位置顯得尤為重要。

關於精河縣的歷史,在公元前300多年前,這裡屬於塞種人的遊牧地,漢代時大月氏西遷到這裡,之後烏孫又被匈奴逼迫西遷,烏孫人趕走了大月氏人,精河又成為了烏孫的遊牧之地。到了隋唐後,西突厥又盤踞在這裡,依此類推,不同的時代,就有不同的民族在精河縣境內繁衍生息。

且不說古代人類在這裡輪番上陣,單從精河縣的交通位置來看,此地位於北疆交通要衝,我們可以看出,精河縣處在古代絲綢之路北道的咽喉之地,一直到今天仍然發揮著重要的貿易交通作用。難怪有人說,精河縣又稱「皮毛道」,是新疆和國外市場互通皮毛生意的必經之地。

精河縣素有「精河枸杞甲天下」之美譽。在該縣託裡鄉境內多沙丘,晝夜溫差大,土壤又肥沃,水源極其豐富,非常適宜枸杞的生長。精河枸杞的特點是:色紅、粒大、肉厚、皮薄,其有效化學成分明顯高於其他傳統枸杞產區的產品。目前,精河縣已培育出菱形、大麻葉、小麻葉和四稜等四個優質高產品種。

每年的六月之後,精河縣的枸杞開始成熟採摘,走在託裡鄉田間,採摘枸杞的場景熱鬧非凡,那些採摘下來的枸杞,晾曬在平整的場地上,紅紅的一片又一片,就像一幅喜悅的鄉村水彩畫,在天地間鋪展開來。聞名全國的精河枸杞,不僅代表了精河縣的名片,也有力地帶動了當地農戶發家致富。

今年8月份,我在網絡平臺上看到一位自媒體作者,經常發在青海種植枸杞的視頻,據她介紹,今年她種植了幾百畝枸杞樹,由於不善管理或因氣候等情況,枸杞樹苗成活的較少。我跟她開玩笑留言說,新疆最適合種枸杞,成活率很高,品種也很好。她回覆說,我還是覺得青海枸杞好。其實,我認為新疆的枸杞是全國最優質的枸杞。

別的不提,就說新疆種植的杏子、葡萄、瓜果等,可以說在全國範圍內乃至世界上,都是頂呱呱的優質品種。有人曾問我說,你為什麼喜歡新疆?為什麼不捨得離開新疆?我回答說,我捨不得新疆的瓜果和美食。的確如此,凡是吃過新疆瓜果的人,都不願再吃其他地方的瓜果;品嘗過新疆美食的人,再也不願吃一口很多地方無味的飯菜。

如果說得過分,不妨大家到新疆來品嘗瓜果和美食。其實,在國內很多市場,假冒偽劣產品太多,比如,精河縣的枸杞品種優良,就會有很多地方冒充精河枸杞銷售。再如,新疆阿克蘇蘋果,我在內地就親眼看到超市裡明碼標價銷售阿克蘇蘋果的,品嘗之後,讓人忍不住爆粗口。

精河枸杞雖好,但精河縣也有值得探尋的人文之地,比如,巴音阿門旅遊景區,位於精河縣城東南三十五公裡,景區內大部分都是蒙古族土爾扈特部後裔,是一個民風淳樸、民族風情濃鬱、東歸文化保護完整的山村。巴音阿門,蒙古族語意是「富裕的山坳」,有「空中草原」的美稱。

再者,就是精河縣濱河景區和平安敖包景區。濱湖屬於國家級景區,由精河縣生態園、濱河綠地和精河縣人民公園組成,是一處集文化、娛樂、健身等功能為一體的休閒場所。而精河平安敖包是東歸第一敖包,地處古絲綢之路北道要衝,是東來西往必經之地,也是蒙古族人民供奉祭祀和進行重大文體活動的場所。

相關焦點

  • 新疆人文:南疆兵團古絲綢之路重鎮——阿拉爾市
    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曾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形象地說明了兵團城市「石河子和阿拉爾」的地位和作用尤為重要。儘管石河子設市早於阿拉爾,但阿拉爾的重要性在南疆地域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座兵團城市位於阿克蘇地區境內,北起天山南麓,南至塔克拉瑪幹沙漠北緣,世界最大的內陸河——塔裡木河穿過阿拉爾市區。
  • 西域的咽喉要道!坐擁軍事上交通上的顯赫地位
    蘭州地處中原進入西域的咽喉要道,原來的七大軍區之一蘭州軍區現在的西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中國七大區域鐵路監管局之一的蘭州監管局和中國18個鐵路局之一的蘭州鐵路局的辦公所在地。足以說明蘭州的軍事上交通上的顯赫地位。
  • 絲綢之路的前世因緣
    內容都是簡單地記從一個置(驛站)到下一個置的裡程數,如「長安至茂陵七十裡,茂陵至茯置卅五裡」;「沙頭去乾齊八十五裡,乾齊去淵泉五十八裡」。這說明此類木牘是全國統一的《傳置道裡簿》,每個置有驛站的官道上,都掌握著這樣的文書。我們從懸泉置出土的其他簡牘文書可以知道,一個驛站要送往迎來,必須知道到來和往之地的裡程,這樣才好提前準備,所以這類文書是日常行政運作必不可少的文案。
  • 絲綢之路開始於西漢的張騫通西域,結束於哪個朝代呢?
    到秦漢時期開始,我國就以盛產絲織物品而聞名於世,並成為向外輸出的重要商品。尤其是大宗的絲織物品傳到西方,從西漢時期的漢武帝命張騫通西域開始的。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至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為聯繫西域大月氏共同抵抗匈奴而首次出使西域。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張騫又奉漢武帝之命再次率領了龐大的使團第二次出使西域。
  • 2014天馬國際旅遊節在新疆伊犁昭蘇舉行
    「2014』中國新疆伊犁天馬國際旅遊節」於7月12日在天馬故鄉昭蘇縣西域馬場盛大開幕,本次活動由新疆自治區旅遊局主辦,伊犁州旅遊局、文化體育廣播影視局,昭蘇縣人民政府,昭蘇縣西域馬業有限責任公司、昭蘇縣西域天馬文化旅遊有限責任公司承辦,活動以「天馬·草原」為主題。
  • 神秘新疆:十大未解之謎.
    也有人認為是孔雀河上遊不合理地引水、蓄水,認為造成的。更有人認為是絲綢之路改道、異族入侵等原因造成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那麼,究竟哪方面更接近歷史真實呢?  樓蘭消失之謎  說法一:樓蘭消失於戰爭。公元五世紀後,樓蘭王國開始衰弱,北方強國入侵,樓蘭城破,後被遺棄。  說法二:樓蘭衰敗於乾旱、缺水,生態惡化,上遊河水被截斷後改道,人們不得不離開樓蘭。
  • 這個被稱為「秦楚咽喉」的交通要道,有山有雲海,還有詩和遠方
    山中歲月清淺才感春來,忽而仲夏至秦嶺終南山,地形高峻,山勢陡峭,素有「天下之大阻」的稱號,是我國地理和氣候天然的南北分界線。然而,先民們卻通過自身的辛勤和智慧,克服艱難險阻,在終南山上修建開通了數條溝通古秦國與楚國、巴蜀等地的交通要道。
  • 秦巴「咽喉」昔日交通要道,如今地位下降快被遺忘!
    這裡是指秦巴蜀道古金牛棧道之咽喉要塞,古來兵家必爭之險關要隘。千百年來,這裡交通落後,信息十分鼻塞。直到上個世紀國道通車,這裡的交通才逐漸改善。在陝西南部的秦巴山區,這座大山的海拔將近2000米,盤旋的公路布滿了這座大山,十分危險。
  • 新疆有20個重要知識點,國人很少知道,新疆人也不一定全知道!
    中國的版圖形似雄雞,豐滿的雞尾就是新疆。俗語說,不到新疆感受不到祖國的遼闊和寬廣,不登天山豈能知曉新疆大地的胸徑和脊梁。新疆的地況簡單的說就是三山夾兩盆,阿爾泰山、天山、崑崙山三山之間夾著中國最大的內陸盆地塔裡木盆地和第二大內陸盆地準葛爾盆地。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區,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8個國家相鄰。
  • 全國交通天氣預報:11月26日高速路況最新實時查詢
    11月26日08時至26日20時,黑龍江東部、吉林東部、新疆沿天山地區和南疆西部山區、西藏北部和南部、青海南部、甘肅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小雪或雨夾雪,其中,西藏西部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雪,西藏西部等地局地暴雪。
  • 河北交通最擁堵的3個城市,一個是廊坊,一個是咽喉要地
    當下的河北是我國距離京津地區最近的省份,每年都有大量的遊客去京津地區旅遊,而且也是有不少外來務工的人數在通過河北的區域內而進入京津地區的,這也是很容易促使河北的城市交通擁堵加劇,而且本身河北的城市人口數量就很多,尤其是在對當地很多城市發展內看來,則是有很深刻的體會。
  • 他被匈奴軟禁13年,終逃回國,成中國「絲綢之路」第一人!
    5月14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歡迎各國貴賓的晚宴致辭中動情地說道:「……人類生活在共同的家園,擁有共同的命運,人類歷史始終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發展。「兩千多年前,我們的先輩們就是懷著友好交往的樸素願望,開闢了古絲綢之路,開啟了人類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時代。」
  • 全國交通天氣預報:11月28日高速路況最新實時查詢
    天氣網訊  近來南北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降雪天氣,尤其新疆、西藏、甘肅、川西等地有雨夾雪,局部有大雪,這對交通出行非常不利,大家出行前要及時了解路況。另外,受大霧影響的地區也比較多,像河南、山西、重慶等地大霧天氣頻發,出行小心。具體情況以下來看看下面的全國交通天氣預報:11月28日高速路況最新實時查詢。
  • 壽星密集,盛產之地各有靈氣
    本報記者踏上尋訪中國30位最長壽老人之路,38天時間,10個省份,兩萬多裡行程,拿到破解全國最老壽星的終極密碼——地氣、元氣、生氣、神氣。南疆之水冰雪融水富含微量元素全世界5個長壽之鄉,中國廣西巴馬、新疆和田佔據兩個席位。清代李漁曾言:「畢竟是伊家地氣靈,產出驚人寶。」這句話套用在這些地區的長壽老人身上,也很恰當。
  • 新疆伊犁「天馬」打造絲路旅遊新亮點
    新華網新疆昭蘇7月13日電(記者吳丹妮)2015中國新疆伊犁天馬國際旅遊節12日在「天馬故鄉」伊犁昭蘇縣隆重舉行。上萬名遊客及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比利時等國的馬術界專業人士紛至伊犁河谷,在涼爽、美麗的喀爾坎特草原一睹「中國天馬」風姿。  「這裡的馬是能看到中華精神、中華靈魂的。」
  • 繁榮發展的新疆鑄就中國之治亮麗名片
    作者:梁玉春(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新疆師範大學基地研究員)新疆自古就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匯、多宗教並存的地區。在悠久的歷史進程中,新疆的命運始終與中華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
  • 鳳凰衛視主持人田桐絲綢之路萬裡行手記
    蘭新客運鐵路1776公裡,東起甘肅蘭州,西到新疆烏魯木齊,設計速度200至250公裡,是世界上一次性建設公裡最大的高速,也是中國第一條高原高海拔高鐵。這裡的氣溫驟降,只有10度左右,路邊的工人幾個月才能回家一次。
  • 蘭州:金城湯池 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圖)
    為了突出山水城市特色,目前正在加快實施南北兩山環境綠化和黃河風情旅遊線綜合開發工程,把黃河市區段40公裡兩岸道路橋梁建設、河堤修砌加固、航運河道疏浚、旅遊景點開發、城市建築風格以及綠化美化亮化融為一體,將絲綢之路文化、黃河文化和民族文化匯集其中。